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10 10:0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列强侵华
救亡图存
1840
1856
1894
1898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开眼看世界
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维新派)
列强瓜分中国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不能救中国
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三册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学习目标
1.通过梳理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抗击八国联军等相关史实,学会在特定的时空中对历史事件进行观察、分析,从而产生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尝试分析义和团“扶清灭洋”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通过列表分析《辛丑条约》各条款对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了解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增强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家国情怀)
遇有交涉之案,但凭教民一诉或教士一言即签票传人,纵役勒索;到案复又不分曲直,往往抑制良民,…教民专得借官吏之势力肆其欺凌,良民上诉,亦难申理。
——《山东近代史资料选集》
为什么教民敢欺凌平民?
如果你是当时的平民,你作何感想?
一、义和团运动
一、义和团运动
1.背景
义和团揭帖(节选)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不下雨,地发干,全是教堂止住天。
升黄表,敬香烟,请下各洞诸神仙。
仙出洞,神下山,附着人体把拳传。
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根本原因
一、义和团运动 2.经过
19世纪末(时间),山东、直隶(地点)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逐渐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义和团性质)
区分:义和团矛头指向帝国主义;太平天国矛头指向清政府。
1900年义和团散发的揭帖漫画《射猪斩羊图》


万箭射猪身 看妖精再敢叫不
一刀斩羊颈 问畜生还想来么
一、义和团运动
3.原因、方式、口号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直接原因: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方式:毁教堂、拆铁道、断电线等
一、义和团运动
阅读教材,如何怎样正确看待义和团的口号和斗争方式?
“扶清”
“灭洋”
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抱有幻想
表达了反帝斗争意志
盲目排外的
落后性
局限性
进步性
局限性
扶清灭洋 保家卫国
一、义和团运动
4、清政府的态度
材料一 著都饬所属文武各员,查明各种会匪名目,严行禁止,胆敢仍前聚众,藉闹教为名,结党滋事,并著从严惩办,以靖地方。”
——《上谕》1899年11月28日
材料二 皇太后…召集各大臣,密议团匪乱事…决计不将义和团巢除。如与以上等军械,好为操演,即可成为有用劲旅,以之抵御洋人,颇为有用。
——《拳乱纪闻》
剿灭
招抚
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引起洋人不满
一、义和团运动
一、义和团运动
5.性质
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农民运动(注: 在某种意义上是自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出现的各种矛盾的一次总爆发)
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
(1)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民族矛盾(最主要);
(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阶级矛盾。
材料一:1900年,美俄法德四国公使照会清政府“限两月以内,悉将义和团匪一律剿除……若于两月以内不能镇抚,则各国联合以兵力伐之。”
——《八股联军志》,《义和团》第三册
材料二:八国联军总司令、德国元帅瓦德西在给德皇威廉二世的奏议中认为:“关于近年以来时常讨论之瓜分中国一事”,现在“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时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瓜分中国。
要求清政府剿除义和团
面对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外国侵略者作何反应?
如果没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还会侵华么?
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二、抗击八国联军
2、概况
结合教材39页,完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基本信息
时间
头目
侵略者
1900年(庚子年)
西摩尔(前期)、
瓦德西(接任者)
英、美、法、德、俄、日、奥匈、意
3、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
廊坊阻击战
大沽口登陆战
联军进犯北京
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
天津保卫战,聂士成殉国
1900.6
1900.7
1900.8.14
6月中旬
6月中旬
6月中、下旬
联军攻陷北京。慈禧携光绪帝西逃
结合教材39、40页,梳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过程。
西摩尔率八国联军2000多人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义和团破坏沿线铁路,并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联军死伤多人,被迫撤回天津
廊坊
各国联合舰队攻占大沽炮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传来列强要慈禧太后归政给光绪帝的谎报,以及联军进攻大沽炮台的消息。慈禧太后在御前会议上发布“宣战诏书”。
慈禧向十一国宣战
清政府利用义和团。默许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这成为列强扩大侵略借口。
天津的义和团联合清军,与侵略军在老龙头火车站展开激烈争夺战,炮轰紫竹林在天津保卫战中,直隶提督聂士成殉国。7月中旬,天津失陷
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并下令剿杀义和团,还无耻地请求联军“助剿”。
她(慈禧)在西逃途中杀气腾腾地宣布:“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刬除不可。”后来又一再声称:“此事变实由拳匪藉端肇衅,以致激成巨祸。”
——《中国近代历史资料丛刊 义和团》
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二、抗击八国联军
4、八国联军侵华暴行
相关史事: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永乐大典》等珍贵图书文物均被洗劫一空。户部银库的300万两存银全被日本劫掠。当时的北京城到处残垣断壁,尸骸枕藉。
相关史事:1900年7月中旬,俄国以保护中东铁路为名,调集约15万军队,兵分七路,大举入侵中国东北。到10月底,东北地区全部沦陷。其间,俄军先后制造了血洗海兰泡、强占江东六十四屯等惨案。在海兰泡,俄军把居住在当地的中国居民5000多人赶往黑龙江边,强迫他们渡江。当时江水湍急、狂风呼啸,跳进江水的人很快溺亡。对不敢下水的,俄军就刀砍斧劈,开枪射击。最后侥幸过江的不足百人。在江东六十四屯,俄军放火烧毁各屯房屋,残酷屠杀当地中国居民2000多人。
八国军进入紫禁城
美军在天津抢劫的白银
八国联军在北京杀害义和团团民
八国联军在北京抢劫
“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德国侵略军官瓦德西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大肆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性。
结合课本41页,回答八国联军犯下了哪些罪行?
