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语文七上 第五单元(单元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语文七上 第五单元(单元复习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0 15:5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第五单元
字 音 字 形
1.读读写写
17.猫 逗(dòu) 缕(lǚ) 倚(yǐ) 妄(wànɡ)
消耗(hào) 忧郁(yù) 懒惰(duò) 怂恿(sǒnɡ yǒnɡ)
安详(xiánɡ) 乞丐(ɡài) 预警(jǐnɡ) 怅然(chànɡ)
蜷伏(quán) 叮嘱(zhǔ) 惩戒(chénɡ)悲楚(chǔ)
断语(duàn) 冤枉(yuān) 虐待(nüè) 芙蓉鸟(fú rónɡ)
畏罪潜逃(qián) 绫(línɡ) 污涩(sè) 诅骂(zǔ)
18.我的白鸽 喙(huì) 惬意(qiè) 排解(jiě) 豁朗(huò)
蜕变(tuì) 邋遢(lā tɑ) 骊山(lí) 亭亭玉立
风烛残年 孵化(fū) 怦然(pēnɡ) 土坯(pī)
诱饵(ěr) 诞生(dàn) 聆听(línɡ) 亢奋(kànɡ)
蔑视(miè) 肮脏(ānɡ) 翱翔(áo) 南麓(lù)
兵谏(jiàn) 美味佳肴(yáo)
19.大雁归来 雾霭(ǎi) 缄默(jiān) 迁徙(xǐ) 赌注(dǔ)
沼泽(zhǎo) 瞄准(miáo) 盘旋(xuán) 喧嚷(xuān)
邀请(yāo) 凋零(diāo) 枯燥(zào) 弥漫(mí)
目空一切 偷偷摸摸 水洼(wā) 香蒲(pú)
狩猎(shòu) 蹼鸡(pǔ) 环颈雉(zhì) 沙锥鸟(zhuī)
20.狼 缀(zhuì) 窘(jiǒnɡ) 苫(shàn)蔽 眈(dān)
少(shǎo)时 瞑(mínɡ) 暇(xiá) 积薪(xīn)
隧(suì)入 尻(kāo)尾 假寐(mèi) 黠(xiá)
2.读音易错
17.猫 郑振铎( duó) 消耗(hào) 红绫(línɡ) 怂恿(sǒnɡ yǒnɡ)
诅骂(zǔ) 污涩(sè) 怅然(chànɡ) 虐待(nüè)
郁( yù)闷 一缕(lǚ) 蜷伏(quán) 妄(wànɡ)
惩戒(chénɡ) 叮嘱(zhǔ) 畏罪潜逃(qián)
18.我的白鸽 惬意(qiè) 孵化(fū) 隧( suì)道 豁朗(huò)
幢( zhuànɡ) 蜕变(tuì) 拗( ào)手 聆听(línɡ)
亢奋(kànɡ) 喙(huì) 稚( zhì)气 栖( qī)
震颤( chàn)
19.大雁归来 雾霭(ǎi) 缄默(jiān) 迁徙(xǐ) 沼泽(zhǎo)
喧嚷(xuān) 凋零(diāo) 香蒲(pú) 狩猎(shòu)
20.狼 缀(zhuì) 窘(jiǒnɡ) 苫(shàn)蔽 眈(dān)
少(shǎo)时 瞑(mínɡ) 暇(xiá) 积薪(xīn)
隧(suì)入 尻(kāo)尾 假寐(mèi) 黠(xiá)
3.字形易错(括号内为错别字)
17.猫 安详(祥) 辩(辨)诉 提心吊(掉)胆 惩戒(戎)
畏罪潜(迁)逃 妄(枉)下断语 蜷(倦)伏 诅(沮)骂
懒惰(随)
18.我的白鸽 遗憾(撼) 惬(箧)意 旋即(既) 漫溢(益)
哺(晡)食 邋遢(塌) 蔑(篾)视 肮(亢)脏
翱(敖)翔 迫不及(急)待 吐穗(惠) 扬(杨)花
19.大雁归来 雾霭(蔼) 倾(顷)听 迁徙(徒) 稀疏(梳)
缄(减)默 喧嚷(攘) 枯燥(躁)
20.狼 缀(辍)行 积薪(新) 弛(驰)担 眈眈(耽耽)相向
苫(扇)蔽成丘 目似瞑(冥) 意暇(遐)甚 尻(屁)尾
假寐(寤) 顷(倾)刻
1.小语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作为素材写到了作文里,其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我的白鸽》以细腻的笔触,让我们体会到与动物相伴时纯粹(suì)的喜悦与
温情。
B. 作者失去第二只猫时的怅(chànɡ)然令我感同身受,当失去所爱之物时,我们难以不为此感到遗撼。
C. 大雁高唱着野性的诗歌,冲破雾霭(ǎi)重回此处,为大地带来了春天的讯息。
D. 狼的狡黠(xié)实在令人惊异,但是我们要明白,面对狡猾的敌人,敢于斗争
才有出路。
典 题 演 练
【答案与解析】C A项,粹cuì;B项,撼—憾;D项,黠xiá。
2.下列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怂勇(sǒng)  惩戒(chěng)  惬意(qiè)  蜕变(tuì)
