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Unit 2 Our House Lesson 4 Fun time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学评一体化】Unit 2 Our House Lesson 4 Fun time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陕旅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5-09-10 11:3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教学设计
学科 小学英语 年级 四年级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Unit 2 Our House Lesson 4 Fun time 课时 第四课时
课标要求 1.语言能力:能借图、语境懂捉迷藏相关对话(如理解找藏身处问答),会用简单词汇、句型交流,模仿角色扮演 。 2.文化意识:感知中外儿童共爱游戏,体会其促友谊、带快乐的作用,初知游戏文化共性差异 。 3.思维品质:借找藏身处推理练逻辑,依漫画想躲藏策略培创新能力 。 4.学习能力:用图辅助理解,借讨论、角色扮演提合作与主动学习兴趣 ,积累基础话题词汇、句型 。
教材 分析 What(主题、主题内容) 属于 “人与自我” 范畴下的 “个人生活”,聚焦儿童日常游戏活动 ,展现孩童间玩捉迷藏(hide - and - seek)的趣味场景 。 围绕两个孩子玩捉迷藏展开,包含游戏起始的倒数、寻找过程中对不同房间(客厅 living room、浴室 bathroom、厨房 kitchen 等)的询问与回应,以及最终找到藏起来的人,呈现了游戏的完整流程和互动对话 。 Why(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旨在通过呈现捉迷藏游戏这一日常活动,传递出儿童游戏的欢乐、同伴互动的趣味,让读者感受简单游戏带来的纯真快乐,理解孩童间轻松有趣的社交与生活片段 。 三、How(文体、语言结构和语言特点) 文体:属于叙事性漫画语篇,以连续画面结合对话、简短文字,讲述捉迷藏游戏的故事,兼具图像叙事和文本叙事特点,符合儿童认知与阅读习惯,生动直观 。 语篇结构:采用线性叙事结构,按游戏发展顺序(游戏开始→依次在不同房间寻找→最终找到)推进,以 6 个画面分步骤呈现,每个画面围绕 “寻找 - 询问 - 回应” 展开,逻辑清晰,符合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 。 语言特点:语篇词汇选取简单日常类,涵盖房间、游戏、基础疑问词等,契合小学英语基础教学,方便儿童理解;句式以一般疑问句为主并重复强化结构,搭配陈述句、感叹句,多样又简单,贴合儿童语言输出,利于模仿学习,重复的倒数语句还增添了趣味性与节奏感 。
学情 分析 一、已有储备 1.词汇:积累简单日常词汇,如房间类(living room 等 )、动词(hide )、疑问词(where 等 ),可理解语境含义 。 2.句型:熟悉一般疑问句(Is he in... )、简单陈述句(He is... )结构,能简单问答 。 3.学习能力:可借漫画辅助理解语篇,课堂互动中能模仿、重复输出语言,有初步自主与合作学习意识 。 4.学习特点:对游戏等趣味情境感兴趣,依赖画面、动作理解语言,喜轻松参与式学习氛围 。 二、障碍点 1.语言理解:复杂语境中词汇(如 “look out” )、语句连贯理解有难度,易字面翻译 。 2.语言表达:完整交流游戏情境时,语句不连贯、词汇搭配不准,难清晰描述藏身处 。 3.文化认知:对西方捉迷藏游戏文化内涵理解浅,影响对主题意义深度感悟 。 三、发展点 1.语言知识:拓展场景词汇,深化句型运用,提升语言准确性 。 2.语言技能:借角色扮演、情景创编,提升听说及阅读策略运用能力 。 3.学习策略:强化图像、情境辅助学习,培养梳理逻辑、合作探究能力 。 4.情感文化:体会游戏社交文化,增强跨文化理解,提升语言实践热情 。
核心素养目标 1.能在看、听、说的活动过程中,获取梳理故事信息,能识别并理解语篇中与捉迷藏游戏相关的词汇(如 “hide - and - seek”“living room” 等)和句型(如 “Is he in... ”“Where is he ” 等)在语境中的含义,并能跟读并模仿核心词汇和句型的发音(学习理解) 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分角色扮演故事,“能听懂并回应他人的询问”(如对方说 “Is he in the kitchen ” 时,能答 “Yes, he is./No, he isn't.”),能结合生活场景灵活运用相关句型询问和表述藏身处(应用实践) 3.能联系生活实际,在小组活动中运用所学语言结构分享自己玩捉迷藏的独特想法;能借助图片或简单道具辅助创编新故事,并进行分享交流(迁移创新) 核心词汇: hide-and-seek,living room,bathroom,kitchen,bedroom 核心句型: Is he ... Yes,he is./No,he isn’t. Where is he
教学重点 掌握捉迷藏相关核心词汇、句型及语篇情节逻辑。 能在活动中准确运用所学语言交流藏身处。 联系生活用英语分享游戏经历,体会社交意义。
教学难点 1.理解 “look out” 等短语情境义及语篇情节关联。 2.对话创编时易出现词汇搭配不当、语句不连贯。
