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件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5课《喂——出来》课件(共24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件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5课《喂——出来》课件(共24张)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13 09:18:42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15《喂——出来》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微型小说和科幻小说的有关常识。
2.理解文章的主题,探讨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相统一的方法。
3.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常识,树立环保意识,做环保小卫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有关太阳黑洞图片,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交流、展示预习情况。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搜集的有关作者、作品等情况。
(1)作者简介
星新一(1926-1997):堪称曰本科幻界的一个奇才。以1000多篇精巧别致、富于哲思的超短篇小说响誉世界,被称为日本微型小说鼻祖。星新一的作品庞杂,除科幻小说外,还写有大量推理小说、幽默小说、散文和随笔。1976年他荣获曰本推理小说家协会大奖。在科幻方面,代表作有《恶魔天国》(短篇集)、《人造美人》(短篇集)、《声网》(长篇)和《梦魔的标靶》(长篇)。
(2)科幻小说知多少?
①.什么是科幻小说?
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②.第一部科幻小说是什么?
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
.③科幻小说之父是谁?
法国作家凡尔纳(代表作《海底两万里》)
.④你知道哪些科幻小说作家?
高士其(中国)
(3)文题背景
20世纪中后期,由于之前一个多世纪大工业生产在全球范围的全面发展,人类向大自然无休止地索取,肆无忌惮地开采,给自然、人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灾难,同时人们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各领域的巨大变革,道德观念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对此,作者创作此篇科幻小说,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对人类做法、思想、道德的探讨和思索。
三、整体感知
1.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写一个深不可测的洞,任劳任怨地帮助人们处理垃圾,最终,人类受到了洞的报复。
2. 洞真的无底吗?接下来会出现什么呢?
3. 文章结构
开端(1~23):风吹庙倒,深洞出现(洞现)
发展(24~38):各路人马,各显神通(探洞)
高潮(39~50):新奇公司,尽收垃圾(填洞)
结局(51~56):石头飞出,危机初现(洞满)
四、深入探究
1、小说为什么以“喂--出来”为题?两次写“喂--出来”分别有什么作用?
表明“无底洞”已经溢满,地球已经十分拥挤。希望引起人们的警觉和重视。
第一处照应文题,为下文铺垫,引发下文情节。第二处照应文题与前文,启发读者领悟其中蕴涵的道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这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给整个城市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这个洞任劳任怨的给整个城市洗刷着各种各样肮脏的东西。渐渐的,海洋和天空又变成了美丽的蔚蓝色,远远看上去就像是透明的玻璃一样。
3、“可是,他只顾眯着眼睛得意扬扬的眺望着远处的地平线。”那位工人如此的表现反映了人们怎样的心态?
人们仍陶醉在自己一手造成的短暂的清洁与美丽的得意之中,尚未察觉到危险即将降临。
4.在小说结尾,那奇怪的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
是从台风之后出现的洞里出来的。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掉出原子反应堆的废料、国防部的机密材料、做传染病实验的动物尸体、无人认领的流浪汉尸体、城市废物、污水、日记、照片、伪钞等等所有人扔进去的一切。
5、结尾那块小石头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原先人们扔进洞里的所有难以处理的污染物将接踵而至,大自然对人类的严厉惩罚即将开始。
6、在文中,作者构想了这么个深不可测的洞,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结合课后第二题,分小组讨论,全班相互交流,明确课文主题。
主题:环境保护。
这篇科幻小说以环境污染为题材,题目是“喂——出来”,原是一个年轻人的喊叫,但是回声终究传出来了,原先仍进去的东西,也开始出来了。
可以感知,作者的意思是说,不顾环境污染,漠视环境污染,苟且偷安,终究要自食其果。破坏大自然,必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五、拓展延伸
故事虚构了这样的一个“无底洞”,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在人们的头脑中还有无数这样的“无底洞”,请举出一两个例子。
例如:
1.中国已是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第三大酸雨区。 酸雨造成大量的植物死亡。
2.一边是崭新的楼房,一边是漂浮在水中的死鱼。这就是忽视环境的承载,盲目建设带来的后果!
3.沙尘暴使呼和浩特市区的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出行的市民们“全副武装”,在沙尘中往返。
六、内容小结
本文是一篇充满神奇幻想的科幻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一场台风过后,村子里出现了一个神奇的洞,无论向里面扔什么东西都会接受,而且扔多少都可以。人们在没有对该洞有更多了解的情况下源源不断地向洞里扔了所有能想到的要扔的东西,人们由此得到了洁净的环境、全新的生活。但正当人们沾沾自喜时,曾经扔进洞里的东西从天而降。文章用一种奇幻的方式,形象地再现了人们对地球、对周遭环境所做的一切破坏,对人们人性中的阴暗面进行了无情的剖析和揭露。
七、达标检测
八、作业
续写下面的小故事
要求:
1.想象合理,结构完整,书写认真
2. 200字左右
有一个石匠很幸运,他在山里游玩,意外地发现了一只鸟的化石。那只化石鸟清晰也非常生动。这个石匠很有经济头脑,他当时很需要钱,也知道把这只化石鸟凿下一来,可以卖钱… …
精读课文,合作释疑,交流展示。
1.在洞刚出现时候,有哪些人去探洞了,他们都有怎样的表现?这些人的表现有没有共同的特点?
2.在填洞的过程中,相关部门或人们把“洞”当成了什么?为什么?
