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的母亲》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的母亲》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13 08:58:00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2
《我的母亲》预习学案
1.预习后,不看课本给加点的字注音。
文绉绉
绰号
庶祖母
吹笙
摹画
眼翳
舔去
侮辱
2.记住下列词语的解释。
责罚:处罚。
质问:责问。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仁慈:仁爱慈善。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3.默读课文,搜集整理作者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
4.默读课文,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5.资料链接
(1)
胡适(1891—1962),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适之,现代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绩溪县人。出身徽商之家,1910年留学美国,1915年成为实用主义哲学大师杜威的学生,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常识渊博,曾拥有三十多个博士头衔;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揭开中国现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第一页;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并撰写现代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1919年,接替陈独秀主编《每周评论》,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实用主义方法论,在全国影响极大;提出过“全盘西化”论点;抗战期间曾出使过美国,代表蒋介石签订《中美互助条约》。政治上追随国民党,学术上是一代宗师,著述丰厚,治学方法上具有徽派朴学遗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胡适少年时代
胡适1905年,14岁的胡适来到上海梅
( http: / / www.21cnjy.com )溪学堂求学。他不懂上海话,所以初来乍到的他就被编到了最低的一班。有一天,国文老师在讲解“传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这句古文时,随口说这是《左传》上的话。等到老师讲完后,胡适轻轻地走到老师的讲桌前,低声对他说:“老师,这个‘传曰’是《易经》里的《系辞传》,不是《左传》。”老师十分惊讶,把老花镜向上推了推,说:“对呀,我刚才是信口说错了。”他把胡适拉到身边又一次上下打量眼前这位一身乡下打扮的学生,心里不由得暗暗惊叹。他又仔细询问了胡适读过哪些书,背了多少东西,会不会对对子,会不会写文章,胡适当即写了一篇文章。文章完成后,老师更是惊呆了。一篇文章洋洋洒洒,满纸文辞锦绣。于是,第二天就被升到优生班去了。21教育网
(3)胡适的母亲冯顺娣,安徽绩溪人,16
( http: / / www.21cnjy.com )岁时被许配给胡传作填房。时胡传年48岁,前妻曹氏去世十余年,他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方便,胡传长子长女都比冯顺娣大。为了家人,冯顺娣答应嫁到胡家。婚后第二年,来到上海,在胡适三岁的时候,胡传死在厦门。当时冯顺娣只有23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2
《我的母亲》预习检测(共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14分)
1.请按原文填空(6分)
我十四岁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____________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____________过我。____________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____________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试标出下面加点词的的正确读音。(6分)
宽恕____________ 庶祖母____________ 筹备____________
吹笙____________ 摹画____________ 翳____________
3.读一读,想一想:下列加点词在句中怎样解释更恰当。(2分)
①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____________
②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共6分)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
( http: / / www.21cnjy.com )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21cnjy.com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21·cn·jy·com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1.用自己的话概括以上三段的主要内容。(2分)
2.在学习方面,母亲是如何要求我的?(2分)

3.在做人方面,母亲又是怎样训导我的?(2分)

预习检测参考答案:
1.混 管束 如果 如果 宽恕 体谅
2.shù shù chóu shēnɡ mó yì
3.①“野蛮”在这儿并无贬义,是相对文静而言,是说孩子们淘气、顽皮、好动,在游戏中好冒险。
②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二、1..主要写母亲对我的管教,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的训导。
2.母亲对我学习的督促是非常严格的,每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天刚亮时,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21教育网
3.在做人方面,母亲对我的管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则近乎严厉了,“每天天刚亮,把我叫醒”,反思头天的错误,认错。“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但行罚时,不许“哭出声音来”。因我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重重的责罚。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2
《我的母亲》课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
2.了解中国传统的母亲形象,了解“母亲”
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难点)
【学习过程】
(1)导入
(二)认识作者和他的母亲。
(三)预习检查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的情况。
3.题写生字词,并进行纠错。
(四)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快速读一遍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2.阅读前4自然段
(1)第一段写自己童年的身体、性格特点。其中表示自己性格特点的句子是什么?“文绉绉”是什么意思?“绉”该怎样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这一性格的主要成因是哪两点?
(3)这一段流露出对儿童游戏生活的什么感情?
(4)第3段写作者9年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却失去了两次“发展的机会”。用自己的话概述:是哪两次“发展的机会”?21教育网
(五)合作探究
1.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景
3.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为作者母亲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好的性格品质所感动,而且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但文中却极少抒情的句子,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的呢 请你认真读课文,找出这些饱蘸感情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21cnjy.com
4.作为颇有名气的学者胡适,在行文时却极注意用词的分寸,请找出这样的句子加以体会。
(六)拓展延伸
1.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2.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受到母亲的影响。
(七)作业
在书中或网上搜集有关胡适的其他文章,并介绍给同学。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2
《我的母亲》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中国传统的母亲形象,了解“母亲”
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过程】
(1)导入
欣赏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听后谈谈你的感受。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作者回顾自己所走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认识作者和他的母亲
1.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2.胡适的母亲冯顺娣,安徽绩溪人,16岁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许配给胡传作填房。时胡传年48岁,前妻曹氏去世十余年,他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方便,胡传长子长女都比冯顺娣大。为了家人,冯顺娣答应嫁到胡家。婚后第二年,来到上海,在胡适三岁的时候,胡传死在厦门。当时冯顺娣只有23岁。
(三)预习检查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的情况。
3.题写生字词,并进行纠错。
(四)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快速读一遍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一(1-4)写自己童年时身体、性格的特点,同时表达了对童年往事的追念和惋惜之情。
二(5-12)写母亲对我的直接教育和对我在做人方面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13)写母亲对我的深远影响。(侧面描写)
2.阅读前4自然段
(1)第一段写自己童年的身体、性格特点。其中表示自己性格特点的句子是什么?“文绉绉”是什么意思?“绉”该怎样读?21教育网
我总是文绉绉的。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2)这一性格的主要成因是哪两点?
自身的原因: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母亲的原因: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
(3)这一段流露出对儿童游戏生活的什么感情?
追念 惋惜
(4)第3段写作者9年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却失去了两次“发展的机会”。用自己的话概述:是哪两次“发展的机会”?21cnjy.com
一是在族长们的反对下失掉了学音乐的机会;
二是在先生的“大骂”、“撕毁”的遭遇中“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
(五)精读课文,探讨研究
1.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写这三段是为了表明作者的童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这不仅弥足珍贵,铭记永久,而且影响巨大。这三段为后文写母亲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景
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是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21·cn·jy·com
3.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为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母亲美好的性格品质所感动,而且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但文中却极少抒情的句子,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的呢 请你认真读课文,找出这些饱蘸感情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www.21-cn-jy.com
在课本上做圈点批注。
4.作为颇有名气的学者胡适,在行文时却极注意用词的分寸,请找出这样的句子加以体会。
(五)拓展延伸
1.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2.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受到母亲的影响。
(六)把握本文的语体特点
1.自传体
2.时间顺序,开门见山
3.文如其人,语言直白、坦诚,毫无夸饰之辞
(七)达标检测
1.学生自主完成。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改。
3.共性的问题集体研讨。
(八)作业
在书中或网上搜集有关胡适的其他文章,并介绍给同学。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