教学 方法 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任务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图片环游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Warming up 1.打地鼠游戏,趣味复习房间类词汇。 2.听歌互动: 老师播放音频,组织学生观看音频,并回答问题:“Kids,let's watch the video!Then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is the song about?” 等学生猜出 “hide - and - seek” 后,接着说:“Yes!Hide - and - seek!Now,let's count 5 - 4 - 3 - 2 - 1 like the game. Ready?Go!”(带着学生一起倒数,模仿找人的样子 ) 趣味认读单词 听歌互动 通过游戏以及用实物和动作,学生复习了房间类词汇,并直观猜游戏,激活对捉迷藏的熟悉感,提前感受游戏里的英语表达,为故事学习做好铺垫。
环节二 Presentation 图片环游 逐图解码与互动 一、前 2 张图 —— 示范引领,夯实基础 1.图 1(游戏开始) (1)情境呈现:PPT 全屏展示图 1,引导观察图片,了解人物、地点,同时,教师手持蒙眼布道具说:“Look! What's the girl doing (做蒙眼动作)Is she happy (点头 / 摇头提示)” 引导学生观察 “蒙眼、挥手” 动作。 (2)互动解码:教师戴蒙眼布转一圈:“I'm blindfolded! Let's act—wave your hands and say‘Look out! Here I come!’”(全班模仿动作,跟读句子 2 遍) (3)板书嵌入:师生合作贴 “蒙眼女孩简笔画”,教师写核心句:“Hide-and-seek! 5,4,3,2,1! Look out! Here I come!” (4)即时反馈:说:“Clap if you can say‘5,4,3,2,1!’”(全班拍手齐读,强化节奏感) 2.图 2(客厅寻找) (1)自然衔接:切换 PPT 说:“Game starts! Where is he Let's check the first room.(指向图中沙发)What's in the picture Sofa! So this is... ” 等待学生回应 “living room”。 (2)语言互动:呈现句子:“Is he in the living room ” 教师指向教室角落问:“Is your bag in the living room No! It's in our classroom!”(用对比帮理解) 小组互问:“Is he in the living room ” 对方边摇头边答:“No, he isn't.”(教师巡视,纠正发音) 板书嵌入:学生上台贴 “沙发简笔画”,教师补全:“living room Is he in the living room No, he isn't.” 二:后 4 张图 —— 放权学生,简化引导 1.图 3(浴室寻找) (1)快速导入:切换 PPT 说:“Not in the living room. Next room!(指向浴缸)What's this Tub! So it's... ”(学生说 “bathroom”) (2)互动任务: 基础组:全班齐说:“Is he in the bathroom No, he isn't.”(配合 “洗澡” 动作) 进阶组:2 人一组,用 “Is she in the bathroom ” 问答,加入 “Maybe...”(如 “Maybe she's in the kitchen!”) (3)板书嵌入:教师快速画浴缸简笔,学生齐声说句子,教师书写。 2.图 4(厨房寻找) (1)情境联想:切换 PPT 说:“Smell!(做闻味道动作)We cook here. What's the room ”(学生说 “kitchen”)寻找答案 (2)趣味练习:教师拿玩具锅说:“I'm cooking! Ask me:‘Is he in the kitchen ’” 学生齐问,教师摇头答:“No, he isn't. He's hiding!” (3)板书嵌入: 直接贴 “灶台贴纸”,全班齐说句子,教师书写。 3.图 5(卧室思考) (1)问题驱动:切换 PPT 说:“Where is he The girl is thinking.(摸头示范)What does she say ” 呈现句子 “Where is he Ah... Let me see.” (2)生活迁移: 教师举起铅笔问:“Where is my pencil You say:‘Ah... Let me see. It's...’”(学生用 “in/on/under” 回答) (3)板书嵌入: 贴 “床贴纸”,学生接龙说句子(一人说前半句,全班接后半句)。 4.图 6(找到啦) 揭秘惊喜:切换 PPT 前故意遮挡:“Ready to find him 3-2-1!” 展示图 6,学生欢呼后说:“He is under the bed!” 三、整体回顾: 1.指着黑板 6 张图连成的 “故事带”,师生齐读每图核心句(教师打节奏,加快速度)。 2.板书嵌入: 画 “床底小脚丫简笔”,突出 “under the bed”。 四、跟读录音,模仿其语音语调 图片环游--逐图解码与互动 学习图1 学习图2 学习图3 学习图4 学习图5 学习图6 整体回顾 跟读录音, 模仿 1.通过逐张图片 “张贴 + 深度互动 + 板书嵌入”,让学生在 “可视化环游” 中,从词汇、句型、语篇结构、文化情境全方位理解内容;板书随图片推进逐步构建,为后续教学提供 “可视化语言支架”,强化记忆与理解,解决 “图片环游碎片化” 问题,让教学更具系统性与直观性。 2.节奏张弛有度:前 2 张图细化示范,后 4 张图简化流程,用 “动作 + 生活联想” 保持兴趣,避免学生疲劳; 互动分层:基础组聚焦 “跟读 + 动作”,进阶组尝试 “拓展表达”,兼顾不同水平; 4. 板书动态生成:从 “师生合作” 到 “学生主导”,板书随课堂推进自然形成 “故事链”,直观且有成就感。 跟读模仿,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环节三 Practice 1.图片排序 2.Fill in the blanks. “游戏闯关” 角色扮演 情境升级:“Hide - and - seek 闯关地图” 将板书看作 “闯关路线”:从 “客厅关”→“浴室关”→“厨房关”→“卧室关”→“最终揭秘关” (严格模仿教材句子、动作,如在 “客厅关” 必须说 “Is he in the living room?No,he isn't.” 小组闯关: 4人一组,按路线演,老师当裁判,举 “Pass” 或 “Retry” 牌。 1.图片排序 2.补全对话 3.角色扮演 通过图片排序,补全对话,角色扮演,内化语言知识。
