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点石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考试B版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点石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考试B版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10 11:0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点石联考)
2025——2026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 9 月份联合考试
物 理(B 版)
本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
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小题,共 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7题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4分;第 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6分,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分。
1.北斗七星有围绕北极星自东向西转的规律,我国古代的星象学家把这种规律形象地叫做
“斗转星移”,“斗转星移”所选的参考系为
A.月球 B.北极星
C.地面 D.地心
2.碘 131是一种用于医学影像和治疗的放射性同位素,能够发生β衰变,同时伴随γ辐射,β
射线在人体中能行进的距离较短,大约在 0.5毫米到 2毫米之间,而γ射线则可从人体内射出,
在空气中继续行进一段距离。已知碘 131的半衰期为 8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 131发生β衰变的实质是碘 131原子核外的电子吸收能量发生电离
B. γ射线是高速中子流,其穿透本领很强
C.大量的碘 131经过 16天,发生衰变的和未衰变的比值为 3:1
D.服用碘 131的病人,可以和其他人一起住在普通病房中
3.某汽车悬挂系统中,封闭在气缸中的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从状态 A到状态 B的变化过
程,其 p-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B.单位时间撞击到气缸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不变
C.气体吸收的热量小于封闭气体对外做的功
D.封闭气体对外做功为 2p V
4.太阳的能量主要通过质子一质子链反应(简称 PP链)产生,太阳产生的能量约 99%来自该链
反应。该链反应中的一个核反应方程为 221 →32 e+X,已知 H的比结合能为 E ,He的比结
合能为 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是质子
B.反应物的总结合能大于生成物的总结合能
C. 32 的比结合能大于21 的比结合能
D.该核反应释放的核能为 2 1 2
5.202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团队开发的单分子纳米农药技术中,离子液体通过精密的分子间作
用力在农药分子周围形成保护层,赋予其水溶性,突破了传统难溶性农药的分散难题。当两
个农药分子在溶液中靠近时,两分子间作用力 f(r)和分子势能 u(r)随分子间距离 r的变化曲线,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农药分子间距离 r>rm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B.当农药分子间距离 r=r 时,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大
C.当 r>r ,在农药分子相互远离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一直减小
D.当 r6.在冰壶比赛中,一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冰壶沿直线向前运动,其运动可视为匀变速运动,
在 0~2t时间内位移大小为 15x,在 2t~3t时间内位移大小为 x,
则冰壶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 2
B.
2
c. 9 . 9
4 2 2 2
7.弹性球具有高弹性,将弹性球距离地面 H 高处由静止释放,
16
触地后能够反弹到 0高处,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不计空气阻力,关于上述过程,下列说25
法正确的是
A. 1弹性球碰地前后瞬间,速度变化量大小为 2
5 0
B.弹性球下落时间和上升时间之比为 5:4
C.弹性球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和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 25:16
D.弹性球下落过程中速度变化率大于上升过程中的速度变化率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封闭气体的压强是由封闭气体的重力产生的
B.荷叶上的露珠是椭球形,说明水与荷叶是不浸润的
C.某种物质在受热时表现出各向同性,该物质也可能是单晶体
D.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只与温度有关系
9.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某种频率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吸收光
子后,发出波长为λ 、λ 和λ 三种波长的光,已知λ >λ >λ ,普朗克常量为 h,光在真空中的
速度为 c,则入射光子的能量为
A.
3
B.
