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连山实验高中高三年级 2025-2026 学年度第一学
期
高三年级期初验收考试物理学科试题
物 理
第 I卷(选择题,共 66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共 4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7 小题只有一
个选项符合要求,每小题 6 分;第 8-10 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8 分,选
对但不全的得 4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工人卸货时常利用斜面将重物从高处滑下。如图,三个完全相同的货箱正沿着表面均匀的
长直木板下滑,货箱各表面材质和粗糙程度均相同。若 1、2、3号货箱与直木板间摩擦力的
大小分别为 Ff 1、Ff 2和Ff 3,则( )
A. Ff 1 Ff 2 Ff 3 B. Ff 1 Ff 2 Ff 3
C. Ff 1 Ff 3 Ff 2 D. Ff 1 Ff 2 Ff 3
2.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叠放着 A、B、C 三个完全相同的物块,今用水平力 F 作用于 B
时,A、B、C 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地面对 C 的摩擦力等于 F
B.A 对 B 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B 对 A 的摩擦力等于零
D.B 对 C 的摩擦力等于 F,方向向右
3.矫正牙齿时,可用牵引线对牙施加力的作用。若某颗牙齿受到牵引线的两个作用力大小
均为 F,夹角为α(如图所示),则该牙所受两牵引力的合力大小为( )
高二物理 第 1页 共 8页
高二物理 第 2页 共 8页
A.2F sin α B.F cos α C.F sin α D.2F cos α
2 2
4.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两端各受 20 N拉力 F的作用,弹簧平衡时伸长了 5 cm(在弹性限度
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受到的拉力是由于弹簧本身发生形变产生的
B.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k=200 N/m
C.弹簧的劲度系数 k会随弹簧弹力 F的增大而增大
D.若将该弹簧的左端固定,只在右端施加 10 N的拉力,则稳定后弹簧伸长 2.5 cm
5.质量分别为 M和 m的物块 A和 B形状、大小均相同,将它们通过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连
接,如图甲所示,轻绳平行于倾角为α的斜面,A恰好能静止在斜面上,不考虑 A、B与斜
面之间的摩擦,若互换两物块位置,按图乙放置,然后释放 A,斜面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A.轻绳的拉力等于 mg
B.轻绳的拉力等于 Mg
C.A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sin α)g
D.A M-m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g
M
6.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AB、BC均为轻质杆,各图中杆的 A和 C端都通过铰链与墙连接,
两杆都在 B处由铰链相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 AB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甲、乙
B.图中的 AB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甲、丙
C.图中的 BC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乙、丙
D.图中的 BC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乙、丁
7.如图所示,A、B、C三块质量均为 m的物块叠放在一起,物块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高二物理 第 3页 共 8页
高二物理 第 4页 共 8页
0.6,物块 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4,物块 C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物块 A、C
用轻绳通过固定在墙面上的两个光滑定滑轮连接,物块与滑轮间轻绳水平。现用逐渐增大的
水平力 F向左拉 C,直到使物块 C发生运动。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拉力 F至
少达到( )
A.1.6mg B.2.0mg
C.1.8mg D.2.2mg
8.独竹漂是我国一项民间技艺。如图,在平静的湖面上,独竹漂选手手持划杆踩着楠竹,
沿直线减速滑行,选手和楠竹相对静止,则( )
A.选手所受合力为零
B.楠竹受到选手作用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C.手持划杆可使选手(含划杆)的重心下移,更易保持平衡
D.选手受到楠竹作用力的方向与选手(含划杆)的重心在同一竖直平面
9.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 M、N 上的 a、b 两点,悬挂衣服
的衣架钩是光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衣服及衣架钩总质量为 m,重力加速度为 g,
如果绳长为 l,两杆间距为 d,当衣架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gl
A.绳的拉力大小为
2d
B.增大两杆间距,绳的拉力不变
C.绳子的 b 端缓慢上移到 b′的过程中,绳子的拉力不变
D.绳子的 b 端缓慢上移到 b′的过程中,两绳拉力的合力不变
10.如图甲所示,滑块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37°斜向上的拉力 F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
直线运动。将该桌面倾斜成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37°,保持拉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为 2F,如
图乙所示,滑块恰好沿倾斜桌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 sin 37°=0.6,cos 37°=0.8,则
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可能是( )
高二物理 第 5页 共 8页
高二物理 第 6页 共 8页
A 3 B 4 C 3 D 3. . . .
