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4.7.3 用药与急救(导学案)
明确合理用药的概念,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了解中药和西药的区别。
掌握药品说明书中对安全用药重要的信息,以及药物保存的基本要求。
知晓安全用药应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儿童用药的特殊注意事项。
学会常见的急救方法,包括紧急呼救、心肺复苏、溺水自救、出血和止血等。
【学习重点】
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常见的急救方法。
【学习难点】
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掌握一些急救的方法。
一、合理用药
1.安全用药定义: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害。
2.药物的分类
(1)处方药
定义: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遵医嘱使用的药物。
购买渠道:医院药房。
(2)非处方药
定义:简称OTC,不需要凭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
用途:适于消费者可以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种类 :甲类非处方药:须在药店由执业药师指导购买和使用。
乙类非处方药:除可在药店出售外,还可在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的超市、百货商店等处销售。
3.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以确保用药安全。
了解内容:①药物的名称
②主要成分
③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
①青霉素过敏反应:轻者会出现皮疹及哮喘发作,严重时
④不良反应(副作用)-常见的 发生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会死亡。
②长期或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引起胃肠溃疡、出血或穿
孔。
⑤注意事项
⑥用法与用量
⑦制剂与规格
⑧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二、急救
1.紧急呼救:
(1)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先判断他(她)有无意识和呼吸。
(2)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急救中心,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拨打急救电话应说明:自己的姓名、详细住址和患者年龄、性别、发病的症状,如果知道发病的原
因也要说清楚,有时还需要提供行车路线等。
(3)在急救车到达之前,应争分夺秒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
如:当有人因煤气中毒或触电等意外事故造成呼吸、心跳骤停。应做如下处理:
①首先要关闭气源、电源,确认伤病员和救护者处于安全的环境中。
②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
2.心肺复苏
定义:是指针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
实施的顺序:胸外心脏按压(Compressions)→开放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 简称“C—A—B”。
(1)胸外心脏按压--时机:如果病人发生心跳骤停,则应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
①心脏按压可以改变胸腔内的压力和容积,将心脏内的血液输送到全身组织器官。
②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可以使心脏的输出血量达到正常时的1/4~I/3。从而维持生命的最低需求。按压的位置是胸骨下段约1/3处。
(2)人工呼吸: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
①具体操作方法:
a.使病人仰卧于坚实平面上,通过抬下颏、保持头后仰的方法,使其呼吸道畅通,并解开衣领,放松腰带。
b.若病人口鼻内可见异物和污物,可用手指勾出,确保呼吸道畅通。
液体可在翻身、头侧位时自然流出。
c.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颏,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用口包住病人的口,平缓吹气2次,每次持
续1秒以上。
②特点:
a.每次吹气都应看到病人的胸廓随着吹气而起伏,并且吹气后气体能够从口部排出,则证明人工呼吸有效。
b.先做30次心脏按压,并保持气道畅通,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即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30∶2。
知识点3 出血和止血
内出血:指体内器官的出血,一般不易诊断。如怀疑有胸部、腹部等内出血,一定要
及时去医院救治。
(1)出血的种类
定义:指体表的出血,在送往医院之前,应该先做必要的止血处理。
外出血 ①动脉出血
种类 ②静脉出血
③毛细血管出血
动脉出血特点: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涌出;若不及时止血,患者会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静脉出血的特点:血液呈暗红色,缓慢而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
毛细血管特点:血液呈红色;从伤口渗出,一般都能自行凝固止血。(最常见)
(2)止血
毛细血管或小静脉出血:先将伤口冲洗干净,然后贴上创可贴,或者是在伤口上盖上敷料,用纱布、绷带加压止血即可。
动脉或大静脉出血 : ①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紧急呼救。
动脉出血:在伤口近心端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②止血
大静脉出血:在伤口远心端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
一、合理用药
【问题探究】
1“是药三分毒”的含义: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是药三分毒”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应用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则有可能危害健康。
2.药物的分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按照出售方式和按药物有效成分的制取材料,药物分别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答案:按照出售方式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按药物有效成分的制取材料分为中药和西药。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中药是我国传统的药物,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西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合成类化学物质,因此又被称为化学药品制剂。
【问题思考】
1读懂药品说明书:分组讨论,药品说明书中有哪些信息对于安全用药十分重要?你能否从使用说明中概括出一些药物保存的基本要求?
