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单元提升卷《巅峰突破》2026版地理高三一轮单元突破验收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单元提升卷《巅峰突破》2026版地理高三一轮单元突破验收卷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0.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10 16:2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姓名 班级 考号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单元提升卷
满分100分,限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潮汐锁定是天体之间受引力作用,使天体永远以同一面对着另一个天体的现象。月球受到了地球的潮汐锁定后,只有一面朝向地球。冥王星和卡戎是潮汐锁定的一个极端例子。卡戎是冥王星一颗相对较大的卫星,使得冥王星也被卡戎潮汐锁定。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1.冥王星和卡戎发生潮汐锁定后,其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关系可以确定的是(  )
A.冥王星自转周期等于公转周期
B.卡戎自转周期等于公转周期
C.冥王星自转周期大于卡戎公转周期
D.冥王星公转周期小于卡戎自转周期
2.天体之间发生相互潮汐锁定的必要条件是(  )
A.质量差距小,距离大    B.质量差距大,距离大
C.质量差距大,距离小    D.质量差距小,距离小
3.潮汐锁定在太空探测中可应用于(  )
A.维持人造卫星的运行稳定
B.扩大天体观测范围
C.减少天体间的碰撞和摩擦
D.增加人造卫星功能
  被子植物门中的铁筷子属植物,在地质时期广泛分布于特提斯海(特提斯海的大致范围接近今地中海至东亚一带)周边地区。因地壳运动与气候变化,特提斯海已不复存在,目前铁筷子属植物仅分布于地中海周边地区与我国四川、陕西等地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铁筷子属植物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碰撞
B.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彼此分离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碰撞
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彼此分离
5.最可能找到大量铁筷子属植物化石的地层是(  )
A.青藏高原的新生代地层    
B.德干高原的古生代地层
C.刚果盆地的新生代地层    
D.华北平原的古生代地层
  2023年7月27日上午7时38分9秒,在日本东京以南海域约460千米处发生了里氏4.8级地震,震源深度达354千米,地震发生时东京地区没有明显震感。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7.东京地区震感不明显的原因不包括(  )
A.震源较深    B.距震中的距离较远
C.震级较低    D.建筑物抗震等级高
  大距是指从地球上看,地内行星和太阳之间的角距离达到最大,当行星在太阳东边时为东大距,在太阳西边时为西大距。2023年9月22日,地球迎来本年度最后一次水星西大距,黎明时刻朝向东方低空,肉眼可见到明亮的水星。下图为本次水星西大距时太阳系部分天体相对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8.下列能上演大距天象的行星是(  )
A.金星    B.火星    C.木星    D.土星
9.水星西大距时,其在轨道上所处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本次水星西大距发生前后一周内,可以示意地球绕日公转角速度变化的是(  )
    
    
  冈仁波齐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巴嘎乡北部,海拔为6 656m,山上终年积雪。冈仁波齐会出现“日照金山”的现象。“日照金山”是一种关于大山的特别美丽的自然奇观,一般发生在日出或者傍晚时分。读冈仁波齐徒步路线图,完成下面两题。
11.到冈仁波齐徒步的最佳时间是(  )
A.1月    B.3月    
C.7月    D.9月
12.10月冈仁波齐出现“日照金山”的北京时间可能是(  )
A.4:00    B.8:00    
C.10:00    D.18:00
  晴朗的天气里,太阳即将升起或者刚刚落到地平线下的几分钟内,蓝色天空穹顶与地平线之间会浮现出金色至红色的光泽,被称为“曙暮光”,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0°至6°之间,出现的光泽叫作“民用曙暮光”。一些摄影爱好者由于偏爱拍摄“曙暮光”,喜欢购买我国北方地区价格偏低的有向西窗户的商品房。下图为“民用曙暮光”现象发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3.北半球某地春分日出现“民用曙暮光”的最早时间为(  )
A.6:24前后    B.5:36前后
C.18:24前后    D.17:36前后
