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第2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性质和应用(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 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3.2 第2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性质和应用(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 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0 15:25:08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性质和应用
【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
诊断分析
(1)× (2)× (3)√ [解析] (1)取常数列1,1,1,…,则S2n=2n,S4n=4n,S6n=6n,故S2n,S4n,S6n不成等比数列.
(2)取数列-1,1,-1,…,则S2n=0,S4n-S2n=0,S6n-S4n=0,故S2n,S4n-S2n,S6n-S4n不成等比数列.
(3)设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因为数列{an}是等比数列,且S10,S20-S10都不为0,所以S10,S20-S10,S30-S20成等比数列,所以(S20-S10)2=S10(S30-S20),即(30-10)2=10×(S30-30),解得S30=70.
知识点二
诊断分析
(1)× (2)× [解析] (1)第一次着地是单行程,后五次着地是上下双行程,每次落地的行程不构成等比数列,不是等比数列求和问题.
(2)各月的产量构成等比数列,合格率不构成等比数列.
【课中探究】
探究点一
例1 (1)A (2)C [解析] (1)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由题意得S8,S16-S8,S24-S16成等比数列,因为S8=12,S24=36,所以=12×(36-S16),解得S16=24或S16=-12,又因为S16-S8=q8S8>0,所以S16>0,则S16=24.故选A.
(2)设数列{an}的所有奇数项之和为S奇,所有偶数项之和为S偶,则由题意得S奇+S偶=4S偶,故S偶=S奇.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且等比数列{an}共有2k(k∈N*)项,则S偶=a2+a4+…+a2k=q(a1+a3+…+a2k-1)=qS奇=S奇,所以q=,又因为a1a2a3==64,所以a2=4,所以a1==12.故选C.
变式 (1)B (2)12 [解析] (1)由数列{an}为等比数列,得S2,S4-S2,S6-S4成等比数列.由=3,得S4=3S2,设S2=k,则S4-S2=2k,∴S6-S4=4k,∴S6=7k,∴==.
(2)设此等比数列为{bn},项数为2n(n∈N*),公比为q,其偶数项之和为S偶,奇数项之和为S奇,则=q,由题意得q=.因为bn和bn+1为中间两项,所以bn+bn+1=,即b1qn-1+b1qn=,又b1=,q=,所以×+×=,即××=,解得n=6,所以此等比数列的项数为2n=12.
探究点二
例2 解:(1)2023年投入为1000万元,第n年投入为1000×万元,
所以n年内的总投入为Sn=1000+1000×+…+1000×==5000×.2023年度旅游业收入为500万元,第2年收入为500×万元,第n年收入为500×万元,所以n年内旅游业的总收入为Tn=500+500×+…+500×==2000×.
(2)设至少经过n年旅游业的总收入才能超过总投入,则有Tn-Sn>0,即2000×-5000×>0,化简得5×+2×-7>0,设x=,代入上式并整理得5x2-7x+2>0,解得x<或x>1(舍去),即<,不等式两边取常用对数可得nlg =≈4.1,所以n≥5,故至少到2027年旅游业的总收入才能超过总投入.
变式1 D [解析] 这5个正三角形的边长an构成等比数列2,1,,,,所以这五个正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故选D.
变式2 解:(1)若选用甲方案,则十年后,到期一次性需要还银行的本息为10×(1+10%)10≈25.9(万元).
(2)甲方案十年共获利1+1×(1+30%)+…+1×(1+30%)9=≈42.6(万元),
到期一次性需要还银行的本息约为25.9万元,
所以甲方案十年的净收益约为42.6-25.9=16.7(万元).
乙方案十年共获利1+1.5+…+(1+9×0.5)==32.5(万元),
到期一次性需要还银行的本息为1×(1+10%)+…+1×(1+10%)10=≈17.5(万元),
所以乙方案十年的净收益约为32.5-17.5=15.0 (万元).
