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真题汇编】期中核心考点专项训练:基础知识综合-2025-2026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
(24-25八年级上·云南昆明·期中)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是中国故事的目录。中国是汉字的故乡,有多少个汉字就有多少个故事。浏览词典、泛舟辞海、徜徉碑林,通过千姿百态和意趣横生的汉字让你沉迷其中。万物皆入字,一字一幅画,世界上能将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山林川流、人物鸟兽、天时地理、农技工具、纲常伦理形象成字的,唯有我泱泱中国;因为字形的①___和仪态万千,而使书写方法成为书法理论的,唯有我谦谦中国。
字有繁简神采、开合气势,由篆而隶,由隶而楷,从纵向取势到横向取势,再到翩然灵动,汉字翻卷腾挪着历史的风云;音有平仄神韵、词腔曼妙,青灯寒帐,沐浴焚香,吟咏诵读,那yì yáng dùn cuò一波三折,流变切换着时光的幻影。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到如今,帝王将相、士农工商们创造的中国故事,尽在字串、字排、字堆、字库之中了。
中华文化长河②______、浩浩汤汤,汉字是河中的浪、水中的波,是长河上悠扬的船夫曲、高扬的云中帆。汉字是国家的根、民族的魂,字字相连、句句相扣,筑起中华文化的共同体,结成凝聚全体中华儿女的纽带。汉字如阵,华语如鼓,中华文明前进的脚步一路尘土飞扬,从不踌躇。
1.给选文中加点词语注音。
徜徉( ) 篆( )
2.根据选文中所给拼音填写词语。
yì yáng dùn cuò
3.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是汉字的故乡,有多少个汉字就有多少个故事。
B.通过千姿百态和意趣横生的汉字让你沉迷其中。
C.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到如今,帝王将相、士农工商们创造的中国故事,尽在字串、字排、字堆、字库之中了。
D.汉字如阵,华语如鼓,中华文明前进的脚步一路尘土飞扬,从不踌躇。
4.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特立独行 ②历史悠久
B.①别出心裁 ②历史悠久
C.①特立独行 ②源远流长
D.①别出心裁 ②源远流长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通顺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坚定也是这样,源于心灵,听从心灵,更是对真理和世间美好的捍卫。
②也许有人会说,管它完整不完整,只要自己的利益不损失就行了。
③有了这样的坚定,不管是怎样的私心杂念还是五彩缤纷的诱惑,都不能改变它,因为它当关,万夫莫开。
④如果在该坚定的事上,不能做到坚定,那么这样的人生就变得不再完整。
⑤这种利益至上的人,十之八九都是一些名利之徒,在他们的世界里,根本没有什么真理,如果有,那也是关乎利益的东西。
⑥著名作家张炜说:“写作是一种心灵之业,要始终听从内心的指引,更是追求真理的一种方式。”
A.④⑥②⑤①③ B.⑥①③④②⑤ C.⑥③①④②⑤ D.④②⑤⑥①③
(24-25八年级上·黑龙江·期中)小青有感于各行各业人们的担当奉献精神,写了下面的文字。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的繁荣富强,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初 zhōng、勇于担当。七十五年的历史就如同一幅画卷:1949年的长江前线,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1982年的新德里亚运赛场上,中国姑娘吕伟的凌空一跳赢得了震耳欲聋;2012年,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归功于我国科研人员的殚精竭虑、顽强攻关……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míng记,他们的功绩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广大青年要感念先辈们的奉献坚守,从他们身上汲取奋进力量,从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挺膺担当,继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青春业绩。
6.根据拼音写汉字。
初 zhōng míng记
7.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dāng léng dàn B.dǎng líng dàn
C.dāng líng dān D.dǎng léng dān
8.用拼音检字法查“震耳欲聋”的“震”字,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
9.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10.下列有关语法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文段中的“一幅”是数量词。
B.文段中出现的多个“的”都是结构助词。
C.“殚精竭虑”和“英勇善战”都是并列短语。
D.“他们的功绩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这句话中的“永远”是形容词。
(24-25八年级上·江苏宿迁·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岁月悠悠,未来可期,漫步语文的长廊,我们可以读《【甲】飞天【甲】líng空》,欣赏跳水姑娘吕伟那轻盈笔直的跳水动作和夺魁的全过程;可以看《一着惊海天》,感受我国航天人【乙】、顽强攻关的可贵精神,领略辽宁舰官兵xián熟技艺的风采;可以忆《藤野先生》,铭记他那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的个人风范;可以品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我们看到了穿着粗糙、和蔼可亲、整日劳碌的母亲;可以赏《三峡》,流连于险峻奇异、雄伟壮丽的山川胜景。