14.夏至日傍晚时分,石家庄市(38°03'N,114°26'E)的一位中学生拍摄“民用曙暮光”时,发现自己的影子恰好与步行街的道路中心线重合,该步行街的走向是 (  )
A.东—西    B.南—北
C.东北—西南    D.西北—东南
  日晷是利用日影变化规律制成的天文计时仪器,“日”指“太阳”,“晷”表示“影子”,“日晷”的意思为“太阳的影子”。赤道式日晷的晷针指向北极星,与晷面垂直。下图分别表示日晷示意图与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5.若在天津某中学校园(117°E,39°N)安装赤道式日晷,则晷面与地面夹角约为(  )
A.39°    B.23°26'
C.51°    D.66°34'
16.该校园日出时晷针针影指向晷面上的正西方位时,北京时间为(  )
A.6:00    B.6:12    
C.18:00    D.18:12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下图为某时刻的等日照时间图,OA、OB为日期界线,P点纬度为70°。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地点地理坐标是         。(3分)
(2)此时,全球新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赤道上既在东半球又在旧一天的范围是        。(6分)
(3)在下图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照图(侧视图)。(3分)
条件:A点全年昼夜平分,N点为中心,C点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
要求:画出太阳光线、地轴、地球自转方向、极昼范围、极夜范围、0时所在经线、晨昏线。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1分)
材料一 家住北京的小李同学利用暑假时间跟家长一起前往某低碳环保小区看房。甲图为两种主要户型图。
材料二 考虑到低碳环保,小区使用某科技公司研发制造的“追日型”太阳能路灯照明。该设备的太阳能电池板可随太阳升落的轨迹进行上下、左右“追日”旋转,保证以最佳角度朝向太阳,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乙图为“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示意图。

(1)从自然地理角度考虑,请你在两款户型中为小李家推荐一款并说明理由。(9分)
(2)若在该楼的南面再建一幢新楼,并要求新楼全年不能遮挡北楼底层的阳光,请列举设计师要考虑的因素。(6分)
(3)若该设备在北京和海口使用,说出夏至日两地太阳能电池板“追日”旋转差异。(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当地一所幼儿园收到20秒地震预警后,老师在1分57秒内安全撤离了127名孩子。地震台能够在地震造成破坏前数十秒进行预警,但是却不能预报地震的发生。图1示意四川省泸定县地震发生时某地震台接收到的地震波,图2为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及不同圈层结构示意图,人们一般认为M圈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1)据图指出地震波向地震台传播过程中的速度变化,并说明理由。(5分)
(2)科学家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来了解地球内部结构,请说出横波和纵波在传播过程中的不同点和相同点。(6分)
(3)推测地球内部M层的特征。(4分)
(4)结合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特征,说明地震台能够提前进行地震预警的主要依据。(4分)
答案全解全析
1.B 根据题意分析,冥王星和卡戎发生潮汐锁定后,卡戎的一面始终朝向冥王星;作为冥王星的一颗卫星,卡戎绕冥王星公转一周,正好是卡戎自转一周,所以卡戎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冥王星的自转周期等于卡戎的自转周期,也等于卡戎的公转周期,冥王星的公转周期要远远大于其自转周期。故选B。
2.D 冥王星和卡戎是潮汐锁定的极端例子,从材料中可知卡戎是冥王星一颗相对较大的卫星,彼此间质量接近,距离较近,互相发生潮汐锁定。故选D。
3.A 潮汐锁定在太空探索中主要用于卫星被所观测的天体进行潮汐锁定,一旦形成潮汐锁定关系,卫星的运动姿态便可保持稳定,减少探测中频繁的姿态调整次数,便于进行太空探索,A正确;太空探索中观测范围的大小主要与观测手段、观测技术、观测设备以及观测条件有关,B错误;潮汐锁定只是让锁定天体的一面始终朝向主星,锁定天体的运动轨道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无法减少宇宙中天体间的碰撞和摩擦,C错误;人造卫星的功能是其设计时决定的,与是否潮汐锁定无关,D错误。
4.C 二叠纪晚期到白垩纪,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导致了剧烈的地壳构造运动,使喜马拉雅地区全部出露海面,特提斯海消亡,宣告了整个高原地区海洋历史的结束,故铁筷子属植物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碰撞,C正确。
5.A 结合上题及材料可知,被子植物在新生代高度繁盛,且印度洋板块以较快的速度向北移动,特提斯海洋壳受到强烈挤压,不断发生褶皱断裂和上升,到距今4 000万年前的新近纪,青藏高原出露海面,由此分析可知,最可能找到大量铁筷子属植物化石的地层是青藏高原的新生代地层。故选A。