答案:对于安全用药重要的信息可能有药物成分、性状、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贮藏和有效期等。药物保存的基本要求大多是需要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而且要密封保存,避免受潮。
2.安全用药的注意事项:思考安全用药应注意哪些问题?在给儿童用药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案:安全用药应注意对症下药、阅读药物使用说明、检查有效期、按照合理计量服用、遵照医嘱在规定时间内服用等。给儿童用药时需要考虑儿童所处年龄段生长发育的特点,不能随意参照成年人用药,用药后要注意观察,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二、急救
【问题探究】
1紧急呼救:如果遇到有人突发疾病或意外受伤,应该怎么做?拨打120急救电话时要注意什么?
答案:应该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拨打120急救电话时要保持镇定,不要慌张,告知地点、病情、联系方式,让对方先挂电话。在救护车到达前,争分夺秒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
2.心肺复苏:观看心肺复苏的操作视频,思考进行心肺复苏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答案:进行心肺复苏前要关闭气源、电源,确认现场环境安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胸外按压的频率和深度等。在进行胸外按压等操作的同时,应尽快使用AED,这些操作有效配合,能提高被救者的生存率。
3.溺水自救:如果自己发生溺水,应该怎么做?
答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不要挣扎,应屏住呼吸,放松身体,尽可能保持头向后仰、面部向上的姿势,使口鼻露出水面,尽力抓住水中的漂浮物。如果发生小腿抽筋,应采取仰泳姿势,用手紧握脚趾,并用力向上拉,使抽筋的腿伸直。当救护者出现时,不要紧抱住救护者不放,要听从救护者的指挥。
4.出血和止血:观察不同类型出血的图片,判断是哪种类型的出血(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并思考不同类型出血的止血方法。
答案: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应按压或捆扎伤口近心端;静脉出血颜色暗红,血流较缓,应按压或捆扎伤口远心端;毛细血管出血颜色较浅,慢慢渗出,可自行止血或用创可贴等包扎。
【问题实践】
观看关于《心肺复苏》和《止血》的视频,学习心肺复苏及止血的简单操作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
1.许多家庭根据家庭成员的健康需要,配备了家庭小药箱。如图是某家庭小药箱中一种药品的说明书(部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说明书 国药准字H20103342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成份】本品主要成分为苯磺酸左氨氯地平 【用法用量】通常本品治疗高血压的起始剂量为2.5mg,每日一次,最大剂量为5mg,每日一次。 【性状】本品为白色片或类白色片 【禁忌】对氨氯地平及本品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适应症】(1)高血压(2)心绞痛 【规格】按左氨氯地平计2.5mg 【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有效期】24个月
A.该药品属于非处方药 B.该药品可用于治疗高血压
C.每日用药量不超过5mg D.若出现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
【答案】A
【分析】(1)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区分: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药品说明书上会有明确标识。从该药品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可知,它不属于非处方药,而是处方药。
(2)药品的适应症:说明书中“适应症”部分明确列出了该药品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所以此药品可用于治疗高血压。
(3)药品的用法用量:“用法用量”部分规定了治疗高血压的起始剂量为2.5mg,每日一次,最大剂量为5mg,每日一次,即每日用药量不超过5mg。
(4)用药安全常识:在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不良反应,为了保障身体健康,应及时就医,这是基本的用药安全原则。
【详解】A.因为有“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的提示,所以该药品属于处方药,不是非处方药,A错误。
B.从说明书“适应症”包含高血压可知,该药品可用于治疗高血压,B正确。
C.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规定,每日用药量最大为5mg,即每日用药量不超过5mg,C正确。
D.依据用药安全常识,若出现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D正确。
故选A。
2.板蓝根颗粒是家庭常备药。如图是某品牌的板蓝根颗粒,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需要处方就能购买 B.可作为饮料经常服用
C.用药前要查看说明书 D.超过保质期不能服用
【答案】B
