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语
文
01
什么是语文
02
七上语文学什么
03
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的区别
03
语文怎么学
目录
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的话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文就是书面语。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叶圣陶
什么是语文
什么是语文
一首动人心弦的歌曲,让你沉浸于歌词所描绘的悠然意境,是语文。
经常在朋友圈、快手、抖音发的文案,是语文。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是语文。
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手秀丽的方块字,是语文
在背诵诗歌时,和喜欢的诗人来一场心灵的碰撞,是语文。
在文章中,能够深切的感受作者的情感,甚至感同身受,也是语文。
什么是语文
七上语文学什么
在这里,你将赏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在这里,你将感受自然的妙曼,生活的醉美。
第一单元:四时美景
七上语文学什么
在这里,你将读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情感;在这里,你将加深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
第二单元:挚爱亲情
七上语文学什么
在这里,你将了解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在这里,你将感受到求知的快乐、成长的欣喜,还有永恒的童真童趣。
第三单元:学习生活
七上语文学什么
在这里,有对崇高精神的庄严颂扬,有对嘉德懿行的至诚礼赞,有革命壮志的激昂宣告,还有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彰显着理想的光辉和人格的力量。
第四单元:人生之舟
七上语文学什么
在这里,既表现了人对动物的欣赏、对其命运的关注,也展现了人与动物的矛盾冲突;在这里,你将对人类如何与动物相处共存的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第五单元:人与动物
七上语文学什么
在这里,你将感受想象的魅力,不管是小说、童话,还是神话、预言,都富于想象力,引人遐思,引导着我们换一种眼光来观看世界。
第六单元:想象之翼
第一单元
掌握朗读要领,重点学习重音、停连,揣摩品味语言,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01
第二单元
继续学习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把握全文感情基调,了解不同文章的抒情特点。
02
第三单元
学习默读,一气呵成贯通全文,学会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
03
第四单元
学习默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在默读中厘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04
第五单元
学习默读,边默读边勾画重要语句并做摘录,把握作者的基本立场和态度。
05
第六单元
学习快速阅读,提高阅读速度,深入理解课文。
06
——对单元语文素养做归纳训练。
七上语文学什么
阅读综合实践
七上语文学什么
整本书阅读
七上语文学什么
专题学习活动
七上语文学什么
课外古诗词诵读
热爱写作,学会观察
1
学会记事
2
如何突出中心
3
思路要清晰
4
记述与动物的相处
5
发挥联想
和想象
6
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的区别
小学的知识点比较琐碎,关联性不算强。
初中是块状知识体系,关联性紧密,强调知识模块的综合运用。
小学语文考察拼音、字词、病句、修辞等基础知识;
初中语文是审美、鉴赏、写文章能力的提升,不仅考查课内的字词、古诗文默写、文言词语解释、还考查成语、病句、名著赏析等。
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的区别
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侧重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一般就是信息提取、逻辑推理。
初中语文的阅读理解侧重考察学生对文章的赏析,要求学生对文章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除了信息提取和逻辑推理外,更难的是情感体验、审美鉴赏、总结概括。
小学作文要求语句通顺,字数200-500,文章大意表达清楚。
初中作文要求严格,要求作者能用多种的写作方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精练,字数要求不少于600字。
阅读理解
听
读
说
行
思
写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认真听课
要动笔。听课时,随时在课本上记下重点、难点、疑点,这对以后的复习是个极好的提示。
记笔记。记下老师的板书、反复强调之处。这些往往是重点、难点,也是必考之处;记下老师启发下偶然闪现的一些想法,这些是你知识迁移的表现。
善听别人的发言,捕捉有利于自己的信息。
拓宽听的渠道让更多的信息从“耳”而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出声。可以更好的体会文章情感;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帮助你“出口成章”。
背书。培养扎实的文学功底;使作文更加“出彩”。
读报、读杂志。
使用工具书。中学生常用的工具书有:《新华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古汉语常用词词典》。这几种工具书是必不可少的。
——言为心声,不耻下问
上课时多参与讨论,主动与人交流心得。
对请教老师和同学,不懂就问。
看电视时积极评论。
(1)对剧情或演员评头论足,锻炼你的欣赏能力。
(2)体会剧中人物心情,使你的思维更加敏感。
(3)积累词汇。
四. 朗诵、演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写好每个字,注意卷面整洁。
2、认真写作业,准备一个错题本,将做错或自己不懂的题目记下。
3、整理笔记,将所学的知识分门别类,日后好复习。
4、准备摘抄本,记下精彩的文章段落字词句。
5、写日记。
6、写随笔。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独立思考,切不可人云亦云。
2、反思。将一天所学的知识大致思量一下,对掌握和为掌握的东西做到心中有数。
3、好奇多问。
4、将自己思考的结论记下,与人交流。
——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
1、运用多种手法查找资料。
2、自编作品集。
3、自编小报。
4、自改作文。
5、每日一译。
预习习惯
阅读习惯
背诵习惯
思考习惯
积累习惯
养成五个习惯
预习生字词。利用字典、词典,读准字音,弄懂生僻的词,做到通篇没有不认识的字。
预习全文。预习课文本身、课文前面的学习提示、课文下面的注释、课文后面的思考与练习。
预习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根据自己手中的助学资料或上网查询,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
1
预
习
的习惯
快速背诵。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或通过寻找规律来背诵。
加深记忆。可在背诵过程中适当穿插抄写,或者利用睡前醒后反复背诵。
重点背诵。着重背诵易出错部分,避免习惯性出错。
2
背
诵
的习惯
积累词汇。通过词汇的积累,为表达和写作做好准备。
积累语感。通过阅读积累,在言语交流中形成对词语表达的直觉判断或感受。
积累情感。通过广泛的阅读积累,体会文学作品所带来的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升华思想,提升人格境界。
积累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预习、记笔记并经常整理、课后复习、认真书写、积极阅读、勤于写作等。
3
积
累
的习惯
要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总量的目标,必须学会合理使用默读、精读、略读和速读的方法。
4
阅
读
的习惯
看书要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听老师讲课也要不断提出问题。阅读文章要知道文章讲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文章有哪些精彩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自己有什么感悟。
5
思
考
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