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姓名 班级 考号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第十单元 乡村和城镇
满分75分,限时60分钟
考点1 乡村和城镇的空间结构 考点2 城镇化 考点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百度热力图的热力值代表了城市活动的人口密度,热力值越大表示城市活动的人口密度也越大。将成都市的活动空间功能分布图与分别在周末和工作日不同时间的城市热力图相叠加,统计得到不同功能单元在各个时间点高热区面积,以此可判断出不同类型活动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下图为成都市某类功能单元高热区面积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
A.住宅单元
B.行政单元
C.工业单元
D.科教单元
2.该类功能单元的显著特点是( )
A.占城区面积比重大
B.建筑物高大稠密
C.活动的周期性明显
D.多位于城区中心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乡村聚落内部空间结构示意图,新公路建设后该村新建房屋位置发生了变化。近年来该地设计规划新农村建设区,区内房屋建筑风格整齐划一且没有池塘用地。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设计规划新农村建设区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传统文化
B.保护土地资源
C.方便农业生产
D.方便居民生活
4.造成新农村建设区房屋与原农村建设区建筑风格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文化底蕴 B.村民喜好
C.政府政策 D.经济水平
5.新农村建设区没有设计规划池塘用地的可能原因是( )
A.基础设施完善
B.自然环境优美
C.节约淡水资源
D.保护生态环境
2015年以来中国流动人口总量逐步减少,农民工向中西部地区回流的态势日益增强,成为就近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呈现出多种就近城镇化模式,如河南的“既不离土也不离乡”农村城镇化道路,重庆的“复垦+流转”农村闲置宅基地处置模式,四川巴中和云南昆明的全域城镇化模式。下图为就近城镇化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6.在就近城镇化类型中,河南的“既不离土也不离乡”就近城镇化模式应属于( )
A.本镇城镇化 B.本市城镇化
C.本县城镇化 D.本省城镇化
7.目前驱动本省和本县内部劳动力转移,促进就近城镇化的主导因素是( )
A.自然地理环境 B.公共服务资源
C.经济发展水平 D.交通运输条件
部分学者将城市空间演化划分为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等几个过程。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空间演化进程中的两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的演化属于( )
A.城市化→郊区化 B.前郊区化→后郊区化
C.郊区化→逆城市化 D.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9.阶段二表现出的突出特征有( )
①人口与产业以空间集聚为主
②远郊出现复杂多元的综合性空间
③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结构
④中心城区对区域的主导作用加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新加坡面积仅700余平方千米,人口达545万,城镇化水平高,是位居全球前列的智慧城市。在城市交通领域,新加坡将区域通行证系统(ALS)发展为智能化的电子道路收费系统(ERP),能根据车型、日期、时段及区域车辆行驶速度调整收费标准。下图示意ALS和ERP系统收费对比。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新加坡积极建设智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达 B.技术水平高
C.政策支持 D.人口稠密
11.新加坡发展电子道路收费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城市财政收入 B.减少进入城市车辆
C.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D.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地处横断山脉中北段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分布着众多的白藏房。白藏房墙体厚,外墙向内倾斜,房顶平整,整体呈梯形。每年秋季,当地人用本地特有的白泥水,从屋顶浇灌下去,举行庆祝丰收的“白色灌礼”。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2.白藏房多为三层楼房,分别供养畜、居住和储粮使用,则居住多安排在( )
A.一楼 B.二楼
C.三楼 D.任何楼层
13.下列关于白藏房与当地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梯形——地震多,稳定性强
B.平顶——降水少,方便晾晒
C.白色——光照强,保护墙体
D.秋灌——雨水多,用水充足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6分。)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扬州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在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主要得益于大运河的开凿和经营。扬州是大运河的节点城市,曾是盐运和漕运的中心。运河扬州段是整个大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至今仍保留着大量较完整的古城古镇,延续着运河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三湾片区位于扬州城南,有重要的运河水工文化遗存。自1958年开始,三湾片区逐渐成为工业生产的集聚区。2014年以来,扬州以区域内运河湿地资源为依托,按照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理念,把三湾片区打造成运河生态文化公园。2021年6月,位于三湾片区的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它是国内首个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大运河时空演变的现代化博物馆。下图示意3个年份三湾片区各功能区的分布。
