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专题学习活动 少年正是读书时 备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专题学习活动 少年正是读书时 备课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0 15:5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学习活动 少年正是读书时
上课素材
讨论时的注意事项
(1)讨论时,注意力要集中,要面带微笑。
(2)讨论时,语速语调要适中。
(3)讨论时,发言要简明扼要,直入主题。
(4)讨论时,发言可举典型事例。
(5)讨论时,遇意见不同时要注意礼貌。
(6)讨论时,不要随意插话或打断别人说话。
1.认识读书的重要意义,提高阅读兴趣。
2.寻找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和方法。
3.学会有选择地读书,提高对书籍的辨别能力,提高阅读的品位。
4.学会和他人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感受。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著名作家莎士比亚曾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书籍在你寂寞时陪伴你,在你失败时鼓励你,在你伤心时安慰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籍吧!(板书课题)
二、活动指导
【活动一 填写调查问卷】
1.了解阅读情况
(1)阅读课本“资料一”“资料二”,了解我国阅读状况。
教师指导:读图时,要先看清图表上的数字、文字等所表示的信息,再观察图表的变化趋势,分析图形、数字、文字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取出信息。读大段文字时,分清楚涉及的多项内容,将同一内容放在一起分析比较,这样思路清晰,不易混淆。
点拨:
资料一:
图1:2021、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基本持平;两年中数字化阅读、图书阅读略有增加,报纸和期刊阅读略有减少。数字化阅读占比高居榜首,与图书阅读成为人们阅读的重要方式。
图2:2022年有近八成成年国民倾向纸质图书阅读和手机阅读,其次是听书、电子阅读器阅读、网络在线阅读和视频讲书。
图3:2021、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以手机阅读和网络在线阅读为主,此外还有电子阅读和Pad(平板电脑)阅读。其中手机阅读占比略下降,其他阅读占比均略上升。
资料二:
三段文字主要介绍了两项内容:2022、2021年我国0至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和人均图书阅读量,并详细介绍0至8周岁、9至13周岁、14至17周岁的具体情况。
(2)填写课本“资料三”的调查问卷。
2.明确阅读意义
讨论交流: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读书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结合上面的数据、“资料四”和下面名人对读书的阐述说说你的看法。
 课件出示:(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富兰克林
(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点拨:阅读书籍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如增长知识、开启智慧、提高能力、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感等,因此古今中外的很多名人都十分重视读书。我国2022年未成年国民的图书阅读率和人均阅读量较2021年增加了,这种现象反映了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更应该趁着少年时代,好好读书,增长才干和智慧,这样才能更好地报效国家,为国家做贡献,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而努力。
【活动二 同学之间找差距】
1.小组内分享个人问卷结果,对照同学的情况,并参照课本中的数据,寻找差距。课本“资料三”的问卷中的一些问题属于对阅读状态的客观描述,不经对比,很难发现个人的不足。比如问题1、2,测评的是每天的阅读时间和个人的阅读量,经过对比,才能发现差距。
2.小组展开讨论,找出大家课外阅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分析原因,开出“药方”。
【活动三 共同研讨促阅读】
1.各小组将本组发现的阅读共性问题提交给老师,老师从中选择两三个话题,在全班召开一次专题讨论会。大家献计献策,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案。
2.通过以上的调查、讨论和分析,你对自己的课外阅读状况一定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也从同学们的课外阅读经验中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你有没有一些想法要跟同学、老师分享呢?结合“资料一”“资料二”“资料四”,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400字。以下题目可供参考:
①我的读书计划;②一种值得提倡的阅读方法;③怎样激发阅读经典的兴趣;④这种阅读习惯要不得;⑤营造良好阅读风气的几点建议;⑥谈谈读书之乐。
三、当堂演练
完成本节练习
附活动资料:
名人读书方法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朱熹的“三到法”:心到、眼到、口到。
陈善的“出入法”: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得出来。
孟子的“独立思考法”:尽信书则不如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