因为16.7>15.0,所以甲方案优于乙方案.第2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性质和应用
一、选择题
1.设{an}是等比数列,且a1+a2+a3=1,a2+a3+a4=2,则a6+a7+a8= (  )                 
A.12 B.24
C.30 D.32
2.已知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1,公比为q(q≠1),前n项的和为S,由原数列各项的倒数组成一个新数列,则数列的前n项和是 (  )
A. B.Sqn-1
C.Sq1-n D.
3.已知等比数列{an}的公比q=,且a1+a3+a5+…+a99=60,则a1+a2+a3+a4+…+a100等于 (  )
A.100 B.80 C.60 D.40
4.[2024·云南曲靖高二期中]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至其关,要见次日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其意思是有一个人走了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6天后到达目的地,请问最后一天走的路程为 (  )
A.15里 B.12里
C.9里 D.6里
5.已知一个等比数列的项数是偶数,其奇数项之和为1012,偶数项之和为2024,则这个数列的公比为 (  )
A.8 B.-2
C.4 D.2
6.[2024·湖南衡阳二中高二期末] 已知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前n项和为Sn.若S2m=31,Sm=32,则m= (  )
A.3 B.4 C.5 D.7
7.在等比数列{an}中,a1+a2+a3+a4+a5=-,a3=-,则++++= (  )
A.-44 B.- C. D.11
8.(多选题)[2024·福建南平一中高二月考] 已知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前n项和为Sn,且满足a6=8a3,则 (  )
A.q=2
B.=9
C.S3,S6,S9成等比数列
D.Sn=2an-a1
9.(多选题)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其前n项和为Sn,前n项积为Tn,且a1>1,a2023a2024>1,<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S2023B.a2023a2025-1<0
C.T2024是数列{Tn}中的最大项
D.数列{Tn}无最大项
二、填空题
10.已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5=10,S10=30,则S20=    .
11.《八骏图》是徐悲鸿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画中刚劲矫健、剽悍的骏马,在人们心中是自由和力量的象征,鼓舞人们积极向上.现有8匹善于奔跑的马,它们奔跑的速度各有差异,已知第i(i=1,2,…,7)匹马的最长日行路程是第i+1匹马最长日行路程的1.1倍,且第8匹马的最长日行路程为400里,则这8匹马的最长日行路程之和约为    里.(结果保留整数,1.18≈2.144)
12.[2024·河南濮阳高二期中] 已知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a1=2,其前n项和为Sn,则Sn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    .
三、解答题
13.已知等比数列{an}共有32项,其公比q=3,且奇数项之和比偶数项之和少60,求数列{an}的所有项之和.
14.某地本年度旅游业收入估计为400万元,由于该地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发展旅游业,预计今后旅游业的收入每年会比上一年增加.
(1)求n年内旅游业的总收入;
(2)试估计大约几年后,旅游业的总收入超过8000万元.
(参考数据:lg 2≈0.301 0,lg 3≈0.477 1,lg 5≈0.699 0)
15.(多选题)[2024·苏州外国语学校高二月考] 如图,已知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3,取正三角形ABC各边的三等分点D,E,F作第二个正三角形,然后再取正三角形DEF的各边的三等分点M,N,P作正三角形,以此方法一直循环下去.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a1,后续各正三角形的边长依次为a2,a3,…,an,设△AEF的面积为b1,△EMP的面积为b2,后续各三角形的面积依次为b3,…,b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数列{an}是以3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B.从正三角形ABC开始,连续3个正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
C.使得不等式bn>成立的n的最大值为3
D.数列{bn}的前n项和Sn<
16.已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1=-1,=.
(1)求等比数列{an}的公比q;
(2)求证:++…+<.(共55张PPT)
4.3 等比数列
4.3.2 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
第2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的性质和应用
探究点一 等比数列的前项和的性质及应用
探究点二 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实际应用
【学习目标】
1.理解等比数列前 项和的性质.
2.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抽象出等比数列模型,并应用
该模型解决相关问题.
知识点一 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的性质
性质1
性质2
性质3
性质4
续表
【诊断分析】 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
(1)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是,则,, 成等比数列.( )
×
[解析] 取常数列1,1,1, ,则,,,故,, 不成等
比数列.
(2)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是,则,, 成等比数列.
( )
×
[解析] 取数列,1,, ,则,,,故 ,
, 不成等比数列.
