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姓名 班级 考号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单元提升卷
满分100分,限时7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多省交界处的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要素的影响,发展落后于省内其他地区的城市被称为边界城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淮海经济区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协作区之一,由苏鲁豫皖接壤的25个地级市组成,但整体经济发展程度在相应省份都处于末流水平。2018年10月6日,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至此,四省共同参与的淮海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下图为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范围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长期以来,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边界城市发展的瓶颈有 ( )
①劳动力资源短缺
②距离大都市较远
③政策扶持不到位
④省际联动性较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国家批复《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并将其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目的是( )
A.调整产业结构
B.促进区域城市化发展
C.缩小省域间的经济差距
D.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为适应特殊的自然环境,巴渝地区在山地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并逐渐形成了以“囤水田”为核心的梯田水利系统(见下图)——即利用梯田高处的天然洼地进行蓄水,通过田埂的打开与关闭进行放水与灌水,形成天然的排蓄灌溉系统。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巴渝地区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应对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
A.山区的水土流失 B.降水季节变化大
C.土壤浅薄、贫瘠 D.山地多,平地少
4.“囤水田”等小微水利工程适宜推广的地区是( )
A.长江以南低山丘陵区 B.长江三角洲
C.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D.东北平原
5.梯田囤水价值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覆盖衡阳、郴州、永州三市,是我国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下表为湘南三市承接产业转移概况。读表,完成下面两题。
城市 城市定位 2022年城镇化率 承接的主要产业类型
衡阳 省域副 中心城市 55.78% 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矿产品精深加工等
郴州 普通地级市 59.53% 锂电池材料、光伏玻璃和大数据等
永州 普通地级市 48.58% 皮具玩具、轻纺制鞋等
6.三市中具有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分别是( )
A.郴州、衡阳、永州 B. 郴州、永州、衡阳
C.衡阳、永州、郴州 D.衡阳、郴州、永州
7.湘南三市差异化承接产业转移的启示是( )
A.应就近承接周边地区产业转移
B.应立足自身优势承接产业转移
C.应避免承接环境污染重的产业
D.应加大对产业转移的政策支持
南安河小流域位于福建省西部的长汀县,地貌以山地丘陵居多,是水土流失治理典范。下表示意2018年南安河小流域主要水土流失地类统计(公顷)。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地类 轻度 中度 强烈 极强烈
耕地 44.5 1.45 0 0
园地 158.04 43.67 2.22 0.98
林地 534.08 291.31 6.28 2.47
建设用地 50.76 3.38 0.05 0
合计 1 139.19(约占土地总面积的26.4%)
8.南安河小流域的林地( )
A.缺乏林下灌草 B.生物多样性丰富
C.林内结构复杂 D.土壤黝黑肥沃
9.南安河小流域轻度水土流失区适宜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 )
A.建淤地坝拦水拦沙
B.种植豆科作物进行生物固氮
C.清除枯死植物、枯落物
D.生态系统自我修复
被誉为“世界第一大苇田”的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生态系统保护最完善的湿地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量的人类活动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近年来,辽宁省已经启动了辽河口国家公园的创建工作,湿地修复工作持续展开。下图示意1980—2020年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人工土地覆盖类型的扩张速度。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0.辽河口自然湿地萎缩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 )
A.1980—1990年 B.1990—2000年
C.2000—2010年 D.2010—2020年
11.近年来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土地扩张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需求下降
B.人口大量外迁
C.经济发展减缓
D.政府政策引导
12.当前,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的首要措施是( )
A.退耕还湿 B.退养还湿
