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摩擦力
[学习目标]
1.理解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区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及其计算方法。
3.知道静摩擦力及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4.会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判断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知道增大或者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滑动摩擦力
【链接教材】 如图所示是教材中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实验,该实验对物体的运动有什么要求?发现了什么定性关系?
【知识梳理】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__________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__________的力,这种力叫作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1)物体相互接触且__________。(2)接触面粗糙。(3)两物体间有__________。
3.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__________的方向相反。
4.大小:Ff=μF压,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成__________。式中μ为__________,没有单位,它的数值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__________和接触面的__________有关。
【思考讨论】 北京时间2024年11月3日,2024年泛大陆冰壶锦标赛在加拿大拉康比收官,中国男队以6∶4战胜日本队夺冠。冰壶比赛过程中涉及许多力学问题。
问题1 冰壶在冰面上运动的阻力主要是什么力?
问题2 比赛中, 运动员为什么有时要用毛刷在冰壶前方擦地?
【知识归纳】
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1)沿着接触面,且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2)“相对运动”与“运动”意义不同,因此,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公式法:根据公式Ff=μF压计算。
①正压力F压是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其大小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
②动摩擦因数μ与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与物体间的压力、接触面的大小无关。
(2)二力平衡法: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匀速运动或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解。
【典例1】 (对滑动摩擦力的理解)有关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有滑动摩擦力必有弹力
C.物体在支持面上的滑动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也一定越大
D.公式Ff=μFN中的压力FN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典例2】 [链接教材P64例题](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有的地方,人们常用狗拉雪橇载人及物品。已知雪橇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2,雪橇(包括所载人及物品)的总质量为300 kg。若近似认为狗以水平拉力拉着雪橇在水平雪地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狗拉雪橇的拉力大小。(重力加速度g=9.8 N/kg)
[思路点拨]
以雪橇为研究对象,其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如图所示。雪橇在水平雪地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可知,狗拉雪橇的拉力与雪橇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由此可求出狗拉雪橇的拉力大小。
[听课记录]
[母题变式] 如果雪地的情况不变,当狗拉着雪橇在水平雪地上加速前进时,雪橇所受的摩擦力是否改变?请简述理由。
[听课记录]
求解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思路
(1)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有无:根据接触面的性质和物体间是否产生相对运动,确定物体之间是否存在滑动摩擦力。
(2)求解滑动摩擦力大小方法的选取:
①如果物体做非匀速直线运动,可根据公式Ff=μFN求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②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根据二力平衡法和公式法求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听课记录]
静摩擦力
【链接教材】 如图所示是教材中利用传感器探究静摩擦力大小得到的F-t图像,通过图像获取哪些信息(提供1~2条)
【知识梳理】
1.定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只有__________的趋势,而没有__________时,这时的摩擦力叫作静摩擦力。
2.产生条件:(1)物体相互接触且__________。(2)接触面粗糙。(3)两物体间相对静止但有__________。
3.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跟物体__________的方向相反。
4.大小
(1)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一个限度,即物体间即将开始__________时的摩擦力。
(2)静摩擦力大小范围:物体间实际产生的静摩擦力在__________之间。
【思考讨论】 如图所示,用手握住装有水的水杯,使其静止在空中。
问题1 手对水杯的静摩擦力大小是多少?
问题2 如果换一小孩握住同一水杯,为了仍保持水杯静止在空中,小孩通常会怎么做?此过程中,水杯所受静摩擦力大小是否发生变化?
