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模拟化学试卷(图片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模拟化学试卷(图片版,含解析)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10 22:3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6年高考备考第一次调研模拟卷
高三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S-32Cu-64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酿酒工艺中加入的“酒曲”与面包工艺中加入的“发酵粉”的作用不同
B.乙醇添加到汽油中能有效减少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
C.盐卤可作为制豆腐的凝固剂是由于其能使蛋白质发生聚沉
D.手机屏幕的液晶具有各向异性,属于非晶态物质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正确的是
NH,
12+
A.四氨合铜离子的结构:
NH3一Cu一NH3
NH,
B.Na与水反应的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图标
。质子
C.氘的原子结构模型:
●X●
。中子
·电子
D.固体亚中的链状结构:FHF一F…以F
3.“中国紫”是目前被确认的出现于工业社会以前最早的人造颜料之一,这种颜料被大量应用
于兵马俑的衣物上色,其化学成分为硅酸铜钡(BaCuSi20。)。该物质在极低温度时具有超导
性。下列有关“中国紫”的说法错误的是
A.硅酸铜钡中的Si原子采取sp杂化方式
B.钡元素产生焰色反应时,相应电子的能量降低
C.“中国紫”是以铜离子为中心离子的配位化合物,其中提供孤对电子的是氧原子
D.用铂丝蘸取“中国紫”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绿色
4.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制备过程涉及的物质转化均正确的是
01
H20
A.工业制取硫酸:黄铁矿S0ooe0o℃v,0S0,H,S0
高三化学战题第1页(共8页)
B.Mg(OH)2Hc()MgCL,(aq)A无水MgCl,
C.制漂白粉:Mn0,
浓HCC,石灰乳Ca(C10)2
D.石英砂
1800℃-2000℃
HCI
H2
焦炭
粗硅o心→SiHC,10℃高纯硅
5.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基态A原子的核外电子有4种空间
运动状态,基态B原子有3个未成对电子,B和E同主族,基态C原子s能级与p能级电子
总数相等,基态D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AB)s配位化合物中配位原子是B
B.简单氢化物沸点:E>C>A
C.四种元素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C>B>A>D
D.AC2、B2C的空间结构均为直线形
6.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用Na2S203除去水中余氯:S203+4Cl2+5H20=2S0}~+8Cl+10H+
B.甲醛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并加热:HCH0+2[Ag(NH,)2]OH△HCOONH。
+2Ag↓+3NH3+H20
C.ICl与Na0H溶液反应:ICl+20H-=I+Cl0-+H2Q
D.向银氨溶液中通人H2S:2Ag*+H2S=AgS↓+2H
7.下列有关化学概念或原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任何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越大,反应速率、反应物的转化率就越大
B.若两种不同的核素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则二者一定不属于同种元素
C.味精的化学成分为谷氨酸(2-氨基戊二酸)单钠盐,谷氨酸单钠盐不能与Na0H溶液反应
D.离子化合物中离子键的强弱只影响物理性质不影响化学性质
8.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NaHCO,
NaCO
Na2S2O3
溶液
澄清石灰水
A.比较Na2CO,与NaHCO3固体的热稳定性
B.用Na2S203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碘水
饱和
安乙醇
¥溴水

C.验证乙醇的结构简式
D.证明苯环使羟基活化
高三化学试题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