B. 蜷曲(juǎn)  邋遢(lā)    骊山(lí)   豁朗(huò)
C. 怅然(chàng) 苫蔽(shàn)   雾霭(ǎi)   窥探(kuī)
D. 瞄准(miáo)  狩猎(shǒu)  盘旋(xuán)  沼泽(zhǎo)
典 题 演 练
【答案与解析】C A.勇→恿,惩chéng。B.蜷quán。D.狩shòu。
词语(成语)运用
1.词语释义
篇目 词语 释义
17.猫 污涩 肮脏且不光滑。
怂恿 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预警 指事先觉察可能发生某种情况的感觉。
怅然 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蜷伏 弯着身体卧着。
提心吊胆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畏罪潜逃 犯了罪怕受到制裁而偷偷地逃走。
妄下断语 胡乱、随意地下结论。
篇目 词语 释义
18.我的白鸽 惬意 满意,称心。
排解 宽慰,消解。
洞达豁朗 文中形容能看透人的心思。
蜕变 形质发生改变或转化。
气性 气质性情。
邋遢 肮脏,不整洁。
亭亭玉立 花木主干挺拔或女子身材修长。文中形容姿态端正美好。
风烛残年 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文中指即将不再存在。
篇目 词语 释义
19.大雁归来 缄默 闭口不说话。
喧嚷 大声地叫或说。
枯燥 单调,没有趣味。
目空一切 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偷偷摸摸 形容瞒着人做事,不敢让人知道。
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每次爬山路,她都觉得很危险,特别是雨天路滑时,更让人提心吊胆。
B. 美国目空一切的霸道行为,最终必将反噬自身。
C. 这个大男孩长得亭亭玉立,有着迷人的微笑。
D. 因为最终的调查结果还没出来,所以我们也不好妄下断语。
典 题 演 练
【答案与解析】C 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用在这里属用错对象。




2.小文收集了一则关于帝企鹅的材料,请你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南极冬季最冷的时候,太阳连续几周都不会升起,寒冷刺骨的南极却是帝企鹅A(满意 惬意)生活的天堂。当帝企鹅遇到恶劣天气时,它们会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来抵御严寒。它们会围站成一个圆形,所有的帝企鹅都面朝中间,朝中心聚拢来减少热量的B(消失 消耗)。成千上万的帝企鹅会聚拢到什么程度呢。能挤到每平方米可以聚集10—12只帝企鹅的程度,只留下很小或者不留可以活动的空隙。
(1)根据语境为A、B两处选取合适的词语写在下面。(2分)
A:   B:
【答案与解析】A 惬意 B 消耗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A处,“满意”指满足自己的愿望;符合自己的心意。“惬意”指满意;称心;舒服。这里形容帝企鹅生活舒适,应用“惬意”。B处,“消耗”指(精神、力量、东西等)因使用或受损失而渐渐减少。“消失”指(人或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不复存在。这里指帝企鹅“朝中心聚拢来减少热量”,应用“消耗”。
1.作家作品
作家 简介
郑振铎 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他善于写“平平淡淡的家庭琐事与脉脉温情中轻笼的哀愁”,主张文学作品要“质朴”“真率”。著有小说集《家庭的故事》,专著《文学大纲》《中国俗文学史》,译著《新月集》《飞鸟集》等。
陈忠实 陈忠实(1942—2016),陕西西安人,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文 学 文 化 常 识
作家 简介
利奥波德 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现代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生态伦理之父”。本文选自其代表作《沙乡年鉴》。
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东省淄博市)人。清代文学家。
2.写作背景
篇目 写作背景