【知识归纳】
1.判断静摩擦力有无的两种方法
(1)条件判断法:接触面之间有压力、粗糙且有相对运动趋势。
(2)假设法
2.静摩擦力的方向
(1)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方向无直接关系。
(2)判定静摩擦力方向的两种方法
①假设法:假设接触面是光滑的,判断物体将向哪个方向滑动,从而确定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进而判断出静摩擦力的方向。
②状态法:当物体受力处于平衡状态时,根据二力平衡,判断出静摩擦力的方向。
3.静摩擦力的大小
(1)范围:0<F≤Fmax。
一般情况下,最大静摩擦力Fmax略大于滑动摩擦力,为分析问题方便,可认为二者相等。
(2)计算: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解。
(3)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无关,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
【典例3】 (对静摩擦力的理解)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
B.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D.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有一定限度
【典例4】 (源自鲁科版教材改编)(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多选)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二者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之间无摩擦力
B.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C.B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思路点拨]
[听课记录]
[母题变式] [典例4]中,若将“二者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改为“二者一直静止不动”,其他条件不变,分析A、B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典例5】 (静摩擦力的计算)如图所示,木块甲、乙中间夹有一压缩的轻弹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300 N/m,压缩量为3 cm,用F=2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乙上,甲、乙均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甲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7 N,方向水平向右
B.木块甲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9 N,方向水平向右
C.木块乙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11 N,方向水平向右
D.木块乙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2 N,方向水平向左
[听课记录]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方向一定与弹力方向垂直
B.有摩擦力必有弹力,有弹力必有摩擦力
C.摩擦力的大小与弹力的大小总是成正比
D.弹力有时是动力,有时是阻力,而摩擦力总是阻力
2.(多选)如图甲、乙所示,物体A、B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的速度沿F方向匀速运动,接触面均粗糙,关于物体A、B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物体A受摩擦力,且方向与F相同
B.图甲中物体A不受摩擦力
C.图乙中物体A受摩擦力,且方向与F相同
D.图乙中物体B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且方向和F相反
3.把一个重为G的物体,用一个水平力F=kt(k为恒量,t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粗糙墙壁上,物体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图所示,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f随t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一本书重约5 N,有316页,书本正面朝上。现将一张A4纸夹在第158页与第159页间,A4纸能够覆盖几乎整个书页,如图所示。若要将A4纸抽出,至少需用约 2 N 的拉力。不计书皮及A4纸的质量,则A4纸和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最接近( )
A.20 B.30
C.0.40 D.0.50
回归本节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静止的物体总受静摩擦力,运动的物体总受滑动摩擦力,这种说法正确吗?
3.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总是阻力,这种说法正确吗?
9/92.摩擦力
[学习目标]
1.理解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区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及其计算方法。
3.知道静摩擦力及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4.会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判断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知道增大或者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教用·问题初探]——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来了解预习教材的情况
问题1 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产生条件的区别是什么?
问题2 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一定是运动的吗?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一定静止吗?
问题3 滑动摩擦力计算公式 Ff=μF压中F压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吗?
滑动摩擦力
【链接教材】 如图所示是教材中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实验,该实验对物体的运动有什么要求?发现了什么定性关系?
提示:物体必须做匀速运动;摩擦力大小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知识梳理】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作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1)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2)接触面粗糙。(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3.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大小:Ff=μF压,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成正比。式中μ为动摩擦因数,没有单位,它的数值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思考讨论】 北京时间2024年11月3日,2024年泛大陆冰壶锦标赛在加拿大拉康比收官,中国男队以6∶4战胜日本队夺冠。冰壶比赛过程中涉及许多力学问题。
问题1 冰壶在冰面上运动的阻力主要是什么力?
提示:滑动摩擦力。
问题2 比赛中,运动员为什么有时要用毛刷在冰壶前方擦地?
提示:因为擦地可以使冰面温度升高,使冰面融化,从而形成水层,水层会减小滑动摩擦力,可以让冰壶滑得更远。
【知识归纳】
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1)沿着接触面,且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2)“相对运动”与“运动”意义不同,因此,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公式法:根据公式Ff=μF压计算。
