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结合课文,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01
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注意锤炼语言,融入真情实感。
02
根据提纲完成写作任务,做到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03
学 习 目 标
任 务 群
任务一:阅读教材 获得技法
任务二:抓住要素 叙写清楚
任务三:按照顺序 叙写条理
任务四:聚焦矛盾 写出波澜
任务五:添加细节 叙写具体
任务六:融入情感 叙写真切
为丰富校园文化,我校“春蕾”文学社拟开展“抒写美好瞬间 记录难忘事件”征文活动。请你用本节作文导写课学会记事技巧,并写一篇记事文章进行应征。
想要写好,先学技巧。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9页《学会记事》,说一说你的收获。
任务一:阅读教材 获得技法
1. 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培养这种能力需要反复地学习、训练。
2. 是记事的基本要求,一般要写出事情的 、 和
。事情的 是记叙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写,写详细些。
3.记事也是为了传达感情,分享体验,因此,还要学会写得 。
4.还要注意锤炼 ,学习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抓住一些感人的 。
阅读教材,把课本强调的重点内容画在书上,说一说你从中获取的信息。
记事
写清楚
起因
经过
结果
有感情
语言
细节
经过
任务一:阅读教材 获得技法
任务一:阅读教材 获得技法
那么教材具体给了我们哪些技法提示呢?跟着老师进行总结。
抓住要素、叙写清楚
按照顺序、叙写条理
聚焦矛盾、写出波澜
任务一:阅读教材 获得技法
融入情感、叙写真切
添加细节、叙写具体
任务二:阅读教材 获得技法
课 堂 小 结
写清楚是记事的基本要求,一般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事情的经过是记叙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写,写详细些。
——教材39页
任务二:抓住要素 叙写清楚
任务二:抓住要素 叙写清楚
阅读《散步》一文,梳理记事要素,填写下表并写出你的探究发现。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初春
田野
一家人在田野散步
我和家人
出现矛盾:奶奶想走大路,孩子想走小路
解决矛盾:一家人走小路
走不过去的时候,“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
探究发现
《散步》叙事清楚完整,重点写了路线选择经过,突出了“分歧”与解决的过程。——记事要抓住要素,叙写完整。事情经过是记叙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写、写详细。
要把一件事写清楚,动笔之前先要想清楚,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再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来。
——教材39页
任务三:按照顺序 叙写条理
阅读《秋天的怀念》,圈画文中表示时间、地点的语句,填写下表并写出你的探究发现。
任务三:按照顺序 叙写条理
场景 时间 地点
一 双腿瘫痪后、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
二
三 邻居小伙背着我去看她
四
四周的墙壁
探究发现
交代时间,地点等记叙的要素时,可以直接交代,也可以间接交代。间接交代时可以通过环境以及特定的事物、情节等来暗示。
北海的菊花开了
屋里、窗前
她出去后
又是秋天
妹妹推着我去北海
将事件写清楚的具体方法: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背景;有条理地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突出重点情节。
任务二:想一想·跟作家学会观察
课 堂 小 结
课堂练笔一
下面这段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请进行修改。
要求:(1)直接或间接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2)梳理事情发展的脉络,突出重点的过程。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夏天的一个傍晚,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回想着放学时老师对我的表扬,脚步也轻快了起来。突然,路上“杀”出了一块石头,我踩着它脚底一滑,瞬间跌倒在地。一阵热辣传来,手掌上渗出丝丝血迹,校服裤子也被水泥地面刮擦出了大口子。暮色渐浓,我一瘸一拐地走回了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叮嘱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修改示例
矛盾冲突时戏剧的基本表现形式。写作文亦是如此,写好矛盾的发生、解决过程,可使行文曲折,产生波澜。
任务四:聚焦矛盾 写出波澜
任务四:聚焦矛盾 写出波澜
试着填写下列表格,看《散步》如何聚焦矛盾,把事件写出了波澜。
愿 望
一家人一起在早春的田野散步
障碍
解决
障碍
解决
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我”决定走大路
母亲决定走小路,走不过去的地方,让儿子 背自己
听从母亲,走小路,我背起母亲 妻子背起儿子
明确