1

. 2
+ 3
2 3
. 1+ 2
1 2
10.目前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在某次测试中,甲、乙两车(均可视为质点)同时沿相同方向做

直线运动,它们的 图像如图所示,t=0时刻,甲车在乙车前方 d=26m处。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乙车追上甲车之前的最大距离为 50m
B.两车相遇的时刻为 t =10s
C. t =12s时,乙车超前甲车 30m
D. t=0时刻,若甲、乙两车初位置互换,其他条件不变,则两车仍可以相遇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共 54分。
11.(6分)某物理探究小组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测定一个不规则形状的小物块的体积。小组
成员先将注射器通过细软管与压强传感器相连,将不规则形状的小物块放置到注射器内,然
后用活塞将注射器筒封闭。该小组成员缓慢推动活塞,根据注射器上的刻度和压强传感器显
1
示的压强记录多组 p、V值,做出对应的 图像如图乙所示。

(1)缓慢推动活塞的目的是保证气体的 不发生变化。
(2)若不考虑细软管内气体的体积,不规则的小物块的体积为 cm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考虑细软管内气体的体积,则测得的小物块的体积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
体积。
12.(8分)实验课上,一组同学运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其实验装置如图
甲所示,打出的一段纸带如图乙所示;二组同学借助电磁装置和光电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
规律,其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根据数据作出的图像如图丁所示。
(1)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 50 Hz,每隔 3个计时点取 1个计数点,则图乙中打点计时器打计
数点 C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c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图乙中,一组同学测量出计数点 A与 D 的距离没有在纸带上标出,下列数据最接近真实
值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80.8 B.84.8
C.89.8 D.94.8
(3)二组同学断开电源释放小球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光电门 1的位置不动,多次改变光电门 2
的位置,做出的图像中的横坐标 h 为光电门 2到光电门 1的距离,纵坐标中的 t 为小球通过
光电门 2的时间,已知图像的截距为 b,光电门 2到光电门 1的距离为 h 时,对应的纵坐标
为 c,小球直径为 d,则小球通过光电门 1 的瞬时速度为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用题中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13.(10分)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的装置,阴极M和阳极 N是正对的边长为 L的正方形薄
板,两薄板的距离也为 L,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位于滑动变阻器的中间位置。现用波长为λ
的单色光照射阴极 M的中心 O,阴极发生光电效应,从 O点向各个方向放射出最大速度为
v 的光电子。已知光速为 c,普朗克常量为 h,阴极M的逸出功为 0,,电子的电荷量为 e。
(1)光的频率达到一定值时,光电效应才能够发生,此光的频率称为
极限频率,相应的波长称为极限波长,求阴极M对应的极限波长λ ;
(2)求光电子的质量 m。
14.(12分)如图所示,小李驾驶长度 1 = 5 的轿车正在由西向东行驶,某时刻他发现一辆长
度 2 = 20 的公共汽车正在由南向北匀速行驶,此时轿车的速度 1 = 20 / ,,公共汽车的
速度 2 = 10 / ,,轿车车头到十字路口的距离 1 = 45 ,公共汽车车头到十字路口的距离
2 =20m,为简化模型忽略汽车和道路的宽度。
(1)若发现公共汽车的同时,小李立刻驾驶轿车做匀加速运动,为避免两车相撞,求轿车加
速度的最小值;
(2)若发现公共汽车的同时,小李立刻驾驶轿车做匀减速运动,为避免两车相撞,求轿车加
速度的最小值。
15.(18分)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绝热气缸固定在倾角 = 37 的斜面上,顶部有小孔与大气
相通,a和 b是轻弹簧连接的两个横截面积均为 S 的活塞,其中活塞 a为绝热活塞,活塞 b
导热性能良好,两活塞和气缸封闭了两部分气体 A和 B。初始状态两活塞静止,弹簧处于原
