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核心素养】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4.7.3《用药与急救》教学课件(共25张PPT)+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核心素养】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4.7.3《用药与急救》教学课件(共25张PPT)+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11 08:47:17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七章 健康的生活
第3节 用药与急救
第四单元 人体生理与健康(二)
人教版生物(新教材)八年级上册
学 习 目 标
01.合理用药要注意哪些问题
02.心肺复苏的流程包括哪些环节
03.常用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教学重点
1.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常见的急救方法。
教学重点
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掌握一些急救的方法。
课堂导入
你知道“是药三分毒”这句话的含义吗?
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应用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则有可能危害健康。
探究新知
01合理用药
探究新知
01合理用药
1.合理用药的概念
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其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安全用药就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在适当时间准确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的不良影响或危害。
探究新知
01合理用药
2.药物类型
(1)按照出售方式分为 药和 药。
处方
非处方
探究新知
01合理用药
2.药物类型
探究新知
01合理用药
2.药物类型
(2)按药物有效成分的制取材料分为 药 药。

西
中药是我国传统的药物,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
西药
中药
西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合成类化学物质,因此又被称为化学药品制剂。
探究新知
读懂药品说明书
分析·讨论
讨论
1.药品说明书中有哪些信息对于安全用药十分重要?
药物成分、性状、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贮藏和有效期等对于安全用药都是十分重要的。
01合理用药
探究新知
读懂药品说明书
分析·讨论
讨论
2.你能否从使用说明中概括出一些药物保存的基本要求?
药物的保存大多需要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而且要密封保存,避免受潮。
01合理用药
探究新知
读懂药品说明书
分析·讨论
对症下药。在用药时应先找准病因、明确病症,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药物服用。
服用前应先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中的信息。
检查药物的有效期,若药物已经过期则不能服用。
应按照使用说明中的合理计量服用。
应严格遵照医嘱在规定的时间内服用。
01合理用药
3. 安全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在给儿童用药时,药物的品种、剂型和剂量的选择都需要考虑儿童所处年龄段生长发育的特点,不能随意参照成年人用药。用药后,要注意观察,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探究新知
02急救
1.紧急呼救
判断有无呼吸和意识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保持镇定,不要慌张,告知地点,病情,联系方式,让对方先挂电话!
在救护车到达前,争分夺秒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
探究新知
02急救
2.心肺复苏
当有人因煤气中毒或触电等意外事故造成呼吸、心跳骤停时,首先要关闭气源、电源,确认现场环境安全,同时还要对被救者进行心肺复苏。在进行胸外按压等操作的同时,应尽快使用AED。这些操作有效配合,能提高被救者的生存率。
探究新知
02急救
3.溺水自救
发生溺水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不要挣扎。应屏住呼吸,放松身体,尽可能保持头向后仰、面部向上的姿势,使口鼻露出水面。尽力抓住水中的漂浮物。如果发生小腿抽筋,应采取仰泳姿势,用手紧握脚趾,并用力向上拉,使抽筋的腿伸直。当救护者出现时,不要紧抱住救护者不放,要听从救护者的指挥。
探究新知
02急救
4.出血和止血
探究新知
02急救
4.出血和止血
探究新知
02急救
模拟练习心肺复苏和包扎止血
模拟实践
课堂总结
思维导图
课堂练习
【例1】某种药物的包装上有“OTC”标识,以下是说明书的部分内容。据此可判断该药( )
A.适用于各种发热、头痛症状
B.用温开水冲服,一次20g
C.现已过期
D.为处方药,由执业药师指导购买和使用
C
错误,说明书明确该药用于“暑湿感冒”引起的症状,而非各种发热、头痛
【功能主治】用于暑湿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胸闷、脘腹胀痛。
【用法用量】温开水冲服。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一次20g,一日2次;12岁以下儿童一次10g,一日2次。
【生产日期】2023.04
【有效期】24个月
错误,用法用量中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一次20g,但12岁以下儿童需减量至10g,选项未区分年龄,表述不准确
正确,生产日期为2023年4月,有效期24个月,即到2025年4月过期。若当前时间在2025年4月之后(如2025年5月),则药物已过期
错误,OTC为非处方药,可自行购买,无需执业药师指导
课堂练习
【例2】安全用药事关人体健康,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越贵的药物,疗效越好
B.服用的药物剂量越大,疗效越好
C.可乐送服药物治疗效果好
D.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服用
D
错误:药物疗效与价格无关,关键是对症下药
错误:药物剂量需遵医嘱或说明书,过量可能引发副作用
错误:可乐可能影响药效或与药物反应,应用温水送服
正确:处方药需医生开具处方并指导使用,符合安全用药原则
课堂练习
【例3】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常用的急救方
法很有必要,下图是一些常用的医用急救方法
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①中拨打的电话号码是“120”
B.进行图②前应先将口腔中的异物清理干净
C.进行图③的频率一般为每分钟100~120次
D.若静脉出血,则应用止血带在图④中的a点进行止血
正确: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
D
正确:进行图②进行人工呼吸前,应先清理病人的呼吸道,保持呼吸道畅通
正确:③胸外心脏按压是心肺复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挽救呼吸、心跳停止患者的生命比较重要,胸外心脏按压频率一般为100~120次/分
错误:静脉出血应该在远心端进行压迫止血,因此图④中应该在b点进行止血
课堂练习