1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líng空 xián熟 铭记 粗糙
12.文段中【甲】【乙】两处的标点和词语填写恰当的一项是( )
A.【甲】〈〉 【乙】殚精竭虑 B.【甲】“” 【乙】殚精竭虑
C.【甲】“” 【乙】深恶痛疾 D.【甲】〈〉 【乙】深恶痛疾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轻盈笔直”“殚精竭虑”“险峻奇异”“雄伟壮丽”短语结构完全相同。
B.律诗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C.“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D.鲁迅的《藤野先生》选自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1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期”与“未来可期”中的“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学期 B.期望 C.不期而遇 D.定期
(24-25八年级上·甘肃平凉·期中)阅读下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沧桑巨变,犹如一幅多彩画卷:1949年的长江前线,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 );1982年的新德里亚运赛场,中国姑娘吕伟凌空一跳,让多少翘( )首以盼的华夏儿女欢欣鼓舞;2012年,浩瀚的渤海某海域,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那惊天一着,juān( )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2017年,国行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kuì( ),让一切罪恶灵魂无处遁形。朗读第一单元新闻,我们心潮彭湃,豪情万丈,①,②, ③,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通过阅读优秀的新闻作品,使我们了解世界,铭记历史,深刻感受其中体现的价值观、世界观。
15.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16.下列选项中对“遁形”中“遁”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逃避 B.躲闪 C.隐藏 D.回避
17.文段①②③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追思与缅怀②光荣与梦想③决心与信念
B.①光荣与梦想②决心与信念③追思与缅怀
C.①追思与缅怀②决心与信念③光荣与梦想
D.①光荣与梦想②追思与缅怀③决心与信念
18.画横线的句子是个病句,请用正确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19.校团委组织全校师生采取红歌联唱、合唱等形式,向祖国母亲75周年华诞献礼。作为校广播站小记者,你将就本次活动对校团委书记李老师做一个采访,你会提出哪些问题?请列举两个。
20.(24-25八年级上·河北廊坊·期中)下面是小冀为本次研学活动写的开场白的部分内容,请你阅读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拂去历史烟云,75年前渡江战役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仿佛历历在目。75年前,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报道了 甲 (振聋发聩/锐不可当)、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以(cuī kū lā xiǔ)之势渡浩瀚长江、控军事要塞之事。我为75年前的伟大胜利而由衷感到自豪,也深深感受到75年来,中国正如一轮(fēi hóng)的、冉冉上升的太阳,强势崛起并不断影响世界。渡江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 乙 (铭记/镌刻)这段伟大的历史!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cuī kū lā xiǔ) ②(fēi hóng)
(2)文段中加点词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塞(sāi) 由衷(zōng) B.要塞(sāi) 由衷(zhōng)
C.要塞(sài) 由衷(zōng) D.要塞(sài) 由衷(zhōng)
(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最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甲: 乙:
(4)有同学读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仿佛历历在目”时,思考“历历”的意思。联系《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结合语境推测,“历历”的意思应该是 。
(5)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1.(23-24八年级上·福建厦门·期中)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小语和小文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他们拟写了如下的主持稿,请你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浩hàn( )人生,真情相随。一路的成长,离不开榜样的力量。比如在日本面对愚( )昧留学生赏花、跳舞、终日无所事事表示【甲】厌恶痛恨到了极点的鲁迅先生。A 在夏天燥热得像温室的旧棚屋里B,与丈夫一同dān( )精竭虑追寻“镭”的居里夫人;极力鼓励儿子,晚年仍不辍( )劳作支持儿子参加革命的朱德母亲。他们在诗意人生里,始终把持自己的理想追求,彰显生命的真情。C 他们D以自身化为风景,丰富着我们的人生体验,晕染着我们的精神底色!