【分析】(1)安全用药: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药物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购买,按医嘱服用;非处方药(OTC)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书服用。
(2)药品说明书的重要性:药品说明书包含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有效期等重要信息,用药前仔细查看说明书有助于安全、合理用药。
(3)药品的有效期:药品都有一定的有效期,超过有效期的药品,其质量可能发生变化,疗效降低,甚至可能产生有害物质,不能再服用。
【详解】A.从图中可知该板蓝根颗粒有OTC标志,说明它属于非处方药,不需要处方就能购买,A正确。
B.虽然板蓝根颗粒是非处方药,但它是药品,有特定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等要求,不能作为饮料经常服用,否则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比如引起胃肠道不适、药物不良反应等,B错误。
C.用药前查看说明书能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关键信息,有助于确保用药安全和合理,C正确。
D.超过保质期的药品,其性质可能改变,药效无法保证,甚至可能产生有害成分,所以不能服用,D正确。
故选B。
3.以下有关急救、用药与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现心脏骤停病人时,应立即对其先做15次心脏按压再做1次人工呼吸
B.若意外导致动脉出血,可立即用止血带在伤口的近心端压迫止血
C.患流感时服用抗生素一定会立马见效
D.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只与遗传因素有关,与生活方式基本无关
【答案】B
【分析】人工呼吸的频率应和人体自然呼吸的频率相同。 生活方式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四大基石有: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详解】A.心肺复苏的正确比例为30次按压配合2次人工呼吸,而非15:1,故A错误。
B.动脉出血应在近心端止血,因动脉血流方向为心脏→全身,故B正确。
C.流感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故C错误。
D.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故D错误。
故选B。
4.对溺水者先要清除他口鼻内的污物,再进行人工呼吸。这样可以( )
A.保证施救者的安全
B.保持呼吸道通畅
C.使进入人体肺部的气体变得温暖
D.使进入人体肺部的气体变得湿润
【答案】B
【分析】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用人工方法让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运动减弱或暂时停止呼吸的患者维持肺的通气功能,这就叫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如溺水、煤气中毒、触电等情况下,心脏仍在跳动,而呼吸停止;或心跳停止,但做人工呼吸利于进行人工心脏按摩,以人工维持病人的肺通气,达到通过肺换气来改善全身缺氧,促进呼吸中枢功能的恢复,从而产生自发呼吸。
【详解】A.清除溺水者口鼻污物是针对被救者的操作,目的是为后续人工呼吸创造条件,与保护施救者安全(如避免被咬伤、接触污染物等)无直接关联,故A不符合题意。
B.溺水者口鼻内可能残留泥沙、水草、呕吐物等污物,这些物质会堵塞呼吸道,导致人工呼吸时气体无法进入肺部,无法完成气体交换。清除污物能直接打通气体进出肺部的通道,确保人工呼吸有效,故B符合题意。
C.使吸入气体温暖的结构是鼻腔内的黏膜和毛细血管(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清除口鼻污物不具备“温暖气体”的功能,
D.使吸入气体湿润的结构是鼻腔黏膜分泌的黏液,清除污物不会改变气体的湿润程度,无法实现“湿润气体”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如图中C处有暗红色的血液缓缓流出。下列关于出血和止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动脉出血,在A处止血
B.属于静脉出血,在A处止血
C.属于毛细血管出血,消毒即可
D.属于静脉出血,在B处止血
【答案】D
【分析】(1)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
(2)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血液流动方向是心脏→动脉,因此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脏←静脉,因此,静脉受伤出血时,在远心端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
【详解】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因此,C为静脉受伤出血时,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心脏,故正确的急救方法是在B远心端压迫止血,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广州地铁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已投入使用,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利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辅以心肺复苏术能有效制止猝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心脏无泵血现象,会导致脉搏消失
B.心脏工作能力越弱,心脏输血量越小
