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选材剪裁设线索 安排详略用方法 《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选材剪裁设线索 安排详略用方法 《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0 15:5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借助课文,帮助学生认识立意对于文章写作的重要性。
01
从读到写,学习如何表达中心、设置线索、安排详略。
02
写作实践,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让文章的中心更突出。
03
学 习 目 标
任 务 群
任务一:梳理新知 明确中心
任务二:发散思维 确立中心
任务三:圈画教材 获得技法
任务四:回顾经典 技法点拨
任务五:实战演练 学以致用
元代教育家程端礼说:“立定主意,便布置间架,以平日所见,一笔扫就,却旋改可也。如此则笔力不馁。作文以主意为将军,转换开,如行军之必由将军号令……如通篇主意间架未定,临期逐旋摹拟,用尽心力,不成文矣。”这段话阐明了“立定主意”的重要性。这里的“立定主意”便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确立中心”。请大家走进这节“如何突出中心”的作文指导课,完成相应学习任务。
任务一:梳理新知 明确中心
任务一:梳理新知 明确中心
什么是“文章的中心”?请同学们阅读68页教材第一段回答。
中心,是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每篇文章都要有一个相对集中而明确的中心。
补充:中心思想(亦称“立意”),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贯串全文的核心,是作者在文章中努力通过各种事例来阐明的中心,它在文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简单地说,中心思想就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和情感。
任务一:梳理新知 明确中心
请同学们说说本单元前三篇文章的中心各是什么?
篇 目 中 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往事依依》
《再塑生命的人》
通过百草园童年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追忆,既表现了美好的童真童趣,展现了一个儿童的成长,也隐含着对已逝的快乐童年的惆怅。
以题目作为贯串全文的纽带,依次写了观山水画、读《水浒》、诵《千家诗》听国文课等往事,表达了对读书的挚爱、对老师的感激、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也暗含对年轻代的劝勉之意。
通过描绘作者与莎莉文老师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写出作者自己生活和心理的巨大变化,突出莎莉文老师的关爱和教导对作者无异于赐予新生的重要意义,表达了对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任务二:发散思维 确立中心
任务二:发散思维 确立中心
中心思想就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和情感。作文审题时,对于同一个话题,我们从不同角度出发,可以提炼出不同的中心。怎样提炼 可以采用发散思维。假如要以“书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想一想可以有哪些确立中心的角度
示例1:我的书包——说明事物。视书包为客观事物,着眼于介绍、说明,从书包的功能、外观设计、内部构造等方面突出中心。如:我的书包、智能书包……
任务二:发散思维 确立中心
示例2:我是书包——调动情感。赋予书包以生命,发挥想象,倾听它的心声:为主人负担重而鸣不平,因主人乱丢乱放而委屈,因主人偷懒,书包瘪瘪而自怨自艾;也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写它的小主人,反映它的小主人日常学习生活的精彩。如:书包的诉说、书包的自白、书包“减肥”记、书包奇遇记……
示例3:我和书包——讲述故事。着眼于书包和主人的关系,写出对书包的特殊记忆,记录这一路的成长感受;视书包为情感的承载物,着眼于记述与书包有关的人物故事或是记述送书包的人与书包及“我”的故事、借以表达对送书包之人的特殊情感。如:我和书包、哭泣的书包、温暖的书包、书包里的爱
任务二:发散思维 确立中心
课 堂 小 结
在提炼中心时,尽量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然后进行比较,力争文章立意新奇且富有内涵。
任务三:圈画教材 获得技法
任务三:圈画教材 获得技法
那么教材具体给了我们哪些技法提示呢?跟着老师进行总结。
精心选材、表现中心
巧设线索、突出中心
任务三:圈画教材 获得技法
详略得当、凸显中心
任务三:圈画教材 获得技法
巧用方法、强化中心
任务三:圈画教材 获得技法
课 堂 小 结
如何突出中心
精心选材、表现中心
巧设线索、突出中心
详略得当、凸显中心
巧用方法、彰显中心
任务四:回顾经典 技法点拨
任务四:回顾经典 技法点拨
回忆如下课文的相关内容,填表,并写出你的探究发现。
技法一
课文 选材 中心
《散步》
一家三代在田野散步
孝道、责任、生命……
探究发现
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日常生活小事,从中揭示生活的真谛和事物的本质特征。