4 3 2 3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34 分)
二、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34 分)
11.(15分)如图所示,质量为 m的物体与 A、B 两个轻弹簧相连,其劲度系数分别为 k1和
k2,B 弹簧下端与地相连,现用手拉 A 的上端,使 A 缓慢上移,当 B 弹簧的弹力大小为原来
2
的 时,A上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3
12.(19分)如图所示,一质量 m=0.4 kg的物块,以 v0=2 m/s的初速度,在与斜面成某一
夹角的拉力 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 t=2 s的时间物块由 A点运动到 B点,
A 3、B之间的距离 L=10 m。已知斜面倾角θ=30°,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3
重力加速度大小 g取 10 m/s2。
(1)求物块加速度的大小及到达 B点时速度的大小。
(2)拉力 F与斜面夹角多大时,拉力 F最小?拉力 F的最小值是多少?
高二物理 第 7页 共 8页
高二物理 第 8页 共 8页
东北师范大学连山实验高中高三年级 2025-2026 学年度第一学
期
高三年级期初验收考试物理学科试题
物 理
第 I卷(选择题,共 66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共 4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7 小题只有一
个选项符合要求,每小题 6 分;第 8-10 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8 分,选
对但不全的得 4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工人卸货时常利用斜面将重物从高处滑下。如图,三个完全相同的货箱正沿着表面均匀的
长直木板下滑,货箱各表面材质和粗糙程度均相同。若 1、2、3号货箱与直木板间摩擦力的
大小分别为 Ff 1、Ff 2和Ff 3,则( )
A. Ff 1 Ff 2 Ff 3 B. Ff 1 Ff 2 Ff 3
C. Ff 1 Ff 3 Ff 2 D. Ff 1 Ff 2 Ff 3
【答案】D
【解析】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公式
f FN
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由题可知
三个货箱各表面材质和祖糙程度均相同,压力大小也相同,故摩擦力相同,即
Ff 1 Ff 2 Ff 3
故选 D。
2.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叠放着 A、B、C 三个完全相同的物块,今用水平力 F 作用于 B
时,A、B、C 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地面对 C 的摩擦力等于 F
B.A 对 B 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B 对 A 的摩擦力等于零
D.B 对 C 的摩擦力等于 F,方向向右
【解析】以 A、B、C 三个物体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到,地面对 C 的摩擦
力大小等于 F,方向水平向左,A 正确;以 A 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知,假设 B 对 A
有摩擦力,在水平方向找不到另一个力与之平衡,所以假设不成立,则 B 对 A 的摩擦力等于
零,A对 B也无摩擦,B 错误,C 正确;以 A、B 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知,
C对 B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F,方向水平向左,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 对 C 的摩擦力等于 F,
方向向右,D 正确。故选 B.