C.若使用AED抢救心跳骤停的患者,可以不拨打120急救电话
D.心肺复苏的正确顺序是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答案】C
【分析】心脏与脉搏的关系:心脏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从而产生脉搏。
心脏功能与输血量: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血,心脏工作能力越强,每次收缩射出的血量越多,心脏输血量越大;反之,心脏工作能力越弱,心脏输血量越小。
心肺复苏顺序:心肺复苏术(CPR)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急救措施,正确顺序是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通过胸外心脏按压恢复心脏泵血功能,开放气道保证呼吸顺畅,人工呼吸为患者提供氧气。
【详解】A.心脏负责将血液泵入血管,能够形成脉搏。当心脏无泵血现象时,血管内不再有规律性的压力变化,必然会导致脉搏消失,A正确。
B.心脏工作能力决定了其泵血的效率,工作能力越弱意味着每次收缩时射出的血液量越少,整体的心脏输血量也就越小,B正确。
C.虽然AED能在现场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紧急除颤,但患者后续仍需要专业医生救治。拨打120急救电话可以确保专业急救人员尽快到达现场,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支持,所以即使使用AED抢救,也必须拨打120急救电话,C错误。
D.心肺复苏按照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的顺序进行操作,能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心跳和呼吸,D正确。
故选C。
7.“是药三分毒”这句话的含义是( )
A.药物都有百分之三十的毒性
B.凡是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或毒副作用
C.药物都有百分之七十的治疗作用
D.药物中都有一定量的毒品
【答案】B
【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详解】A.“百分之三十的毒性”将“三分”误解为具体数值,原句为比喻,故A错误。
B.“凡是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或毒副作用”准确体现药物普遍存在潜在不良反应的含义,故B正确。
C.“百分之七十的治疗作用”与原句强调毒性的重点不符,且“三分”非具体比例,故C错误。
D.“一定量的毒品”混淆了“毒性”与“毒品”的概念,表述错误,故D错误。
故选B。
8.下列对突发紧急情况救助合理的是( )
A.发现溺水者无自主呼吸时,首先应立即为其进行人工呼吸
B.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应首先将其转移到通风处
C.心肌梗塞患者发作时,应尽快将其扶上床平卧休息
D.伤者动脉出血时,应迅速在其伤口远心端加压包扎
【答案】B
【分析】当遇到某人出现意外时,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急救措施。
【详解】A.发现溺水者无自主呼吸时,应先清理呼吸道并开放气道,再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直接进行人工呼吸可能因气道阻塞而无效,故A错误。
B.煤气中毒需立即脱离中毒环境,转移至通风处可减少一氧化碳吸入,是首要措施,故B正确。
C.心肌梗塞患者应避免移动,扶其活动可能加重心脏负担,正确做法是保持静卧并拨打急救电话,故C错误。
D.动脉出血应压迫近心端(靠近心脏一侧)止血,远心端加压适用于静脉出血,故D错误。
故选B。
【特别提醒】
(1)抢救有效的标准:
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并且脸色逐渐转为红润时,则证明抢救有效。
(2)救护者需要经过专门培训,方可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3)成人和儿童心肺复苏要点
急救措施 8岁以上 1-8岁
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 胸骨下段约1/3处
按压手法 用双手掌根 用单手掌根
按压速度 每分钟100-120次
按压深度 5-6厘米 大约5厘米
人工呼吸方法 口对口吹气法
按压与吹气的比例 30:2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4.7.3 用药与急救(导学案)
明确合理用药的概念,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了解中药和西药的区别。
掌握药品说明书中对安全用药重要的信息,以及药物保存的基本要求。
知晓安全用药应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儿童用药的特殊注意事项。
学会常见的急救方法,包括紧急呼救、心肺复苏、溺水自救、出血和止血等。
【学习重点】
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常见的急救方法。
【学习难点】
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掌握一些急救的方法。
一、合理用药
1.安全用药定义: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害。
2.药物的分类
(1)处方药
定义: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遵医嘱使用的药物。
购买渠道:医院药房。
(2)非处方药
定义:简称OTC,不需要凭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
