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湖湘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基孔肯雅热是因感染基孔古尼亚病毒而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培养基培养基孔古尼亚病毒可以制备疫苗
B.根据基孔古尼亚病毒的核酸序列可检测待测个体是否阳性
C.患者及体内的基孔古尼亚病毒属于群落层次
D.基孔古尼亚病毒遗传物质初步水解后有6种产物
2.马兜铃为多年生的缠绕性草本药用植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马兜铃细胞内的各种元素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马兜铃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C.马兜铃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
D.冬季马兜铃细胞中自由水比例会逐渐上升
3.鳄雀鳝是一种异常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鳄雀鳝细胞膜的成分中有磷脂、蛋白质、胆固醇、糖类
B.鳄雀鳝细胞中的淀粉可转化为脂肪并为其储存大量能量
C.鳄雀鳝细胞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生物完全不同
D.以碳链为骨架的核酸、脂肪等生物大分子是组成细胞的成分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了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情况,结果如下表:
溶液 3%过氧化氢溶液 3%过氧化氢溶液
反应条件(组别) 20%花生研磨液(甲组) 3.5%FeCl3溶液(乙组) 蒸馏水25℃(丙组) 热水100℃(丁组) 冰水0℃(戊组)
产氧量(mL) 19 4.5 0 0.3 0
气泡产生情况 大量 较多 无 少量 无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有催化剂种类和温度,无关变量有pH和3%过氧化氢溶液等
B.甲、乙对照可推测花生研磨液中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催化效率高
C.在丙、丁、戊组加入等量花生研磨液后产氧量最多的是丁组,最少的是戊组
D.丁组产生气泡的原理是加热使过氧化氢分子得到了能量,从常态变为活跃状态
5.萤火虫发光的原理如图所示。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荧光素分子经过一系列变化后转变成激发态的氧化荧光素,氧化荧光素衰变回荧光素时,以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产生可见光。图中 PPi(焦磷酸)由两个磷酸基团连接构成,AMP 是腺苷一磷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TP 是腺苷三磷酸,由C、H、O、N、P元素组成
B.过程①、②分别与放能反应、吸能反应相联系
C.催化过程①、②的酶不同,因为酶具有专一性
D.AMP 也是萤火虫细胞中合成核糖核酸的原料之一
6.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液泡大小和原生质层位置的变化需用高倍显微镜
B.鉴定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时需用橙色的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
C.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可用等量的黄豆和绿豆分别模拟D、d配子
D.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中抑菌圈的直径会随培养代数增加而变小
7.果蝇的卷翅和直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卷翅雌、卷翅雄果蝇杂交,F1中卷翅:直翅=2:1,F1自由交配,F2中卷翅:直翅=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卷翅基因具有纯合致死效应
B.2:1的出现取决于亲本产生比例相等的雌、雄配子
C.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卷翅、直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D.若F2全部个体自由交配,F3中卷翅:直翅=2:3
8.关于人体细胞中血红蛋白基因的复制和表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红蛋白基因的复制和表达需要的原料、酶都不同
B.血红蛋白基因的复制和表达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血红蛋白基因的复制和表达均发生在成熟的红细胞中
D.血红蛋白基因的复制和表达所需的模板不相同
9.研究发现秀丽隐杆线虫的生长发育过程由lin-4和lin-14基因所调控,二者在线虫的不同发育阶段起作用,具体如下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lin-4基因和lin-14基因上决定甲硫氨酸的密码子都是AUG
B.发育早期大量解旋酶和RNA聚合酶结合lin-14基因有利于其表达
C.发育早期lin-14基因表达量高,其产物决定线虫发育早期的表型
D.若lin-4基因突变,lin-4基因无法表达,线虫可能进入发育后期
10.研究发现乳酸能作为一个整体附着在组蛋白的赖氨酸上,以组蛋白乳酸化形式参与表观遗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产生乳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B.人体细胞内产生乳酸的同时不生成 ATP
C.乳酸导致的表观遗传不可遗传给后代
D.组蛋白乳酸化修饰不改变基因碱基序列
11.生物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电子显微镜拍摄的内质网、高尔基体的照片是物理模型
B.利用对比实验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
C.孟德尔运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D.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12.朱鹮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981年在陕西洋县发现时只有7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陕西洋县发现的7只朱鹮属于一个种群,有其特有的基因库
