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北湖校区2025-2026学年高一上期开学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北湖校区2025-2026学年高一上期开学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10 15:2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北湖校区
2025-2026 学年高一上期开学测试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 10 小题,共 4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7 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 4 分;第 8~10 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我们在学习物理知识中,学到很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比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比值定义法等。下列情形中用到转换法的是( )
探究电阻大小跟材料的关系时,控制了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相同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时,通过木块被撞后滑行的远近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为了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我们把功与做功时间之比叫做功率
计算火车从岳阳到长沙的平均速度时,忽略火车的长度
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质点一定是很小的物体
质点是实际存在的有质量的点
质点就是物体的重心
质点是研究物体运动时的一种理想化模型
下列关于质点和参考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两岸青ft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ft相对出”是以两岸为参考系
研究一辆汽车从北京到泰安的运动路线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桥流水不流”是以桥为参考系
在研究歼-16 百米低空持续大载荷下连续筋斗的高难动作时,歼-16 可以视为质点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的永宁ft下,是现存最完整,陵寝建筑类型最齐全的古代皇室陵墓群。某同学周末和家人去清西陵游玩,他们于上午 9 时 30 分到达陵区,游玩后返回出发地,全程约 45 公里。这
里两个加下划线的数据所描述的依次为( )
时刻、位移 B. 时刻、路程
C. 时间间隔、位移 D. 时间间隔、路程
如图所示,水平面内一轻绳的一端固定在 O 点,另一端系一小球 P,现使小球 P 绕 O 点做半径为 L 的顺时针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球 P 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位移大小为2L
小球 P 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路程为1.5πL
小球 P 从 A 点运动到 C 点的路程为2L
小球 P 从 A 点运动到 D 点的位移大小为 2L
下列生活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夏季炎热时洒水能降温,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
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
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增大气压来降低沸点
如图,某同学从水平地面上的 A 点将足球正对着竖直墙壁向右贴地踢出,足球被墙壁反弹后运动至 B 点。已知 A、B 点到竖直墙壁的距离分别为 0.8m、2.0m,从 A 到 B 的时间为 2s,足球可视为质点,与墙壁的作用时间忽略不计,则足球从被踢出到运动至 B 点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为( )
1.4m/s,0.6m/s B. 1.4m/s,1.4m/s
C 0.6m/s,0.6m/s D. 0.6m/s,1.4m/s
如图所示,甲、乙、丙 3 人乘不同的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可能是( )
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 v甲,丙停在空中
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 v甲,丙匀速上升
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 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 v甲
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 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 v甲
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沿平直道路行驶,以 x 表示它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汽车在 0~40s 时间内的 x—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前 10s 内汽车做匀加速运动 B. t=10s 时速度达到最大
C. t=20s 时开始驶向出发点 D. 40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1.5m/s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它的v t 图像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在前 4 秒,物体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4m/s
在 4~8s 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在 10s 末,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改变
在 12s 末,物体的加速度为 3m / s2
二、实验题(每空 2 分,共计 14 分)
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 6V,小灯泡 L1 额定电流为 0.2A,电阻小于10Ω 。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
闭合开关前,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应位于 选填“A”或“B”)端;
实验电路连接完毕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产生此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小向同学移动滑片 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 I U 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用上述电路测量了L1 的额定功率后,再测定一个额定电流为“0.4A”的灯泡L2 的额定功率, L2 的电阻略小于10Ω ,需更改 表的量程,且更换成L2 后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原来的位置往
(选填“A”或“B”)移动使L2 正常发光。
在同学们已做过的物理实验中,有不少涉及到物理量的测量。其中有一类物理量可以直接用仪器进行测量,而另一类物理量只能间接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测量是属于 (选填“直接”或“间接”)测量。
三、解答题(共计 38 分)
图甲是《天工开物》里记载的一种捣谷的舂,“横木插碓头,硬嘴为铁,促踏其末而舂之”。若碓头质量为20kg ,不计横木的重力和转动摩擦,捣谷人双手与扶手之间的作用力为 0。
求碓头的重力;
碓头竖直下落0.5m ,用时0.4s ,求重力做功的功率;
质量为72kg 的捣谷人,左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 ,当他右脚在 B 点用最小力踩横木使其刚
好转动时,示意图如图乙,已知OA : OB 3 : 2 ,求人左脚对地面的压强。
某质点在 x 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表所示:
t /s 0 1 2 3 4 5
x / m 0 5 4 1 7 1
由表可以看出此质点开始运动后:
最远时,离原点的距离是多少?
