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针对训练3 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高中 物理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实验针对训练3 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高中 物理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10 16:49:25

文档简介

实验针对训练(三)
1.解析:(1)当F=0时,弹簧的长度即为原长,由题图(b)可知弹簧原长L0=4 cm;由胡克定律可知 F-L 图像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由ΔF=kΔx得k= N/m=50 N/m。
(2)由题图(c)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 N,则弹簧伸长量为x= m=0.06 m,则弹簧长度为L=x+L0,代入数据得L=10 cm。
答案:(1)4 50 (2)10
2.解析:(1)由题图甲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已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弹簧上端平齐,则弹簧原长L0=7.00 cm。
(2)根据胡克定律F=kx可知,F-x图像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由题图乙可知,A弹簧的劲度系数大于B弹簧的劲度系数;由题图乙可得,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 N/m=10 N/m。
(3)根据胡克定律有F=kx=10×(22-7)×10-2 N=1.5 N。
(4)由题图乙可知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N/m=25 N/m,明显k'>k,若把两个弹簧分别制作成弹簧测力计,由于B弹簧的劲度系数更小,B弹簧的形变量更明显,即B的灵敏度更高,故选B。
答案:(1)7.00 (2)A 10 (3)1.5 (4)B
3.解析:(1)从题图乙中可以看出为定值,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大小和弹簧形变量成正比。
(2)当外力为零时弹簧的长度为弹簧原长,根据胡克定律可得F=k(h+l-l0)=kl+k(h-l0)
题图乙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故有
k= N/m=100 N/m
从题图乙中得出当l=0时,F=10 N
可得l0=0.15 m。
(3)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竖直悬挂放置相比较,优点在于避免弹簧自身所受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答案:(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大小和弹簧形变量成正比
(2)100 0.15 (3)水平放置可以消除由弹簧自身重力造成的误差
4.解析:(1)悬挂钩码时,应在钩码静止后再读数;本实验应在弹簧的弹性限度范围内进行测量;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竖直状态;弹簧存在自重,本实验中在测量弹簧原长时,应竖直测量,故A、B、C正确,D错误。
(2)根据题表中数据描点连线,就能得到F-l图像,如图所示,图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解得k=20 N/m。
(3)在F-l图像中,当弹簧的弹力为零时,弹簧处于原长,则b的原长大于a的原长,故A正确;F-l图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则a的劲度系数大于b的劲度系数,故B错误,C正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D错误。
答案:(1)ABC (2)见解析图 20 (3)AC
5.解析:(1)由题意可知,未悬挂钩码时,弹簧长度为18.6 cm,悬挂4个钩码时,弹簧长度为22.8 cm,因此,由悬挂的所有钩码引起的弹簧伸长量为ΔL=22.8 cm-18.6 cm=4.2 cm。
(2)根据胡克定律ΔF=kΔL,由ΔF-ΔL的关系图像可知,斜率为弹簧劲度系数,可得
k= N/m≈77.4 N/m。
(3)取下所有钩码,用手托住位移发射器,使位移发射器恰对弹簧无拉力,此时为15.8 cm;无钩码时,只有位移发射器,此时弹簧长度为18.6 cm,因此弹簧长度变化量为ΔL'=18.6 cm-15.8 cm=2.8 cm=0.028 m
根据二力平衡及胡克定律可得位移发射器所受重力为G=F=kΔL'
解得G≈2.17 N。
答案:(1) 4.2 (2)77.4 (3)2.17
6.解析:(3)利用描点法得出图像如图所示。
(4)根据刻度尺读数规则知,橡皮筋的长度l=15.35 cm。
(5)由胡克定律可得nmg=k(l-l0),变化为l=n+l0。l-n 图像的斜率×10-2 m,解得k=20.0 N/m。代入数据解得橡皮筋原长l0≈9.00 cm。 挂上冰墩墩玩具,有Mg=k(l-l0),解得M=127 g。
答案:(3)见解析图 (4)15.35 (5)127
1/3实验针对训练(三) 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说明:本试卷总分42分
1.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装置做“ 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的实验。
(1)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L0=__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__N/m。
(2)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测力计,当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L=________cm。
2.用铁架台、带挂钩的不同弹簧若干、50 g的钩码若干、刻度尺等,安装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伸长量x之间的定量关系。
