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测试生物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测试生物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10 21:2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11分)为探究水稻光合效率与结实率之间的内在联系,科研人员展开如下研究。
(1)水稻叶片利用发生在
的光反应产生的
在叶绿体
中将
还原,进而形成蔗糖和淀粉。
(2)科研人员对水稻的光合作用途径进行改造,
获得植株G,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影响水稻结实率和产量的关键期)分别
检测其茎节韧皮部中有机物含量,结果如下表。
抽穗期
成熟期
植株类别
淀粉
蔗糖
淀粉
蔗糖
(mg·g1DW)
(mg·g1DW)
(mg·g1DW)
(mg·glDW)
野生型(WT)
38
3
22
植株G
65
24
90
实验结果显示,与WT相比,
(3)种植后发现,植株G的结实率低于预期。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将WT与植株G进行正反交,结果如图1;观察
WT与植株G花粉内部情况,结果如图2。
淀粉粒
柱头上萌发
的花粉数目
2550
G(2)×WT()
WT(♀)×G(6)1
植株G
图1
图2
75
口蔗糖 淀粉
依据图1、图2结果推测,植株G结实率低的原因是
50
(4)花粉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己知蔗糖通过韧皮部运输至花粉后转化为淀粉,
进而形成淀粉粒。科研人员发现,植株G韧皮部中积累大量淀粉,推测淀粉“阻塞”蔗糖
运输。为验证上述推测,检测了植株G花粉中的有机物含量,结果如图3。图3结果是否
WT
植株G
支持科研人员的推测,请说明理由。
图3
20.(12分)自然界中,一些植物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会出现花粉(雄配子)败育的现象,
称为雄性不育。科学家己经在水稻、玉米等作物中选育出雄性不育株用于杂交育种。
(1)雄性不育株在杂交育种中的优势是不需进行
操作。将某品种的水稻雄性不育株做
与正常育性植
株杂交,F1恢复育性,F1自交后代中育性正常植株占
,表明雄性不育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用常规育种方
法始终未能获得理想的雄性不育保持系(使雄性不育性状能遗传下去的品系)。
(2)研究者在水稻中选育了一种受温度影响(温敏)的雄性不育纯合S品系,环境温度高于26℃时表现为雄性不育、低于
该温度恢复育性。S品系在育种中的优势为:高温时雄性不育用于杂交育种,低温时
。研
究发现,高温导致S品系减数分裂
期异常,无法形成四分体,最终导致雄配子败育。
(3)环境温度的剧变常导致温敏雄性不育性状不稳定。科学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了雄性不育突变体(),又将育性
恢复基因M转入另一染色体上,同时转入的还有P基因,称为MGM保持系(图1)。MGM保持系自交过程如图2。
MGM保持系

3配子
♀配子
PM/m
PM/m
MGM保持系
败育
PM/mm
mm
图1
图2
据图2可知,P基因的作用是
,请简述MGM保持系在培育雄性不育植株中的优
势。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测试生物第7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