①正压力F压是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其大小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
②动摩擦因数μ与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与物体间的压力、接触面的大小无关。
(2)二力平衡法: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匀速运动或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解。
【典例1】 (对滑动摩擦力的理解)有关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有滑动摩擦力必有弹力
C.物体在支持面上的滑动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也一定越大
D.公式Ff=μFN中的压力FN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B [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故A错误;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是有弹力,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故B正确;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f=μFN,与物体在支持面上的滑动速度无关,其中FN为压力,FN与接触面垂直,FN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的大小,故C、D错误。]
【典例2】 [链接教材P64例题](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有的地方,人们常用狗拉雪橇载人及物品。已知雪橇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2,雪橇(包括所载人及物品)的总质量为300 kg。若近似认为狗以水平拉力拉着雪橇在水平雪地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狗拉雪橇的拉力大小。(重力加速度g=9.8 N/kg)
[思路点拨]
以雪橇为研究对象,其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如图所示。雪橇在水平雪地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可知,狗拉雪橇的拉力与雪橇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由此可求出狗拉雪橇的拉力大小。
[解析] 由题意可知,μ=0.02,m=300 kg
雪橇做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则
F=Ff,FN=mg
由滑动摩擦力公式Ff=μFN
知F=μmg=0.02×300×9.8 N=58.8 N
故狗拉雪橇的拉力大小为58.8 N。
[答案] 58.8 N
[母题变式] 如果雪地的情况不变,当狗拉着雪橇在水平雪地上加速前进时,雪橇所受的摩擦力是否改变?请简述理由。
[解析] 雪橇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f=μFN,因狗以水平拉力拉雪橇,无论匀速运动,还是加速运动,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均为FN=mg,故滑动摩擦力Ff=μmg=58.8 N,不会改变。
[答案] 不变,理由见解析
求解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思路
(1)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有无:根据接触面的性质和物体间是否产生相对运动,确定物体之间是否存在滑动摩擦力。
(2)求解滑动摩擦力大小方法的选取:
①如果物体做非匀速直线运动,可根据公式Ff=μFN求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②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根据二力平衡法和公式法求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教材原题P64例题】 在我国东北寒冷的冬季,有些地方用雪橇作为运输工具。一个有钢制滑板的雪橇,连同车上木料的总质量为4.9×103 kg。在水平的冰道上,马要在水平方向用多大的力,才能够拉着雪橇匀速前进?g取10 N/kg。
分析 将雪橇抽象为一个物体,如图,雪橇在重力mg、支持力FN、马的拉力F和滑动摩擦力Ff四个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前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拉力F与滑动摩擦力Ff的大小相等,而Ff与FN有关,FN的大小又等于mg,故可以求得拉力F。
解 雪橇所受重力mg=4.9×104 N,查表得μ=0.02。雪橇匀速运动,拉力F与滑动摩擦力Ff大小相等,即F=Ff
由于FN=mg
Ff=μFN=μmg
故F=μmg=0.02×4.9×103×10 N=980 N
马要在水平方向用980 N的力,才能够拉着雪橇匀速前进。
静摩擦力
【链接教材】 如图所示是教材中利用传感器探究静摩擦力大小得到的F-t图像,通过图像获取哪些信息(提供1~2条)
提示:静摩擦力的大小随外力增大而增大;静摩擦力存在一个最大值;静摩擦力的最大值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知识梳理】
1.定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这时的摩擦力叫作静摩擦力。
2.产生条件:(1)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2)接触面粗糙。(3)两物体间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
3.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大小
(1)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一个限度,即物体间即将开始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
(2)静摩擦力大小范围:物体间实际产生的静摩擦力在0与最大静摩擦力Fmax之间。
【思考讨论】 如图所示,用手握住装有水的水杯,使其静止在空中。
问题1 手对水杯的静摩擦力大小是多少?
提示:手对水杯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水杯和水的重力大小。
问题2 如果换一小孩握住同一水杯,为了仍保持水杯静止在空中,小孩通常会怎么做?此过程中,水杯所受静摩擦力大小是否发生变化?
提示:小孩会下意识地用更大的力握紧水杯;此过程中,水杯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不变。
【知识归纳】
1.判断静摩擦力有无的两种方法
(1)条件判断法:接触面之间有压力、粗糙且有相对运动趋势。
(2)假设法
2.静摩擦力的方向
(1)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方向无直接关系。
(2)判定静摩擦力方向的两种方法
①假设法:假设接触面是光滑的,判断物体将向哪个方向滑动,从而确定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进而判断出静摩擦力的方向。
②状态法:当物体受力处于平衡状态时,根据二力平衡,判断出静摩擦力的方向。
3.静摩擦力的大小
(1)范围:0<F≤Fmax。
一般情况下,最大静摩擦力Fmax略大于滑动摩擦力,为分析问题方便,可认为二者相等。
(2)计算: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解。
(3)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无关,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
【典例3】 (对静摩擦力的理解)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
B.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D.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有一定限度