(3)在等比数列 中,若前10项和是10,前20项和是30,则前30项和是70. ( )

[解析] 设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因为数列是等比数列,且 ,
都不为0,所以,, 成等比数列,所以
,即,解得 .
知识点二 解答数列应用问题的方法
1.解答数列应用问题的方法
(1)判断、建立数列模型
①变化“量”是同一个常数:等差数列.
②变化“率”是同一个常数:等比数列.
(2)提取基本量
从条件中提取相应数列的基本量,,,, .
(3)根据要求解的问题,利用公式或列出方程(组)求解.
2.数列实际应用中的常见模型
(1)等差数列模型:若后一个量与前一个量的差是一个固定的数,则该模型是
等差数列模型,这个固定的数就是公差.
(2)等比数列模型:若后一个量与前一个量的比是一个固定的数,则该模型是
等比数列模型,这个固定的数就是公比.
(3)递推数列模型:若题目中给出的前后两项之间的关系不固定,随项的变化
而变化,则应考虑考查的是第项与第项之间的递推关系还是前 项和与
前 项和之间的递推关系.
【诊断分析】 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
(1)一个乒乓球从1米高的高度自由落下,反弹后的高度是原来的 ,求
六次着地后的总的行程是一个等比数列求和问题.( )
×
[解析] 第一次着地是单行程,后五次着地是上下双行程,每次落地的行程不构
成等比数列,不是等比数列求和问题.
(2)某工厂1月份生产产品10 000件,合格率为 ,以后的六个月内,每
个月比上月产量增加,合格率提高 ,则这七个月的产量和合格率都构成
等比数列.( )
×
[解析] 各月的产量构成等比数列,合格率不构成等比数列.
探究点一 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的性质及应用
例1(1) 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 )
A
A.24 B.12 C.24或 D. 或12
[解析]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由题意得,, 成等比数列,
因为,,所以,解得 或

又因为,所以,则 .故选A.
(2)已知等比数列 的项数为偶数,其所有项之和为所有偶数项之和的4倍,
且其前3项之积为64,则 ( )
C
A.1 B.4 C.12 D.36
[解析] 设数列的所有奇数项之和为,所有偶数项之和为 ,则由题意得
,故.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且等比数列 共有 项,则
,所以 ,
又因为,所以,所以 .故选C.
变式(1) 设是等比数列的前项和,若,则 ( )
B
A.2 B. C. D.1或2
[解析] 由数列为等比数列,得,,成等比数列.
由 ,得,设,则,, ,
.
(2)在项数为偶数的等比数列中,它的偶数项之和是奇数项之和的 ,它的首项
为,且中间两项的和为 ,则此等比数列的项数为____.
[解析] 设此等比数列为,项数为,公比为,其偶数项之和为 ,奇数
项之和为,则,由题意得.
因为和 为中间两项,所以,即,
又, ,所以,即,
解得 ,所以此等比数列的项数为 .
[素养小结]
(1)等比数列的前项和满足,,,,
成等比数列(其中,,,, 均不为0),这一性
质可直接应用.
(2)在与等比数列的前项和 有关的运算中,常用到两种方法:①两式相除
法,即通过两式相除,构造方程(组),进而求得数列的基本量,然后再代入
求解;②整体代入法,即设而不求,整体代换的方法.两种方法中都不要忽略对公
比 的讨论.
探究点二 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的实际应用
例2 某地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投入资金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并以此发展旅游产业,根据规划,2023年投入1000万元,以后每年投入将比上
一年减少 ,当地2023年度旅游业收入约为500万元,由于该项建设对旅游业的
促进作用,预计今后的旅游业收入每年会比上一年增加 .
(1)设年内(2023年为第一年)总投入为万元,旅游业总收入为 万元,
写出, 的表达式.
解:2023年投入为1000万元,第年投入为 万元,
所以 年内的总投入为
.
2023年度旅游业收入为500万元,第2年收入为 万元,第
年收入为万元,所以年内旅游业的总收入为 .
(2)至少到哪一年,旅游业的总收入才能超过总投入?