用途:适于消费者可以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种类 :甲类非处方药:须在药店由执业药师指导购买和使用。
乙类非处方药:除可在药店出售外,还可在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的超市、百货商店等处销售。
3.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以确保用药安全。
了解内容:①药物的名称
②主要成分
③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
①青霉素过敏反应:轻者会出现皮疹及哮喘发作,严重时
④不良反应(副作用)-常见的 发生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会死亡。
②长期或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引起胃肠溃疡、出血或穿
孔。
⑤注意事项
⑥用法与用量
⑦制剂与规格
⑧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二、急救
1.紧急呼救:
(1)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先判断他(她)有无意识和呼吸。
(2)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急救中心,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拨打急救电话应说明:自己的姓名、详细住址和患者年龄、性别、发病的症状,如果知道发病的原
因也要说清楚,有时还需要提供行车路线等。
(3)在急救车到达之前,应争分夺秒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
如:当有人因煤气中毒或触电等意外事故造成呼吸、心跳骤停。应做如下处理:
①首先要关闭气源、电源,确认伤病员和救护者处于安全的环境中。
②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
2.心肺复苏
定义:是指针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
实施的顺序:胸外心脏按压(Compressions)→开放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 简称“C—A—B”。
(1)胸外心脏按压--时机:如果病人发生心跳骤停,则应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
①心脏按压可以改变胸腔内的压力和容积,将心脏内的血液输送到全身组织器官。
②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可以使心脏的输出血量达到正常时的1/4~I/3。从而维持生命的最低需求。按压的位置是胸骨下段约1/3处。
(2)人工呼吸: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
①具体操作方法:
a.使病人仰卧于坚实平面上,通过抬下颏、保持头后仰的方法,使其呼吸道畅通,并解开衣领,放松腰带。
b.若病人口鼻内可见异物和污物,可用手指勾出,确保呼吸道畅通。
液体可在翻身、头侧位时自然流出。
c.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颏,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用口包住病人的口,平缓吹气2次,每次持
续1秒以上。
②特点:
a.每次吹气都应看到病人的胸廓随着吹气而起伏,并且吹气后气体能够从口部排出,则证明人工呼吸有效。
b.先做30次心脏按压,并保持气道畅通,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即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30∶2。
知识点3 出血和止血
内出血:指体内器官的出血,一般不易诊断。如怀疑有胸部、腹部等内出血,一定要
及时去医院救治。
(1)出血的种类
定义:指体表的出血,在送往医院之前,应该先做必要的止血处理。
外出血 ①动脉出血
种类 ②静脉出血
③毛细血管出血
动脉出血特点: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涌出;若不及时止血,患者会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静脉出血的特点:血液呈暗红色,缓慢而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
毛细血管特点:血液呈红色;从伤口渗出,一般都能自行凝固止血。(最常见)
(2)止血
毛细血管或小静脉出血:先将伤口冲洗干净,然后贴上创可贴,或者是在伤口上盖上敷料,用纱布、绷带加压止血即可。
动脉或大静脉出血 : ①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紧急呼救。
动脉出血:在伤口近心端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②止血
大静脉出血:在伤口远心端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
一、合理用药
【问题探究】
1“是药三分毒”的含义: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是药三分毒”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2.药物的分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按照出售方式和按药物有效成分的制取材料,药物分别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问题思考】
1读懂药品说明书:分组讨论,药品说明书中有哪些信息对于安全用药十分重要?你能否从使用说明中概括出一些药物保存的基本要求?