D [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接触面粗糙,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有弹力且有相对运动趋势,A错误;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例如人在行走时脚掌和地面的静摩擦力即为动力,B错误;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是和所接触的物体间保持相对静止,与实际运动状态无关,C错误;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变化范围是从零到最大静摩擦力,D正确。]
【典例4】 (源自鲁科版教材改编)(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多选)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二者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之间无摩擦力
B.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C.B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思路点拨]
BC [对A,由于A匀速运动,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B对A的摩擦力必与F等大反向,故A错误,B正确;对A、B整体分析,由于A、B一起向左匀速运动,则地面对B的摩擦力一定为滑动摩擦力,且水平向右,对B由二力平衡条件分析可知,A对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故C正确,D错误。]
[母题变式] [典例4]中,若将“二者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改为“二者一直静止不动”,其他条件不变,分析A、B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 A受到B向右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B受到A向左的静摩擦力和地面向右的静摩擦力,大小均为F。
[答案] 见解析
【典例5】 (静摩擦力的计算)如图所示,木块甲、乙中间夹有一压缩的轻弹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300 N/m,压缩量为3 cm,用F=2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乙上,甲、乙均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甲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7 N,方向水平向右
B.木块甲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9 N,方向水平向右
C.木块乙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11 N,方向水平向右
D.木块乙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2 N,方向水平向左
B [甲静止不动,木块甲所受摩擦力与弹簧弹力大小相等,则木块甲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1=kx=300×3×10-2 N=9 N,方向水平向右,故A错误,B正确;乙静止不动,则木块乙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2=kx+F=11 N,方向水平向左,故C、D错误。]
【教用·备选例题】
【典例1】 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质量相等,它们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也相同。三个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三个物体中只有A不受摩擦力
C.B受到的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
D.B、C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
B [A物体做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故A错误;假设接触面光滑,B、C物体均相对传送带向下滑动,故均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故B正确,C、D错误。]
【典例2】 (多选)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在长木板上向右滑行,质量为M的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Ff2,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f1,则( )
A.Ff2大小为μ2mg,方向向左
B.Ff2大小为μ2Mg,方向向左
C.Ff1大小为μ1(m+M)g,方向向左
D.Ff1大小为μ2mg,方向向左
AD [由于质量为m的木块对质量为M的木板的正压力等于自身重力,则所受质量为M的木板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f2=μ2FN=μ2mg,方向水平向左,故A正确,B错误;质量为M的木板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受到质量为m的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和地面的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知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f1=Ff2=μ2mg,方向向左,故D正确,C错误。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方向一定与弹力方向垂直
B.有摩擦力必有弹力,有弹力必有摩擦力
C.摩擦力的大小与弹力的大小总是成正比
D.弹力有时是动力,有时是阻力,而摩擦力总是阻力
A [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而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故弹力的方向一定和摩擦力方向垂直,故A正确;要产生摩擦力,需要满足两物体相互挤压,有相对运动趋势或发生相对运动,还需要接触面粗糙三个条件,但有弹力可能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或发生相对运动,或者接触面不粗糙,所以可能没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的两物体间一定会相互挤压,即有弹力,故B错误;根据f=μFN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力的大小总是成正比,但静摩擦力与弹力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故C错误;弹力有时是动力,有时是阻力,摩擦力也是有时是动力,有时是阻力,故D错误。]
2.(多选)如图甲、乙所示,物体A、B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的速度沿F方向匀速运动,接触面均粗糙,关于物体A、B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物体A受摩擦力,且方向与F相同
B.图甲中物体A不受摩擦力
C.图乙中物体A受摩擦力,且方向与F相同
D.图乙中物体B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且方向和F相反
BCD [因为物体A、B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的速度沿F方向匀速运动,所以物体A所受合力为0,对题图甲而言,物体A水平方向没有受到力,所以不受摩擦力,故A错误,B正确;而对题图乙中的物体A受力分析可知,物体A沿斜面方向合力为0,则摩擦力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等大反向,即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即摩擦力方向与F相同,故C正确;题图乙中,物体B沿斜面向上运动,斜面对物体B有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即摩擦力方向和F相反,故D正确。]