长 L ,两活塞恰好将气缸内部空间三等分,气体 A和 B的温度等于外界温度 0。 已知活塞
a的质量为 3M,活塞 b的质量为 2M,重力加速度为 , sin37 = 0.6, cos37 = 0.8 弹簧的劲
= 27 , = 5 度系数 5 外界大气压强为 0 现让气缸底部的电阻丝缓慢加热气体 A,直到弹0
0
簧的长度变为 ,3 ,整个过程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
(1)求初始状态时,气体 A、B的压强分别多大;
(2)求气体A的最终温度;
(3) 若在活塞 b刚好接触气缸顶部到弹簧的长度变为 0的过程中,气体 B向外释放的热量为
3
Q,求整个过程气体 A对活塞 a做的功。
点石联考 9月高三 物理
2025—2026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 9月份联合考试·物理(B 版
说明:
本解答给出的非选择题答案仅供参考,若考生的解法(或回答)与本解答(答案)不同,但
只要合理,可参照评分标准酌情给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
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
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C D D B BC AD AB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共 54 分。
11.(1)温度(2分) (2)2.0(1.9~2.1,2分) (3)小于(2分)
c b d 2
12.(1)39(2分) (2)C(2分) (3)d b (2分) (2分)
2h0
hc 2 hc W
13.(1) (2) 0
W 20 v
【解析】
(1)根据极限频率的定义可得 W0=hv0 (2分)
c
(1)其中极限频率ν0= (2分)
0
hc
(1)解得λ0= (1分)
W0
(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Ek=h -W0 (2分)
c
(1)其中ν= (1分)

1
(1)又 E 2k= m v0 (1分)2
2 hc W
(1)解得 m= 0
v2
(1分)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1 页,共 8 页
点石联考 9月高三 物理
14.(1)5 m/s2 (2)4.375 m/s2
【解析】
(1)若小李立刻驾驶轿车做匀加速运动,为避免两车相撞,必须赶在公共汽车车头到达十字路口前离开十
字路口,对公共汽车有 s2=v2t1 (2分)
1
设轿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1,对轿车有 s1+L1=v1t1+ a1 t 2
2 1
(2分)
代入数据可得轿车加速度的最小值 a1=5 m/s2 (1分)
(2)小李立刻驾驶轿车做匀减速运动,为避免两车相撞,假设轿车车头刚好到达十字路口,公共汽车车尾
恰好通过路口,对公共汽车有 s2+L2=v2t2 (2分)
1 2
设轿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2,对轿车有 s1=v1t2- a2 t2 (2分)2
代入数据可得轿车加速度的最小值 a2=4.375 m/s2 (1分)
31Mg
15.(1) (2)8T0 (3)10.4MgL0+Q
5S
【解析】
(1)设气体 A的压强为 pA,把活塞 a和 b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可得
(1)pAS=p0S+5Mgsin 37° (2分)
8Mg
(1)可得 pA= (1分)
S
(1)设气体 B的压强为 pB,对活塞 b分析,可得 pBS=p0S+2Mgsin 37° (2分)
31Mg
(1)可得 pB= (1分)
5S
L
(2)弹簧的长度变为 0 时活塞 b已运动到气缸顶部,设此时气体 B的压强为 pB1,气体 A的压强为 pA1,
3
L
对气体 B应用玻意耳定律可得 p L S=p 0B 0 B1 S (2分)
3
2L
(1)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pA1S=pB1S+3Mgsin 37°+k 0 (2分)
3
(1)对气体 A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
p L S p
8L0
A1 S
(1) A 0 = 3 (2分)
T0 T1
(1)解得气体 A的最终温度 T1=8T0 (1分)
(3)两活塞从开始运动到活塞 b刚好接触气缸顶部,气体 A做等压变化,此过程气体 A对活塞 a做的功
(1)W1=pAL0S (1分)
L
(1)活塞 b接触气缸顶部到弹簧的长度变为 0 ,从能的转化和守恒的角度可得,气体 A对活塞 a做的功
3
2L 2
(1)W =3Mg× 0
1 2L
2 sin θ+ k

0 +Q (2分)
3 2 3
(1)整个过程气体 A对活塞 a做的功
(1)W=W1+W2 (1分)
(1)代入数据可得 W=10.4MgL0+Q (1分)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2 页,共 8 页
点石联考 9月高三 物理
1.B
【考点透视】参考系。