3.矫正牙齿时,可用牵引线对牙施加力的作用。若某颗牙齿受到牵引线的两个作用力大小
均为 F,夹角为α(如图所示),则该牙所受两牵引力的合力大小为( D )
A.2F sin α B.F cos α C.F sin α D.2F cos α
2 2
α
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该牙所受两牵引力的合力大小为 F 合=2F cos ,故选 D。2
4.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两端各受 20 N拉力 F的作用,弹簧平衡时伸长了 5 cm(在弹性限度
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弹簧受到的拉力是由于弹簧本身发生形变产生的
B.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k=200 N/m
C.弹簧的劲度系数 k会随弹簧弹力 F的增大而增大
D.若将该弹簧的左端固定,只在右端施加 10 N的拉力,则稳定后弹簧伸长 2.5 cm
F
解析:弹簧受到的拉力是由于两边手的形变产生的,选项 A错误;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k= =
x
20 N/m=400 N/m 选项 B 错误;弹簧的劲度系数 k是由弹簧本身决定的,与弹簧弹力 F
0.05
的大小无关,选项 C错误;若将该弹簧的左端固定,只在右端施加 10 N的拉力,则稳定后
x F′ 10弹簧伸长 ′= = m=2.5 cm,选项 D正确。
k 400
5.质量分别为 M和 m的物块 A和 B形状、大小均相同,将它们通过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连
接,如图甲所示,轻绳平行于倾角为α的斜面,A恰好能静止在斜面上,不考虑 A、B与斜
面之间的摩擦,若互换两物块位置,按图乙放置,然后释放 A,斜面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A.轻绳的拉力等于 mg
B.轻绳的拉力等于 Mg
C.A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sin α)g
D A M-m. 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g
M
解析:第一次放置时 A静止,则由平衡条件可得 Mg sin α=mg。第二次放置时,对 A,有
Mg-FT=Ma
M-m
,对 B,有 FT-mg sin α=ma,联立解得 a=(1-sin α)g= g,FT=mg。
M
故 A、C、D正确,B错误。
6.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AB、BC均为轻质杆,各图中杆的 A和 C端都通过铰链与墙连接,
两杆都在 B处由铰链相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 AB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甲、乙
B.图中的 AB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甲、丙
C.图中的 BC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乙、丙
D.图中的 BC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乙、丁
【详解】由图看出,甲、丙、丁中,AB杆对 B点产生的是拉力,当用轻绳代替时效果不变,
仍能使装置平衡,故图中的 AB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甲、丙、丁。同理可知,
图中的 BC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只有丙。
故选 B。
7.如图所示,A、B、C三块质量均为 m的物块叠放在一起,物块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6,物块 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4,物块 C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物块 A、C
用轻绳通过固定在墙面上的两个光滑定滑轮连接,物块与滑轮间轻绳水平。现用逐渐增大的
水平力 F向左拉 C,直到使物块 C发生运动。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拉力 F至
少达到( C )
A.1.6mg B.2.0mg
C.1.8mg D.2.2mg
解析:物块之间产生相对滑动,需要达到对应的最大静摩擦力,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0.6mg,B、C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0.8mg,所以 A、B间更易产生相对滑动,即拉动 C,系
统内物块间产生滑动时 B、C作为一个整体一起运动。当 C要发生运动时,对 B、C整体受
力分析,A对整体是向右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fA=0.6mg,地面对整体是向右的摩擦力,为
f 地=0.2×3mg=0.6mg,轻绳对整体向右的拉力为 T=0.6mg,所以 F≥T+fA+f 地=1.8mg,故
选 C。
8.独竹漂是我国一项民间技艺。如图,在平静的湖面上,独竹漂选手手持划杆踩着楠竹,
沿直线减速滑行,选手和楠竹相对静止,则( )
A.选手所受合力为零
B.楠竹受到选手作用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C.手持划杆可使选手(含划杆)的重心下移,更易保持平衡
D.选手受到楠竹作用力的方向与选手(含划杆)的重心在同一竖直平面
【答案】CD
【解析】A.选手和楠竹在水里减速滑行,速度在变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合力不为零,
故 A错误;
B.楠竹在水平方向有加速度,选手对楠竹的力在竖直方向有重力,水平方向有摩擦力,所
以选手对楠竹的力方向不是竖直向下,故 B错误;
C.选手和楠竹相对静止,且减速滑行,选手和楠竹的重心要在同一竖直面上才能保持相对
稳定,故 C正确;
D.选手和楠竹构成的整体在减速滑行,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根据力的作用线和重心的关系
可知整体的重心与楠竹受到合力作用线应该在同一竖直面上,故 D正确。
9.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 M、N 上的 a、b 两点,悬挂衣服
的衣架钩是光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衣服及衣架钩总质量为 m,重力加速度为 g,
如果绳长为 l,两杆间距为 d,当衣架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gl
A.绳的拉力大小为
2d
B.增大两杆间距,绳的拉力不变
C.绳子的 b 端缓慢上移到 b′的过程中,绳子的拉力不变
D.绳子的 b 端缓慢上移到 b′的过程中,两绳拉力的合力不变
【解析】对衣架钩进行受力分析,假设绳子拉力与竖直方向之间夹角为θ,根据平衡条件可
得 mg=2Tcos θ ①,假设两段绳子长度分别为 l1、l2,满足 l1sin θ+l2sin θ=lsin θ
d 1
d 2 2
mgl
= ,解得 sin θ= ,可得 cos θ= l -d ②,②式代入①式可得 T= ,由上
l l 2 l2-d2
式可得,增大两杆间距,绳子拉力增大,故 A、B错误;绳子的 b 端缓慢上移到 b′的过程
mgl
中,由 T= ,可得绳子拉力不变,故 C正确;绳子的 b 端缓慢上移到 b′的过程中,
2
2 l -d2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两绳拉力的合力始终与重力等大反向,两绳拉力的合力不变,故 D 正确。
故选 CD。
10.如图甲所示,滑块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37°斜向上的拉力 F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
直线运动。将该桌面倾斜成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37°,保持拉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为 2F,如
图乙所示,滑块恰好沿倾斜桌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 sin 37°=0.6,cos 37°=0.8,则
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可能是( AB )
A 3 B 4 C 3 3. . . D.