第 2s 内质点的位移是多少?
在第一个 2s 内质点的位移和通过的路程分别为多少?
如图所示,某质点沿边长 AB = 3m,BC = 4m的矩形从 A 点沿逆时针方向匀速率运动,在 5s 内运动了矩形周长的一半到达 C 点。求:
平均速度;
平均速率。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北湖校区
2025-2026 学年高一上期开学测试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 10 小题,共 4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7 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 4 分;第 8~10 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我们在学习物理知识中,学到很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比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比值定义法等。下列情形中用到转换法的是( )
探究电阻大小跟材料的关系时,控制了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相同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时,通过木块被撞后滑行的远近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为了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我们把功与做功时间之比叫做功率
计算火车从岳阳到长沙的平均速度时,忽略火车的长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电阻阻值和多个因素有关,探究电阻大小跟材料的关系时,控制了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相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 A 错;
B.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将复杂的动能转换成显而易见的滑行距离,采用的是转换法,故 B
正确;
C.功率描述做功的快慢,功与做功时间之比定义了功率,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故 C 错误;
D.计算火车从岳阳到长沙的平均速度时,忽略火车的长度,将火车看作质点,质点是一种理想模型,采用的是理想模型法,故 D 错误。
故选 B。
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质点一定是很小的物体
质点是实际存在的有质量的点
质点就是物体的重心
质点是研究物体运动时的一种理想化模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A.能否看成质点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例如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以看成是质点,故 A 错误; BCD.质点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提出的,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质点是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不是物体的重心,故 BC 错误;D 正确;
故选 D。
下列关于质点和参考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两岸青ft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ft相对出”是以两岸为参考系
研究一辆汽车从北京到泰安的运动路线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桥流水不流”是以桥为参考系
在研究歼-16 百米低空持续大载荷下连续筋斗的高难动作时,歼-16 可以视为质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两岸青ft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ft相对出”是以“孤帆”,A 错误;
B.研究一辆汽车从北京到泰安的运动路线时可以忽略汽车的大小看成质点,B 正确;
C.“桥流水不流”可以理解为“桥动水不动”,意思就是说桥在运动,研究对象是桥,参考系是“水”,C 错误;
D.在研究歼-16 百米低空持续大载荷下连续筋斗的高难动作时,需要考虑飞机的形状,大小,不能看成质点,D 错误。
故选 B。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的永宁ft下,是现存最完整,陵寝建筑类型最齐全的古代皇室陵墓群。某同学周末和家人去清西陵游玩,他们于上午 9 时 30 分到达陵区,游玩后返回出发地,全程约 45 公里。这
里两个加下划线的数据所描述的依次为( )
A. 时刻、位移 C. 时间间隔、位移 【答案】B 【解析】 B. 时刻、路程 D. 时间间隔、路程
【详解】上午 9 时 30 分到达陵区,可知上午 9 时 30 分是时间轴上的点,是时刻;全程约 45 公里,不知道运动的轨迹,所以 45 公里是路程。故 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如图所示,水平面内一轻绳的一端固定在 O 点,另一端系一小球 P,现使小球 P 绕 O 点做半径为 L 的顺
时针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球 P 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位移大小为2L
小球 P 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路程为1.5πL
小球 P 从 A 点运动到 C 点的路程为2L
小球 P 从 A 点运动到 D 点的位移大小为 2L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小球 P 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位移大小为连接 AB 的线段长度,应为 2L ,故 A 错误;