(1)归纳图示3个年份三湾片区文化景观的特征。(6分)
(2)为修复运河文化遗产,推测2014年以来扬州开展三湾片区规划与建设的主要内容。(8分)
(3)指出三湾片区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功能对大运河文化遗产带来的影响。(4分)
15.读长株潭城市群的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位于湖南东部的长株潭城市群是长沙、株洲、湘潭的合称,历史上,三城分分合合,如今,三城同城化速度加快,已经变成了长株潭都市圈(都市圈是以一个城市为核心,围绕这个核心实现多城同城化发展,统一规划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
材料二 不同年份夜间灯光遥感影像提取长株潭城市建设用地结果。
材料三 位于长株潭三城之间总面积约为528平方千米的绿心,是长株潭都市圈的重要生态屏障,目前仍保持着较好的生态系统。
(1)根据图文信息,简述长株潭地区城市化发展的特点。(4分)
(2)简述长株潭地区城市化对该区域的意义。(8分)
(3)从城市化问题的防治角度,判断长株潭规划“绿心”地带的作用。(6分)
答案全解全析
1.D 图中高热区面积越大,说明人流量越大(关键点)。
结合常识可知,行政单元、工业单元属于工作区域,下班后人流量小,高热区面积应该在上班时间较大,B、C错误;住宅单元周末和工作日的下班时间高热区面积差异应较小,且高热区面积在工作日夜晚应最大,A错误;科教单元属于城市中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区域(关键点),在下班时间和周末人流量较大,符合图示高热区面积变化情况,D正确。
2.D 根据题意,分析如下:
占城区面积最大的是住宅单元 A错误
建筑物高大稠密是商业单元的特征 B错误
科教单元的活动并没有明显的周期性 C错误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类功能单元为科教单元,是城市中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区域,多分布在交通通达度高、人流量大的城区中心 D正确
方法技巧
“六看法”判断城镇三大功能区
3.B 根据题意,分析如下:
新农村建设会改变原有村庄的建筑和面貌,因此保护传统文化不是主要目的 A错误
读材料可知,原农村建设沿公路向外扩展,占用了农田;新农村建设区主要占用山丘,房屋建筑风格整齐划一,集中分布,可以集约利用土地,保护土地资源 B正确
读图可知,农田分布面积大,新农村建设区在方便一部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也会造成另一部分农民农业生产的不方便 C错误
新农村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方便居民生活,但不是规划的主要目的 D错误
4.C 根据材料“该地设计规划新农村建设区,区内房屋建筑风格整齐划一”,可判断新农村建设区的房屋建筑风格是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的,政府政策是主导因素,C正确;文化底蕴会使农村建筑景观多呈现古代建筑样式,且不会整齐划一,A错误;村民喜好和经济水平会使农村建筑风格多样,B、D错误。
5.A 读图可知,原农村建设区中间有大面积的池塘,推测可知,池塘的主要功能是为村民提供生活用水、防火以及调节气温(关键点)。随着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区消防设施齐全,供水设施完善,取暖、纳凉设施完善,已经不需要池塘提供相应功能,所以在新农村建设区没有设计规划池塘,A正确;自然环境优美与设计规划池塘用地不矛盾,B错误;有没有池塘对于用水多少影响较小,节约淡水资源主要从生产生活方面采取相应措施,C错误;池塘可以调节环境,其存在对生态环境保护是有益的,D错误。
6.A 由材料“如河南的‘既不离土也不离乡’农村城镇化道路”可知,河南的就近城镇化模式能够做到——不离土,即离耕地近,不离乡,即离农村家乡近(关键点)。一般情况下,镇、县、市、省的范围依次增大,所以只有范围最小的本镇城镇化,离农村近,方便照顾家人,且农忙时节可回村耕种土地,才符合“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就近城镇化模式,A正确,B、C、D错误。
7.C 当前时期的人口迁移,绝大部分都是在经济因素作用下自发形成的,劳动力总是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的区域转移,本省或本县内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或乡镇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较高,能够吸引区域内大量劳动力迁入,C正确;自然地理环境、公共服务资源、交通运输条件对劳动力转移影响相对较弱,A、B、D错误。
8.B 根据题意,分析如下:
9.B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阶段二是后郊区化阶段,属于市区各种职能迅速向郊区扩散转移的过程,不是以集聚为主,①错误;图中显示阶段二中远郊地区出现多个新区新城,空间变化更为复杂,而且彼此联系更为紧密,出现了复杂多元的综合性空间,②正确;图中显示阶段二出现了多个新区新城,形成多中心,且各个中心之间的要素流通强度明显增加,形成了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结构,③正确;由于中心城区要素在阶段二持续向外扩散转移,随着产业的转移,出现多个中心,城市形成多中心模式,原有的中心城区对区域的主导作用不断减弱,④错误。故选B。