(参考数据:,, )
解:设至少经过年旅游业的总收入才能超过总投入,则有 ,即
,化简得 ,
设,代入上式并整理得,解得或 (舍去),
即,不等式两边取常用对数可得 ,即
,所以 ,故至少到2027年旅游业的总收入才能超
过总投入.
变式1 如图,画一个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再将这个正
三角形各边的中点相连得到第二个正三角形,以此类推,
一共画了5个正三角形,那么这5个正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
( )
D
A. B. C. D.
[解析] 这5个正三角形的边长构成等比数列2,1,,, ,所以这五个正三角
形的面积之和为 .故选D.
变式2 现有某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有甲、乙两种方案:甲方案为一次性贷款
10万元,第一年可获利1万元,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增加 的利润;乙方案为每
年年初贷款1万元,第一年可获利1万元,以后每年都比前一年增加利润5000元.
两方案使用期都是十年,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且银行贷款利息均按年息
的复利计算.
(1)若选用甲方案,则十年后,到期一次性需要还银行多少本息?
解:若选用甲方案,则十年后,到期一次性需要还银行的本息为
(万元).
(2)试比较甲、乙两种方案的优劣.(计算时精确到千元, ,

解:甲方案十年共获利
(万元),
到期一次性需要还银行的本息约为25.9万元,
所以甲方案十年的净收益约为 (万元).
乙方案十年共获利 (万元),
到期一次性需要还银行的本息为
(万元),
所以乙方案十年的净收益约为 (万元).
因为 ,所以甲方案优于乙方案.
[素养小结]
求解数列应用题的具体步骤:
(1)认真审题,准确理解题意.
(2)恰当引入参数变量,将数量关系用数学式子表达,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
问题.
(3)求解数学问题,检验所得结果,并将符合要求的结果转化为实际问题的结论.
阿基里斯悖论
悖论提出:
公元前5世纪,芝诺发表了著名的阿基里斯悖论:他提出让乌龟在阿基里斯
前面1000米处开始,和阿基里斯赛跑,并且假定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
当比赛开始后,若阿基里斯跑了1000米,设所用的时间为 ,此时乌龟便领先他
100米;当阿基里斯跑完下一个100米时,他所用的时间为 ,乌龟仍然领先他
10米;当阿基里斯跑完下一个10米时,他所用的时间为 ,乌龟仍然领先他1
米……芝诺认为,阿基里斯能够继续逼近乌龟,但绝不可能追上它.
推翻悖论:
其实,我们根据无穷等比递缩数列求和的知识,只需列一个方程就可以轻
而易举地推翻芝诺的悖论:阿基里斯在跑了
(米)时便可赶上乌龟.
人们认为数列之和 是永远也不能穷尽的,这只不过是一
个错觉.
我们不妨来计算一下阿基里斯能够追上乌龟的时间为
.
芝诺所说的阿基里斯不可能追上乌龟,就隐藏着时间必须小于 这样一个
条件.
由于阿基里斯和乌龟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对时间是没有限制的,时间很容
易突破这样一个条件.一旦突破 这样一个条件,阿基里斯就追上了或超过了
乌龟.
人们被数列之和 好像是永远也不能穷尽的假象迷惑了,
没有考虑到该式是很容易达到和超过的.
1.等比数列前 项和的性质及应用
例1(1) [2024·江苏苏州吴江中学高二月考]已知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为45,
前项和为60,则其前 项和为( )
A
A.65 B.80 C.90 D.105
[解析] 设数列的前项和为,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得, ,
成等比数列.
,,故45,, 成等比数列,
故,解得 .故选A.
(2)已知等比数列的前10项中,所有奇数项的和为 ,所有偶数项的
和为,则 的值为_____.
585
[解析]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在等比数列 的前10项中,设所有奇数项
的和为,所有偶数项的和为 ,
则 ,所以

又,则 ,
因此 .
2.下题考查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实际应用,有一定的综合性.