6.B 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354千米,震中位于海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海洋地壳一般为5~10千米,故此次地震震源并不位于地壳,A错误;上地幔的深度大约为41~980千米,下地幔的深度大约为980~2 900千米,故此次地震震源位于上地幔,B正确、C错误;地核位于地下2 900千米以下的位置,D错误。
7.D 此次地震震源深度较深,为354千米,破坏力较小,因此东京地区震感不明显,A不符合题意;东京距离震中约460千米,距离较远,受影响小,B不符合题意;此次地震震级较低,为里氏4.8级,破坏力不大,C不符合题意;建筑物抗震等级高,会使发生地震时建筑物受到的破坏相对较小,其震感并不会与普通建筑物有太大区别,D符合题意。故选D。
8.A 由材料可知,上演大距天象的行星是地内行星(关键点),如金星和水星,A正确;火星、木星和土星都是地外行星,不能上演大距天象,B、C、D错误。
9.B 当水星分别位于公转轨道上的②和③位置时,其与太阳之间的角距离如图所示,为18°;当水星分别位于公转轨道上的①和④位置时,分别连接水星球心与地心(如下图所示),可见此时水星和太阳之间的角距离均小于18°,即水星位于公转轨道上的②和③位置时,角距离最大。再结合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可知,水星位于公转轨道上的②位置时为水星西大距,位于③位置时为水星东大距,B正确。
10.A 地球位于绕日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时(1月初),角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时(7月初),角速度最慢。根据材料可知,本次水星西大距发生时间为9月22日,故本次水星西大距发生前后一周地球处于由远日点向近日点运动过程中,因此角速度逐渐变快,A正确。
11.D 冈仁波齐所在地区海拔高,1月气候严寒,不适合徒步,A错误;7月气温高,易发生雪崩等自然灾害,危险性较大,不适合徒步,C错误;3月处于初春季节,当地海拔较高,气温依然相对较低,B错误;9月处于夏末秋初,气温适宜,且处于夏季风与冬季风的转换时期,风力不大,降水也相对较少,最适合徒步,D正确。
12.B 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可知,当地时间比北京时2小时40分钟,10月太阳直射南半球,且时间靠近秋分日,当地日出时间稍晚于当地6点,日落时间稍早于当地18点。所以当地出现“日照金山”的北京时间为8:40左右或者20:40左右,且由于当地海拔高,日出较早,日落较晚,所以出现“日照金山”的北京时间为8:00左右或21:00左右。故选B。
13.B 根据材料可知,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0°至6°之间,出现的光泽叫作“民用曙暮光”。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因此太阳视运动为每小时移动15°,每转1°需要4分钟,日出前太阳位于地平线下6°时是出现“民用曙暮光”的最早时间,此时距离日出还需要24分钟。北半球春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即当地地方时6点日出,18点日落,故北半球某地春分日出现“民用曙暮光”的最早时间为日出(6点)前24分钟,计算得出为5:36前后,故选B。
14.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半球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分析如下图:
傍晚时分拍摄“民用曙暮光”时,面朝西北方向,影子位于拍摄者的东南方向,根据“发现自己的影子恰好与步行街的道路中心线重合”分析,该步行街的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故选D。
15.C 通过材料可知,赤道式日晷的晷针指向北极星,与晷面垂直。晷针与地面的夹角是当地的地理纬度,由于晷针与晷面垂直,因此可以推断晷面与地面的夹角与晷针与地面的夹角是互余关系。由材料可知,天津某中学校园的纬度为39°N,因此晷面与地面的夹角为90°-39°=51°,C正确。
16.B 该校园日出时晷针针影指向晷面上的正西方位,说明日出正东方向,为二分日,日出地方时为6:00。北京时间为120°E地方时,该校园位于117°E,120°E位于117°E以东3°,故北京时间比该地早12分钟,因此当该校园地方时为6:00时,北京时间为6:12。故选B。
17.(1)(20°N,135°W)(3分)
(2)3/8(3分) 20°W向东至45°E(3分)
(3)绘图如下:(3分)
解析 (1)据材料可知,分析如下:
OA为45°E经线,OB为180°经线,故45°E经线为0时经线。OA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所对的135°W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根据图中0°及45°E的相对位置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故图示为北半球俯视图。极昼区最低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值互余,此时70°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为90°-70°=20°N。故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0°N,135°W),正午太阳高度为90°,为全球最大。
