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姓名 班级 考号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高频微专题6 原因措施类
满分50分,限时3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浙江嘉兴水果市场创办于1992年,21世纪初随着上海部分水果批发市场的迁入,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已成为长三角地区交易规模最大的果品集散中心。近年来,嘉兴积极拓展进口水果市场,打造世界水果交易中心。下图示意嘉兴交通运输布局。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1世纪初上海部分水果批发市场迁入嘉兴的原因是( )
①产业附加值低
②运输成本较高
③城市规划调整
④市场竞争激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嘉兴作为长三角地区交易规模最大的果品集散中心,其优势是( )
①交通便利 ②市场广阔
③资金雄厚 ④信息通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嘉兴打造世界水果交易中心应重点采取的措施是( )
A.大量引进外资,扩大产业规模
B.扩大种植面积,丰富水果种类
C.对接水果产地,降低市场价格
D.提升物流能级,注重品牌建设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1分。)
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图1为滇池流域示意图。海口河为滇池湖水的惟一出口,元代以来多次疏浚。明代,滇池南岸有大量移民迁入,水稻种植面积逐渐增加。清代,人们在柴河下游相继开挖了十余条沟渠。明清时期,柴河三角洲面积显著扩大。图2示意明清时期柴河三角洲的聚落分布。
(1)说明明清时期人类活动对柴河三角洲面积扩大的影响。(6分)
(2)分析与A区域相比,B区域聚落密度大的原因。(6分)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2022年11月中旬,美国多地雨雪连绵。11月16日开始,美国本土东北部多地普降大雪,围绕五大湖地区的各州刷新多项降雪纪录,并造成交通瘫痪、基础设施损坏等。有专家分析,“大湖效应”对五大湖地区暴雪起了重要作用。下图为2022年11月18日某时刻北美洲部分地区地面天气简图。图示时刻,丹佛的风速比底特律小。
(1)分析造成洛杉矶与查尔斯顿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丹佛风速比底特律小的原因,并在图中绘出底特律的风向。(6分)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
玛纳斯河发源于天山北坡,流域地形自南向北依次为山地丘陵区、洪积冲积扇区、山前倾斜平原区及风积沙漠区(下图)。目前,流域内农业以棉花种植为主,明渠(部分为土渠)引水、大水漫灌等落后的灌溉方式普遍存在,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水资源利用和分配极不均匀。
(1)推测该流域农业主要分布区域,并说明理由。(7分)
(2)分析该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6分)
(3)请为提高该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出可行性措施。(6分)
答案全解全析
1.B 21世纪初上海部分水果批发市场转出的原因,可从劳动力、生产力、土地、政策、环境等方面分析。上海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经济发达,劳动力价格上涨,人口密度较大,土地价格上涨;而水果批发市场(提示)、产业附加值低,因此经济效益较差,上海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进行城市规划调整,将部分水果批发市场迁入嘉兴,故选B。
2.A 由图可知,嘉兴位于多种交通线路(铁路、高速公路等)交会处,交通便利,①正确;嘉兴地理位置安徽、江西、福建、山东、上海等省级行政区,成为果品走进长三角市场的输送节点,市场广阔,②正确;与上海相比,嘉兴资金、信息通达程度不具优势,③④错误。故选A。
3.D 审题时注意嘉兴打造的是世界水果“交易”中心,水果产地和市场均为世界,因此应提升物流能级,提升交通运输效率,保障水果的新鲜度,并注重品牌建设,提升知名度,D正确。
4.(1)疏浚海口河,使滇池水位下降,导致柴河河口向湖推进;滇池南岸大量移民迁入垦殖,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柴河含沙量增大;柴河下游开挖多条沟渠,使其入湖水量分散,流速减缓,加剧泥沙堆积,促使三角洲面积扩大。(6分)
(2)与A区域相比,B区域土地开发早,人类在此聚居历史较长;经过长期耕作,土壤熟化且肥力高,利于水稻种植;距河口较远,排水条件好,洪涝威胁小。(6分)
解析 (1)三角洲面积扩大的原因,一方面是水位降低,另一方面是泥沙沉积增多。具体分析如下:
(2)A区域位于三角洲末端,土地形成时间短,土壤熟化程度低,且靠近河口,受洪水威胁较大,不利于水稻种植;而B区域土地开发早,土壤熟化且肥力高,距河口较远,受洪水威胁较小,利于水稻种植。
5.(1)查尔斯顿位于强大冷高压高压脊控制区,受其影响天气寒冷;(2分)洛杉矶位于低压槽线附近,受冷高压影响小,气温较高。(2分)