生活中遇到障碍的时候,为了实现理想、目标,达成愿望,每个人都会付出努力。在记事中恰当叙写人物为解决矛盾所做的努力,写出矛盾解决的过程,可以体现人物特点,突出作品主题,让记事更吸引人。
此外,还要注意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锤炼语言……
——教材39页
任务五:添加细节 叙写具体
任务五:添加细节 叙写具体
阅读《秋天的怀念》片段,看作者如何添加细节,把当时的情景叙写具体的,再说一说你的探究发现。
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任务五:添加细节 叙写具体
明确:选段写“我”双腿瘫痪后,母亲鼓励“我”好好儿活一事,运用细节描写,使事件更加具体。作者为了突出“我”脾气暴怒无常,以“突然……砸碎”“猛地……摔”“狠命地捶打”等动作细节来表现;为了突出母亲理解、担忧、焦急的复杂心情,以“悄悄地躲”“偷偷地听”“悄悄地进来”“扑过来抓住我的手”等动作细节以及“眼边儿红红的”等神态细节来表现。
探究发现
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添加一些细节,具体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境,将会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将“课堂练笔一”那个片段,围绕“摔跤倒地的一瞬间”,增加细节继续修改。
要求:(1)确定值得详写的环节。(2)增加细节来着重描写。
课堂练笔二
根据提示,小组讨论细节描写的方法,填写“修改引导”并完成片段修改。
“摔跤倒地的一瞬间”修改引导 人物描写 (1)人物描写方法有: 等,摔跤倒地一瞬间的动作,可以这样分解:
环境描写 (2)用环境衬托要注意这些画面: 。
其他方法 (3)多维度渲染,可以运用 等写法添加这些细节:
。
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鞋底一歪,身体重心忽的向一旁倒下,右手下意识撑住地面,一声“啊呀”还未出口,右膝盖已重重地朝地上擦去……火辣猛烈袭来,我龇牙咧嘴,分不清是痛还是哭。想着自己的样子,又羞又恼。
躺在地上,烈日的余温还未消散,四周静悄悄
修辞、正侧面描写、对比衬托
疼!疼!霎时脑袋一片空白
夏天的一个傍晚,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回想着放学时老师对我的表扬,脚步也轻快了起来。突然,路上“杀”出了一块石头,我踩着它,鞋底一歪,身体重心忽的向一旁倒下,右手下意识撑住地面,一声“啊呀”还未出口,右膝盖已重重地朝地上擦去……天旋地转之后,躺在地上,烈日的余温还未消散,四周静悄悄。随即火辣猛烈袭来,疼!疼!霎时脑袋一片空白,我龇牙咧嘴,分不清是痛还是哭。想着自己的样子,又羞又恼。仔细一看,手掌上渗出丝丝血迹,校服裤子也被水泥地面刮擦出了大口子。暮色渐浓,我一瘸一拐地回了家。开门看见我的“惨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围了上来,拿药水、贴纱布,奶奶急的连声说:“走路要小心呀!"
修改示例
很多时候,记事也是为了传达情感、分享体验。因此,还要学会写得有感情。
——教材39页
任务六:融入情感 叙写真切
阅读《秋天的怀念》片段,想一想这些句子是怎样表达感情并感染读者的,再说一说你的探究发现。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2)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明确:“悄悄地躲”“偷偷地听”“挡”“憔悴”“央求般的神色”这一系列细节中包含了母亲对“我”的深沉的爱,读来让人感动。这恰恰体现了“学会记事”的更高要求——有感情。
探究发现
只要我们在记事的过程中抓住细节,使用一些能够表达感情的词语或句子,进行细腻的描绘,读者便能从平静的叙述中感受到感人的力量。
任务六:融入情感 叙写真切
阅读《散步》一文中的相关语句,探究作者是怎样在叙述中融入感情的。
(1)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
(2)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明确:作者的情感在文笔中自然流露,第一句用两个“太迟”表达了怕母亲熬不住,急切盼望春暖花开的心情;第二句是文章的结尾,作者用叠词“慢慢”“稳稳”等写出了内心的责任感,情味浓郁,引起读者共鸣。
任务六:融入情感 叙写真切
继续修改“课堂练笔一”那个片段,结合我们的生活体验,揣摩当我摔倒之后,我、爷爷奶奶的心境变化,融进情感。
课堂练笔三
夏天的一个傍晚,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回想着放学时老师对我的表扬,脚步也轻快了起来。兴许是得意忘形,路上突然“杀”出了一块石头,我踩着它,鞋底一歪,身体重心忽的向一旁倒下,右手下意识撑住地面,我的脑海里蹦出两个字:“完了!”一声“啊呀”还未出口,右膝盖已重重地朝地上擦去……天旋地转之后,躺在地上,烈日的余温还未消散,四周静悄悄。随即火辣猛烈袭来,疼!疼!霎时脑袋一片空白,我龇牙咧嘴,分不清是痛还是哭。想着自己的样子,又羞又恼。仔细一看,手掌上渗出丝丝血迹,校服裤子也被水泥地面刮擦出了大口子。我摇晃着站起,像一个打了败仗的士兵,回去肯定要受到一顿“狂风暴雨”的批评了。暮色渐浓,我不敢停留太久,一瘸一拐地回了家。
修 改 示 例
开门看见我的“惨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吓了一跳,正在厨房里的爷爷不停地在围裙上擦拭湿漉漉的双手,想搀扶我;奶奶急的连声说:“这是怎么了,可要当心呀!”爸爸找药水、拿纱布,妈妈仔细检查我的伤口,一边直吹气,一边问我疼不疼;我摇摇头,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愧疚漫上心头,鼻子一阵酸楚,那些醒目的伤口似乎在提醒着我,爱护自己,也是孝敬长辈的表现。以后,可不能再让他们担心了!
附:板书设计
抒真情
说真话
记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