5、义和团运动失败原因: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6、影响: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
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德]瓦德西《瓦德西拳乱笔记》
你如何理解瓦德西这段话
“神州恸哭”
《辛丑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同英、美、法、德、俄、日、奥匈、意、西、荷、比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量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内容 影响
经济 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税收作为担保
政治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军事 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外交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各国可派兵驻守,中国人不得居住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列六部之前
使清政府的经济长期受制于列强
使中国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便利了列强进行军事控制
外交体制近代化,但更便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侵华的大本营
1、内容及危害
洋人的
代言人
2、影响
材料一:清政府为支付赔款,不得不大量举借外债,使得中国在经济上对列强的依赖程度加深,政治上也更加受制于列强。
——《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每年赔款均分摊入省,各省又分摊入州县,州县复分摊于各色人等。最后的结果是丁粮加派和旧税愈重、新税愈多,以至“凡挑肩背负、日用寻常饮食之物,莫不有捐”。
——《奏请减免赔款折》
①《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耻辱
阅读材料,说说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思考:想一想,各国在北京东交民巷使馆界驻军,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允许外国驻兵……
材料三:东交民巷的“国中之国”
②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洋人的
代言人
拓展延伸: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进一步加深
开始沦为
大大加深
完全沦为
知识拓展
清末新政与北洋军阀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应对统治危机,不得不推行“新政”,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大多流于形式,但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新政期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奉命在新建陆军基础上编练北洋常备军。他大力培植私人势力,逐渐形成以他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
【认识】清末新政是清政府为挽救统治的无奈之举,虽多流于形式,却在客观上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袁世凯借此编练北洋军,培植私人势力,形成北洋军阀集团,为后来军阀割据埋下伏笔。这既反映传统王朝自救的失败,也预示近代中国权力格局的剧变。
1901年辛丑年
《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2021年辛丑年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中国早已不是当年的中国!
你们没有资格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与中国谈话
与中国谈话,注意你们的态度
结合所学知识和现状:从两个辛丑年的中外谈判对比,你有何感想?
课堂小结
背景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口号
影响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西摩尔率兵从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廊坊大捷,联军被迫撤回天津→联军进攻大沽炮台,慈禧太后宣战→义和团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天津保卫战,聂士成牺牲→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帝西逃,途中联合联军绞杀义和团
抗击八国联军
义和团运动
《辛丑条约》签订
时间
1901
惩办官员禁止科举;赔款;拆炮驻兵;划使馆界;严禁反帝;外务部
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
扶清灭洋
内容
影响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2025·江苏扬州·中考真题)“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由清朝近支王公主管。”该情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B.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C.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 D.《辛丑条约》的签订
课堂检测
1.(2023·山东德州·中考真题)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庚子事变的枪炮沉寂以后……而列强之见及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材料中“拳民运动”提出的口号是( )
A.“平均地权” B.“实业救国”C.“自强求富”D.“扶清灭洋”
D
D
3.(2025·山东临沂·中考真题)“‘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北京珍贵图书文物,如著名的《永乐大典》等均被洗劫一空。户部银库的300万两存银全被日本劫掠。”(来源:2023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6页“相关史事”)关于材料所反映的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联军”由英、美、俄等11国组成
B.皇家园林圆明园被大肆抢劫并烧毁
C.日本趁机开始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
D.此后中国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