(2)从上题可知,45°E为0时,0时经线向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故新一天共占经度135°,占全球范围为135°/360°,即3/8。东半球的范围是20°W向东至160°E,根据前面可知旧一天的范围为180°E向东至45°E,故既在东半球又在旧一天的范围是20°W向东至45°E。
(3)太阳光线要与晨昏线垂直,A点全年昼夜平分,故位于赤道上。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故C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画图要注意条件和要求,此时极昼、极夜的范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光线要与晨昏线垂直,A点要在赤道上,C点位于南回归线上,N点在中心,此时太阳直射20°N,70°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70°S及其以南出现极夜现象,0时经线为图中最左侧的45°E经线,同时连接晨昏线,画出阴影即可。
18.(1)推荐户型A。(3分)理由:北京冬季寒冷,户型A客厅和两个卧室朝南,采光好,室内受光面积大,冬季室内相对温暖。(2分)而户型B只有客厅和一个卧室朝南,有两个卧室朝北,冬季采光差,室内气温较低。(2分)且户型B北部面积大于南部,冬季时受西北季风影响更大,室内气温相对更低。(2分)
(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2分)南楼高度;(2分)南北两幢楼之间的距离。(2分)
(3)左右旋转的范围不同:北京范围大,海口范围小;(2分)左右旋转的方向不同:北京呈顺时针方向(东北—正南—西北),海口呈逆时针方向(东北—正北—西北)。(2分)上下旋转的幅度不同:北京小于海口。(2分)
解析 (1)气候对北京住宅影响更大,北京冬季寒冷,选择户型时需要尽可能地朝南面积大,因为朝南有利于采光,室内热量也更为充足。户型A客厅和两个卧室朝南,朝南面积远大于户型B,所以冬季时房间内更温暖。另外,户型B北部面积大于南部,且两个卧室朝北,冬季时受西北季风影响更大,室内气温相对更低。
(2)北京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此时楼影最长,只需冬至日南楼不遮挡北楼底层的阳光就可以保证全年不遮挡北楼底层的阳光,故设计师要考虑的因素有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楼影长度,还要考虑南楼高度,以及南北两幢楼之间的距离。
(3)根据题意,分析如下:
19.(1)速度变慢。(1分)理由: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壳中;(2分)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向地震台传播的过程即从地壳向地表传播,速度变慢。(2分)
(2)不同点:纵波的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2分)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2分)相同点: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因介质不同而变化。(2分)
(3)呈熔融态,能缓慢流动;(2分)高温高压。(2分)
(4)地震发生时横波和纵波在地球内部圈层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传播速度较快的纵波先到达地震台,传播速度较慢的横波后到达地震台;(2分)对地面的破坏主要是横波造成的,地震台就是根据纵波与横波之间的时间差进行预警的。(2分)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6千米,震源所在的地球内部圈层是地壳。根据图2可知,地震波由地壳向地表的传播速度不断减慢(关键点)。地震发生时,地震波由震源向地震台传播的过程即由地壳向地表传播,速度变慢。
(2)根据题意,分析如下:
地震波 传播介质 传播速度 相同点
横波 (S波) 固体 慢 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还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纵波 (P波) 固体、液 体、气体 快
(3)结合图文材料可知,M层是软流层,其物质形态呈熔融态,能缓慢流动,且位于上地幔上部,有高温高压的特征。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传播速度较慢,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地震发生时,传播速度较快的纵波先于横波到达地震台;横波主要引起地面左右晃动,对地面造成破坏;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远快于地震波,地震台可以根据纵波与横波之间的时间差进行地震预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