【点石解析】题干中“斗转星移”的意思是北斗七星围绕北极星自东向西转的规律,参考系是北极星,B
项正确。
【命题意图】通过北斗七星围绕北极星自东向西转的规律,考查参考系。突出物理观念的考查。
2.C
【考点透视】原子核的衰变。
【点石解析】碘 131发生β衰变的实质是碘 131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同时放射出电子,A项错误;
1 t
γ射线是光子流,其穿透本领很强,B项错误;由半衰期公式 N=N0( ) 可知,经过 16天,发生衰变的
2
碘 131和未衰变的碘 131比值为 3∶1,C项正确;服用碘 131的病人,不可以和其他人一起住在普通病房
中,原因是射线能够对同一病房的病人形成损害,D项错误。
3.A
【考点透视】气体实验定律。
【点石解析】由图可知封闭气体等压膨胀,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A项正确;分子的平均动能
增大,而压强不变,则单位时间撞击到气缸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一定减少,B项错误;封闭气体等压膨胀,
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封闭气体对外做的功,C项错误;封闭
在气缸中的理想气体等压膨胀,对外做功为 p0V0,D项错误。
【命题意图】通过 p-V 图像,考查平均动能、压强的决定因素、热力学第一定律。突出物理观念和科学思
维的考查。
4.C
【考点透视】核反应。
【点石解析】根据质量数与电荷数守恒可知 X是中子,A项错误;反应物的总结合能小于生成物的总结合
3 2
能,B项错误;此核反应会释放核能,因此 2He的比结合能大于 1H的比结合能,C项正确,该核反应释放
的核能为 3E2-4E1,D项错误。
【命题意图】通过氚核对撞发生聚变,考查核反应方程,结合能、比结合能、核反应释放的核能。突出物
理观念和科学思维的考查。
5.D
【考点透视】分子力的引力和斥力,分子势能。
【点石解析】当分子间距离 r=rm>r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故 A项错误;当 r=r0时,分子间作用力
为零,分子势能最小,B项错误;当 r>r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
用力先增大后减小,并非一直减小,C项错误;当 r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一直增大,D项正确。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3 页,共 8 页
点石联考 9月高三 物理
【命题意图】本题的命题意图是检验学生对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势能曲线的理解,特别是在实际应用场景
(如单分子纳米农药技术)中应用物理化学知识的能力,旨在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并区分常
见错误选项,从而深化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解。
6.D
【考点透视】匀变速直线运动。
【点石解析】若冰壶在 3t时刻停止,根据逆向思维可知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 1∶3∶5∶…,由 2t~3t
时间内位移大小为 x,则在 0~2t时间内位移大小应为 8x,而题干为 15x,则说明在 3t之前冰壶就已经停止
1 9x
运动,根据逆向思维法有 v2=2ax,15x=v·2t+ a(2t)2,联立解得 a= ,D项正确。
2 2t 2
【命题意图】通过冰壶的运动,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突出物理观念和逆向思维的考查。
7.B
【考点透视】运动规律。
4
【点石解析】由 v2=2gH可得,弹性球反弹前后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2gH 0 和 2gH ,由于速度是矢量,5 0
9
可得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 2gH 1 2
5 0
,A项错误;由 H= gt 可得弹性球下落时间和上升时间之比为 5∶4,
2
B项正确;由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可知,弹性球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和弹性球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
等于弹性球碰地前后瞬间速度大小之比,弹性球碰地前后瞬间速度大小之比为 5∶4,C项错误;弹性球速
度变化率就是弹性球的加速度,弹性球下落过程和上升过程的加速度都为重力加速度,D项错误。
【命题意图】通过弹性球的运动,考查自由落体、竖直上抛、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等。突出物理观念
和科学思维的考查。
8.BC
【考点透视】热学性质。