任务四:回顾经典 技法点拨
回忆如下课文的相关内容,填表,并写出你的探究发现。
技法二
篇 目 线 索 线索类型 中 心
《母鸡》 (四年级下册)
《秋天的怀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对母鸡的态度变化
以情感为线索
赞颂母爱的伟大
探究总结
一篇文章线索清晰且完整,中心便会突出。设置线索可以从“事”“物”“时空”“情感”等角度考虑。
看花
以事件为线索
母亲的坚强与伟大,
对母亲的愧疚与怀念
百草园(游戏玩乐)→三味书屋(读书学习)
以地点为线索
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烂漫的欢乐心理
任务四:回顾经典 技法点拨
技法小贴士
线索是指以某个事物将文章的写作素材组织和串联起来,线索必须和所写的内容紧密相关,必须有利于记叙情节的展开,必须有助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线索的设置还要做到首尾呼应,使全文上下一贯,结构严谨,从而突出文章的中心。
任务四:回顾经典 技法点拨
技法三
回忆如下课文的相关内容,填表,并写出你的探究发现。
篇目 中心 详写内容 略写内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往事依依》
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烂漫、自由快乐的心理。
1.百草园的景物;
2.美女蛇的故事;
3.雪地捕鸟。
问“怪哉”虫、在三味书屋后园玩耍、读书、习字、画画儿等。
从不同层面回忆童年的往事,抒发了热爱自然、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读《千家诗》和两位国文老师上课的情景。
看山水画和《水浒传》插图、受教导。
任务四:回顾经典 技法点拨
篇目 中心 详写内容 略写内容
《再塑生命的人》
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我”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我”的心理状态、莎莉文老师教“我”学会拼写“d-o-1-1”这个单词, 带“我”理解“水”的含义。
第一次拥抱,摔新娃娃和拼新娃娃等。
探究总结
突出中心,还要注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能强化中心的内容,不妨详细叙述,细致描写,甚至着意强调;相反,与中心关系较远的或不太典型的内容则简略叙述。
任务四:巧用方法、彰显中心
根据下列提示,判断所用的彰显中心的方法技巧。
技法四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刘湛秋《雨的四季》开篇
开门见山,明确中心
任务四:回顾经典 技法点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冰心《荷叶·母亲》篇末
篇末点题,深化中心
任务四:回顾经典 技法点拨
一语反复,强化中心
《秋天的怀念》,“好好儿活”。关键句反复出现,强调中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强地活下去,活出尊严”。
任务四:回顾经典 技法点拨
以小见大,突出中心
《散步》。一件平常的生活小事中蕴含着孝道、责任、生命、选择等丰厚的内涵,主旨耐人寻味,使读者从中领受教益。
任务四:回顾经典 技法点拨
抑扬对比,强调中心
《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山海经〉》,先写阿长迷信、睡相不好、喜欢切切察察,再写她为“我”买来《山海经》,表达了阿长对“我”的关爱以及“我”怀念长妈妈的思想感情。
任务四:回顾经典 技法点拨
课 堂 小 结
如何突出中心
精心选材、表现中心
巧设线索、突出中心
详略得当、凸显中心
巧用方法、彰显中心
开门见山,明确中心
篇末点题,深化中心
一语反复,强化中心
以小见大,突出中心
抑扬对比,强调中心
任务五:实战演练 学以致用
课堂练笔:餐桌前的谈话
回想一下,家里人一起吃饭时,大家在餐桌前都会谈论些什么 也许是当天发生的事,也许是正在看的电视节目……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一、审 题
①先审题目的限定性。
②再审题目的开放性。
人物为多个人,而非一个人;
地点限定在“餐桌前”;
时间限定为人们聚集在餐桌前的时段。
①人物的开放度在于题目没有限定重点表现的人物,只要是家里人即可。
②地点的开放度表现在可以是家中餐桌前,可以是饭店餐桌前……
③时间的开放度表现在可以是一年中的任何一天,具体的时段也不固定。
④事件的开放度最大,可以是对某个问题的讨论,可以是一次激烈的争论,可以是长辈语重心长的教导,也可以是妙趣横生的模仿秀……
二、提炼中心
谈话内容 表现主题
和家人畅谈乐事
和家人解决纷争
和长辈回忆往事
珍惜美好生活
互相关爱、体谅包容
感慨生活艰辛
三、选材组材
确定中心之后,还要对写作素材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和组织,确定人物主次,围绕中心,想好详写什么,略写什么,最后通过什么方式点明中心。
餐桌前的谈话
天色已晚,母亲下班后回到家。她的脸色很不好,皱着眉头,脸色很凝重,也一直没有同我说过话。这时父亲把给母亲留的饭菜端到了餐桌上。母亲开始滔滔不绝地对我们抱怨起单位的工作。说老总把责任全部推到了她身上,还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说到激动处,母亲干脆放下了勺子,任由饭菜慢慢冷却.….