2.安全用药的注意事项:思考安全用药应注意哪些问题?在给儿童用药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二、急救
【问题探究】
1紧急呼救:如果遇到有人突发疾病或意外受伤,应该怎么做?拨打120急救电话时要注意什么?
2.心肺复苏:观看心肺复苏的操作视频,思考进行心肺复苏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3.溺水自救:如果自己发生溺水,应该怎么做?
4.出血和止血:观察不同类型出血的图片,判断是哪种类型的出血(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并思考不同类型出血的止血方法。
【问题实践】
观看关于《心肺复苏》和《止血》的视频,学习心肺复苏及止血的简单操作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
1.许多家庭根据家庭成员的健康需要,配备了家庭小药箱。如图是某家庭小药箱中一种药品的说明书(部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说明书 国药准字H20103342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成份】本品主要成分为苯磺酸左氨氯地平 【用法用量】通常本品治疗高血压的起始剂量为2.5mg,每日一次,最大剂量为5mg,每日一次。 【性状】本品为白色片或类白色片 【禁忌】对氨氯地平及本品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适应症】(1)高血压(2)心绞痛 【规格】按左氨氯地平计2.5mg 【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有效期】24个月
A.该药品属于非处方药 B.该药品可用于治疗高血压
C.每日用药量不超过5mg D.若出现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
2.板蓝根颗粒是家庭常备药。如图是某品牌的板蓝根颗粒,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需要处方就能购买 B.可作为饮料经常服用
C.用药前要查看说明书 D.超过保质期不能服用
3.以下有关急救、用药与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现心脏骤停病人时,应立即对其先做15次心脏按压再做1次人工呼吸
B.若意外导致动脉出血,可立即用止血带在伤口的近心端压迫止血
C.患流感时服用抗生素一定会立马见效
D.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只与遗传因素有关,与生活方式基本无关
4.对溺水者先要清除他口鼻内的污物,再进行人工呼吸。这样可以( )
A.保证施救者的安全
B.保持呼吸道通畅
C.使进入人体肺部的气体变得温暖
D.使进入人体肺部的气体变得湿润
5.如图中C处有暗红色的血液缓缓流出。下列关于出血和止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动脉出血,在A处止血
B.属于静脉出血,在A处止血
C.属于毛细血管出血,消毒即可
D.属于静脉出血,在B处止血
6.广州地铁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已投入使用,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利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辅以心肺复苏术能有效制止猝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心脏无泵血现象,会导致脉搏消失
B.心脏工作能力越弱,心脏输血量越小
C.若使用AED抢救心跳骤停的患者,可以不拨打120急救电话
D.心肺复苏的正确顺序是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7.“是药三分毒”这句话的含义是( )
A.药物都有百分之三十的毒性
B.凡是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或毒副作用
C.药物都有百分之七十的治疗作用
D.药物中都有一定量的毒品
8.下列对突发紧急情况救助合理的是( )
A.发现溺水者无自主呼吸时,首先应立即为其进行人工呼吸
B.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应首先将其转移到通风处
C.心肌梗塞患者发作时,应尽快将其扶上床平卧休息
D.伤者动脉出血时,应迅速在其伤口远心端加压包扎
【特别提醒】
(1)抢救有效的标准:
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并且脸色逐渐转为红润时,则证明抢救有效。
(2)救护者需要经过专门培训,方可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3)成人和儿童心肺复苏要点
急救措施 8岁以上 1-8岁
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 胸骨下段约1/3处
按压手法 用双手掌根 用单手掌根
按压速度 每分钟100-120次
按压深度 5-6厘米 大约5厘米
人工呼吸方法 口对口吹气法
按压与吹气的比例 30:2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