【例4】了解急救方法对于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煤气中毒导致昏迷的患者急救时,应先将其移至通风处,再进行抢救
B.对溺水者急救时,应先保证其呼吸道畅通,再进行人工呼吸
C.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D.对动脉出血的外伤患者急救时,应按压或捆扎伤口的远心端止血
正确:煤气中毒是因为吸入过多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强于氧气,使人体组织器官缺氧。将患者移至通风处,能增加周围空气中氧气含量,减少一氧化碳继续吸入,为进一步抢救创造条件
D
正确:溺水者可能因水呛入呼吸道,导致呼吸道堵塞。如果不先清理呼吸道,直接进行人工呼吸,气体无法有效进入肺部,不能实现气体交换。先保证呼吸道畅通,能确保人工呼吸有效进行,使溺水者获得氧气
正确:药品说明书包含药品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等重要信息。无论是处方药(需凭医生处方购买使用)还是非处方药(可自行购买使用),了解这些信息能避免用药不当,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错误:动脉出血时,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压力较大,出血速度快。按压或捆扎伤口远心端无法阻止心脏向伤口处供血,应按压或捆扎伤口近心端,阻断血流,才能有效止血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章/健康地生活
第三节 用药与急救/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4.7.3 用药与急救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时间 1课时
课题 第三节 用药与急救
教材分析 本教学内容围绕合理用药与急救展开,是初中生物教材中贴近生活实际且实用性极强的部分。它不仅能让学生了解药物使用和急救的基本知识,更能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对突发健康问题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合理用药的概念,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了解中药和西药的区别。 2.掌握药品说明书中对安全用药重要的信息,以及药物保存的基本要求。 3.知晓安全用药应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儿童用药的特殊注意事项。 4.学会常见的急救方法,包括紧急呼救、心肺复苏、溺水自救、出血和止血等。 【素养目标】 1.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认识到“是药三分毒”,养成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科学态度,增强对自己和他人健康负责的社会责任感。 2.科学思维与实践创新:通过分析药品说明书和模拟急救练习,培养逻辑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常见的急救方法。 【教学难点】 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掌握一些急救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一段视频。(播放一则关于滥用药品,导致儿童失聪的视频) 【提出问题引导思考】看完这段视频,相信大家都有很多感触。在第一个事例中,患者本来是想通过吃药缓解病情,可结果却适得其反,病情加重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啊,这些都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合理用药与急救知识密切相关。大家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生病需要用药,或者遇到突发紧急情况的时候,掌握合理用药和急救的方法是不是特别重要呢?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回答相应问题。
新知探究 一、合理用药 活动一 合理用药的概念及“是药三分毒”含义 【引入】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生病,也会用到各种各样的药物。大家一定听说过“是药三分毒”这句话,那它到底是什么含义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 【问题】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是药三分毒”这句话的含义。 【讲解】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应用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则有可能危害健康。接着讲解合理用药的概念,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其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安全用药就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在适当时间准确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的不良影响或危害。 【学生思考】思考后积极发言,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药物吃多了会对身体不好,有的同学可能会提到药物有副作用等。
活动二 药物类型 【引入】我们知道了合理用药的重要性,那生活中药物的类型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按照出售方式和按药物有效成分的制取材料,药物分别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讲解】详细讲解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接着讲解中药和西药的特点,中药是我国传统的药物,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西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合成类化学物质,因此又被称为化学药品制剂。 【学生思考】认真阅读教材后回答,按照出售方式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按药物有效成分的制取材料分为中药和西药。
活动三 读懂药品说明书 【引入】我们了解了药物的类型,那当我们拿到一种药物时,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药呢?这就需要我们读懂药品说明书。 【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药品说明书中有哪些信息对于安全用药十分重要?你能否从使用说明中概括出一些药物保存的基本要求? 【讲解】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和补充,强调这些信息对于安全用药的重要性,如药物成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可能的不良反应;有效期可以让我们判断药物是否可以使用等。同时再次强调药物保存的正确方法。 【学生思考】分组进行热烈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对于安全用药重要的信息可能会提到药物成分、性状、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贮藏和有效期等;药物保存的基本要求可能会总结出大多需要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而且要密封保存,避免受潮。