例2 某地区2019年年底人口总数为50万,专家预计人口总数将发生如下变化:
从2020年年初开始到2029年年底每年人口比上一年增加0.2万人,从2030年年初
开始到2039年年底每年人口为上一年的 .(注:2019年年底的人口总数即为
2020年年初的人口总数,以此类推)
(1)设第年的人口总数为万,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注:2020
年年底为第1年).
解:当, 时,
由题知 ,
则 ;
当, 时,
, ,
.
故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2)预计从2020年年初到2039年年底平均每年的人口总数是否会超过51.5万
取 ?
解:记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
.
,
预计从2020年年初到2039年年底平均每年的人口总数不会超过51.5万.
练习册
一、选择题
1.设是等比数列,且, ,则
( )
D
A.12 B.24 C.30 D.32
[解析]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则 ,所以
,因此,
.
2.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1,公比为,前项的和为 ,由原数列各
项的倒数组成一个新数列,则数列的前 项和是( )
C
A. B. C. D.
[解析] 根据题意,易知,数列也是等比数列,且首项为1,公比为 ,
故数列的前项和为 .
3.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且 ,则
等于( )
B
A.100 B.80 C.60 D.40
[解析] 因为 ,所
以 ,故选B.
4.[2024·云南曲靖高二期中]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
“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至其关,要见
次日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其意思是有一个人走了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行
走,从第二天起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6天后到达目的地,
请问最后一天走的路程为( )
D
A.15里 B.12里 C.9里 D.6里
[解析] 设第天走的路程为,,则数列是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所
以,解得,故 .故选D.
5.已知一个等比数列的项数是偶数,其奇数项之和为1012,偶数项之和为2024,
则这个数列的公比为( )
D
A.8 B. C.4 D.2
[解析] 设该等比数列为,其项数为,公比为,由题意易知 ,
设奇数项之和为,偶数项之和为,易知奇数项组成的数列是首项为 ,公比
为的等比数列,偶数项组成的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
则,,所以,即 ,
所以这个数列的公比为2.故选D.
6.[2024·湖南衡阳二中高二期末]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前项和为 .
若,,则 ( )
C
A.3 B.4 C.5 D.7
[解析] 方法一:因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所以 ,
,所以 ,
解得 .
方法二:根据等比数列前项和的性质得,, 成等比数列,
且其公比为,所以,即,解得 .故选C.
7.在等比数列中,, ,则
( )
A
A. B. C. D.11
[解析] 方法一: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

又 , ,
,故选A.
方法二:设 ,则
,所以 故选A.
8.(多选题)[2024·福建南平一中高二月考] 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前
项和为,且满足 ,则( )
ABD
A. B.
C.,,成等比数列 D.
[解析] 对于选项A,,即,则 ,A正确;
对于选项B, ,B正确;
对于选项C,,所以,即,, 不成等比数列,C错误;
对于选项D, ,D正确.
故选 .
9.(多选题)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其前项和为,前项积为 ,且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B
A.
B.
C.是数列中的最大项
D.数列 无最大项
[解析] 因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所以 ,又
,所以,所以,.
因为 且,所以,所以,所以A正确;
因为 为等比数列,所以,
又,所以 ,所以B正确;
因为,,所以数列 为递减数列,
所以满足,
所以是数列 中的最大项,所以C,D不正确.故选 .
二、填空题
10.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 _____.
150
[解析] 由题意可得,,,成等比数列,
由 ,,得,得,
所以 ,则,所以 .
11.《八骏图》是徐悲鸿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画中刚劲矫健、剽悍的骏马,在人
们心中是自由和力量的象征,鼓舞人们积极向上.现有8匹善于奔跑的马,它们
奔跑的速度各有差异,已知第匹马的最长日行路程是第 匹马
最长日行路程的1.1倍,且第8匹马的最长日行路程为400里,则这8匹马的最长
日行路程之和约为______里.(结果保留整数, )
4576
[解析] 第8匹马、第7匹马、…、第1匹马的最长日行路程里数依次成等比数列,
且首项为400,公比为 ,故这8匹马的最长日行路程之和为
(里).
12.[2024·河南濮阳高二期中] 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其前 项
和为,则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___.
[解析] 由条件可知.