C.遏制城市扩张 D.治理污染
城镇收缩指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城镇总人口不断萎缩的现象。“中国林都”——黑龙江省伊春市地处中俄边境,以林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近年来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城镇收缩现象。下图示意伊春市城镇发展不同阶段人口、经济和用地规模的变化,图中外三角形数值大于内三角形数值。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3.能正确反映伊春市城镇收缩先后顺序的是( )
A.甲、丙、乙 B.丙、甲、乙
C.乙、甲、丙 D.乙、丙、甲
14.伊春市这类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一般方向有( )
①发展服务业和特色产业
②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③发展外向型经济
④发展内向型经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陕西省榆林市是我国能源化工“金三角”的核心城市之一,近年来该市在探索产业转型优化升级,下图示意其产业转型优化升级路径。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5.榆林市的产业转型优化升级主要得益于( )
A.资源禀赋优越 B.现代技术先进
C.产业部门齐全 D.配套设施完善
16.榆林市产业转型优化升级的路径可以概括为( )
A.夯实传统部门,巩固能源地位
B.突破封闭经济,实现开放发展
C.培育多元产业,纵向延伸价值
D.重视现代服务,替代重化工业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伊兹密尔是爱琴海地区最大的城市,拥有发达的港口和铁路网络,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是土耳其重要出口港。伊兹密尔所在地广布着肥沃的平原和河谷、丘陵和山脉,大面积种植无花果、葡萄、桃子、李子、柑橘、石榴等水果。伊兹密尔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下图为伊兹密尔地理位置示意图。
(1)从“一带一路”建设角度指出伊兹密尔地理位置的重要性。(6分)
(2)从气候角度简析伊兹密尔水果种植的有利条件。(4分)
(3)伊兹密尔政府计划大力发展水果加工业,说明这样做的意义。(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进行生态建设,植被覆盖度由1999年的31.6%提高到2017年的65%,发挥了削洪抗旱减灾的作用。在气候变化和生态建设的共同影响下,黄河中游水循环和水文—泥沙—植被演变过程,呈现显著的时空变化。
(1)根据图a和图b,说出区域生态建设主要采取的措施。(4分)
(2)数据显示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后其土壤含水量减少,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其原因。(4分)
(3)结合图b,分析生态建设对削洪抗旱减灾的作用。(6分)
(4)若生态建设长期疏于维护,将出现图c所示状况。利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探讨该状态下区域各自然要素的演变。(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传统煤炭企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M集团发展历史悠久,至今已有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下图示意2012—2018年我国M集团各子系统协同度(协同度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的能力)情况。煤炭企业的产业协同主要有以下三个方向:煤炭开发与利用协同;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环境与经济协同。自2011年开始,M集团基于自身发展需求,开始转型发展,截止到2018年,经过近8年的转型发展,创造了辉煌业绩。M集团的产业协同发展经验,将对我国科学布局西部地区煤炭产业和提前谋划西部地区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描述M集团各子系统协同度的差异。(6分)
(2)分析M集团在发展过程中转型的原因。(4分)
(3)说明M集团转型对我国传统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借鉴意义。(6分)
答案全解全析
1.D 由材料可知,多省交界处的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要素的影响,发展落后于省内其他地区的城市被称为边界城市。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边界城市与大都市距离较远,受大都市辐射带动较弱,②正确;这些城市位于四省交界处,省际联动性较差,发展机会较少,④正确;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的边界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①错误;豫皖受中部崛起战略影响,政策支持力度较大,③错误。故选D。
2.D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淮河生态经济带”。选项中与生态相关的是D项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淮河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该地区的发展受生态环境问题限制,经济转型升级较缓慢,因此国家批复《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并将其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目的是推进绿色发展,改善淮河流域生态环境。
3—5.D A A 根据题意,分析如下:
信息 提取 巴渝地区在山地开垦梯田;利用梯田高处的天然洼地进行蓄水,通过田埂的打开与关闭进行放水与灌水
调用 知识 巴渝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小,地势起伏大
思维 路径 开垦梯田用于种植水稻(增加耕地)←耕地,第3题D正确