【点石解析】封闭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频繁碰撞器壁产生的,A项错误;荷叶上的露珠是椭球形,
说明水与荷叶是不浸润的,B项正确;某种物质在受热时表现出各向同性,可能在其他方面表现各向异性,
也可能是单晶体,C项正确;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颗粒大小有关,D项错误。
【命题意图】通过具体示例的描述,考查压强产生的机理、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晶体的性质、布朗运动的
性质。突出物理观念的考查。
9.AD
【考点透视】能级跃迁。
【点石解析】用某种频率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出波长为λ1、λ2和λ3三种波长的光,可知氢原子跃
c c c c c
迁到 n=3能级,入射光子的能量为 h ,由于 h =h +h ,入射光子的能量也可表示为 h 1 2 ,
3 3 1 2 1 2
B、C项错误,A、D项正确。
【命题意图】通过氢原子的能级图,考查能级跃迁规律、光子能量以及光子能量与波长之间的关系。突出
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的考查。
10.ABC
【考点透视】运动图像和追及相遇。
1 2 x 1【点石解析】由 x=v0t+ at 可得 =v0+ at,由图像可得甲车的初速度 v 甲=16 m/s,加速度 a 甲=-2 m/s2,乙
2 t 2
车的初速度 v 乙=4 m/s,加速度 a 2乙=1 m/s ,两车的速度相等时,乙车追上甲车之前具有最大距离,v 甲+a 甲 t=v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4 页,共 8 页
点石联考 9月高三 物理
1 1
乙+a 乙 t,解得 t=4 s,0~4 s内甲车的位移 x 甲=v 甲 t+ a t2甲 =48 m,乙车的位移 x 2乙=v 乙 t+ a 乙 t =24 m,乙车
2 2
0 v
追上甲车之前的最大距离 xm=d+x 甲-x 乙=50 m,A项正确;甲车停下来的时间 t 甲甲= =8 s,通过的总位a甲
1 1
移 x 甲 1= v 甲 t 甲=64 m,乙车的位移 x =v t + a t 2乙 1 乙 甲 乙 甲 =64 m,显然乙车还没有追上甲车,设经过 t1时间2 2
1 2
乙车追上甲车,则有 x 甲 1+d=v 乙 t1+ a 乙 t1 ,解得 t1=10 s,B项正确;t2=12 s时,乙车的位移 x 乙 2=v 乙 t2+2
1
a t 2乙 2 =120 m,乙车超前甲车Δx=x 乙 2-x 甲 1-d=30 m,C项正确;t=0时刻,若乙车在甲车前方 26 m处,当2
两车速度相等时,甲车落后乙车 2 m,故不可能相遇,D项错误。
【命题意图】通过给出的两辆车的 v-t 图像,考查追及相遇问题。突出科学思维的考查。
11.(1)温度(2分) (2)2.0(1.9~2.1,2分) (3)小于(2分)
【考点透视】探究气体的等温变化规律。
【点石解析】
(1)缓慢推动活塞的目的是保证气体的温度不变,做等温变化。
1
(2)若不考虑细软管内气体的体积,设小物块的体积为 V0,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 p(V-V0)=C,可得 V=C +V0,
p
1
则 V- 图像与纵轴的交点表示小物块的体积,由图乙可得,不规则的小物块的体积为 2.0 cm3。
p
(3)若考虑细软管内气体的体积,图像与纵轴的交点表示小物块的体积与细软管内气体的体积之差,因此
测得的小物块的体积小于真实体积。
【命题意图】通过探究等温变化的实验装置,考查实验的注意事项、误差分析等。突出科学探究的考查。
c b d 2
12.(1)39(2分) (2)C(2分) (3)d b (2分) (2分)
2h0
【考点透视】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点石解析】
(1)由图乙可得,计数点 A与 E之间的距离为 xAE=123.8 mm,时间间隔 tAE=0.08×4 s=0.32 s,根据中间时
x
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得打 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v AEC= ≈39 cm/s。
tAE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可知下列数据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89.8,故 C项正确。
d 2 1 1 v2 2g
(3)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得( )2- v =2gh,变形可得 00 2 2= 2 + 2 h,结合图像可得小球通过光t2 t2 t2 d d
b c b d
2
电门 1的瞬时速度为 v0=d ,自由落体的加速度 g= 。
2h0
【命题意图】通过不同的装置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考查纸带处理、通过图像的截距和斜率求瞬时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5 页,共 8 页