B.小球 P 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路程为弧长,应为0.5πL ,故 B 错误;
C.小球 P 从 A 点运动到 C 点的路程为πL ,故 C 错误;
D.小球 P 从 A 点运动到 D 点的位移大小为连接 AD 的线段长度,应为 2L ,故 D 正确。故选 D。
下列生活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夏季炎热时洒水能降温,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
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
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增大气压来降低沸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向地上洒水能降温,是因为水蒸发需要吸收热量,故 A 错误;
B.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故 B 正确;
C.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石蜡是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故 C
错误;
D.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锅内可以达到比较高的温度,所以食物容易熟,故 D 错误。
故选 B。
如图,某同学从水平地面上的 A 点将足球正对着竖直墙壁向右贴地踢出,足球被墙壁反弹后运动至 B 点。已知 A、B 点到竖直墙壁的距离分别为 0.8m、2.0m,从 A 到 B 的时间为 2s,足球可视为质点,与墙壁的作用时间忽略不计,则足球从被踢出到运动至 B 点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为( )
1.4m/s,0.6m/s B. 1.4m/s,1.4m/s
C. 0.6m/s,0.6m/s D. 0.6m/s,1.4m/s
【答案】D
【解析】
【详解】足球从被踢出到运动至 B 点的位移大小为
x 2.0m 0.8m 1.2m
则平均速度为
足球从被踢出到运动至 B 点的路程为
v x 0.6m / s
1 t
s 2.0m+0.8m 2.8m
则平均速率
故选 D。
v s 1.4m / s
2 t
如图所示,甲、乙、丙 3 人乘不同的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可能是( )
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 v甲,丙停在空中
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 v甲,丙匀速上升
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 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 v甲
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 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 v甲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 B.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匀速下降,而且v乙 v甲 ,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停在空中,也可能匀速上升,故 AB 正确;
CD.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匀速下降,且v丙 v甲 ,故 C 错误,D 正确。
故选 ABD。
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沿平直道路行驶,以 x 表示它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汽车在 0~40s 时间内的 x—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前 10s 内汽车做匀加速运动 B. t=10s 时速度达到最大
C. t=20s 时开始驶向出发点 D. 40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1.5m/s
【答案】CD
【解析】
【详解】A.x—t 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前 10s 内图像的斜率不变,则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 错误;
x—t 图像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图像在 20~40s 斜率的绝对值最大,故 B 错误;
x—t 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在 t=20s 时,图像的斜率变为负,即速度变为负,汽车的运动方向改变,开始驶回出发点,故 C 正确;
由图可知,40s 内的位移为 x 60m
则平均速度为v x 1.5m / s ,故 D 正确。
t
故选 CD。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它的v t 图像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在前 4 秒,物体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4m/s
在 4~8s 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在 10s 末,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改变
在 12s 末,物体的加速度为 3m / s2
【答案】AD
【解析】
【详解】A.前 4 秒,物体匀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故 A 正确;
v 0 vt
2
4m / s