17.猫 本文选自《郑振铎选集》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猫》是郑振铎早期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品,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自由平等、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他认为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了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
18.我的白鸽 本文选自《陈忠实文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有删改。原题为《告别白鸽》。本文写于1996年8月16日,文中说的“那部长篇小说”指的是《白鹿原)。为了创作这部长篇小说,从1988年开始,陈忠实把妻子和长辈安置在城里,只身来到乡下的祖屋,潜心写作。在创作过程中,陈忠实一直默默地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在寻找自己创作的点滴灵感,但是纯粹的乡村生活衍生出来的寂寞以及创作的辛苦,也让他非常煎熬。而欢闹的白鸽,不仅成了作者写作生活中的良友,而且于无形中影响着作者的心绪。本文即由此而来。
篇目 写作背景
19.大雁归来 本文选自《沙乡年鉴》(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侯文蕙译。有删改。为了更好地体验和研究生态平衡,1935年,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一个叫“沙郡”的地方购买了一个废弃的农场。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这个被称作“沙乡”的地方,就成了他及家人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沙乡年鉴》就是他在这里对生态和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观察和思考的结晶。本文即其中的一篇。
20.狼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狼》原文共有三则故事,这里选的是第二则,三则故事中的狼贪婪、凶狠、狡诈,但最终都被杀了。作者借此肯定屠户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从不同侧面阐发了主题。
3.文章主旨
篇目 文章主旨
17.猫 这篇散文记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特别是对第三只猫结局的内疚、自责,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善于自我反省的精神。告诉人们要仁爱,不要残忍;要为他人着想,不要损人利己;凡事要实事求是,不要不加调查,主观臆断。
18.我的白鸽 这篇散文记述了“我”为排解工作中的寂寞而饲养白鸽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新生命的赞美。
篇目 文章主旨
19.大雁归来 这篇“观察手记”介绍了大雁鸣叫、觅食、群居、飞行等活动,说明大雁是人类有益无害的伙伴,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呼吁人们保护野生动物,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
20.狼 这篇文言小说讲述了一个屠户回家途中遇狼、惧狼、御狼,最后杀狼的故事,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不能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典 题 演 练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猫》一文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前两次是略写,第三次是详写。
B. 《我的白鸽》中“这一刻,世界对我来说就是白鸽”表达了“我”对白鸽的喜爱、赞美之情,以及对白鸽飞翔于故土山原河川上空景象的陶醉。
