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学情诊断
九年级 历史试题
(开卷 本卷共五个大题,满分50分,与思想品德学科共用90分钟)
注意事项:
1.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2.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答题卡的要求作答。
1.1949年7月 10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向国内外发布征集国旗图案的启事,得到广泛关注,平均每天收到国内外100多幅国旗图稿,设计者以工人和职员最多。这一现象表明
A.新政权激发人民建设热情 B.政治协商制度被广泛认可
C.百姓充分享有民主和平等 D.新政权得到人民广泛支持
2.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段碑文写道:“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此碑文所指的历史阶段是
A.抗日战争时期 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D.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美国人大卫在《最寒冷的冬天》一书中写道:“如果说中国当时还缺少把美国人赶出台湾的武器,那么他们利用充裕的人力,他们的独创性和战士的勇敢,在朝鲜半岛与美国人平分秋色。战争结束后,每个人都不得不另眼看待这个正在缓缓升起的东方大国。”材料表明
A.通过这场战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战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C.战争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外交环境 D.中国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4.下面的表格归纳了新中国初期,为巩固人民政权,建设新生的共和国,党和政府领导人民进行的一系列探索和斗争。表中的①②③处分别应填写
时间 历史事件 意义
1950年——1953年 抗美援朝 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1950年—1952年 ①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1953年—1956年 ②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1953年——1957年 ③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九年级历史试题 第1页(共7页)
A.三大改造、一五计划、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土地改革、一五计划
C.土地改革、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D.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一五计划
5.王老吉凉茶创立于清道光年间,至今近两百年历史。1956 年国家实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王老吉与知名度颇高的嘉宝栈、常炯堂等八家企业合组“王老吉联合制药厂”。这里的“王老吉联合制药厂”是
A.公私合营企业 B.私人经营企业 C.资本主义企业 D.中外合资企业
6.有同学整理学习笔记:“a实施一五计划提高生产力水平,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颁布宪法确立根本政治制度,d三大改造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化”,依此制作的结构图符合史实的是
7.下面年代尺中,②阶段的历史特征是
A.左倾泛滥,严重挫折 B.获得新生,政权巩固
C.艰辛探索,曲折发展 D.伟大转折,改革开放
8.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以阶级斗争为纲”
③“多快好省” ④“联产承包好”
A.③②①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④①
9.下图反映了中国进出口关税平均税率的变化情况。这主要说明,我国
A.经济特区相继建立 B.城市改革持续展开
C.对外开放不断深入 D.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10.1984年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发行首批股票300万元(见下图)。该股票可以用来研究
九年级历史试题 第2页 (共7页)
A.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 B.包干到户的实行
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D.乡镇企业的发展
11.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让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中国走向世界”开始于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2.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史实与史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史论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加快了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改革步伐
B 中共十三大 确立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 中共十五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 中共十九大 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A. A B. B C. C D. D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下列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民族自治地方的所有事务都完全由本民族管理
B.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D.民族自治区域是我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14.他是国际知名的火箭专家,于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下图中的
九年级历史试题 第3页(共7页)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钱学森 D屠呦呦
15.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1992年11月,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Io.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4分,第18题7分,共35分。请按答题卡的要求作答。
1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年4月,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在万隆举行会议。帝国主义国家企图利用亚非国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破坏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但应该以共同利益为重。“这一方针得到广泛认同,推动会议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
————摘编自曲星《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201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正确填" ",错误填"×"。(2分)
A.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主要目的是化解意识形态分歧对会议的干扰。
B.万隆会议最终通过的十项原则要求各国放弃自己的见解,以维护共同利益。
材料二 随着大批新兴独立国家的加入,联合国的组成情况逐渐发生变化。1971年在第三世界国家(多为新兴的独立国家)的一致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更使第三世界在联合国内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从面扭转了联合国受两个超级大国左右的局面。在这之后的历次联合国的重要会议上,都能听到一百多个第三世界国家的声音。
————据齐世荣《世界史·当代卷》等整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所产生的影响。(3分)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另外两项重大成就。(2分)
九年级历史试题 第4页(共7页)
材料三 截至2023年,中国已与152个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14万亿美元。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成员增至109个,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超400亿美元。"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摘编自《共建"一带一路"》白皮书 (2023年)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特点,(3分)并分析中国能够推动全球合作发展的条件。(2分)
(4)综上,从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认识 (2分)
17.社会生活反映时代的发展与变迁。某中学学生以“生活.变迁”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完成相关任务(14分)
【探究一:票证的终结】
(1)仔细观察,找出票证上的重要信息,把以下表格内容补充完整。票证是时代的产物,现已退出历史舞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票证终结的原因有哪些 (4分)
粮票上的信息 反映的特点
示例:当月有效、过期作废 限定时间
① 规定种类
北京市、上海市 ②
壹市斤,每券壹架 规定数量
九年级历史试题 第5页 (共7页)
【探究二:服饰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受经济等条件制约,人们的穿着需求主要集中在坚实、保暖、耐磨、耐脏上;民众服装的主要色调是蓝、黑、灰色。 ——摘编自朱汉国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史》
(2)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改革开放前我国民众着装的特点,(2分)并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众着装的趋势。(2分)
【探究三:照片的印证】
图一 图二
九年级历史试题 第6页(共7页)
(3)观察小岗村“大包干”的发起人严宏昌家人不同时期的照片,概括你从中发现的主要信息。(2分)史料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①文献史料②实物史料③口述史料④图像史料。图一、图二按照其表现形式,都属于 (填番号,1分);根据所学,指出两张照片的史料价值。(1分)
(4)综上,社会生活与时代有何关系 (2分)
18.(7分)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时间 事件
1951 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66 年 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1978 年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992 年 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
1997、1999 年 中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012 年 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 ”交接入列
阅读上表材料,选取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九年级历史试题 第7页(共7页)
重庆市长寿川维中学校 2025-2026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共 15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B D A B C A C C B B A C C
二、非选择题(共 35 分)
16.(1)A.√;B.×
(2)影响:①提高中国国际地位;②增强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影响力;③改变联合国受超级大国左右的局面
另外成就:①1972 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尼克松访华);②1972 年中日建交
(3)合作特点:①参与国家多;②合作领域广(政策、设施、贸易等);③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④规模大
条件:①中国综合国力提升;②中国坚持对外开放;③国际社会对合作发展的需求
(4)认识:①中国外交始终维护国家利益与世界和平;②中国外交随时代发展不断调整,适应国际形势;③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日益重要
17.(1)补充表格:限定数量
终结原因:①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物资丰富;②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商品供应充足;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再需要凭票购物
(2)改革开放前特点:①注重实用性(坚实、保暖等);②色调单一(蓝、黑、灰)
改革开放后趋势:①多样化;②个性化;③注重美观与时尚
(3)主要信息:①家庭生活水平提高;②居住环境改善;③物质条件提升(如服饰、家居变化)
史料类型:④
史料价值:①反映小岗村 “大包干” 后的生活变迁;②为研究改革开放后农村发展提供图像证据
(4)关系:①时代发展决定社会生活的变化;②社会生活变迁反映时代发展状况
18.(示例)
观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重大决策推动国家发展与进步
论述:1978 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打破了 “两个凡是” 的束缚,解放了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1992 年邓小平南方视察,发表重要谈话,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促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为后续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保障。综上,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需求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