阅读这些内容,我们了解了别样的人生,汲取了前行的力量。今天,我们一起话古今,寻诗意、觅真情,在寻美的路上丰富自己的行囊,坚定前行的脚步。
【拟写主持稿】
(1)在彩排时,小语对以下读音和字形没有把握,请你帮助他确定。
①浩hàn( ) ②愚昧( ) ③dān( )精竭虑 ④不辍( )
(2)文中【甲】处可用一个成语来替换,小文一下子忘记了,请你帮他写出( )
(3)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A处的标点运用不恰当,应该改为“;”。
B.B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C.C句为病句,应该把“把持”改为“坚持”
D.D处中的“他们”指代的是鲁迅、居里夫人、朱德母亲。
22.(23-24八年级上·福建三明·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2023年春晚节目《满庭芳·国色》唱出了曼妙“秀色”。那么,颜色从何而来?其芳名又是何人所取?史料告诉我们:先人们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甲)色彩,从植物和矿物中(乙)颜料,并(丙)它们雅致动听的名字。比如,玄色即黎明太阳将出未出时天空的黑里透红;绿沈就是西瓜皮颜色。“国色”不直接采用“青白黄赤黑”,而从中 ① (lín)选出“桃红、凝脂、缃叶、群青、沉香”,则是艺术表达“吉 ② (xiáng)寓意和美之色相”的需要。其中,蓝色系用的群青,最早来自青金石,从丝 ③ (chóu)之路传到中国。它们已不只代表了沉淀下来的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审美意趣,还是色彩符号。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 ② ③
(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发现 汲取 给予 B.发现 提取 赋予
C.发明 提取 赋予 D.发明 汲取 给予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它们已不只是色彩符号,还代表了千百年沉淀下来的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趣。
B.它们已不只代表了沉淀下来的千百年的中华民族审美意趣,还是色彩符号。
C.它们已不只是色彩符号,还代表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沉淀下来的审美意趣。
D.它们已不只代表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沉淀下来的审美意趣,还是色彩符号。
23.(23-24八年级上·福建福州·期中)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
想要真正了解一片土地,要看它风和日丽时,更要看它疾风骤 ① 雨时。受超强台风“海葵”影响,全国多地出现特大暴雨。这场暴雨,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的爱与温情,看到了一个守望相助的中国,一群群挺身而出的中国人、温暖了被暴雨侵袭的城市、乡村,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力量。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就以生命力的 【甲】 、凝聚力的 【甲】 、忍耐力的 【甲】 、创造力的 【甲】 而闻名于世,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河出潼关,增其奔涌;风回三峡,彰 ② 其怒号。每一次防汛救灾,每一轮恢复重建,都在中华大地深深juān ③ 刻“力量在国家、优势在制度、奋斗在人民”的共识。多难兴邦,坚不可cuī ④ 的中华民族,屡经磨难而不断奋起。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①骤 雨 ②彰 其怒号 ③juān 刻 ④坚不可cuī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3)下列四个词语依次填入文中【甲】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深厚 ②巨大 ③顽强 ④坚韧
A.④①③②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④②
《【真题汇编】期中核心考点专项训练:基础知识综合-2025-2026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参考答案
1. cháng yáng zhuàn 2.抑扬顿挫 3.B 4.C 5.B
【解析】1.本题考查注音。
(1)徜徉:cháng yáng,安闲自在的徘徊。
(2)篆:zhuàn,汉字字体的一种,因形立意,古拙多变。
2.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词语。
抑扬顿挫:yì yáng dùn cuò,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
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B.滥用介词“通过”,导致句子没有主语,可删去“通过”。
故选B。