父亲试图化解母亲的怨气,开始劝说母亲。说到了老板平日如何赏识母亲,给母亲发奖金,把一切重要的事情全部交给母亲去做,而且最近还要把母亲提成副总。母亲毫不领情地说:“干的是副总的活,拿的是普通员工的工资,还要忍受这么自大的人,副总提不提无所谓,工资,还不如不涨。”说罢,烦躁地低头吃了两口饭菜。父亲有些生气了,说:"人家是有点自大,但是你总不能天天抱怨。把你从普通员工提成副总你还不乐意 那你干脆别干了。”母亲听到这里急了:“他不配当老板!你帮他还是帮我啊!”母亲看起来真的生气了,她从饭碗里抽出勺子,一下子摔到暖气上,碗也推到地板上,然后冲进了我的屋,重重地甩上了门。父亲惊呆了:“不是,你给我摔什么啊,是我招你了吗 把饭留出来就是为了给你吃!”
示 例
母亲躲在我的屋里什么也没说……
父亲愁眉不展,一言不发……我弯下身来,把地上的饭菜扫进垃圾桶,再用拖布和湿纸巾把地上的油擦干,还拿空气清新剂喷了几下,这才遮盖了油的味道。此时我却丝毫没有注意到父亲正默默地看着我的一举一动。
过了一会儿,母亲轻轻地把屋门推开,平静地走了出来,说:“对不起,我不该抱怨,更不该对着你们掉东西,今天心情实在不好。平时我教育孩子不抱怨,今天却没有以身作则。”
父亲走过去给了母亲一个拥抱,说:“我也要说对不起,我的态度也不好。”他们慢慢地说着,家里的气氛又恢复了平静。我深深地知道,他们两个人都很累,在单位忙了一天,还要为我操心。家是每个人温暖的港湾,他不仅接纳了你的欢乐,还会包容你的痛苦,因为家里的亲人永远不会嫌弃你,会一直安慰你。作为孩子的我只能多去体谅他们,学会懂事,学会成长。
[评析]作者没有选择温馨浪漫的场景大晒幸福,也没有把关注点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大写特写父母对自己如何关爱、理解。而是默默关注着父母,听他们诉说一天的疲惫和烦恼,用无言的方式静静地表达对父母的关心和体贴。
作者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一个生活场景,在详写父母二人对话冲突之后,略写自己收拾地上的油污,文笔简练而生动,为父母最后相互道歉、家庭生活恢复平静作了铺垫。这篇文章以赞美亲人之间的包容和理解为中心,选材独特,叙述自然,详略得当。难得的是,在叙事之后,小作者还以议论抒情的方式发表自己对家庭生活的看法,点明了中心。
附:板书设计
如何突出中心
精心选材、表现中心
巧设线索、突出中心
详略得当、凸显中心
巧用方法、彰显中心
开门见山,明确中心
篇末点题,深化中心
一语反复,强化中心
以小见大,突出中心
抑扬对比,强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