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七)
1.B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v0t+at2, 可得x=×5×102 m=250 m,故选B。]
2.B [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可等效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故上滑最后一秒的位移x=at2=×5×12 m=2.5 m,故B正确。]
3.C [设汽车经过A树时的速度为v1,加速度为a,对汽车在A、B间的运动由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有x=v1t1+a,对汽车在A、C间的运动根据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有2x=v1(t1+t2)+a(t1+t2)2,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a=1 m/s2,v1=3.5 m/s,故A、B错误;由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0+at得,通过B树时的速度大小为v2=v1+at1=6.5 m/s,故C正确,D错误。]
4.B [设物体在斜面末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t,由=2ax得-02=2a1x1,02-=2(-a2)x2,联立解得a1=2a2,故选B。]
5.C [根据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v2-=2ax,解得a=0.40 m/s2, 故A、B、D错误,C正确。]
6.C [由公式v2-=2al,得l=,则l1=,故选项C正确。]
7.D [设刹车时初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a,汽车开始刹车到停止所需时间为t= s=2 s。根据位移与时间关系式可知刹车后第1 s内的运动距离为x1=v0t1-a=7.5 m,汽车经过2 s刚好停止,故刹车后2 s内的运动距离为x2==10 m,可知x1∶x2=3∶4,故选D。]
8.解析:(1)汽车最后1 s内的位移为2.5 m,由逆向思维可得x1=a,解得汽车加速度大小为a==5 m/s2。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可得,汽车前2 s内的位移为x2=v0t2-a=40 m
所以前2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2==20 m/s。
(3)设汽车经过时间t速度减小为零,t==5 s<6 s, 5 s末汽车已经停下,所以刹车后6 s内的位移大小为x==62.5 m。
答案:(1)5 m/s2 (2)20 m/s (3)62.5 m
9.C [设加速度大小为a,由题意可得a×(5 s)2-a×(4 s)2=27 m,解得a=6 m/s2,小车在2 s末的速度是v1=at1=12 m/s故A错误;小车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27 m/s,故B错误;小车在第2 s内的位移是x1=(×6×22-×6×12)m=9 m,故C正确;小车在5 s内的位移是x2=×6×52 m=75 m,故D错误。]
10.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救护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v=at1
代入数据解得v=20 m/s。
(2)设救护车在t=t0时停止鸣笛,则由运动学规律可知,此时救护车距出发处的距离为
x=a+v(t0-t1)
又x=v0(t2-t0)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x=680 m。
答案:(1)20 m/s (2)680 m
11.解析:(1)取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从O运动到A过程,有xOA=v0t1+a
解得a=-2 m/s2
则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2)小球从O点开始运动到第二次通过C点,有
xOC=v0(t1+t2)+a(t1+t2)2
解得xOC=35 m
可知xAC=xOC-xOA=15 m
解得xBC=xAC=3 m。
(3)小球从O点运动到B过程,有xOB=v0tB+a
解得tB1=4 s,tB2=8 s
经过B点的时间差为Δt=tB2-tB1=4 s。
答案:(1)2 m/s2 (2)3 m (3)4 s
2/2课时分层作业(七)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说明:单选题每小题4分,本试卷总分66分
?题组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某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5 m/s2,根据x=v0t+at2计算10 s内的位移为( )
A.25 m B.250 m
C.500 m D.1 000 m
2.小球以某一较大初速度冲上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小球在沿斜面上滑过程中最后一秒的位移是( )
A.2.0 m B.2.5 m
C.3.0 m D.3.5 m
3.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公路边每隔15 m有一棵树,如图所示,汽车通过A、B两相邻的树用了3 s,通过B、C两相邻的树用了2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B.此汽车经过A树时的速度大小为3.0 m/s
C.此汽车经过B树时的速度大小为6.5 m/s
D.此汽车经过B树时的速度大小为6.0 m/s
?题组二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4.如图所示,物体A在斜面上由静止匀加速滑下x1后,又匀减速地在水平面上滑过x2后停下,测得x2=2x1,则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大小a1与水平面上加速度大小a2的关系为( )
A.a1=a2 B.a1=2a2
C.a1=a2 D.a1=4a2
5.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一艘游轮在运河上航行,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该游轮的初始速度是3 m/s,航行50 m后速度变为7 m/s,则它的加速度大小是( )
A.0.30 m/s2 B.0.25 m/s2
C.0.40 m/s2 D.0.45 m/s2
6.一滑雪运动员由静止开始沿斜坡匀加速下滑。当下滑距离为l时,速度为v。那么,当他的速度是时,下滑的距离是( )
A.
C.
?题组三 刹车问题
7.以初速度为10 m/s行驶的汽车,某时刻开始以大小为5 m/s2的加速度刹车,刹车后第1 s内的运动距离和刹车后2 s内的运动距离之比为( )
A.1∶1 B.1∶2
C.2∶3 D.3∶4
8.一辆汽车以速度v0=25 m/s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当驾驶员发现较远的前方堵车,于是开始刹车,最后1 s内的位移为2.5 m,求:
(1)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
(2)刹车开始后最初2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3)刹车后6 s内的位移大小。
9.某同学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通过定滑轮用钩码拖拽小车,使得小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小车在第5 s内的位移是27 m,则( )
A.小车在2 s末的速度是20 m/s
B.小车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9 m/s
C.小车在第2 s内的位移是9 m
D.小车在5 s内的位移是125 m
10.(2024·全国甲卷)为抢救病人,一辆救护车紧急出发,鸣着笛沿水平直路从t=0时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2 m/s2,在t1=10 s时停止加速开始做匀速运动,之后某时刻救护车停止鸣笛,t2=41 s时在救护车出发处的人听到救护车发出的最后的鸣笛声。已知声速v0=340 m/s,求:
(1)救护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2)在停止鸣笛时救护车距出发处的距离。
11.如图所示,A、B、C依次是光滑斜面上的三个点,OA间距为20 m,AB=4BC。一个小球以初速度12 m/s从斜面底端O点冲上该固定斜面,沿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2 s,小球第一次通过A点,又经 5 s 第二次通过C点。
(1)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
(2)BC间的距离是多大?
(3)小球两次经过B点的时间差是多少?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