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微专题5 观点理由类《巅峰突破》2026版地理高三一轮单元突破验收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高频微专题5 观点理由类《巅峰突破》2026版地理高三一轮单元突破验收卷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10 16:2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姓名 班级 考号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高频微专题5 观点理由类
满分55分,限时45分钟
 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圩田是在低洼地筑堤围出的田地。下图所示圩田海拔6~7米,种植庄稼;巢湖多年平均水位8.03米。据记载,在清朝嘉庆年间,三河镇濒临巢湖。
(1)说明这些圩田易发水灾的原因。(6分)
(2)有人建议把这些圩田从种植庄稼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请从下列两方面选择其一作答,分析圩田这种利用方式改变的作用。 (6分)
方面① 改善巢湖水质  
方面② 缓解巢湖沿岸地区洪水威胁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某研究小组调查发现,在金沙江部分干热河谷的缓坡上发育着一定厚度的黄土状物质,其下部及附近谷底广布古堰塞湖沉积物(下图)。在冬春季,常见谷风裹挟着尘土从谷底吹向谷坡。即将建成的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
(1)研究小组通过调查和实验,认为该地黄土状物质主要来源于附近古堰塞湖沉积物,推测其判断的主要依据。(6分)
(2)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后,甲地谷底有部分被淹没,该地的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可能减小还是增大 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2020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为250.19万公顷,占全国棉花总种植面积的78.93%;产量达到516.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7.33%;平均单产为2 062.81千克/公顷,高出全国平均单产10.64%,是我国原棉生产和商品棉供给基地。2014年国家出台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2015年国家实施农业“农药和化肥双减”行动计划,对新疆棉花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受棉花比较效益优势及种植区域集中性的影响,新疆耕地连续栽种棉花现象十分严重。下图示意2000—2020年新疆棉花化肥施用强度变化(化肥施用强度是指本年内单位面积耕地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数量)。
(1)指出新疆棉花生产在我国的地位。(2分)
(2)说明新疆用于棉花种植的耕地资源的主要特点。(4分)
(3)说明新疆棉田化肥施用强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6分)
(4)用生物肥料完全替代化学肥料种植棉花,是否可行 请表明态度,并从经济与生态效益角度进行说明。(5分)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三文鱼,属溯河洄游性鱼类,即产卵、孵化和幼鱼阶段均在淡水中完成,生长期会游到海水中,适宜在冷水环境(水温低于18℃)中生长。新疆尼勒克县地处新疆西部中天山西段,全年基本没有酷暑,环绕天山的喀什河流淌着天山冰川雪水,水质纯净冷凉,水深6米以下的水温常年保持在10℃以下。该县盐碱地资源丰富,最近几年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下,利用盐碱地特质,探索出了一种新型的“海鲜陆养”模式。2019年,“尼勒克三文鱼”被收录进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产品不仅供应当地市场,还远销国内其他地区以及俄罗斯、马来西亚、日本等国。下图示意新疆尼勒克县的水系分布和三文鱼养殖基地。
(1)简述尼勒克县发展三文鱼养殖产业的自然地理条件。(6分)
(2)试分析尼勒克县如何利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优势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6分)
(3)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你是否赞成在该县大力发展三文鱼养殖产业 请表明观点并阐明理由。(4分)
答案全解全析
1.(1)地势低,为汇水区,积水快,易内涝;洪水期临近的河流和湖泊(巢湖)水位远比圩田高,圩田积水难以排出,且面临决堤威胁。(6分)
(2)方面① 对改善巢湖水质的作用:圩田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缓解巢湖富营养化状况;水产业对象菱、藕及鱼类等,对水质具有净化作用。(6分)
