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清王朝的“自强”与“求富”之路
24岁中进士
25岁拜师曾国藩
37岁组建淮军镇压太平天国
49岁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开始洋务运动。
72岁代表大清国与伊藤博文签《马关条约》
78岁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李 鸿 章
19世纪50~60年代初的清政府面临怎样的内外局面?
内: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外:列强侵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1860)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
奕 提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信》
洋务派认为应向西方学习什么?
洋务派认为中国在军事技术方面比西方落后,所以要重视对西方军事技术的学习。
“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海国图志》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以期民富国强。”
——曾国藩
镇压太平天国和北方的捻军起义
加强国防建设以抵抗外国侵略
最终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①代表人物:
中央:
地方:
奕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②时 间: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地主阶级洋务派
③口 号:
基本概况:
前期
后期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自强”
“求富”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中
体
西
用
1个中央代表 + 4个地方代表
民企
军工
军队
合作探讨:
洋务运动是如何实现自强求富的?
分成四小组
要求:可表格、思维导图展示各方面的成就
教育
创办军事企业 时间 19世纪60年代起 口号 自强
主要代表 创办民用企业 时间 19世纪70年代起 口号 求富
主要代表 创办新式陆海军 陆军 海军 新式教育 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19世纪60年代建立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方法练兵
①19世纪80年代建成新式海军:福建、广东、南洋,北洋(最大)
②1885建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①兴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
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③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
④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如:詹天佑)
时间 举办者 企业名称 解决
1872年 李鸿章
1876年
1893年 张之洞
1893年
轮船招商局 运输
开平煤矿 燃料
汉阳铁厂 原料
中国近代最早的钢铁企业
湖北织布局 资金
提起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毛泽东
经营方式:
官督商办
后期:从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企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我国为一陆地大国,亦为一个海洋大国。拥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以及星罗棋布的众多岛屿。但从明清开始我们“有海无防”,只能“望洋兴叹”。 ——晚清官员日记
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建立新式海军
成果: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初步建成了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四支新式海军,并在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北洋海军
南洋海军
福建
广东
东亚第一,世界第九。
——《美国海军年鉴》
定远舰
南洋海军
日记中提到了清政府存在什么问题?清政府怎么解决?
【东南】
美、日侵略台湾
【西北】
阿古柏侵略新疆、俄国出兵伊犁
“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左宗棠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先北后南,缓兵急战
【东南】
美、日侵略台湾
【西北】
阿古柏侵略新疆、俄国出兵伊犁
【西南】
中法战争
马尾战争
镇南关大捷
中法签约
台湾行省
加强了东南海防
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
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
代表人物
领导阶级
主张
时间
前期—自强—近代军事工业
发展近代教育
后期—求富—近代民用企业
建立新式陆海军
标志
原因
启示
地位
进步性
局限性
概况
内容
结果—失败
太平天国
内忧外患
两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评价
目的:为维护
清政府统治
中央:奕訢,地方:曾李左张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也是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