10.D 根据材料“新加坡面积仅700余平方千米,人口达545万,城镇化水平高”可知,新加坡人多地少(关键点),人口高度集中在城市,使城市人口稠密,会带来城市交通拥堵等一系列发展问题。因此新加坡积极建设智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稠密,而不是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政策支持。D正确,A、B、C错误。
11.B 根据材料“根据车型、日期、时段及区域车辆行驶速度调整收费标准”可知,新加坡电子道路收地减少进城车辆,以达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目的,B正确;增加城市财政收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均不是其主要目的,A、C、D错误。
12.B 白藏房一楼距离地面近,采光较差,阴暗潮湿,适合养畜;二楼光照、湿度适中,适合人类居住;三楼太阳辐射强,较为干热,适合储粮,故选B。
13.D 由材料可知,白藏房位于横断山区(关键点),该处地质构造复杂,地震多发,而梯形构造稳定性强,有利于防震,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横断山脉中北段降水少,不需要考虑排水,且此区域光照强,平顶方便晾晒,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白色墙体反射太阳光的能力强,吸热能力与放热能力均比较低,当地光照强,白色可以保护墙体,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每年秋季,当地人用本地特有的白泥水,从屋顶浇灌下去,是为了维护房子,且白泥水不是普通的雨水,所以雨水多并不是秋灌的原因,D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14.(1)1955年:以荒地、村庄、农田为主的农耕文化景观;(2分)
1990年:以厂房、荒地、村庄为主的工业文化景观;(2分)
2020年:以生态与旅游用地为主的运河生态文化景观。(2分)
(2)搬迁污染严重的企业;湿地修复,建设运河生态文化公园;恢复与重建古运河水工文化遗址;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标志性建筑;在保留和改造工农业遗址和聚落的同时融入运河文化与旅游元素等。(任答四点得8分)
(3)三湾片区土地利用功能从以农业用地为主发展到以工业用地为主,最终演变为以生态与旅游用地为主。(2分)三湾片区运河文化遗产也相应经历荒废、破坏、恢复与再生的过程。(2分)
解析 (1)读图可知,1955年,各个功能区中面积较大的有荒地、村庄、农田,主要为农耕文化景观;1990年,工业区面积增大,形成以厂房、荒地、村庄为主的工业文化景观;将2020年和1990年各功能区的分布进行对比发现,沿运河分布的部分工业区和绿地变为旅游区,部分工业区成为工业遗址,形成以生态与旅游用地为主的运河生态文化景观。
(2)根据题意,分析如下:
图文信息 分析推论
自1958年开始,三湾片区逐渐成为工业生产的集聚区 进行生态修复,需要搬迁污染严重的企业,减轻污染
2014年以来,扬州以区域内运河湿地资源为依托,按照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理念,把三湾片区打造成运河生态文化公园 进行湿地修复,建设运河生态文化公园,逐步恢复生态环境
三湾片区位于扬州城南,有重要的运河水工文化遗存 应该恢复与重建古运河水工文化遗址
2021年展示大运河时空演变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建成 建设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标志性建筑
由2020年三湾片区各功能区的分布图可知,部分工业区变为工业遗址,并且沿运河布局旅游区 推测扬州在保留和改造工农业遗址和聚落的同时融入了运河文化与旅游元素
(3)读图可知,三湾片区土地利用功能从以农业用地为主发展到以工业用地为主,最终演变为以生态与旅游用地为主。1958年之前,该区以农业用地为主,运河文化遗产处于荒废状态;自1958年开始,工业发展使得运河文化遗产被破坏;2014年以来扬州市逐步把三湾片区打造成运河生态文化公园,运河文化遗产逐步恢复与再生。三湾片区运河文化遗产由于土地利用功能的变化,也相应经历着荒废、破坏、恢复与再生的过程。
15.(1)城市数量增多,(1分)城市规模(城市用地面积)不断扩大,(1分)城市化率大幅提升,(1分)城市间的距离缩小。(1分)
(2)有利于湖南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增强区域社会和谐;有利于建设高水平的城市体系。(每点2分,任答四点得8分)
(3)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绿地景观,美化环境;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限制城市无序扩张。(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解析 (1)读图可知,这段时间里城市数量明显增多,几乎每个城市的规模(城市用地面积)都不断扩大,城市化率大幅提升,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缩小。
(2)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城市群的发展也有助于城市体系的建立。城镇居民主要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城市化的发展有利于湖南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科技水平提高,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市化会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可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增强区域社会和谐;区域内多个城市的发展,有利于建设高水平的城市体系。
(3)“绿心”地带以绿化带为主(关键点),植被具有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功能;提高植被覆盖率有助于保护绿地景观,美化环境;“绿心”可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改善人居环境;“绿心”地带能限制城市无序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