B.根据彩鹮和朱鹮能否交配并产生后代可确定二者是否是同一物种
C.活下来的7只朱鹮不适应环境,是适应相对性的体现
D.研究朱鹮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是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
二、多选题
13.糖尿病机制之一是由于内质网高负荷工作引起加工异常,具体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与胰岛素一样,消化酶、抗体和激素都属于分泌蛋白
B.最先合成胰岛素原的一段肽链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
C.参与胰岛素合成、加工、分泌的具膜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D.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4.罗伯特·霍维茨研究发现线虫CED-9是调控线虫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质,其通过与促凋亡蛋白CED-4结合,改变下游CED-3的活性,最终调控细胞凋亡。同时,CED-9自身的活性受到另一种促凋亡蛋白EGL-1的调控,EGL-1诱导CED-9的构象发生变化,二者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同时CED-4从CED-9上脱离并释放到细胞质中,进而激活CED-3,使细胞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
B.CED-9可抑制CED-4的作用,而EGL-1能解除这种抑制
C.CED-4可促进CED-3的作用而使细胞形态变化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D.通过抑制癌细胞中 EGL-1基因的表达促进癌细胞凋亡可治疗癌症
15.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其中Ⅰ4不携带甲病(用A、a表示相关基因)的致病基因,正常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乙病(用B、b表示相关基因)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是1/10000,不考虑变异和同源区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Ⅱ5的基因型是BBXAXa或BbXAXa
C.若Ⅱ9与正常女性婚配生出患甲病女孩的概率是1/800
D.Ⅲ10与正常女性婚配生出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1/202
16.为探究 DNA的复制方式,科学家利用大肠杆菌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可通过检测放射性强度或密度梯度离心技术确定DNA的分布位置
B.大肠杆菌拟核中的DNA 分别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脱氧核糖
C.若试管①、②、③离心后分别只有重带、中带、轻带和中带,则可确定是半保留复制
D.若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则在14N培养液分裂3次后,含14N的DNA占总数的3/4
三、实验题
17.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含丰富优质食用植物油————橄榄油,为著名亚热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木。研究人员探究了遮光处理对油橄榄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得到如下实验结果:
注:正常光照(CK)、单层遮光网遮盖处理(Z1)、双层遮光网遮盖处理(Z2)、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油橄榄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 。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用途:分别是 。
(2)若在正常生长的油橄榄果实生长期去除果实,则油橄榄叶片的光合速率将 。
(3)遮光条件下,Z2组的 Ci值最大,根据图中数据分析原因: 。
(4)油橄榄花期结束后90-150天是果皮生长期,此时果实保持绿色,也可进行光合作用。研究发现果实的光合作用和叶的光合作用对果皮内油脂都有重要的贡献,现有果实生长发育期的枝条(有叶片和果实)若干,请设计实验验证,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预测实验结果: 。
18.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不考虑同源区段的遗传),科研人员研究了该性状的部分遗传机制。请回答问题:
(1)摩尔根用白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杂交,F1只有一种表型,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2:1:1,则白眼的遗传方式为 。
(2)色素颗粒是一种溶酶体特化细胞器,其内含有棕色的眼黄素和红色的蝶呤2种色素。果蝇的眼色主要由眼黄素和蝶呤色素的含量及比例决定。眼黄素和蝶呤的合成路径如图1所示:
经科学家研究,白眼果蝇的出现是因为色素颗粒膜上的某个蛋白质的结构改变进而导致其功能缺失。请结合图1推测该蛋白质是 ,判断依据是 。该实例体现了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方式是 。
(3)进一步研究表明W蛋白是由 white基因编码的。分别提取白眼果蝇和红眼果蝇的 white基因,测序得到该基因非模板链的其中一段碱基序列,如图2所示:
据此分析,白眼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基因中发生了 ,导致转录出来的mRNA上的密码子由 变成了 ,进而导致氨基酸序列改变。
(4)染色体上基因缺失也会导致性状改变,已知缺失纯合子(雄性个体X染色体片段缺失也视为缺失纯合子)不能发育。现有一只正常红眼雄果蝇与一只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子代出现了1只白眼雌果蝇,请设计实验判断这只白眼雕果蝇的出现是由于染色体缺失还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