4 3 2 3
解析:根据题意,设滑块质量为 m,当滑块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根据平衡条件可
得,在水平方向上有 F cos 37°=μFN1,竖直方向上有 F sin 37°+FN1=mg,当滑块沿倾斜桌
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垂直桌面方向上有 FN2=mg cos 37°,沿桌面方向上有 2F=mg sin
37°+μF 3 4N2,联立解得μ= 或μ= ,故选 AB。
4 3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34 分)
二、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34 分)
11.(15分)如图所示,质量为 m的物体与 A、B 两个轻弹簧相连,其劲度系数分别为 k1和
k2,B 弹簧下端与地相连,现用手拉 A 的上端,使 A 缓慢上移,当 B 弹簧的弹力大小为原来
2
的 时,A上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3
mg
【解析】由题意可知开始时 B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mg,则压缩量为x1 = ......2分k2
而 A弹簧无形变。当 B 2弹簧的弹力大小为原来的 时,分以下两种情况讨论:
3
2
①B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则压缩量为x = 3
mg
2 ......2分k2
mg 2mg 1mg
此时 A弹簧的伸长量为x 3 33 = = ......2分k1 k1
则 A 1 1 1上端移动的距离为lA = x1 x2 + x3 = mg( + )......2分3 k1 k2
2mg
②B弹簧仍处于伸长状态,则伸长量为x ′2 = 3 ......2分k2
2mg+mg 5mg
此时 A弹簧的伸长量为x ′ 33 = = 3 ......2分k1 k1
A 5 1 1则 上端移动的距离为l ′ = x + x ′ + x ′A 1 2 3 = mg( + )......3分3 k1 k2
12.(19分)如图所示,一质量 m=0.4 kg的物块,以 v0=2 m/s的初速度,在与斜面成某一
夹角的拉力 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 t=2 s的时间物块由 A点运动到 B点,
A、B之间的距离 L=10 m。已知斜面倾角θ=30° 3,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3
重力加速度大小 g取 10 m/s2。
(1)求物块加速度的大小及到达 B点时速度的大小。
(2)拉力 F与斜面夹角多大时,拉力 F最小?拉力 F的最小值是多少?
【解析】 (1)设物块加速度的大小为 a,到达 B点时速度的大小为 v,由运动学公式得 L=
v 10t+ at2①,......2分
2
v=v0+at②,......2分 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得 a=3 m/s2③,......2分 v=8 m/s。④......2
分
(2)设物块所受支持力为 FN,所受摩擦力为 Ff,拉力与斜面间的夹角为α,受力分析如
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cos α-mg sin θ-Ff=ma⑤, ......2 分 F sin α+FN-mg cos θ=
0⑥,......2分
F μF ......1 F mg(sin θ+μcos θ)+ma又 f= N⑦, 分联立⑤⑥⑦式,可得 = ⑧,......2分
cos α+μsin α
3
由数学知识得 cos α+ sin α 2 3= sin (60°+α)⑨,由⑧⑨式可知对应 F最小时的夹角α=
3 3
30°⑩,......2分
13 3
联立③⑧⑩式,得 F的最小值为 Fmin= N。......2分
5
【答案】 (1)3 m/s2 8 m/s (2)30° 13 3 N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