点石联考 9月高三 物理
速度和加速度,突出科学探究的考查。
hc 2 hc W
13.(1) (2) 0
W v20
【考点透视】光电效应。
【点石解析】
(1)根据极限频率的定义可得 W0=h 0 (2分)
c
其中极限频率ν0= (2分)
0
hc
解得λ0= (1分)
W0
(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Ek=h -W0 (2分)
c
其中ν= (1分)

1
E = m v2又 k 0 (1分)2
2 hc W
解得 m= 02 (1分) v
【命题意图】通过光电管及其电路,考查光电效应规律。突出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的考查。
14.(1)5 m/s2 (2)4.375 m/s2
【考点透视】运动规律。
【点石解析】
(1)若小李立刻驾驶轿车做匀加速运动,为避免两车相撞,必须赶在公共汽车车头到达十字路口前离开十
字路口,对公共汽车有
s2=v2t1 (2分)
设轿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1,对轿车有
1
s1+L =v t + a t 21 1 1 1 1 (2分)2
代入数据可得轿车加速度的最小值 a1=5 m/s2 (2分)
(2)小李立刻驾驶轿车做匀减速运动,为避免两车相撞,假设轿车车头刚好到达十字路口,公共汽车车尾
恰好通过路口,对公共汽车有
s2+L2=v2t2 (2分)
设轿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2,对轿车有
1
s1=v1t2- a2 t 2
2 2
(2分)
代入数据可得轿车加速度的最小值
a2=4.375 m/s2 (2分)
【命题意图】通过两辆车的运动考查避免相撞的临界加速度,突出科学思维的考查。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6 页,共 8 页
点石联考 9月高三 物理
31Mg
15.(1) (2)8T0 (3)10.4MgL0+Q
5S
【考点透视】气体实验定律。
【点石解析】
(1)设气体 A的压强为 pA,把活塞 a和 b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可得
pAS=p0S+5Mgsin 37° (2分)
8Mg
可得 pA= (1分)
S
设气体 B的压强为 pB,对活塞 b分析,可得
pBS=p0S+2Mgsin 37° (2分)
31Mg
可得 pB= (1分)
5S
L
(2)弹簧的长度变为 0 时活塞 b已运动到气缸顶部,设此时气体 B的压强为 pB1,气体 A的压强为 pA1,
3
L
对气体 B应用玻意耳定律可得 pBL0S=p 0B1 S (2分)
3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2L
pA1S=p 0B1S+3Mgsin 37°+k (2分)
3
对气体 A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
p 8L0p A1 SAL0S = 3 (2分)
T0 T1
解得气体 A的最终温度 T1=8T0 (1分)
(3)两活塞从开始运动到活塞 b刚好接触气缸顶部,气体 A做等压变化,此过程气体 A对活塞 a做的功
W1=pAL0S (1分)
L
活塞 b接触气缸顶部到弹簧的长度变为 0 ,从能的转化和守恒的角度可得,气体 A对活塞 a做的功
3
2L 1 2L 2
W2=3Mg× 0 sin θ+ k

0

+Q (2分)
3 2 3
整个过程气体 A对活塞 a做的功
W=W1+W2 (1分)
代入数据可得 W=10.4MgL0+Q (1分)
【命题意图】通过气缸、活塞、弹簧、考查关联气体中的压强、温度及做功等综合问题。突出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和责任的考查。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7 页,共 8 页
点石联考 9月高三 物理
2025 年 9 月点石联考高三物理细目表
题号 题型 分值 主考点 难度
1 单项选择题 4 参考系 易
2 单项选择题 4 原子核的衰变 易
3 单项选择题 4 气体实验定律 易
4 单项选择题 4 核反应 中
5 单项选择题 4 分子力的引力和斥力、分子势能 中
6 单项选择题 4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中
7 单项选择题 4 运动规律 较难
8 多项选择题 6 热学性质 易
9 多项选择题 6 能级跃迁 中
10 多项选择题 6 运动图像和追及相遇 较难
11 实验题 6 实验:探究气体的等温变化规律 中
12 实验题 8 实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较难
13 计算题 10 光电效应 中
14 计算题 12 运动规律 中
15 计算题 18 气体实验定律 较难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8 页,共 8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