C. 《大雁归来》主要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大雁的鸣叫、觅食、群居、飞行等活动,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和对自然生态的关注。
D. 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著有文言散文集《聊斋志异》。
【答案与解析】D 《聊斋志异》是一本文言小说集。
现 代 文 阅 读
考点
分析关键语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概念】
中考常考的关键语句一般是在结构上能够归纳或提示上下文、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或者开篇点明题旨、提纲挈领的点题句,收束全文的结束句等
【考查形式】
①XX句子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②结合全文,简析文中画线句的作用。
【答题技巧】
①开头句的作用:统摄全篇,总领全文;照应标题,点明题意;开门见山,点明主旨;渲染气氛,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下文做铺垫;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等。
②中间句的作用:提示思路,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承接上文,开启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等。
③结尾句的作用:总结全文,卒章点题,照应开头(首尾呼应),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独立成段,使文章意味绵长,发人深省;升华感情,言有尽而意无穷;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充满哲理,委婉含蓄等。
现 代 文 阅 读
现 代 文 阅 读
【教材设问链接】
第一只猫死后,“我”安慰三妹说:“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三句话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猫》
第一句话表现了第一只猫的死带给我们的感受,虽然难过,但还不至于太伤心,也为后面第二只猫的到来做铺垫。
①先指出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②具体分析该修辞在句子中的体现。如果是比喻,就指出把……比喻为……;如果是对比,就指出把……和……作比较;如果是排比,则指出排比的角度,等等。
③具体分析此修辞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指出表现了被描写对象的……形态、特征、品质等。
④进一步指出此修辞体现了作者的……性格、感情、品质、精神等。
常用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引用、反问、设问、互文、通感、反语、反复、对比等。
现 代 文 阅 读
考点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答题技巧】
【教材设问链接】
品味下列语句,说说各句的表达效果。
1.(猫)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2.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
(《猫》)
现 代 文 阅 读
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小猫比喻为带着泥土的白雪球,突出了小猫的活泼可爱。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猫比喻为人的伙伴,强调“我们”全家对这只小猫的深厚感情。
[辽宁鞍山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8分)
窗台上的小斑鸠
沈 洋
①拉开办公室的窗帘,我惊呆了——窗台上竟然出现一个鸟巢。
②那巢正好筑在窗台的西角,西面紧贴墙体,北面嵌入窗槽,紧靠玻璃,整个基座稳稳地立在约有三寸宽的窗台上。巢由细小的树枝搭成,约半尺高,直径如碗口大小。
③出差一周回来,鸟巢里添了两枚鹌鹑蛋大小的鸟蛋,而“主人”却未现身。