方面② 对缓解巢湖沿岸地区洪水威胁的作用:相对于农作物,湿地受洪水的威胁小,受灾轻;圩区地势低,可作为蓄洪区,洪水期蓄积洪水,减缓洪水对巢湖大堤及周边地区的压力。(6分)
解析  (1)由于该地为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容易造成该地来水又多又快;该地地势低平,为汇水区,雨季易积水,排水不畅,易内涝;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圩田海拔比巢湖水位低,不利于圩田排水。
(2)选择①,不种植庄稼后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其残留物对巢湖水质的影响;转变为湿地后,湿地的植物能吸附氮、磷等营养元素,减轻巢湖富营养化;水产业对象菱、藕及鱼类等生物,对水质具有净化作用。
选择②,从三个方面分析:受灾主体改变,由农田转变为湿地,湿地受洪水的威胁小,造成的危害轻;圩田区地势低,转变为湿地能增加洪水的蓄积,减轻周边地区遭受洪灾的威胁。
2.(1)黄土状物质空间分布与古堰塞湖沉积物临近;粒径由谷底向山坡由粗到细;物质组成与古堰塞湖沉积物相似;堆积年代晚于古堰塞湖沉积物的沉积年代。(6分)
(2)可能减小:水电站蓄水后,淹没区域增加,古堰塞湖沉积物出露减少;大气湿度增加,植被覆盖率增加,抑制起沙。(4分)
可能增大:水电站蓄水后,谷风势力增强;水位抬升,流速减慢,水库大坝上游附近河段泥沙沉积加强。(4分)
解析 (1)黄土状物质主要来源于附近(关键点)古堰塞湖沉积物,说明黄土状物质与古堰塞湖沉积物物质组成相似,且形成(堆积)年代晚于古堰塞湖沉积物的形成(沉积)年代。由图可知,古堰塞湖沉积物和黄土状物质相邻,为古堰塞湖沉积物运动到缓坡上成为黄土状物质提供便利。河谷会出现山谷风,其中谷风从谷底吹向谷坡,这一风力搬运方向符合从古堰塞湖到坡地,古堰塞湖沉积物可以随风到达坡上,且搬运距离越远,沉积物粒径越小。
(2)分析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变化主要从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和动力因素两方面入手。具体分析如下:
观点一:该地的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可能减小。
观点二:该地的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可能增大。
3.(1)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是我国最大原棉生产和商品棉供给基地。(2分)
(2)耕地数量与分布:耕地数量较大,(人均占有量较大,)后备资源潜力较大;分布不均,多分布在山麓绿洲和河流沿岸地带。耕地质量:耕地质量较好,但质量明显下降。(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3)变化:总体来看,21年间新疆棉花的化肥施用强度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后趋于平稳的趋势。(2分)
原因:前期,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棉花的需求量变大,土壤肥力消耗过大;(2分)后期,国家实施“农药和化肥双减”行动计划,寻求绿色发展,化肥施用强度趋于平稳。(2分)
(4)不可行。(1分)棉花属于经济作物,是工业生产重要的原料,与生物肥料相比,化学肥料施用便捷、廉价,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经济效益显著;(2分)但长期施用化学肥料会改变土壤结构和土壤生态,生态效益下降,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2分)综合考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可以控制化学肥料施用强度,增加生物肥料施用量。
解析 (1)根据题意,分析如下:
材料信息 结论
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为250.19万公顷,占全国棉花总种植面积的78.93% 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产量达到516.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7.33%
平均单产为2 062.81千克/公顷,高出全国平均单产10.64%,是我国原棉生产和商品棉供给基地 单产高,是我国原棉生产和商品棉供给基地
(2)从耕地数量、耕地质量、耕地分布等方面分析新疆用于棉花种植的耕地资源的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3)读图可知,棉花化肥施用强度在2004—2015年呈增长趋势,2015年之后降低,后趋于平稳。棉花化肥施用强度增长主要是为了提高产量,棉花化肥施用强度降低主要与环保意识提高和政策等有关。