(2)底特律位于五大湖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摩擦力小,风速大;(2分)丹佛位于西部高原山地地区,地形起伏大,受山地阻挡作用大,风速较小。(2分)风向(蓝色箭头)见下图:(2分)
解析 (1)查尔斯顿等压线凸向低值,说明位于高压脊上,11月中旬此高压脊为强大的冷高压高压脊,所以天气寒冷;洛杉矶等压线凸向高值,说明洛杉矶位于低压槽线附近,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说明受冷高压影响小,气温相对较高。
(2)解答本题从影响风速的原因入手,思路如下:
判断底特律的风向应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应是垂直于等压线的切线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如下图中虚线箭头,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形成如实线箭头所示的(提示)。
6.(1)农业主要分布于山前倾斜平原区。(1分)
理由:该区域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2分)受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水资源较丰富;(2分)当地农业为绿洲农业,山前倾斜平原区有水渠分布,便于灌溉。(2分)
(2)明渠(部分为土渠)引水灌溉,水资源下渗量、蒸发量大;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水资源浪费严重;以棉花种植为主,棉花耗水量大,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水资源分配不合理,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3)加大水利设施投入,变明渠为暗渠;改变落后的灌溉方式,变大水漫灌为滴灌、喷灌等;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减少耗水量大的作物种植,发展节水农业;采取河长制,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等。(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解析 (1)农业生产需要较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充足的灌溉水源等。山前倾斜平原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受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水资源较丰富;当地农业为绿洲农业,从图中可以看出山前倾斜平原区有水渠分布,便于灌溉。因此,该流域的农业主要分布在山前倾斜平原区。
(2)从农业种植结构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方面分析。由材料可知,目前,该流域内农业以棉花种植为主,耗水量大;明渠(部分为土渠)引水,水容易下渗、蒸发,损失量大;大水漫灌等落后的灌溉方式普遍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和分配极不合理,因此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3)提高该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措施应从该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入手,主要包括提高水利设施水平、改为节水灌溉方式、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和加强水资源管理等。
专题通法
1.原因类题目的答题技巧
第一步:审设问,定答题方向
通过对题干进行解读,确定思维方向;根据材料,找出“结果”;再依据“结果”与图文中其他信息,确定是针对何种地理现象进行分析。
第二步:针对作答
材料信息 探究内容
找出“因” “果”联系 理解“地理要素”与相关“地理现象”之间“因”与“果”的关系
续表
材料信息 探究内容
明确要分析 的原因类型 自然 原因 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等方面来分析
人为 原因 一般从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市场、政策、科技等方面来分析
2.措施类题目答题思路
措施类题目题干常出现“措施”“建议”“方向”等词语,但有些题目会就某个角度设问,如生态措施、改善大气环境的措施、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的合理化建议等,做题时不可拘泥于背诵的知识点,命题人会在图像、表格、文字材料、题干中给出相关信息,注意提取信息。回答措施类题目通常的思路如下:
(1)瞄准设问,分析原因
对于措施类题目,即使题目中没有要求对原因进行分析,在解答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该问题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针对原因,对症下药
①侧重于调整人类活动。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
②治理措施的全面性、综合性。回答治理措施时,要点应尽量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