活动四 安全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引入】我们读懂了药品说明书,在实际用药时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特别是给儿童用药时更要谨慎。 【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安全用药应注意哪些问题?在给儿童用药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讲解】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强调,提醒学生在生活中要严格遵守这些安全用药的注意事项,特别是给儿童用药时要格外小心。 【学生思考】结合教材和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并回答,安全用药应注意对症下药、阅读药物使用说明、检查有效期、按照合理计量服用、遵照医嘱在规定时间内服用等;给儿童用药时需要考虑儿童所处年龄段生长发育的特点,不能随意参照成年人用药,用药后要注意观察,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二、 急救 活动一 紧急呼救 【引入】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的紧急情况,这时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我们来学习紧急呼救的方法。 【问题】提问学生,如果遇到有人突发疾病或意外受伤,应该怎么做? 【讲解】详细讲解拨打120急救电话的注意事项,要保持镇定,不要慌张,告知地点、病情、联系方式,让对方先挂电话。强调在救护车到达前,争分夺秒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的重要性。 【学生思考】回答应该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活动二 心肺复苏 【引入】当有人因煤气中毒或触电等意外事故造成呼吸、心跳骤停时,我们除了拨打120急救电话,还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心肺复苏。 【问题】展示心肺复苏的操作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进行心肺复苏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讲解】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强调,详细讲解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要点,同时说明在进行胸外按压等操作的同时,应尽快使用AED,这些操作有效配合,能提高被救者的生存率。 【学生思考】观看视频后回答,进行心肺复苏前要关闭气源、电源,确认现场环境安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胸外按压的频率和深度等。
活动三 溺水自救 【引入】夏天是溺水事故的高发季节,掌握溺水自救的方法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溺水自救的知识。 【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发生溺水,应该怎么做? 【讲解】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强调,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溺水自救方法的重要性。 【学生思考】结合生活常识和教材内容回答,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不要挣扎,应屏住呼吸,放松身体,尽可能保持头向后仰、面部向上的姿势,使口鼻露出水面,尽力抓住水中的漂浮物,如果发生小腿抽筋,应采取仰泳姿势,用手紧握脚趾,并用力向上拉,使抽筋的腿伸直,当救护者出现时,不要紧抱住救护者不放,要听从救护者的指挥。
活动四 出血和止血 【引入】在生活中,我们也可能会遇到一些出血的情况,学会正确的出血和止血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有效的处理。 【问题】展示不同类型出血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是哪种类型的出血(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并思考不同类型出血的止血方法。 【讲解】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补充,通过模拟演示进一步讲解不同类型出血的止血方法和操作要点。 【学生思考】仔细观察图片后进行判断和回答,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应按压或捆扎伤口近心端;静脉出血颜色暗红,血流较缓,应按压或捆扎伤口远心端;毛细血管出血颜色较浅,慢慢渗出,可自行止血或用创可贴等包扎。
活动五 模拟练习心肺复苏和包扎止血 观看关于《心肺复苏》和《止血》的视频,学习心肺复苏及止血的简单操作方法 观看视频,实际操作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合理用药与急救 一、合理用药 概念 药物类型 读懂药品说明书 安全用药注意问题 二、急救 紧急呼救 心肺复苏 溺水自救 出血和止血 模拟练习心肺复苏和包扎止血
课后作业 1.某种药物的包装上有“OTC”标识,以下是说明书的部分内容。据此可判断该药( C) A.适用于各种发热、头痛症状 B.用温开水冲服,一次20g C.现已过期 D.为处方药,由执业药师指导购买和使用 2.安全用药事关人体健康,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越贵的药物,疗效越好 B.服用的药物剂量越大,疗效越好 C.可乐送服药物治疗效果好 D.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服用 3.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常用的急救方法很有必要,下图是一些常用的医用急救方法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图①中拨打的电话号码是“120” B.进行图②前应先将口腔中的异物清理干净 C.进行图③的频率一般为每分钟100~120次 D.若静脉出血,则应用止血带在图④中的a点进行止血 4.了解急救方法对于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 ) A. 对煤气中毒导致昏迷的患者急救时,应先将其移至通风处,再进行抢救 B.对溺水者急救时,应先保证其呼吸道畅通,再进行人工呼吸 C.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D.对动脉出血的外伤患者急救时,应按压或捆扎伤口的远心端止血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理论讲解与实例分析相结合,学生对合理用药和急救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合理用药部分,学生能够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也明白了安全用药的重要性。但在说出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在急救知识教学中,模拟实践环节学生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操作细节上还不够熟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增加更多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掌握急救技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