④大约过了十分钟,飞回了一只肥硕的大鸟。其大小、外形和鸽子相似,颈部有一条白斑花纹,看上去像是围了一条花围巾。它先是飞到我窗外的树枝上歇息,之后“扑棱”一声落到我的窗台上,两只绿豆般圆溜溜的大眼睛转个不停,十分警觉地看看四周,见没什么危险,才摇摆着走到鸟巢前,轻捷地跳到巢中。
⑤我惊喜地看着,回头赶紧查阅资料,得知其名为斑鸠,属于鸟纲鸽形目。
典 题 演 练
⑥就这样,我每天上班,斑鸠也上岗。我每天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轻手轻脚地走到窗前,把窗帘掀开一条缝,生怕惊吓着斑鸠。每每这时,就见斑鸠警觉地转动着眼睛,朝窗内望两眼,便飞到旁边的树枝上。
⑦渐渐地,每次开窗时,斑鸠先是一惊,起身展翅欲飞,却并未真的飞走。再往后,干脆稳坐巢中不动,还拿一双信任的眼睛看着我,让我无比温暖。
⑧一天,我见到这只大斑鸠先是飞到窗外的树枝上歇息,见周边没有“外敌”,便飞到窗台上,来到巢边。巢中那只稍清瘦一点的斑鸠,纵身一跳,落在窗台上,大斑鸠迅速飞到巢中。原来,斑鸠夫妻是轮番进行孵蛋的。我连忙用手机将这段场景记录下来。
⑨亲眼见证新生命的诞生,这是一份难得的生命体验。我为此激动并欣喜着。
典 题 演 练
····
··
·····
⑩一天早上,当我轻轻掀开窗帘的一刹那,眼前的一幕让我震撼。只见巢中一团黑乎乎的小东西正在轻轻地蠕动,那是小斑鸠!好奇心驱使我贴近玻璃去仔细观察:这是一对小斑鸠,毛茸茸的,十分可爱。身上没有羽毛,只能看到黑里透红的皮肤,表皮长了一层碎细的茸毛。那一吐一吸之间,分明能看到那一对小斑鸠身体的律动。我看到斑鸠妈妈与两只小斑鸠嘴对嘴亲密,如果没有猜错,应该是斑鸠妈妈正在“渡食”吧。
之后,斑鸠妈妈和斑鸠爸爸更忙碌了,飞来飞去地觅食,喂养两只小斑鸠,喂饱后就蹲在小斑鸠的上面,用身体温暖自己的孩子,直到小斑鸠慢慢长出羽毛,逐渐丰满,飞向蓝天。
仅仅半年时间,我的窗台上,已经孵化出六只小斑鸠。每一个小生命的诞生、蠕动、练翅、起飞和离开,都让我又惊喜又失落。我还把这些照片和视频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每一次都感动很多朋友。我会为一场大雨或是一场大风而担忧斑鸠的命运,会为天气降温而担心小斑鸠是否受冻,我进出办公室的脚步变得更轻了。单位装修办公室,我会特别嘱咐工友们,一定不要损坏鸟巢。
明年春天,相信斑鸠一家,还会再回来的。
(摘自《人民日报》2020年5月25日,有删改)
典 题 演 练
典 题 演 练
1. 阅读选文,斑鸠给“我”带来了哪些情感体验 请用原文的词语概括。(4分)
初见斑鸠,仔细观察时:(1)                 。
天天相处,渐渐熟识时:(2)                 。
亲眼见证新生命诞生时:(3)                。
每个小生命的诞生、成长和离开时:(4)           。
【答案】(1)惊喜 (2)无比温暖 (3)激动欣喜(或“震撼”) (4)又惊喜又失落
典 题 演 练
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分)
其大小、外形和鸽子相似,颈部有一条白斑花纹,看上去像是围了一条花围巾。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斑鸠脖颈的白斑花纹比作“花围巾”,生动形象地写出斑鸠美丽的样子,表达了“我”对斑鸠的喜爱之情。
典 题 演 练
3.选文第④段、第⑥段分别提到斑鸠“十分警觉地看看四周”“警觉地转动着眼睛”,后文哪句话与此相呼应 请找出来写在下面。(3分)
【答案】再往后,干脆稳坐巢中不动,还拿一双信任的眼睛看着我,让我无比温暖。
典 题 演 练
4.品析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说说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我每天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轻手轻脚地走到窗前,把窗帘掀开一条缝,生怕惊吓着斑鸠。
【答案】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我”观察斑鸠时的小心翼翼,生怕惊吓了它,体现了“我”对斑鸠的呵护与深深的喜欢。
······
·····
文言文阅读
一、名句默写
(1)骨已尽矣,__________________。
(2)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______________。
(3)久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___________________?