3.把一个重为G的物体,用一个水平力F=kt(k为恒量,t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粗糙墙壁上,物体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图所示,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f随t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B [由于物体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kt,由二力平衡得,墙壁与物体间的弹力FN=kt。当摩擦力Ff小于物体的重力G时,物体将沿墙壁下滑,此时物体与墙壁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Ff=μkt,当摩擦力Ff大小等于重力G大小时,物体有速度,不能立即停止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仍然是滑动摩擦力,当摩擦力Ff大于重力时,物体继续下滑,当物体静止时,滑动摩擦力将变为静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无关,跟重力始终平衡,静摩擦力大小为Ff=G,故选B。]
4.一本书重约5 N,有316页,书本正面朝上。现将一张A4纸夹在第158页与第159页间,A4纸能够覆盖几乎整个书页,如图所示。若要将A4纸抽出,至少需用约 2 N 的拉力。不计书皮及A4纸的质量,则A4纸和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最接近( )
A.20 B.30
C.0.40 D.0.50
C [A4纸抽出时,A4纸上下表面都受到书本的滑动摩擦力且大小相等,书共316页,A4纸夹在158页与159页之间,可知A4纸上边部分是整本书的一半,有Ff=2μFN=μG,解得A4纸和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0,故选C。]
回归本节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静止的物体总受静摩擦力,运动的物体总受滑动摩擦力,这种说法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例如黑板擦在桌面上滑动,静止的桌面受到黑板擦对它的滑动摩擦力;人走路,人与地面之间为静摩擦力。
3.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总是阻力,这种说法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摩擦力与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课时分层作业(十)
?题组一 滑动摩擦力
1.(多选)有关滑动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并有相对运动的物体间必有摩擦力
B.两物体之间有滑动摩擦力,则其间必有弹力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D.滑动摩擦力一定与压力的方向垂直
BD [滑动摩擦力的产生需要满足条件:接触、挤压、相对运动、不光滑,接触挤压时一定存在弹力,A错误,B正确;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而不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错误;滑动摩擦力沿着物体接触面,而压力垂直于物体接触面,两者一定垂直(同一接触面处),D正确。]
2.如图所示,汽车B在水平路面上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1向右运动,车上的货物A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2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v1<v2,货物A受到了汽车B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B.若v1<v2,汽车B受到了货物A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若v1>v2,货物A受到了汽车B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D.若v1>v2,汽车B受到了货物A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B [若v1<v2,货物A相对汽车向右滑动,货物A受到汽车B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汽车B受到货物A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A错误,B正确;若v1>v2,货物A相对汽车B向左滑动,货物A受到汽车B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汽车B受到货物A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C、D错误。]
3.关于滑动摩擦力公式Ff=μF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式中的压力FN一定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B.由μ=可知,动摩擦因数μ与滑动摩擦力Ff成正比,与压力FN成反比
C.由Ff=μFN可知,若μ一定,Ff与FN成正比
D.Ff的大小是由μ和FN决定的,还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
C [由滑动摩擦力公式Ff=μFN可知,FN是物体受到的弹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故A错误;μ只与接触面的材料及粗糙程度有关,与摩擦力Ff、压力FN无关,故B错误;由滑动摩擦力公式Ff=μFN可知,μ一定时,Ff与FN成正比,故C正确;由滑动摩擦力公式Ff=μFN可知,摩擦力Ff的大小是由μ和FN决定的,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故D错误。]
4.一块质量均匀分布的长方体木块按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种方式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其中甲图中木块做匀速运动,乙图中木块做匀加速运动,丙图中木块侧立在水平面上做与甲图相同的运动,木块各面粗糙程度相同。则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图中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f甲=f乙C.f甲=f乙=f丙 D.f丙C [由题意可知,三种情况下,木块与水平面间都发生了相对滑动,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公式f=μFN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和运动状态无关,只与木块与接触面的正压力大小以及木块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由于三种情况下,木块与接触面的正压力大小均等于木块重力的大小,则有f甲=f乙=f丙,故选C。]
5.所受重力为500 N的雪橇,在平坦的雪地上用10 N的水平拉力恰好可以拉着空雪橇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雪橇再载500 N的货物,那么,雪橇在该雪地上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
A.10 N B.20 N
C.510 N D.500 N
B [由题意可知,μ====0.02,如果雪橇再载500 N的货物,则雪橇在该雪地上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Ff′=μ(mg+m′g)=0.02×1 000 N=20 N,故选B。]
?题组二 静摩擦力
6.某同学在学习静摩擦力后构建了知识结构图,下列对图中①、②两空依次填写的内容全部正确的是( )
A.挤压、地面 B.形变、地面
C.形变、施力物体 D.弹力、施力物体
D [根据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知产生静摩擦的两个物体间必须粗糙、相互挤压有弹力,且有相对运动趋势,“相对”指的是受力物体相对施力物体。故选D。]
7.(源自鲁科版教材改编)如图所示,用大小为100 N的握力握住一个重为40 N的瓶子。瓶子竖直,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手掌与瓶子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则( )
A.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0 N
B.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0 N
C.当握力进一步增大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将成正比增大
D.当握力持续减小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将持续减小
