阶段评价作业(五)3.1海洋化学资源 ~3.2海水“晒盐”(含答案)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2024)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阶段评价作业(五)3.1海洋化学资源 ~3.2海水“晒盐”(含答案)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2024)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11 10:01:53

文档简介

阶段评价作业(五)3.1海洋化学资源 ~3.2海水“晒盐”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6分,共6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对海水的利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利用海水获得食盐
B.利用海水进行渔业养殖
C.将海水淡化缓解淡水资源短缺
D.海水具有自净能力,可向其中大量排放污水
2.如图,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淡化膜左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右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左侧海水成分的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B)
A.溶质质量增大
B.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3.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氯化钠的过程,有关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大
B.在结晶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
C.析出氯化钠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海水“晒盐”是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4.镁是国防元素,下列关于海水提取镁盐来制取镁的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B)
A.直接蒸发海水得到氯化镁
B.将石灰乳加入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
C.电解氯化镁溶液
D.向氢氧化镁中加入硫酸来制取氯化镁
5.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海洋中蕴含有丰富的矿产、动力及生物等资源
B.电解海水可以提取用途广泛的金属镁
C.海水中溶解有大量的盐,约占海水总量的3.5%
D.要合理开发海洋资源,更应保护海洋环境
6.实现海水淡化可以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如图是太阳能海水淡化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海水可以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粗盐
B.海水中蕴藏着许多物质,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
C.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淡化海水
D.海水淡化可以用蒸馏的方法
7.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下列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操作中,正确的是(B)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8.《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著作,记载了制盐的场景:“西川有火井……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入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火井”指的是天然气井,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该方法制盐的原理是蒸发结晶
C.“以长竹剖开去节”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D.用此方法可以得到纯净的NaCl
9.地球上资源很丰富,是因为地球表面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地球上淡水资源又很不充裕,因而海水淡化问题已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方向。若实行海水淡化作为饮用水,下列方法和原理完全不可能的是(B)
A.利用太阳能,使海水蒸馏淡化
B.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并淡化
C.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所含的盐分
D.利用半透膜,采用反渗透法使海水淡化
10.粗盐中通常含泥沙、CaCl2、MgCl2及Na2SO4等杂质,粗盐经过处理可以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
A.加入“过量NaOH溶液”这一步一定要在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前面
B.若28 g粗盐经过上述处理后得到纯净NaCl的质量可能大于28 g
C.上述流程中因为加入了过量盐酸,所以无法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D.过滤后滤液中的主要离子有Na+、Ba2+、Cl-、C、OH-
11.下图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的三步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① ② ③
A.以上操作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相同的
B.步骤①也可将粗盐逐渐加入盛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C.步骤③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水分
D.可以采用上述三步操作分离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4分)
12.(18分)山东省海岸线漫长,有丰富的海盐资源。化学小组的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粗盐样品(含少量泥沙和CaCl2),用如图装置进行提纯。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1)操作①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用药匙取少量粗盐,放在天平 左 盘上方, 用左手轻轻敲右手手腕 ,使粗盐慢慢落下,至天平平衡。
(2)操作④中,滴加的是足量的 碳酸钠 (填物质名称)溶液,目的是 除去氯化钙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l22NaCl+
CaCO3↓ 。
(3)操作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AC (填字母)。
A.滤纸破损
B.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C.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4)操作⑥中,加入的是稀 盐 酸,足量时观察到的现象为 有气泡冒出 。
(5)操作⑦中,当蒸发皿中出现 较多量固体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温将水分蒸干。
13.(16分)(2025淄博期末)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海水“制盐”体现了人类利用化学科学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智慧。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和可溶性杂质(如MgCl2、CaCl2等),工业上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其生产流程如图
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2)加入Na2CO3溶液除去的离子是 Ca2+ (填离子符号),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2NaOH2NaCl+Mg(OH)2↓ 。
(3)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 NaCl、NaOH、Na2CO3 (填化学式),加入足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
(4)如果称量Ⅰ中称得粗盐的质量为3 g,称量Ⅱ中称得精盐的质量为3.1 g,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C (填字母)。