(5)《狼》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苫蔽成丘
目似瞑 意暇甚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屠暴起
以刀劈狼首 又数刀毙之
文言文阅读
(6)《狼》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狼》中,写屠户与狼斗争有了转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狼亦黠矣
而顷刻两毙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屠乃奔倚其下
驰担持刀
文言文阅读
二、字词解释
1.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狼不敢前
原意为:在正面的(跟“后”相对),句中意为:____________。
②一狼洞其中
原意为:洞穴,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
向前(前进)
挖洞
(2)名词作状语
①其一犬坐于前
原意为:狗,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原意为:通道,句中意为:____________。
像狗似的
从通道
2.一词多义
(1)止
①止有剩骨 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狼得骨止 __________________
③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
仅,只
停止
只是
攻击
(2)敌
①恐前后受其敌 __________________
②盖以诱敌 __________________
③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__________________
敌人
匹敌、相当
(3)意
①意暇甚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意与日去 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指神情、态度
动词,想(意图)
意思
意志
文言文阅读
3.重点实词
(1)缀行甚远           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狼仍从 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故: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屠大窘 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顾野有麦场 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场主积薪其中 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接、紧跟 
跟从
一起
追随、追赶
跟原来一样
处境困迫,为难
看,视
堆积
文言文阅读
(7)苫蔽成丘 苫蔽:___________________
(8)弛担持刀 弛:_____________________
(9)眈眈相向 眈眈:___________________
(10)少时,一狼径去 少时:___________________
径: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久之,目似瞑 久之:___________________
瞑: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意暇甚 暇:_____________________
覆盖、遮盖 
解除,卸下 
凶狠注视的样子 
一会儿 
径直 
离开
时间长了 
闭上眼睛 
从容、悠闲
文言文阅读
(13)屠暴起 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止露尻尾 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乃悟前狼假寐 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盖以诱敌 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狼亦黠矣 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而顷刻两毙 顷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变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几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突然 
屁股 
睡觉 
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狡猾
 
一会儿 
巧变诡诈 
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文言文阅读
4.重点虚词
(1)以
(2)之
①投以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刀劈狼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复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久之,目似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又数刀毙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介词,把
介词,用
连词,表目的,来
代词,指剩骨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助词,起调节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 
代词,它,指狼
结构助词,的
文言文阅读
(3)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
①恐前后受其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乃
②乃悟前狼假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屠乃奔倚其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转折,却,但是
代词,它们的,指两狼的 
代词,其中的
副词,于是,就
(6)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副词,才
介词,在
文言文阅读
三、重点句子翻译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骨头已经扔完了,然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文言文阅读
四、课文理解
1.课文主要写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经过。朗读课文,说说其间经过了哪几次交锋。
【答案】课文中间的三段写了这三次交锋。第一次:屠夫惧怕并且“投以骨”,然狼仍跟随;第二次:屠夫背倚麦秸垛,“弛担持刀”,与两狼对峙;第三次:屠夫奋起,杀死两狼。
3.文中的狼具有怎样的特点?
文言文阅读
2. 找出能够概括文章中心的语句,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意思是人类富有智慧,一定能战胜任何狡猾凶残的动物。说明恶势力终将自取灭亡。
【答案】①贪婪。“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写出了狼的穷追不舍、贪婪凶残。②狡猾。“眈眈相向”“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等,写出了狼的狡猾。
【答案】①屠户身上表现了复杂的性格。一是怯懦,这主要表现在他最初的“投以骨”;二是勇敢、机智,在狼“并驱如故”后,屠户清醒过来,准备战斗,先是“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继而“暴起”杀狼,最后“转视积薪后”,根除狼患。②本文对屠户,主要是动作描写加少量心理描写,刻画了完整丰富的人物形象。
文言文阅读
4.屠户是个怎样的人?文章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
【天津中考】阅读《狼》一文,完成1—3题。(9分)

蒲松龄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典 题 演 练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缀行甚远       缀:连接、紧跟
B.恐前后受其敌   敌:敌人
C.屠暴起   暴:突然
D.乃悟前狼假寐   寐:睡觉
典 题 演 练
B 敌:攻击。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其一犬坐于前
A.狼不敢前
B.一狼洞其中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屠自后断其股
典 题 演 练
C  例句中的“犬”是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似的”。A.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前进,上前。B.名词用作动词,挖洞。C.名词作状语,从通道。D.动词,砍断。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①段是故事的开端,写出了屠夫危急的处境,为后面写屠夫与狼的斗争做了铺垫。
B.在遇狼到杀狼的故事发展过程中,屠夫从怯懦变得勇敢、机智,人物形象完整丰富。
C.文中“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等语句,表现了狼的狡诈。
D.文章结尾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点明了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典 题 演 练
D  文章结尾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点明了故事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