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学习目标
诵读诗词,把握其感情基调,理清写作思路。
品读诗词,赏北国壮丽雪景,分析写景手法。
悟读诗歌,论历代英雄人物 感一代伟人豪情。
创设情境,布置任务
我校文化艺术节期间拟举办“雪舞墨香,诗颂韶华”——毛泽东诗词诵朗诵会。我们班将以《沁园春·雪》为朗诵篇目,向全校师生展示那份“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与自信。今天,我们须通力合作,完成赛前准备任务。
雪舞墨香 诗颂韶华
毛泽东诗词诵朗诵会
任
务
雪词吟诵·制作诵读脚本
词中画意·布置屏幕背景
情怀追寻·塑造风流人物
温馨提示:
1.学习朗诵技巧,组长引导组员多种形式朗读:可任选段落进行个人朗读、同桌互读、分段互读等。
2. 读准字音重音,读清节奏,读明韵脚,读出语气、情感。
评分:四点各1分
任务一:雪词吟诵·制作诵读脚本
本环节需要小组合作,制作《沁园春·雪》的诵读脚本。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朗读。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
毛泽东
qìn
mǎng
tāo
guǒ
fèn
ráo
yāo
xùn
sāo
jiāo
hán
yǐ
豪迈昂扬、大气磅礴
节奏
不整齐划一,而是富于变化。
如“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领字
在句首领起下文,读时稍有停。上阙的“望”,下阕的“惜”。
如“望/长城内外,惜/秦皇汉武”。
韵脚
押ao韵:飘、滔、高、娆、腰、骚、雕、朝。
诵读时要一字一顿,读出顿音。
再读:你感受到诗歌怎样的感情基调?以“读这首词,我看到了________,感受到了______的感情基调。
读这首词,我看到了北国壮丽的雪景,感受到了大气磅礴、激昂雄壮的感情基调。
读这首词,我看到了当代英雄人物的风采,感受到了豪迈昂扬、积极乐观的感情基调。
1.确立感情基调—( 豪迈高昂 )。
2.读好( 赞颂 )和( 惋惜 )两种语气。
3.韵脚要响亮,韵脚是( 飘、滔、高、娆、娇、腰、骚、雕、朝 )。
4.读好句首单音节字停顿。
望/长城内外;须/晴日;惜/秦皇汉武;俱/往矣;
朗读指导
朗读符号小贴士
重音:重读“ ”、尾音拖长“——”;
停连:停顿“/”、连读“⌒”;
语调:升调“↗”、降调“↘”;
语速和感情基调用文字说明。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豪迈,高而慢)
千里/冰封——,(拉长)
万里/雪飘。↗(高昂)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 顿失/滔滔。↘(慢)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高昂)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慢)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低沉)
略输/文采;(慢)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慢)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低,慢)
俱/往矣——,(慢,拉长)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高昂,坚定)
朗读脚本
描绘壮丽北国雪景
纵论历代英雄人物
抒发伟人豪情壮志
过渡句
最佳诵读脚本评分表
评价角度 具体要求 满分 得分
读音 字音准确,吐字清晰 15
节奏 有恰当的停顿 15
语调 语调有升降的变化 15
语速 语速有快慢的变化 15
情感 饱含情感,配以恰当的神态 40
温馨提示:
1.描绘画面:找准意象发挥想象再现画面,(意象:用来寄托作者情感的客观事物)
2.不同角度赏析:写景方法、修辞、练字等角度+突出景物特点或营造的意境+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评分:三点各1分
任务二:词中画意·布置屏幕背景
在朗诵词的上阙时,你会为屏幕播放哪些画面?请你为画面命名,并选择一幅画,找出意象,描绘画面,从写景手法等角度阐述你的理由。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北
国
冰
雪
图
“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雪飘,意境开阔、气势恢宏。
动静结合,“封”字显得凝然安静,“飘”字显得舞姿轻盈,写出了画面的壮阔。
意境描绘
北国的风光,千里疆域冰封固,万里长空雪纷飞,漫天皆白,壮丽无垠。
理由阐述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长
城
雪
河
图
夸张手法,“惟余”写出白雪覆盖范围之广,“顿失”写冰封速度之快,写出了冰封雪飘的北国风光之奇伟雄浑。
意境描绘
长城蜿蜒隐于茫白雪原,大河静默,冰封壮阔,天地间唯余浩渺与沉寂。
理由阐述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雪
舞
银
蛇
图
此句包含了作者的浪漫想象,化静为动,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把“山” 比作“银蛇”,“原”比作“蜡象”;赋予群山、高原以生命感,想像山在舞动、原在奔跑。 一“舞”一“驰”,不仅生动地表现了群山和高原的连绵起伏的美丽形象,且化静为动,赋予沉寂的大自然以旺盛的生命力。给人以奋发的态势、竞争的活力(总结语)表达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情感)
意境描绘
山岭如银蛇灵动舞动,高原似蜡象奔腾欲飞,两者奋起直追,似乎要与天际比肩。
理由阐述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雪
霁
红
装
图
想象、比喻,作者借助想象,把江山比作少女的衣装,使祖国山河之美在雄壮之外又平添几分妖娆可爱。
意境描绘
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祖国的河山就像一位打扮得恰到好处的少女,格外娇艳美好。
理由阐述
惜
“惜”并不是苛求前人,而是将“往昔英雄 ”与“今朝风流人物”对比,引出今朝风流人物后来居上的气概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的主旨句。
“惜”中寓志
肯定他们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
“惜”中含褒
含蓄地批评他们长于武功而短于文治、才能不足。
“惜”中含贬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过片,又称换头起句,宋张炎说:过片不可断了曲意,需要承上接下。”——(词源)
任务三:情怀追寻·塑造风流人物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再读全诗,结合创作背景说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风流人物有何形象?以“我从___________(诗句)中读出了毛泽东具有___________(形象)”的格式回答。
创作背景
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饱含激情地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背景简介
作业布置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在不断发展,新的风流人物也在不断涌现。在我们当代社会,就有这样一群人以他们的智慧、勇气和担当,成为了新时代的楷模和引领者。
你能想到哪些引领时代的风流人物?请模仿以下示例写一段话,不少于150字。
示例
钟南山院士,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危急时刻,他挺身而出,以科学家的严谨和医者的仁心,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有力的支持。他的形象,是那样地坚定而温暖,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
上阕写景抒情,下阕评古论今,从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到评说封建帝王的不足,水到渠成地过渡到歌颂真正的风流人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的中国人民,赞美了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了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以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小结全词
写景特点:
1.描写、抒情、议论有机结合。
2.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3.多种修辞,比喻、拟人、对偶等,生动形象。
1.《心园春·雪》的体裁是____________。
2.其中“沁园春”是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
3.上下阕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阕中具体写景时,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想象雪后美景的句子是: , , 。
课堂小测
词
词牌名
雪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