A.蒸发操作中有食盐晶体溅出
B.蒸发操作中可能有水分没有蒸干
C.除杂过程中有NaCl生成
D.溶解操作中粗盐没有完全溶解
(5)配制8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①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8 g。
②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 (填“>”“<”或“=”)10%。 阶段评价作业(五)3.1海洋化学资源 ~3.2海水“晒盐”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6分,共6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对海水的利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海水获得食盐
B.利用海水进行渔业养殖
C.将海水淡化缓解淡水资源短缺
D.海水具有自净能力,可向其中大量排放污水
2.如图,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淡化膜左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右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左侧海水成分的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增大
B.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3.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氯化钠的过程,有关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大
B.在结晶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
C.析出氯化钠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海水“晒盐”是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4.镁是国防元素,下列关于海水提取镁盐来制取镁的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 )
A.直接蒸发海水得到氯化镁
B.将石灰乳加入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
C.电解氯化镁溶液
D.向氢氧化镁中加入硫酸来制取氯化镁
5.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洋中蕴含有丰富的矿产、动力及生物等资源
B.电解海水可以提取用途广泛的金属镁
C.海水中溶解有大量的盐,约占海水总量的3.5%
D.要合理开发海洋资源,更应保护海洋环境
6.实现海水淡化可以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如图是太阳能海水淡化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海水可以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粗盐
B.海水中蕴藏着许多物质,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
C.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淡化海水
D.海水淡化可以用蒸馏的方法
7.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下列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8.《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著作,记载了制盐的场景:“西川有火井……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入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火井”指的是天然气井,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该方法制盐的原理是蒸发结晶
C.“以长竹剖开去节”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D.用此方法可以得到纯净的NaCl
9.地球上资源很丰富,是因为地球表面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地球上淡水资源又很不充裕,因而海水淡化问题已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方向。若实行海水淡化作为饮用水,下列方法和原理完全不可能的是( )
A.利用太阳能,使海水蒸馏淡化
B.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并淡化
C.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所含的盐分
D.利用半透膜,采用反渗透法使海水淡化
10.粗盐中通常含泥沙、CaCl2、MgCl2及Na2SO4等杂质,粗盐经过处理可以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过量NaOH溶液”这一步一定要在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前面
B.若28 g粗盐经过上述处理后得到纯净NaCl的质量可能大于28 g
C.上述流程中因为加入了过量盐酸,所以无法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D.过滤后滤液中的主要离子有Na+、Ba2+、Cl-、C、OH-
11.下图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的三步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A.以上操作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相同的
B.步骤①也可将粗盐逐渐加入盛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C.步骤③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水分
D.可以采用上述三步操作分离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4分)
12.(18分)山东省海岸线漫长,有丰富的海盐资源。化学小组的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粗盐样品(含少量泥沙和CaCl2),用如图装置进行提纯。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1)操作①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用药匙取少量粗盐,放在天平 盘上方, ,使粗盐慢慢落下,至天平平衡。
(2)操作④中,滴加的是足量的 (填物质名称)溶液,目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操作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
A.滤纸破损
B.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C.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4)操作⑥中,加入的是稀 酸,足量时观察到的现象为 。
(5)操作⑦中,当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温将水分蒸干。
13.(16分)(2025淄博期末)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海水“制盐”体现了人类利用化学科学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智慧。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和可溶性杂质(如MgCl2、CaCl2等),工业上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其生产流程如图
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加入Na2CO3溶液除去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加入足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
(4)如果称量Ⅰ中称得粗盐的质量为3 g,称量Ⅱ中称得精盐的质量为3.1 g,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蒸发操作中有食盐晶体溅出
B.蒸发操作中可能有水分没有蒸干
C.除杂过程中有NaCl生成
D.溶解操作中粗盐没有完全溶解
(5)配制8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①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g。
②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或“=”)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