3.文章结尾那位工人听到的声音及小石头的出现意味着什么?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四、拓展延伸:
1.以前你对垃圾是怎样处理的?学了这篇小说后,你又有哪些新的想法、新的做法?
2.除了垃圾以外,还有什么会污染我们的环境?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五、布置作业 :课外练笔:续写《小石头飞出之后――》。(提示:想一想,在小说结尾,那奇怪的叫声和小石头从哪里来?掉下那块石头之后,还可能会发生什么?)
课件24张PPT。黑洞奇观15.喂—出来星新一学习目标1.了解微型小说和科幻小说的有关常识。
2.理解文章的主题,探讨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相统一的方法。
3.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常识,树立环保意识,做环保小卫士。 星新一(1926-1997) 堪称曰本科幻界的一个奇才。以1000多篇精巧别致、富于哲思的超短篇小说响誉世界,被称为日本微型小说鼻祖。 星新一的作品庞杂,除科幻小说外,还写有大量推理小说、幽默小说、散文和随笔。1976年他荣获曰本推理小说家协会大奖。在科幻方面,代表作有《恶魔天国》(短篇集)、《人造美人》(短篇集)、《声网》(长篇)和《梦魔的标靶》(长篇)。作者简介科幻小说知多少?1.什么是科幻
小说?2.第一部科幻小说是什么?3.科幻小说之父是谁?4.你知道哪些科幻小说作家?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法国作家凡尔纳(代表作《海底两万里》)高士其(中国) 20世纪中后期,由于之前一个多世纪大工业生产在全球范围的全面发展,人类向大自然无休止地索取,肆无忌惮地开采,给自然、人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灾难,同时人们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各领域的巨大变革,道德观念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对此,作者创作此篇科幻小说,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对人类做法、思想、道德的探讨和思索。文题背景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写一个深不可测的洞,任劳任怨地帮助人们处理垃圾,最终,人类受到了洞的报复。小石子原子能反应堆的废料机密文件尸体废物、污水日记本、照片等假钞票犯罪证据喂!出来假钞票洞真的无底吗?接下来会出现什么呢?开端(1~23):风吹庙倒,深洞出现(洞现)发展(24~38):各路人马,各显神通(探洞)高潮(39~50):新奇公司,尽收垃圾(填洞)结局(51~56):石头飞出,危机初现(洞满)喂--出来文章结构1、小说为什么以“喂--出来”为题?两次写“喂--出来”分别有什么作用? 表明“无底洞”已经溢满,地球已经十分拥挤。希望引起人们的警觉和重视。 第一处照应文题,为下文铺垫,引发下文情节。第二处照应文题与前文,启发读者领悟其中蕴涵的道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2、这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给整个城市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这个洞任劳任怨的给整个城市洗刷着各种各样肮脏的东西。渐渐的,海洋和天空又变成了美丽的蔚蓝色,远远看上去就像是透明的玻璃一样。3、“可是,他只顾眯着眼睛得意扬扬的眺望着远处的地平线。”那位工人如此的表现反映了人们怎样的心态? 人们仍陶醉在自己一手造成的短暂的清洁与美丽的得意之中,尚未察觉到危险即将降临。4.在小说结尾,那奇怪的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 是从台风之后出现的洞里出来的。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掉出原子反应堆的废料、国防部的机密材料、做传染病实验的动物尸体、无人认领的流浪汉尸体、城市废物、污水、日记、照片、伪钞等等所有人扔进去的一切。5、结尾那块小石头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原先人们扔进洞里的所有难以处理的污染物将接踵而至,大自然对人类的严厉惩罚即将开始。6、在文中,作者构想了这么个深不可测的洞,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结合课后第二题,分小组讨论,全班相互交流,明确课文主题。主题:环境保护 这篇科幻小说以环境污染为题材,题目是“喂——出来”,原是一个年轻人的喊叫,但是回声终究传出来了,原先仍进去的东西,也开始出来了。
可以感知,作者的意思是说,不顾环境污染,漠视环境污染,苟且偷安,终究要自食其果。破坏大自然,必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故事虚构了这样的一个“无底洞”,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在人们的头脑中还有无数这样的“无底洞”,请举出一两个例子。中国已是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第三大酸雨区。 酸雨造成大量的植物死亡。大自然的惩罚一边是崭新的楼房,一边是漂浮在水中的死鱼。这就是忽视环境的承载,盲目建设带来的后果!大 自 然 的 惩 罚大自然的惩罚 沙尘暴使呼和浩特市区的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出行的市民们“全副武装”,在沙尘中往返。 本文是一篇充满神奇幻想的科幻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一场台风过后,村子里出现了一个神奇的洞,无论向里面扔什么东西都会接受,而且扔多少都可以。人们在没有对该洞有更多了解的情况下源源不断地向洞里扔了所有能想到的要扔的东西,人们由此得到了洁净的环境、全新的生活。但正当人们沾沾自喜时,曾经扔进洞里的东西从天而降。文章用一种奇幻的方式,形象地再现了人们对地球、对周遭环境所做的一切破坏,对人们人性中的阴暗面进行了无情的剖析和揭露。内容小结续写下面的小故事要求:
1.想象合理,结构完整,书写认真
2. 200字左右作业布置 有一个石匠很幸运,他在山里游玩,意外地发现了一只鸟的化石。那只化石鸟清晰也非常生动。这个石匠很有经济头脑,他当时很需要钱,也知道把这只化石鸟凿下一来,可以卖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