A [瓶子重力为40 N,处于静止状态,则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为40 N,故A正确,B错误;当握力再增大时,瓶子受到的重力不变,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C错误;当握力逐渐减小时,导致瓶子的最大静摩擦力减小,但只要瓶子仍处于静止状态,则摩擦力大小不变,故D错误。]
8.如图所示,A、B两物体重力都等于10 N,各接触面间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F1=1 N和F2=2 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和B上,A、B均静止,则A受到的摩擦力和地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A.3 N,6 N B.1 N,2 N
C.1 N,1 N D.0,1 N
C [因两个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故所受的摩擦力均为静摩擦力。对物体A受力分析可知fA=F1=1 N; 对A、B组成的整体,由平衡条件可知F2=F1+fB,解得fB=1 N,故C正确。]
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8 kg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受到F1和F2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 N,F2=3 N。已知木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1,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则关于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F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撤去F1保留F2,则Ff=8 N,方向向左
B.若撤去F1保留F2,则Ff=3 N,方向向右
C.若撤去F2保留F1,则Ff=3 N,方向向左
D.若撤去F2保留F1,则Ff=10 N,方向向左
B [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F1和F2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可知Ff=F1-F2=7 N,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左。若撤去F1保留F2,由于F2=3 NFfmax=8 N,可知木块将向右运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f2=μmg=8 N,方向向左,故C、D错误。]
10.如图所示,小李同学将一重力为G的厚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纸的一部分伸出桌边,在白纸上放一本重力为4G的物理书,再在物理书上放上一瓶重力为3G的墨水瓶。用水平拉力F将白纸从物理书本底下向右迅速抽出(物理书未从桌面滑落),白纸被抽出过程中物理书与墨水瓶没有发生相对滑动,所有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在白纸被抽出过程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桌面对白纸施加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白纸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5μG
C.白纸对物理书的摩擦力大小为8μG
D.拉力F越大物理书与白纸间的摩擦力越大
B [白纸相对于桌面向右运动,则桌面对白纸施加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故A错误;白纸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μ·8G+μ·7G=15μG,故B正确;白纸对物理书的摩擦力大小为f1=7μG,故C错误;将白纸从物理书本底下向右迅速抽出(物理书未从桌面滑落),物理书与白纸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拉力F增大,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
11.(源自鲁科版教材改编)重为200 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45 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箱从原地移动以后,用40 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继续做匀速运动。求:
(1)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大小;
(2)木箱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f大小;
(3)木箱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4)如果用15 N的水平推力推静止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解析] (1)由题意知,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45 N。
(2)用40 N的水平推力,可以使木箱做匀速运动,则木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40 N。
(3)因Ff=μF压=μG,故μ===0.2。
(4)当推静止木箱的水平推力为15 N时,由于推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木箱仍保持静止,故此时木箱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f′=15 N。
[答案] (1)45 N (2)40 N (3)0.2 (4)15 N
1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叠放着物块A和木板B,物块A被固定在墙上的水平轻质弹簧拉着。已知物块A的质量mA=5 kg,木板B的质量mB=10 kg,物块与木板之间、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 N/m。g取10 N/kg,若要将木板B从A的下方匀速拉出。求:
(1)轻质弹簧的伸长量x;
(2)作用在木板B上的水平拉力F的大小。
[解析] (1)对物块A分析,根据二力平衡有F弹=μmAg=0.2×50 N=10 N,根据胡克定律得,弹簧的伸长量x== m=0.05 m。
(2)对木板B分析,F=μmAg+μ(mA+mB)g=0.2×50 N+0.2×150 N=40 N。
[答案] (1)0.05 m (2)40 N
13.打印机是现代办公不可或缺的设备,正常情况下,进纸系统能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纸”,进纸系统的结构如图所示。设每张纸的质量均为m,搓纸轮按图示方向转动时带动最上面的第1张纸匀速向右运动,搓纸轮与纸张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纸张与纸张之间、纸张与底部摩擦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工作时搓纸轮给第1张纸压力大小为F。重力加速度为g,打印机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意1张纸对下1张纸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B.最底层的1张纸没有受到摩擦片的摩擦作用
C.第2张与第3张纸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μ2(2mg+F)
D.只要满足μ1<μ2,“每次只进一张纸”一定能做到
A [第1张纸与第2张纸之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公式,其大小为Ff12=μ2(mg+F),除第1张纸与第2张纸之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外,其余任意两张纸之间包括最底层的1张纸与摩擦片之间均受静摩擦力作用,根据平衡条件,这些静摩擦力大小均相等,其大小为Ff静=Ff12=μ2(mg+F),A正确,B、C错误;搓纸轮对第1张纸的摩擦力最大值为Ff搓1=μ1F,第一张纸受到第二张纸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f12=μ2(mg+F)≈μ2F,要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纸”,需满足Ff搓1>Ff12,解得μ1>μ2,D错误。]
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