B.在4 ~ 8s 内,物体速度恒为 8m / s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B 错误;
C. v t 图像中,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在 10s 末前后速度均为正值,速度方向不变,故 C 错误;
D.在 12s 末,物体的加速度为
0 12
a 14 10
3m / s2
故 D 正确。
故选 AD。
二、实验题(每空 2 分,共计 14 分)
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 6V,小灯泡 L1 额定电流为 0.2A,电阻小于10Ω 。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
闭合开关前,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应位于 选填“A”或“B”)端;
实验电路连接完毕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产生此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小向同学移动滑片 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 I U 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用上述电路测量了L1 的额定功率后,再测定一个额定电流为“0.4A”的灯泡L2 的额定功率, L2 的电阻略小于10Ω ,需更改 表的量程,且更换成L2 后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原来的位置往
(选填“A”或“B”)移动使L2 正常发光。
在同学们已做过的物理实验中,有不少涉及到物理量的测量。其中有一类物理量可以直接用仪器进行测量,而另一类物理量只能间接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测量是属于 (选填“直接”或“间接”)测量。
【答案】(1) (2)A
(3)小灯泡断路 (4)0.3
(5) ①. 电压 ②. B
(6)间接
【解析】
【小问 1 详解】
灯泡额定电压约为U IR 0.2A 10 2V
电压表应选 0~3V 量程,把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如图所示
【小问 2 详解】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由图甲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应位于 A 端。
【小问 3 详解】
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产生此现象的可能原因是与电压表并联的小灯泡断路。
【小问 4 详解】
由图乙可知,灯泡额定电流 0.2A 对应的电压是 1.5V,则灯泡额定功率
P UI 1.5V 0.2A 0.3W
【小问 5 详解】
更换灯泡后,灯泡额定电压约为 0.4A×10Ω=4V>3V
应更换电压表量程,灯泡额定电压变大。
由电路图甲可知,应向 B 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将滑片向 B 端滑动,使灯泡两端电压增大,当灯泡电压增大到额定电压时,灯泡正常发光。
【小问 6 详解】
测量电功率时,要用电压表测出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流过用电器的电流,然后求出电功率,属于间接测量。
三、解答题(共计 38 分)
图甲是《天工开物》里记载的一种捣谷的舂,“横木插碓头,硬嘴为铁,促踏其末而舂之”。若碓头质量为20kg ,不计横木的重力和转动摩擦,捣谷人双手与扶手之间的作用力为 0。
求碓头的重力;
碓头竖直下落0.5m ,用时0.4s ,求重力做功的功率;
质量为72kg 的捣谷人,左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 ,当他右脚在 B 点用最小力踩横木使其刚好转动时,示意图如图乙,已知OA : OB 3 : 2 ,求人左脚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1)200N
(2)250W (3)2.1×104Pa
【解析】
【小问 1 详解】
碓头的重力G mg 20 10N 200N
【小问 2 详解】
碓头竖直下落0.5m ,重力做的功W Gh 200 0.5J 100J
重力做功的功率 P
t
100
0.4
W 250W
【小问 3 详解】
由杠杆平衡条件得,人对杠杆的力为 F
G OA 200 3 N 300N
1 OB 2
由力的相互作用得,人受到杠杆的力为 F2 F1 300N
人受到重力、地面支持力、杠杆的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
F支持 G人 F2 72 10N 300N 420N
由力的相互作用得,人左脚对地面的压力 F压 F支持 420N
人左脚对地面的压强 p F压
S
420 Pa 2.1 104 Pa
200 10 4
某质点在 x 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表所示:
t /s 0 1 2 3 4 5
x / m 0 5 4 1 7 1
由表可以看出此质点开始运动后:
最远时,离原点的距离是多少?
第 2s 内质点的位移是多少?
在第一个 2s 内质点的位移和通过的路程分别为多少?
【答案】(1)7m (2)-9m
(3)-4m,14m
【解析】
【小问 1 详解】
位置正负号代表方向,由表可知,在t=4s 时离原点最远,距离是 x 7m
【小问 2 详解】
第 2s 内质点的位移 x x2 x1 9m
【小问 3 详解】
在第一个 2s 内质点的位移 x2 x2 x0 4 0 4m
通过的路程 s 5 5 4 14m
如图所示,某质点沿边长 AB = 3m,BC = 4m 的矩形从 A 点沿逆时针方向匀速率运动,在 5s 内运动了矩形周长的一半到达 C 点。求:
平均速度;
平均速率。
【答案】(1) v = 1m/s,方向由 A 指向 C;(2) v = 1.4m/s
【解析】
【分析】
【详解】(1)根据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v = x t
x = m
计算出
v = 1m/s
方向由 A 指向 C
(2)根据平均速率的计算公式
v = s t
s = 3 + 4m = 7m
计算出
v = 1.4m/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