(1)未挂钩码时,B弹簧原长放大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弹簧上端平齐,可读得原长L0=________ cm。
(2)由图乙还可知劲度系数较大的是________弹簧;还可算出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N/m。
(3)若某同学做实验时,读取弹簧B长度为22 cm,则此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F=________ N。
(4)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________(选填“A”或“B”)弹簧。
3.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如下问题:把一开口向右、内壁光滑、深度为h=0.25 m 的小圆筒水平固定在桌面上,同时把一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小圆筒内部左端,没有外力作用时弹簧的另一端位于筒内,如图甲所示。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外弹簧的长度l,现要测出弹簧的原长l0和弹簧的劲度系数,该同学通过改变所挂钩码的个数来改变l,作出F-l图线如图乙所示。
(1)由此图线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弹簧的原长l0=________m。
(3)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竖直悬挂放置相比较,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毫米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下垂长度,然后在弹簧下端依次挂1、2、3、4、5个钩码,测出弹簧相应的总长度。每只钩码的质量都是10 g,实验数据见表。(g取10 N/kg)
钩码质量m/g 0 10 20 30 40 50
弹簧总长度l/cm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弹力大小F/N 0 0.1 0.2 0.3 0.4 0.5
(1)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悬挂钩码时,应在钩码静止后再读数
B.应在弹簧的弹性限度范围内进行实验
C.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竖直状态
D.在测量弹簧原长时,应将弹簧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并测出其长度
(2)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度l之间的关系图像,并求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
(3)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F-l图像如图丙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a的原长比b的短
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D.测得的弹簧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5.在“探究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传感器进行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力传感器和位移接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弹簧竖直悬挂,两端分别与力传感器和位移发射器连接。
悬挂钩码个数 0 1 2 3 4 5 6
力F/N 3.00 3.80 4.59 5.39 6.19 6.98 7.79
位移L/cm 18.6 19.6 20.6 21.6 22.8 23.8 24.8
实验过程中在位移发射器的挂钩上依次挂上钩码,如图乙,待稳定后通过电脑采集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数据。力传感器记录力F,位移传感器记录发射端到接收端的距离L(两个端口间的位移方向可以看成竖直方向),采集到的数据如表。
(1)悬挂钩码数为4时,由悬挂的所有钩码引起的弹簧伸长量为________ cm。
(2)为了探究弹簧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实验小组成员将悬挂1至6个钩码时的力和位移分别减去未悬挂钩码时的力和位移,通过电脑拟合得到ΔF-ΔL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 N/m(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3)取下所有钩码,用手托住位移发射器,使位移发射器恰对弹簧无拉力,发现此时位移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为15.8 cm,由此可计算位移发射器所受重力为________ N(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6.小圆同学用橡皮筋、同种一元硬币、刻度尺、塑料袋、支架等,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冰墩墩玩具的质量。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查找资料,得知每枚硬币的质量为6.05 g。
(2)将硬币以5枚为一组逐次加入塑料袋,测量每次稳定后橡皮筋的长度l,记录数据如表:
序号 1 2 3 4 5
硬币数量n/枚 5 10 15 20 25
长度l/cm 10.51 12.02 13.54 15.05 16.56
(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b)上描点,绘制图线。
(4)取出全部硬币,把冰墩墩玩具放入塑料袋中,稳定后橡皮筋长度的示数如图(c)所示,此时橡皮筋的长度为______cm。
(5)由上述数据计算得冰墩墩玩具的质量为______g(g取10 N/kg,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