当 为偶数时,,因为单调递增,所以随 的
增大而增大,所以,所以;
当为奇数时, ,因为单调递减,所以随的
增大而减小,所以 ,所以.
所以,,所以 .
三、解答题
13.已知等比数列共有32项,其公比 ,且奇数项之和比偶数项之和少60,求
数列 的所有项之和.
解:设等比数列的奇数项之和为,偶数项之和为 ,则
,
,
又,所以,所以,,
故数列 的所有项之和是 .
14.某地本年度旅游业收入估计为400万元,由于该地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进一
步发展旅游业,预计今后旅游业的收入每年会比上一年增加 .
(1)求 年内旅游业的总收入;
解:设第年的旅游业收入估计为万元,年内旅游业的总收入为 ,则从第1
年起每年的旅游业收入构成数列,则, ,
,, 数列是首项为400,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
,即年内旅游业的总收入为
万元.
(2)试估计大约几年后,旅游业的总收入超过8000万元.
(参考数据:,, )
解:由(1)知,令,即 ,
,,.
又, 估计大约9年后,旅游业的总收入超过8000万元.
15.(多选题)[2024·苏州外国语学校高二月考] 如图,已知正三角形的边长
为3,取正三角形 各边的三等分点,, 作第二个正三角形,然后再取正三角
形的各边的三等分点,, 作正三角形,以此方法一直循环下去.设正三角形
的边长为
A.数列是以3为首项,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B.从正三角形开始,连续3个正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
C.使得不等式成立的 的最大值为3
D.数列的前项和
ABD
[解析] 由题意知 ,
,所以
,所以是以3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 ,
故A正确;
又,,所以从正三角形 开始,
连续3个正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 ,故B正确;
又, , ,所以
, ,,显然数列 为递减数列,
, ,
,故C错误;
数列的前 项和,故D正确.
故选 .
16.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 .
(1)求等比数列的公比 ;
解:由,,知.由等比数列前项和的性质知 ,
,成等比数列,且公比为,故,所以 .
(2)求证: .
证明:由(1)得,所以,所以数列 是首项
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故 .第2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性质和应用
1.D [解析] 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则a1+a2+a3=a1(1+q+q2)=1,所以a2+a3+a4=a1q(1+q+q2)=q=2,因此,a6+a7+a8=a1q5(1+q+q2)=q5=32.
2.C [解析] 根据题意,易知S=,数列也是等比数列,且首项为1,公比为,故数列的前n项和为=·=Sq1-n.
3.B [解析] 因为a1+a2+a3+a4+…+a100=(a1+a3+a5+…+a99)(1+q),所以a1+a2+a3+a4+…+a100=60×=80,故选B.
4.D [解析] 设第n天走的路程为an,n∈N*,则数列{an}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所以=378,解得a1=192,故a6=192×=6.故选D.
5.D [解析] 设该等比数列为{an},其项数为2n(n∈N*),公比为q,由题意易知q≠1,设奇数项之和为S1,偶数项之和为S2,易知奇数项组成的数列是首项为a1,公比为q2的等比数列,偶数项组成的数列是首项为a2,公比为q2的等比数列,则S1==1012,S2==2024,所以===2,即q=2,所以这个数列的公比为2.故选D.
6.C [解析] 方法一:因为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所以S2m==31,Sm==32,所以===1+qm=1+=,解得m=5.
方法二:根据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得Sm,S2m-Sm,S3m-S2m成等比数列,且其公比为qm,所以=qm,即=,解得m=5.故选C.
7.A [解析] 方法一: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a1+a2+a3+a4+a5=-,∴++a3+a3q+a3q2=-,又∵a3=-,∴ ++1+q+q2=11,∴++++=(q2+q+1++)=-4×11=-44,故选A.
方法二:设T5=++++,则2T5=++++=++++===-88,所以T5=-44.故选A.
8.ABD [解析] 对于选项A,a6=8a3,即=q3=8,则q=2,A正确;
对于选项B,===1+q3=9,B正确;
对于选项C,-S3S9=-·=[(1-q6)2-(1-q3)(1-q9)]
=(1-2q6+q12-1+q3+q9-q12)=(q9-2q6+q3)=·(q3-1)2≠0,所以≠S3S9,即S3,S6,S9不成等比数列,C错误;
对于选项D,Sn==a1(2n-1)=2a1·2n-1-a1=2an-a1,D正确.