“囤水田”等小微水利工程适宜在地势起伏大且降水较多的地区推广→长江以南低山丘陵区符合要求,第4题A正确
梯田囤水价值最大的季节是降水少且需水多的季节5题A正确
6.A 结合下面的分析,A正确。
城市 承接的主 要产业类型 承接的产 业类型特点 比较优势
衡阳 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矿产品精深加工等 以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产业基础好
郴州 锂电池材料、光伏玻璃和大数据等 对原料和能源需求量大 自然资 源丰富
永州 皮具玩具、轻纺制鞋等 劳动密集型产业 廉价劳动力
7.B 湘南三市依据自身优势条件(关键点)而承接了相应的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这种差异化承接产业转移的启示是应立足自身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明确各区域产业升级路径,分类有序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B正确;湘南三市承接的产业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无法启示“应就近承接周边地区产业转移”,A错误;郴州承接的主要产业类型对原料和能源需求量大,污染物排放量也相对较大,C错误;“应加大对产业转移的政策支持”是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推动湘南三市发展的启示,不是湘南三市差异化承接产业转移的启示,D错误。
8.A 表格信息显示,南安河小流域水土流失地类以进而导致林地保持水土能力低,A正确、C错误;林内结构单一,则生物多样性不丰富,B错误;福建天然土壤为贫瘠的红壤,D错误。
9.D 南方地区水热资源丰富,轻度水土流失区可通过生态系统自我修复,不需要人为过多干预,D正确;建淤地坝和种植豆科作物进行生物固氮都是治理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区域的人为干预措施,A、B错误;清除枯死植物、枯落物会加剧水土流失,C错误。
10.B 自然湿地萎缩速度最快即人工土地扩张速度最快。读图可知,1990—2000年人工土地扩张速度最快,故B正确。
11.D 由图可知,近年来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土地扩张速度有所下降。由材料可知,近年来,辽宁省已经启动了辽河口国家公园的创建工作。据此推知,政府政策引导下的湿地修复工作的持续展开使近年来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土地扩张速度下降,D正确。
12.B 由图中信息可知,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土地覆盖类型中海水养殖池扩张速度在2010—2020年较快,相比之下耕地、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较慢,因此当前其湿地修复的首要措施是退养还湿。
13.B 由材料可知,城镇收缩指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城镇总人口不断萎缩的现象。读图可知,丙阶段,人口规模大,用地规模大,城市经济总量大,城镇化处于鼎盛阶段;甲阶段,经济、人口、用地规模均已出现衰退趋势,处于城镇萎缩的开始阶段;乙阶段,随着城镇经济的进一步衰退,城镇人口不断萎缩,人口明显减少,出现了显著的城镇收缩现象。所以正确反映伊春市城镇收缩先后顺序的是丙、甲、乙。
14.A 伊春市这类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一般方向是发展服务业和特色产业,提高经济活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对外交流,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①③正确。人口外流,特别是人才外流,导致该类型城市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难度较大;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趋于缓慢,市场小,发展内向型经济不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②④错误。故选A。
15.A 矿产资源作为榆林市发展的基石,为榆林市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且图中显示的清洁能源发电、生物医药业等也是在当地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A正确;长期以来,榆林市的发展以资源型产业为主,产业部门并不齐全,现代技术也不先进,B、C错误;由图可知,转型之后产业门类众多,转型之前以重化工业为主的资源型产业的配套设施未必适用于新兴产业,D错误。
16.C 榆林市不应再进一步强化传统能源产业的地位,应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降低对单一产业的依赖程度,A错误;榆林市的资源销往国内外市场,经济并不是封闭经济,B错误;由图示信息可知,在其产业转型优化升级路径中,多种产业门类共同发展,同一产业下的产业链得以延长,C正确;榆林市资源条件好,并以工业发展为基础,因此产业转型优化升级应在原来工业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而不是替代原有产业,D错误。
方法点拨
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路
17.(1)位于亚欧交界处;是中国连接西亚的海上交通枢纽;濒临爱琴海,海岸线较长,港口条件优越;位于黑海到地中海的海上交通要冲。(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2)夏季炎热干燥,多晴天,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植物光合作用强,有利于水果的养分积累和成熟;(2分)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果树过冬。(2分)
(3)可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2分)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2分)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2分)
解析 (1)根据题意,分析如下:
(2)伊兹密尔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炎热干燥,光照充足,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利于水果养分积累和成熟;冬季温和多雨,气温不低,有利于果树过冬。
(3)伊兹密尔政府大力发展水果加工业的意义主要包括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两方面。该地广布着肥沃的平原和河谷、丘陵和山脉,种植的水果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发展水果加工业可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也可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延长产业链又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18.(1)植树种草;(2分)修筑梯田(平整土地)。(2分)
(2)植被大量恢复,地表蒸发量增加,导致土壤水分长期被消耗,超出了降水的补给,土壤含水量减少。(4分)
(3)生态建设改变了下垫面的微环境(地貌、植被等);(2分)梯田能在暴雨时减少地表径流,削减洪峰;(2分)植被在少雨季节,可利用保持的水维持生长,从而减轻旱灾;等。(2分)
(4)若生态建设长期疏于维护,(自然营力发挥作用,)则流水侵蚀逐渐改变(人工)微地貌,形成水沙快速通道;(2分)(河流含沙量和水量增加)洪旱风险增加;(2分)气候变暖趋势,导致植被退化,(或土壤干旱化现象加剧)形成区域水文—泥沙—植被微地貌新的平衡。(2分)
解析 (1)对比图a和图b可知,该区域植树种草,增加了植被覆盖度;修筑了水平梯田。
(2)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进行生态建设,植被覆盖度由1999年的31.6%提高到2017年的65%”可知,随着植被覆盖度的提高,地表蒸发量上升;土壤水分长期被大量消耗;而流域降水量较少,土壤水分补给量小于蒸发量,导致土壤含水量减少。
(3)由前面分析可知,该区域生态建设主要采取了植树种草、修筑梯田(平整土地)的措施。植树种草、修筑梯田(平整土地)改变了下垫面的微环境,修筑梯田(平整土地)改变了坡面形态,能在暴雨时拦截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削减洪峰;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在少雨的季节,可利用其保持的水分维持生长需要,从而减轻旱灾。
(4)可从地貌、土壤、岩石、大气、水文、生物等方面进行分析。若生态建设长期疏于维护,则自然形成水沙快速通道,河流含沙量和径流量增加,洪涝灾害和干旱的风险增加;气候变暖趋势导致土壤干层现象加剧,植被退化,形成区域水文—泥沙—植被微地貌新的平衡。
19.(1)总体而言,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环境与经济协同的协同度呈上升趋势,煤炭开发与利用协同的协同度整体先降后升;(3分)2012—2013年,煤炭开发与利用协同的协同度最高;(1分)2013—2015年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的协同度上升幅度大,环境与经济协同、煤炭开发与利用协同的协同度平稳发展;(1分)2015—2018年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的协同度最高。(1分)
(2)煤炭综合利用率低,产业链条短;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差;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3)改造传统工业,延长产业链,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结合本地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提升传统工业的基础上,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治理污染,美化环境。(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解析 (1)描述性问题应总述再详细描述,不必说原因。
(2)由材料“煤炭企业的产业协同主要有以下三个方向:煤炭开发与利用协同;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环境与经济协同”可知,M集团在发展过程中转型的原因主要从煤炭综合利用、产业结构、环境三方面考虑。转型前,资源开发产品多为初级产品,综合利用率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M集团发展历史悠久,至今已有近70年的发展历程,可能在发展中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差等问题,与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要求不相符;发展中存在环境污染严重、地表沉陷、地下水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不利于实现“双碳”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3)本题应结合M集团转型过程分析。M集团煤炭开发与利用协同启示我国传统煤炭企业应改造传统工业,延长产业链,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M集团转型切合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实际,在转型过程中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协同的协同度基本呈上升趋势,故启示我国传统煤炭企业应调整产业结构,结合本地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提升传统工业的基础上,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获得更广阔的销售市场;M集团转型注重环境与经济协同,加上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与细化,以及实现“双碳”目标规划方案的出台,我国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决心越发坚定,因此要治理污染、美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