环节四 Production 一、语用活动1:我的躲藏秘籍 1.图片联想启发:指着黑板板书最后 “under the bed” 简笔,说 “We found the boy under the bed. But in real life, where else can we hide ” 。 2.展示多样家庭场景新图片(如 “garden 花园”“study 书房”。 3.个人创意表达: (1)任务说明:“Draw your favorite hiding place on a sticky note, then stick it on the ‘life scene board’. And write /say a short dialogue about it, using ‘Is he in... ’‘Where is he ’” 。 (2)发放:“我的躲藏秘籍”(必须包含:“My hiding place is ______. To find me, you can say: ‘Is he/she in the ______ ’ 配简笔画表示藏的地方” ) (3)教师示范后,学生分组画图、写句子 (4)展示与交流全班投票,统计 “最疯狂躲藏点” 。 二、语用活动2:创编新的故事 步骤 1:教师示范创编(5 分钟)—— 搭建语言框架 简易故事板(分 3 格:开头→寻找→找到Let me try first! My story is in the park.(指向故事板第一格)First, Lily and Tom say:“Let's play hide-and-seek in the park!”Tom counts:“5,4,3,2,1!”(贴句型卡片在第一格) (指向第二格)Then, Lily hides. Tom asks:‘Is she behind the tree ’(做寻找动作,贴 “behind the tree” 卡片)A bird says:“No, she isn't.” (指向第三格)Finally, Tom finds her:“Oh! You're near the slide!” Lily laughs:“Yes!” (贴 “near the slide” 卡片,做欢呼动作) See A story has a start, a finding part, and a happy end. Now, let's make your own! ” 步骤 2:小组分层创编—— 降低难度,全员参与 教具准备: 每组 1 套 “故事拼图卡”(含 3 格空白故事板 + 场景贴纸 + 句型贴纸,如 “in the classroom”“Is he under the chair ”); 基础组额外提供 “单词银行”(印有关键词:hide /find/behind /laugh); 进阶组提供 “创意拓展卡”(如 “a little dog helps find”“it rains, they hide under the umbrella”)。 步骤 3:故事展示与互动—— 强化成就感 步骤 4:总结与延伸,衔接生活 制作我的躲藏秘籍,交流分享 2.创编新的故事并交流分享 学生创作“我的躲藏秘籍”,把 “抽象躲藏想法” 变成 “可视化内容” ,既延续课堂语言逻辑,又激发生活关联与创意;互动问答依托板书场景,推动语言灵活运用,解决 “迁移表达无依托、不知如何关联生活” 问题,让英语输出真正扎根 “生活 + 文本” 双语境。 用 “三格故事板” 清晰展示故事结构,搭配磁吸卡片直观呈现句型运用,给学生 “可模仿的模板”。 从 “示范→分层支持→展示” 层层递进,符合四年级学生 “需模板→敢尝试→乐分享” 的认知规律;
总结评价 1.板书总结回顾: 带领学生回顾板书文字、简笔画,强化记忆。 2.教师总结图片环游学习法与语言传递快乐的意义, 总结、评价 教学评一体化贯穿,实时调整教学;总结强化学习收获与方法
分层作业 基础作业: 和家人、朋友分享这个故事 拓展作业:(选其中一个做) Draw your dream hiding place, stick it on the classroom ‘idea board’, and write a dialogue with ‘Is he in... 2.make a new story and write it down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言能力上,通过图片环游、角色扮演、故事创编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和运用 “hide-and-seek”“living room” 等核心词汇及 “Is he in... ” 等句型,符合课标 “在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中发展语言能力” 的要求。 文化意识方面,提及感知中外儿童对游戏的共同热爱,虽初步触及文化共性,但对中外捉迷藏游戏的文化差异挖掘较浅,未充分实现课标 “引导学生了解中外文化内涵,增强跨文化理解” 的目标。 思维品质培养中,找藏身处推理、依漫画想策略等活动,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不过活动深度有限,可进一步设计复杂情节推理任务,提升高阶思维能力。 学习能力上,借助合作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主动学习意识,但在引导学生形成自主规划、监控学习过程的策略方面稍显不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