故选ABD.
9.AB [解析] 因为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a1>1,a2023a2024>1,所以q>0,又<0,所以01,01且00,所以S20231,0a2>…>a2023>1>a2024>…>0,所以T2023是数列{Tn}中的最大项,所以C,D不正确.故选AB.
10.150 [解析] 由题意可得S5,S10-S5,S15-S10,S20-S15成等比数列,由S5=10,S10=30,得=2,得S15-S10=2(S10-S5)=40,所以S15=70,则S20-S15=2(S15-S10)=80,所以S20=150.
11.4576 [解析] 第8匹马、第7匹马、…、第1匹马的最长日行路程里数依次成等比数列,且首项为400,公比为1.1,故这8匹马的最长日行路程之和为≈4000×(2.144-1)=4576(里).
12. [解析] 由条件可知Sn==.当n为偶数时,Sn=,因为y=1-单调递增,所以Sn随n的增大而增大,所以=S2≤Sn<,所以Sn∈;当n为奇数时,Sn=,因为y=1+单调递减,所以Sn随n的增大而减小,所以13.解:设等比数列{an}的奇数项之和为S奇,偶数项之和为S偶,则S奇=a1+a3+a5+…+a31,S偶=a2+a4+a6+…+a32=q(a1+a3+a5+…+a31)=3S奇,又S奇+60=S偶,所以S奇+60=3S奇,所以S奇=30,S偶=90,故数列{an}的所有项之和是30+90=120.
14.解:(1)设第n年的旅游业收入估计为an万元,n年内旅游业的总收入为Sn,则从第1年起每年的旅游业收入构成数列{an},则a1=400,=an,∵a1≠0,∴=,∴数列{an}是首项为400,公比为的等比数列,∴Sn==1600,即n年内旅游业的总收入为1600万元.
(2)由(1)知Sn=1600,令Sn>8000,即1600>8000,∴>6,∴lg >lg 6,∴n>=≈8.021 6.又n∈N*,∴估计大约9年后,旅游业的总收入超过8000万元.
15.ABD [解析] 由题意知a1=3,an==an-1,所以=,所以{an}是以3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an=3×,故A正确;又a2=3×=,a3=3×=1,所以从正三角形ABC开始,连续3个正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故B正确;又b1=×a1×a1sin 60°=,…,bn=×an×ansin 60°=,所以b1=,…,bn==×,显然数列{bn}为递减数列,b2=×==>,b3=×==>,b4=×==>=,故C错误;数列{bn}的前n项和Sn==×<<,故D正确.故选ABD.
16.解:(1)由=,a1=-1,知=.由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知S7,S14-S7,S21-S14成等比数列,且公比为q7,故q7=,所以q=.
(2)证明:由(1)得an=(-1)×,所以=,所以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故++…+==<.第2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性质和应用
【学习目标】
1.理解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
2.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抽象出等比数列模型,并应用该模型解决相关问题.
◆ 知识点一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性质
性质1 若Sn表示数列{an}的前n项和,且Sn=A-Aqn(Aq≠0,q≠1),则数列{an}是等比数列
性质2 若数列{an}为公比不为-1或公比为-1且n为奇数的等比数列,Sn为其前n项和,则Sn,S2n-Sn,S3n-S2n,…仍构成等比数列
性质3 若{a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则Sn+m=Sn+qnSm(n,m∈N*)
性质4 若数列{a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S偶,S奇分别是数列{an}的所有偶数项之和与所有奇数项之和,则在等比数列{an}中, ①若项数为2n(n∈N*),则=q; ②若项数为2n+1(n∈N*),则=q; ③若项数为2n+1(n∈N*)且q≠-1,则S奇-S偶=
【诊断分析】 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
(1)已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是Sn,则S2n,S4n,S6n成等比数列. (  )
(2)已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是Sn,则S2n,S4n-S2n,S6n-S4n成等比数列. (  )
(3)在等比数列{an}中,若前10项和是10,前20项和是30,则前30项和是70. (  )
◆ 知识点二 解答数列应用问题的方法
1.解答数列应用问题的方法
(1)判断、建立数列模型
①变化“量”是同一个常数:等差数列.