(4)本小题只有一个正确观点,必须观点正确。用生物肥料完全替代化学肥料种植棉花不可行,原因从化学肥料经济效益更高、生物肥料环境效益更高两方面分析。化学肥料经济效益更高:化学肥料施用方便、价格相对较低,可以有效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从而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而采用生物肥料则可能会增加生产成本,并且在短期内难以达到化学肥料的效果,对经济效益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生态效益:化学肥料长期施用会改变土壤结构和土壤生态,对土壤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而生物肥料对土壤生态影响较小,有利于保持土壤的生态平衡和健康发展。因此,从经济与生态效益角度来说,适度使用化学肥料、增加生物肥料施用量是更为可行的做法。
4.(1)该县纬度较高,且河湖多为冰雪融水补给,全年气温、水温适宜;(2分)盐碱地资源丰富,便于利用;(2分)水域面积广,养殖用地多。(2分)
(2)加大研发力度,培育良种;(2分)建设智慧养殖加工冷链物流,提高产品运输效率;(2分)利用新媒体,提高知名度,形成品牌效应,拓宽国内外市场。(2分)
(3)赞成。理由:改造利用盐碱地进行三文鱼养殖,可以更好地保护海洋资源;(2分)可改良盐碱地,增加土地利用面积。(2分)
或不赞成。理由:大力发展三文鱼养殖产业易造成水质恶化;(2分)三文鱼是引进的物种,大量养殖会破坏水生环境。(2分)
解析 (1)本题要结合三文鱼的生活习性(关键点)以及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根据图中纬度信息可知,该县的纬度相对较高,且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县河湖较多,并且多为冰雪融水补给,全年基本没有酷暑,水质纯净冷凉,水深6米以下的水温常年保持在10℃以下,全年的气温、水温适合三文鱼的养殖。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县盐碱地资源丰富,土地成本较低,便于利用。该县河湖较多,水域面积相对较广,三文鱼养殖用地多。
(2)进一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的前提条件是保障当地农产品的质量,应该加大研发力度,加强技术投入,培育优良品种。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可以从提高其经济附加值的角度进行分析,比如在现阶段可以借助新媒体提高其知名度,形成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市场。借助现代化的智慧养殖加工以及冷链物流等技术,提高产品的运输效率,保证产品的新鲜程度,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3)注意题干要求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进行分析。若赞成,则理由应为有利条件+有利影响。结合前面分析可知,该县发展三文鱼养殖产业的自然地理条件优良,可改造利用盐碱地进行三文鱼养殖,既可以增加当地的土地利用面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更好地保护海洋资源,一举多得。若不赞成,则主要分析当地大力发展三文鱼养殖产业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比如容易造成水质恶化,破坏生态环境;另外,对于当地而言,三文鱼为外来引进物种,大量繁殖有可能破坏水生环境,导致生态功能失调。
专题通法
  观点理由类题目一般会给出两个观点或问题,要求选择其中一个观点或问题作答。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首先,这类试题会要求在两个观点或问题中选择一个作答,如果多做,一般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其次,仔细审读设问要求,明确答题方向,避免审题失误,从难度上讲,两个观点或问题难度相当,但角度一定是相反的;最后,论证时要摒弃甲方正确、乙方错误这种非此即彼的绝对思维,甲、乙双方只是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而得出的结论,根据实际选择其一进行论证即可。
在解答此类试题时,不能缺少肯定判断,不能答非所问或似是而非。首先要明确观点,选择自己理由、论据最充分的观点,先说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阐释能说明所选观点的论据,对观点不利的不要提。若答题过程中出现观点和理由不匹配的情况,改动观点比改动理由更省时。常用解题思路如下:
问题分类 解题思路
是否 合理类 农业布局的问题: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等方面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工业布局的问题:从资源、交通、能源、科技、劳动力、环境(如风向、河流)等方面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
是否 赞成类 赞成 常用理由:该地具有 优势区位条件;有利于 的可持续发展(增加经济收入、促进就业);使 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合理利用和开发);有利于 的提高(保护);促进 的发展
不赞成 常用理由:该地缺少(不具备) 条件;不利于 可持续发展(带来生态破坏或加重环境污染);使 资源浪费(开发利用不合理);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