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 12.1 分式资源包教学设计 +课件+练习 +素材 (10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 12.1 分式资源包教学设计 +课件+练习 +素材 (10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8-18 11:23:12

文档简介

《15.1.1从分数到分式》习题
1、分式,当_______时,分式有意义;当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零.
2、有理式①,②,③,④中,是分式的有(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3、分式中,当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分式的值为零; B、分式无意义
C、若时,分式的值为零; D、若时,分式的值为零.
4、当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正;当______时,分式的值为负.
5、下列各式中,可能取值为零的是( )
A、 B、 C、 D、
6、使分式无意义,x的取值是( )
A、0 B、1 C、 D、
7、已知,取哪些值时:
(1)的值是正数;
(2)的值是负数;
(3)的值是零;
(4)分式无意义.
《分式》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材“从分数到分式”,通过学生对熟知的实例的思考得出一些具体的分数与分式,然后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观察、分析、类比,找出分式的本质特征,及它们与分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归纳得出分式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实例进一步揭示了分数与分式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并且引导学生去类比思考,从而得出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
本节课教材的编写有以下三个特点:
1、背景:从典型实例出发引出分式概念.
2、思想:通过分数与分式的类比,渗透“类比”和“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3、问题性:全部内容都是通过设置恰当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活动和思考而展开的.
本节课教材的以上三个方面特点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式的含义,能区分整式与分式.
(2)理解分式中分母不能为0,会求分式中字母满足什么条件分式有意义.
(3)学会约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式与分数的类比,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能力.
(2)通过“思考”、“观察”、“归纳”等活动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与归纳推理能力.
(3)通过分式概念的实际背景,体会数学概念来源于实际,发展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思考”、“观察”、“归纳”等栏目让学生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类比与观察,由学生自己抽象出分式的概念.
教学方法
“问题——活动——达成”式的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章前图,自学本章导言,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过去学过整式,请你举出几个整式的例子.
2、观察两个式子与,指出它们的特点,它们属于整式吗?
3、本章我们将要学习哪些内容?
章前引言,是学习本章知识的一个“导游图”,通过对引言的学习,给学生展现一个全章知识的背景,初步了解本章将要学习哪些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二):
问题
1、填空
(1)长方形的面积为10cm2,长为7cm,宽应为______cm;长方形的面积为S,长为a,宽应为______.
(2)把体积为200cm2的水倒入底面积为33cm2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_____cm;把体积为V的水倒入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______.
2、请你观察式子,及引言中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通过以上例子,你能归纳得出什么样的式子叫做分式吗?你能再举些分式的例子吗?
师生行为: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做一做,由学生思考后口答结果,教师板书.
教师展示“大家谈谈”后,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教师总结出以下几点:
(1)这些式子与分数一样都是的形式.
(2)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是整数.
(3)这些式子中A、B都是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然后教师再提一个问题:与分数对比,你能给这些式子起个名称吗?
到此分式的概念也就“水到渠成”了.
先由学生说出什么叫分式,然后板书分式的定义.
设计意图
1、“问题是创新的开始”,以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2、通过分式与分数的类比,渗透类比思想,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3、通过具体实例,建立实际背景,抽象出分式概念,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而且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活动(三):
问题
1、分式与整式的不同点在哪里?
2、对于分式,由于字母x、y可以表示不同的数,当x、y取具体数值时,它就变成了分数,请你举出几例.
3、分式中的分母应满足什么条件?
教师提出做一做,把分数与分式建立起联系,形成一种新的认知结构.“大家谈谈“,在于进一步把分式与分数进行类比,使学生体会分式比分数更具有一般性,二者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同时也为本课内容提供一个具体背景.教师应强调由于除数不能为0,所以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教师板书,当B≠0时,分式才有意义.
4、怎样约分?
活动(四)
练习:书中3页练习.此项活动教师重点关注分层训练.
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有什么发现或体会?
学生思考后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互相补充,师生共同归纳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通过小结明确本节的主要内容、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反思的良好习惯.
内容提示:
(1)学会了哪些知识、思想和方法?
(2)你对数学又有哪些新的认识和体会?
(3)本节课你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你准备怎样解决?
(4)你对老师的教学有哪些意见和建议?你准备采取什么方式与老师沟通?
布置作业
课本第4页、第6页习题.
课件20张PPT。第十二章 分式和分式方程12.1 分式分式定义:一般的,我们把形如 的代数式叫做分式,其中,A,B都是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 A 叫做为分式的分子,B 叫做为分式的分母.①分子分母都是整式②分母中含有字母③分母不能为零分母中含有字母的是分式
分母中不含字母的是整式例1 下列各有理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1) (2) (3) (4)整式:
分式:为什么⑵和⑷不是分式?判断的关键是什么?整式:分式:⑴⑵⑶⑻⑷⑸⑹⑺巩固练习二、分式的求值解:当a=1时,==1当a=2时,==三个条件分母等于零分母不等于零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例3 对于分式 .⑴当x等于何值时,分式无意义?⑵当x等于何值时,分式的值为零?解(1)由x-2=0,得x=2.
∴当x=2时,分式无意义.(2)由x2-4=0,得x=2或-2;
由x-2≠0,得x≠2.
∴x=-2时,分式的值为零.
随堂练习1.若分式 无意义,则x=______.2.若分式 有意义,则x应取何值?3.若分式 =0,则x=___________.4.若分式 =0,则x=___________.3或-3任意实数3-3 分式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得到:
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 ,分式的值不变.例1? 下列等式的右边是怎样从左边得到的?由(2)知解: 由 (1)知 巩固练习1.若把分式 的 和 都扩大两倍,则分式
的值( ) A.扩大两倍 B.不变
C.缩小两倍 D.缩小四倍2.若把分式 中的 和 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 ).
  A.扩大3倍  B.扩大9倍
  C.扩大4倍  D.不变B
A分数是如何约分的?1、约分:
约去分子与分母的最大公约数,化为最简分数.=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将分式中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把分式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种变形叫分式的约分.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分式约分的依据是什么?分式的基本性质观察下列化简过程,你能发现什么?解:找公因式方法(1)约去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2)约去分子分母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
{例1:约分例2:约分 分析:为约分要先找出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解:约分(3)(4)练习12.2 分式的乘除 分式的乘法法则:两个分式相乘, 把
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
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
分母.
分式的除法法则:两个分式相除, 把
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
再与被除式相乘.例1: 计算[注意]:运算结果如不是最简分式时,一定要进行约分,使运算结果化为最简分式.例2: 计算[解题技巧] (1)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是多项式的分式除法先转化为乘法,然后把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最后约分,化为最简分式.
(2)如果除式是整式,则把它的分母看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