②变化“率”是同一个常数:等比数列.
(2)提取基本量
从条件中提取相应数列的基本量a1,q(d),n,an,Sn.
(3)根据要求解的问题,利用公式或列出方程(组)求解.
2.数列实际应用中的常见模型
(1)等差数列模型:若后一个量与前一个量的差是一个固定的数,则该模型是等差数列模型,这个固定的数就是公差.
(2)等比数列模型:若后一个量与前一个量的比是一个固定的数,则该模型是等比数列模型,这个固定的数就是公比.
(3)递推数列模型:若题目中给出的前后两项之间的关系不固定,随项的变化而变化,则应考虑考查的是第n 项与第n + 1项之间的递推关系还是前n 项和与前n+1项和之间的递推关系.
【诊断分析】 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
(1)一个乒乓球从1米高的高度自由落下,反弹后的高度是原来的60%,求六次着地后的总的行程是一个等比数列求和问题. (  )
(2)某工厂1月份生产产品10 000件,合格率为90%,以后的六个月内,每个月比上月产量增加10%,合格率提高1%,则这七个月的产量和合格率都构成等比数列. (  )
◆ 探究点一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性质及 应用
例1 (1)已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8=12,S24=36,则S16= (  )                 
A.24
B.12
C.24或-12
D.-24或12
(2)已知等比数列{an}的项数为偶数,其所有项之和为所有偶数项之和的4倍,且其前3项之积为64,则a1= (  )
A.1 B.4
C.12 D.36
变式 (1)设Sn是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若=3,则= (  )
A.2 B.
C. D.1或2
(2)在项数为偶数的等比数列中,它的偶数项之和是奇数项之和的,它的首项为,且中间两项的和为,则此等比数列的项数为    .
[素养小结]
(1)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Sn,S2n-Sn,S3n-S2n,S4n-S3n,…成等比数列(其中Sn,S2n-Sn,S3n-S2n,S4n-S3n,…均不为0),这一性质可直接应用.
(2)在与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有关的运算中,常用到两种方法:①两式相除法,即通过两式相除,构造方程(组),进而求得数列的基本量,然后再代入求解;②整体代入法,即设而不求,整体代换的方法.两种方法中都不要忽略对公比q的讨论.
◆ 探究点二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实际 应用
例2 某地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投入资金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并以此发展旅游产业,根据规划,2023年投入1000万元,以后每年投入将比上一年减少,当地2023年度旅游业收入约为500万元,由于该项建设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预计今后的旅游业收入每年会比上一年增加.
(1)设n年内(2023年为第一年)总投入为Sn万元,旅游业总收入为Tn万元,写出Sn,Tn的表达式.
(2)至少到哪一年,旅游业的总收入才能超过总投入
(参考数据:lg 2≈0.301 0,lg 3≈0.477 1,lg 5≈0.699 0)
变式1 如图,画一个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再将这个正三角形各边的中点相连得到第二个正三角形,以此类推,一共画了5个正三角形,那么这5个正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 (  )
                 
A.2 B.
C. D.
变式2 现有某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有甲、乙两种方案:甲方案为一次性贷款10万元,第一年可获利1万元,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增加30%的利润;乙方案为每年年初贷款1万元,第一年可获利1万元,以后每年都比前一年增加利润5000元.两方案使用期都是十年,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且银行贷款利息均按年息10%的复利计算.
(1)若选用甲方案,则十年后,到期一次性需要还银行多少本息
(2)试比较甲、乙两种方案的优劣.(计算时精确到千元,1.110≈2.59,1.310≈13.79)
[素养小结]
求解数列应用题的具体步骤:
(1)认真审题,准确理解题意.
(2)恰当引入参数变量,将数量关系用数学式子表达,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3)求解数学问题,检验所得结果,并将符合要求的结果转化为实际问题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