四、解答题
19.Cl属于植物的微量元素。分别用渗透压相同、Na+或Cl-物质的量浓度也相同的三种溶液处理某荒漠植物(不考虑溶液中其他离子的影响)。5天后,与对照组(Ⅰ)相比,Ⅱ和Ⅲ组光合速率降低,而Ⅳ组无显著差异;各组植株的地上部分和根中Cl-、K+含量如图所示:
注:Ⅰ.对照(正常栽培);Ⅱ.NaCl溶液;Ⅲ.Na+浓度与Ⅱ中相同、无Cl-的溶液;Ⅳ.Cl-浓度与Ⅱ中相同、无Na+的溶液
请回答问题:
(1)除了Cl元素以外,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还有 (答出3种即可)。
(2)植物细胞吸收K+、Cl-、Na+的方式是 ,该种物质运输方式的特点是 (答出两点即可)。植物细胞吸收离子的同时也吸收水分,水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
(3)过量的Cl-可能储存于 (填细胞结构)中,以避免高浓度Cl-对细胞的毒害。
(4)据图分析可得出的结论: (答出1点即可)。
20.CRIPT 是一类长度约为100个氨基酸的小蛋白质,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体内,为研究CRIPT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作用,以正常的海拉细胞(人体内的一种癌细胞)、CRIPT 突变体1、CRIPT 突变体2为实验材料,采用荧光标记技术分别标记CRIPT 蛋白(红色荧光)、纺锤体(绿色荧光)和DNA(蓝色荧光)。结果发现在正常的海拉细胞中,纺锤体正常排列,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RIPT突变体1中,突变的CRIPT 在纺锤体上会聚而阻碍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并且不能从纺锤体中分离出来。CRIPT 突变体2中,组成纺锤体的微管发生紊乱,使染色单体无法正确分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拉细胞的特征有 (答出两点即可)。
(2)实验中观察到的蓝色荧光的载体是 。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CRIPT 的作用是 。
(4)在正常的海拉细胞和CRIPT 突变体1中,后期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条。
(5)与正常海拉细胞的分裂过程相比,人体内产生精子的分裂过程的区别是 (答出两点即可)。
(6)在下图中绘制正常海拉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核DNA数比值的变化曲线 。
21.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玉米棒上的每个籽粒为独立种子,籽粒中的果糖含量越高则越甜(超甜与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糯性则是因为支链淀粉的含量几乎为 100%(非糯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图表示玉米籽粒中淀粉的合成途径,等位基因 Sh2/sh2位于3号染色体,等位基因 Wxl/wxl位于9号染色体,Sh2 酶和 Wxl酶均由显性基因控制。研究人员用多株纯合非甜糯性玉米和超甜非糯玉米进行杂交育种,得到F1(不考虑突变和互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纯合非甜糯性玉米和超甜非糯玉米进行杂交的具体操作是 。
(2)据图分析超甜非糯玉米的基因型是 ,F1自交得到的F2的基因型有 种。
(3)F1某一非甜非糯性植株自交得到的F2中表型及比例为 ;F2非甜非糯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 。
(4)品尝发现F2中超甜玉米的糯性很低、籽粒表现出皱缩干瘪,据图分析原因可能是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C B D B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A BD ABC AC ABD
17.(1) 红光和蓝紫光 一是将水分解为氧和H+,H+与NADP+结合,形成NADPH;二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
(2)下降
(3)光合作用减弱导致CO2利用减少,从而导致Ci积累
(4) 取若干生长发育期的枝条,随机分为三组:A组保留叶片和果实(正常枝条),B组去除叶片、保留果实,C组去除果实、保留叶片,相同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检测并比较三组油脂含量的差异 A组的果皮油脂含量高于B组和C组,且B组和C组含量接近
18.(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 W蛋白 眼黄素和蝶呤的合成需要前体物质(如色氨酸等)通过色素颗粒膜进入颗粒内,若W蛋白功能缺失,前体物质无法转运,导致色素无法合成(表现为白眼)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 碱基对的替换 GGC GAC
(4)取该白眼雌果蝇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结构
19.(1)Fe、Mn、Zn、Cu、B
(2) 主动运输/主动转运 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载体蛋白、消耗能量 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3)液泡
(4)Na 抑制植物对K 的吸收
20.(1)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在适宜条件下可以无限增殖
(2)染色体(染色质)
(3)维持纺锤体微管正常排列,促进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4)92、46
(5)DNA分子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得到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6)
21.(1)套袋→人工授粉→套袋
(2) sh2sh2Wx1Wxl或sh2sh2wxlwxl 9/九
(3) 非甜非糯:非甜糯性:超甜非糯=9:3:4 1/9
(4)缺失Sh2基因,不能合成Sh2酶,无法合成ADP-Glc,导致支链淀粉含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