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11 《敬畏自然》课中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解分析课文,把握文章主旨。
3.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大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析课文,把握文章主旨。
难点:增进对大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自然与人的关系谈起,导入新课。
二、预习检查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3.检查学生搜集的有关作者、作品的情况。
作者严春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新论》《大自然的智慧》《宇宙全息统一论》(与王存臻合著)等。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表达了一种忧患意识和情感。
2. 快速地浏览课文,想一想作者的思路是怎样的?
一(第1段)否定“人能征服自然”
二(2—10段)比较人类智慧与自然的智慧
1层(2—3)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相比显得渺小
2层(4—5)宇宙创造了一切,这是人类不能及的
3层(6—7)人类的智慧是宇宙的智慧,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4层(8—10)宇宙的一切都具有生命
三(11段)人应当敬畏自然
四、小组讨论,深入探究
作者阐述了哪些敬畏自然的理由?
①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骄傲。
a在大宇宙中间,航天科技非常渺小。
b人类的认识史表明人类的认识幼稚得很。
c矿坑挖掘可能是人类自掘陷阱。
d与宇宙中的高智慧生物相比,人类不过尔尔。
②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a大自然创造了一切,所有智慧都是大自然赋予的。
b大自然创造了使人类有感情会思维的大脑。
c大自然使人体众多细胞分工合理并且相互协调。
d大自然创造了人体难以形容的美。
(人的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人的智慧是大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
最后总结: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五、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1.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
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宣称要征服自然。这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3.“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
畏惧这层意思有其特定的含义,现代人之“敬畏自然”,与原始人对大自然的畏惧是不同的。“敬畏”之“畏”,可以从“爱护自然”一语中探得它的含义。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不应该与大自然对立起来,自然界不是人类征服的对象,而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人类应该与自然求得和谐发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为美好。
六、深层研读,语言赏析
找出文中所用的修辞,并分析其作用,品味其中包含的深意。
1.对比
人类的智慧和自然的智慧,不但两大方面构成对比,而且两个方面的议论又有对比,用自然的眼光看人类的智慧,就包含着对比。
2.比喻
(1)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比喻,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形象地写出人类面临的危机。
(2)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弟兄”体现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
3.拟人
(1)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
把宇宙比拟成人,将宇宙的一切,都设想成造物主的创造,那么这种创造的智慧真是太神奇了。
(2)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用拟人手法,有生动、形象、亲切的效果。
4.反问
(1)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2)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反问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语气也更强烈。
七、当堂检测
做导学案当堂检测题
八、作业布置
请说说人与自然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并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课件25张PPT。敬畏自然严春友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解分析课文,把握文章主旨。
3.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大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作者简介
严春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新论》《大自然的智慧》《宇宙全息统一论》(与王存臻合著)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本文写了什么内容?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表达了一种忧患意识和情感。一(第1段)否定“人能征服自然” 二(2—10段)比较人类智慧与自然的智慧1层(2—3)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相比显得渺小2层(4—5)宇宙创造了一切,这是人类不能及的3层(6—7)人类的智慧是宇宙的智慧,人是自然的一部分。4层(8—10)宇宙的一切都具有生命三(11段)人应当敬畏自然 快速地浏览课文,想一想作者的思路是怎样的?小组讨论深入探究 作者阐述了哪些敬畏自然的理由?
①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骄傲。a在大宇宙中间,航天科技非常渺小。
b人类的认识史表明人类的认识幼稚得很。
c矿坑挖掘可能是人类自掘陷阱。
d与宇宙中的高智慧生物相比,人类不过尔尔。a大自然创造了一切,所有智慧都是大自然赋予的。
b大自然创造了使人类有感情会思维的大脑。
c大自然使人体众多细胞分工合理并且相互协调。
d大自然创造了人体难以形容的美。②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最后总结:?人的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人的智慧是大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精读课文研读赏析1.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 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宣称要征服自然。这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2.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3.“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 畏惧这层意思有其特定的含义,现代人之“敬畏自然”,与原始人对大自然的畏惧是不同的。“敬畏”之“畏”,可以从“爱护自然”一语中探得它的含义。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不应该与大自然对立起来,自然界不是人类征服的对象,而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人类应该与自然求得和谐发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为美好。深层研读语言赏析 找出文中所用的修辞,并分析其作用,品味其中包含的深意。对比
人类的智慧和自然的智慧,不但两大方面构成对比,而且两个方面的议论又有对比,用自然的眼光看人类的智慧,就包含着对比。 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比喻,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形象地写出人类面临的危机。比喻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弟兄”体现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 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把宇宙比拟成人,将宇宙的一切,都设想成造物主的创造,那么这种创造的智慧真是太神奇了。用拟人手法,有生动、形象、亲切的效果。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拟人 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拟人。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都是生命的一种形式。 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拟人 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反问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语气也更强烈。 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反问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反问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语气也更强烈。反问句的语气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反问敬畏
自然引论——征服自然→自不量力人类智慧,不值得骄傲
人类智慧与自然智慧的关系
宇宙生命结论——敬畏自然→和平共处 与自然和谐共存本论内容小结当堂检测 做导学案当堂检测题作业布置 请说说人与自然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并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