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修辞立其诚
张岱年
现在很多学生写出的文章总感觉不能打动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真情实感。写文章时常常东拼西凑,生编硬造,千篇一律,给人似曾相识之感。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
孔子说:“修辞立其诚。” “修辞”就是修饰词句,是写作。“立其诚”就是写文章要实在、诚实,写真话,抒真情。由此看来,文章能打动人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有真情实感,要采撷生活中足以令人感动的事,用朴实率真的文字加以表现。
导 入
1.梳理文章论证思路,理解文本论述的严密逻辑性,了解各段之间的紧密联系。
2.学习文中举例、引用等论证方法,体会文章严谨准确、简易朴实的语言特色。
3深入理解作者观点的社会现实意义,从中得出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目标:
01
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
张岱年(1909—2004),字季同,别号宇同,河北献县人,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等。张岱年1933年任清华大学助教,1936年写成名著《中国哲学大纲》。1952年调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78年起张岱年担任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1979年中国哲学史学会成立,张岱年被推举为会长。张岱年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著作等身,具有极高的造诣和广泛的建树。他又是一位诲人不倦的导师,桃李满天下。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92年。当时,中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然而人心浮躁,甚至一些学者文人也因生活所需,急功近利,言辞浮夸。张岱年有感于此,写了《修辞立其诚》一文,呼吁作文、为人都要“立其诚”。
“修辞立其诚”出自《周易》:“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意思是君子致力于培育品德,增进学业,以忠信来培养品德,以修饰言辞来建立诚信,这是操持自己事业的立足点。“修辞”本指注重文化修养,后指修饰词句。“修辞立其诚”指文章修辞要服从于内容的真实。
“修辞立其诚”出自《易传·文言》:“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1)“修辞”就是修饰词句,是写作,发言、著论、写文章、做人做事;
(2)“立其诚”即坚持真实性。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其中的关键概念是“诚”。
解读标题
作文、为人都要说真话、讲实话,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02
速读文章,
理清行文思路
①首先,文章中指出……问题(针对……现象),提出中心论点……,用……论证方法加以论证
②接着,提出分论点1……,用……论证方法加以论证。
③然后,提出分论点2……,用……论证方法加以论证。
④最后,得出结论……
分析论证思路/分析议论文结构【答题模板】
行文思路
经师:旧时讲授经书的教师。
曲学阿世:学些邪门歪道的东西,以迎合时尚。
顺风转舵:随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哗众取宠:以浮夸的言论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词语积累
第1段:首先提出文章中心论点——“修辞立其诚”是发言著述写文章的一个原则,概述“立其诚”的含义。
第2-6段:接着具体阐述“立其诚”的三层含义: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第7-8段:解释为什么要“立其诚”,因为“立其诚”符合唯物主义原则。
行文思路
第11段:总结全文,再次强调立其诚是唯物主义的原则,对科学研究有重要的作用。
第9—10段:阐明如何“立其诚”,指出要“立其诚”就要端正学风,要说真话、讲实话。
行文思路
作者认为,“立其诚”应包括“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等三个方面。“名实一致”,就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一致;“言行一致”,也就是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
文章将“立其诚”的含义概括为哪三点?应如何理解?
①中心论点
②“修辞立其诚”的三层含义【是什么】
名实一致
言行一致
表里一致
③“修辞立其诚”的重要性【为什么】
④如何做到“立其诚”【怎么做】
⑤总结
【总分总】
并列式
小结:
03
论证方法
本文主要论证方法
引用论证
旁征博引,深入浅出
在文章中,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典籍内容。
如《易传·文言》《管子·心术上》《汉书·儒林传》等传统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但在引用之后,又用浅显的文字加以说明分析,让人感受到经典的力量,又深刻地理解了内涵。
议论文的结构
并列式
层进式
对照式
几个分论点之间关系等同。
后面的论证是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各层次的前后顺序有严格的要求,不能随意变动。
在本论部分选用论据进行对照比较。
知识链接
①思路清晰,说理透彻。
文章思路清晰,总体按照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思路结构文章。分析问题时,则采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地分析阐述。先阐述“立其诚”的三层含义,再阐述学术上“立其诚”的问题,阐述学术上的“立其诚”问题,又先从学术的目的谈起。这样就一步步引领读者理解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②详略得当,注重实录。
引证法是本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显示了作者广博的学识。作者在引用古文献之后,接着就对文献加以解释。如文章第7段引用了《心术上》的一段话:“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这段话比较难理解,作者解释说:“这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这就让读者容易理解了
探究本文的写作特色,简要结合文本分析。
本文基于“诚”这个核心概念进行阐释,就“立其诚”的三层含义,由修辞到为人,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和阐述,进而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对“立其诚”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和批判,强调做人要“端正学风”、“说真话、讲实话”,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文章小结
文中作者引用了《心术上》中的名言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引用的这段话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外物的本来面目。换句话说,认识外物要尊重其客观性,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尽量排除主观因素对认识的影响。
文章倒数第三段引用《汉书·儒林传》的话,其用意是什么?
作者反对“曲学阿世”,批评这种做法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说明“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号召大家要遵行这一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从文中看,应如何认识客观世界?
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首先,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其次,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
“修辞立其诚”的最起码的要求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文中强调,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人们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藏起来,主要是因为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这种不正确的人心扭曲必须改变,而改变的方法就是说真话、讲实话。
“修辞立其诚”对我们有哪些方面的启发
示例:当今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或情感得,这就使得我们的一言一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被极度放大诚实的、符合道义的言行会给社会带来正能量,相反,则会来负能量。这就要求我们要比以前任何时代都能够注重自的品德修养,开口说话,先“立其诚”,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传播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