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1 《我爱这土地》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有关时代背景。
2.体会诗歌思想情感,理解“土地”含义。
3.分析诗歌“形象”,并理解“形象”与情感的关系。
4.朗读并背诵该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热爱自己的家乡吗?你对家乡的土地怀有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学生搜集的作者、作品的情况。
3.指名学生读课文。
三、出示学习目标
四、新授
(一)初读感知
l.听范读,学生认真倾听;(要求:注意语调、语速、重音、节奏。)
2.学生自由诵读;3.指定学生诵读全诗,师生作简要点评;4.学生配乐齐读。
5.思考:诗歌主要写了什么?是按怎样的思路抒写的?
(二)深读体味
1.全诗以一个出乎意料的假设作开头,作者为什么把自己假设成“一只鸟”?
2.资料助读:艾青坎坷的人生经历
(三)研读感悟
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4.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四)品读赏析
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请同学们找出诗歌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小组内两两合作读一读、品一品,要求读出作者表达的情感。(根据小组内各自找出的句子,进行小组推荐朗读;男生、女生齐读;男生、女生轮读;集体朗读,最后全班背诵全诗。教师相机点拨、指导朗读。
五、比读拓展
比较阅读艾青的《太阳的话》,回答问题:
1.两首诗在表达特点上有何异同?2.抒发的感情一样吗?
六、书写丹心
假如诗人还健在,面对繁荣昌盛的祖国,还用《我爱这土地》抒情,他会怎样写?(写完后,组内互评,教师点评)
七、当堂检测
八、作业布置
搜集有关“土地”的诗文,与大家分享。
课件27张PPT。我爱这土地
艾青1.了解作者及有关时代背景。
2.体会诗歌思想情感,理解“土地”含义。
3.分析诗歌“形象”,并理解“形象”与情感的关系。
4.朗读并背诵该诗。学习目标我爱这土地预习交流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当代诗人。诗集有:《大堰河》《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等。作者简介我爱这土地时代背景 这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名篇。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我爱这土地初读感知我爱这土地l.听范读,学生认真倾听;要求:注意语调、语速、重音、节奏。
2.学生自由诵读;
诵读温馨提示:
这首诗无固定的节律,不押韵,它主要由句中停顿和句末停顿构成一定的节拍。诵读时要着重体会由诗中感情起伏所构成的“内在节奏”。
3.指定学生诵读全诗,师生作简要点评;
4.学生配乐齐读。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朗读我爱这土地思考:诗歌主要写了什么?是按怎样的思路抒写的? 诗歌主要写了诗人艾青对祖国深沉的爱。全诗以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 我爱这土地深读体味我爱这土地 全诗以一个出乎意料的假设作为开头,作者为什么把自己假设成“一只鸟”呢?(小组合作交流,整合后作答。)1.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一只饱受磨难、筋疲力尽又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嘶哑的喉咙歌唱,这是用整个生命发出的声音。
2.读者能立刻被它的忧患意识所感染。
我爱这土地资料助读
艾青坎坷的人生经历艾青(1910~1996),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
1910年出生于浙江金华一个封建家庭。因“克父母‘被送给一位贫苦农妇代养。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 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诗,凭借《大堰河——我的保姆》一举成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 ,进行劳改。创作中断了20年。
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
1985年,被法国授予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1996年5月5日因病逝世,享年86岁。
我爱这土地研读感悟我爱这土地 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诗人选用“嘶哑”一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者,它充满着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之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如果换用“珠圆玉润”“动听”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 小组合作探究:我爱这土地 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上述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歌唱的丰富内涵: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我爱这土地 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去掉第二节,诗意则得不到提炼和强化。我爱这土地品读赏析我爱这土地 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请同学们找出诗歌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小组内两两合作读一读、品一品,要求读出作者表达的情感。示例:1.我喜欢“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句中“土地”这个意象代表我们的祖国,作者用“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表明祖国正在遭受日寇的欺凌,表现了作者内心的 悲痛。
2.我喜欢“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是说小鸟(作者)倾尽全力为土地(祖国)歌唱而死,将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祖国)的怀抱,与土地融为一体。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祖国)的眷恋和热爱,表现我爱这土地3.我喜欢“眼里常含泪水”,它表示诗人的悲愤痛苦久久萦绕于心。
4.我喜欢“爱得深沉”,它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爱,爱得刻骨铭心,至死不渝。
5.我喜欢结尾处,运用设问,高度凝练地概括了诗歌主旨,提炼和强化了全诗的感情。 (根据小组内各自找出的句子,进行小组推荐朗读;男生、女生齐读;男生、女生轮读;集体朗读,最后全班背诵全诗。教师相机点拨、指导朗读。)了诗人一种敢于牺牲自我的大无畏精神。我爱这土地比读拓展我爱这土地《太阳的话 》
打开你们的窗子吧, 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
打开你们的房门吧, 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进到你们的小屋里。
我带着金黄的花束,
我带着林间的香气, 学生小组朗读诗歌赏析并思考:
我带着亮光和温暖, 两首诗在表达上有何异同?抒发了
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作者怎样的感情?
快起来,快起来,
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
我爱这土地书写丹心 假如诗人还健在,面对繁荣昌盛的祖国,还用《我爱这土地》抒情,他会怎样写?(写完后,组内互评,教师点评。)
我爱这土地当堂检测我爱这土地作业布置我爱这土地1.把自己的作品抄到摘抄本上,读给父母听。
2.推荐阅读:艾青的《黎明的通知》《大堰河---我的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