4.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①处,“特立独行”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也泛指特殊的,与众不同的;“别出心裁”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这里形容汉字字形独特,用“特立独行”更合适。
②处,“历史悠久”侧重强调历史久远;“源远流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更能体现中华文化长河不断延续且有深度的特点。故用“源远流长”。
故选C。
5.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⑥句引用作家张炜的话引出“听从内心指引,追求真理”的话题;①句“坚定也是这样”承接⑥句内容,阐述坚定的内涵;③句“有了这样的坚定”进一步说明坚定的作用;④句从反面论述如果不坚定的后果;②句“也许有人会说”提出反面观点;⑤句对②句中“利益至上的人”进行分析。所以顺序为⑥①③④②⑤。
故选B。
6. 衷 铭 7.C 8. Z zhèn( zhen) 9.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上“的掌声”。 10.D
【解析】6.本题考查字形。
初衷,chū zhōng,指最初的愿望或心意,也可表示发端、创始,从头起、从某一点起,着手进行、开始的阶段等意思。
铭记,míng jì,牢记在心。
7.本题考查字音。
锐不可当,ruì bù kě dāng,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凌空,líng kōng,高升到天上或耸立空中。
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故选C。
8.本题考查查字典的方法。
音序查字法是按照字音来查字词的一种方法。其步骤如下:
确定音序:音序是指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对于“震”字,其拼音为“zhèn”,所以先查音序“Z”。这是因为在音序查字法中,我们首先要根据字的读音确定其音序,也就是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形式,“zhèn”的第一个字母是“z”,大写即为“Z”。
查找音节:在确定了音序“Z”之后,我们需要在“索引”中找到这个字母,然后在这一字母相应部分找到该字的音节“zhèn”,再看清这个音节旁标明的页码。最后按照页码翻开字典的正文,按四声顺序找出“震”字。所以,用音序检字法查“震耳欲聋”的“震”字,先查音序“Z”,再查音节“zhèn”(也可不加声调)。
9.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画线句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的掌声”。
10.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D.在“他们的功绩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这句话中,“永远”不是形容词,而是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全句,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概念的词。在这里,“永远”修饰动词“镌刻”,表示镌刻这个动作持续的时间状态,而形容词是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或属性的词,所以说该项表述有误。
故选D。
11. 凌 娴 míng cāo 12.B 13.C 14.B
【解析】1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líng——凌。凌空:意为高升到天上或耸立空中。
xián——娴。娴熟:意思是老练、熟练或灵活,形容对某种事物或工作很熟练。
铭记(míng jì): 牢记在心中。
粗糙(cū cāo):(质料)不精细,不光滑。(工作等)草率、不细致。
1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运用。
甲处:结合“漫步语文的长廊,我们可以读《【甲】飞天【甲】líng空》”分析,句中的“飞天”是引用敦煌壁画的形象,故【甲】处的标点符号应使用双引号;
乙处:殚精竭虑:形容全副精力、整个身心都倾注于某件事情上。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深恶痛疾: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根据语境“感受我国航天人【乙】、顽强攻关的可贵精神”可知,句中用来描写我国航天人的全身心倾注在航天事业上的可贵精神,应使用“殚精竭虑”;
故选B。
13.本题考查语言知识运用。
C.“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意为:潮水来时,声音像千骑马在奔腾震天动地,气势像席卷着群山奔腾而来。“声如千骑疾”是比喻句,将声音比作千骑疾驰;“气卷万山来”则夸张地描述了气势之大,能卷起万山。但此句中并未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选C。
14.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理解。
未来可期:未来值得期望。说明将有一个较好的结果。“期”表示的是“希望,盼望”的意思;
A.学期:这里的“期”表示一段时间,特指学校中用于划分学习阶段的时间单位。与“未来可期”中的“期”意思不同;
B.期望:这里的“期”表示对未来的希望或盼望,与“未来可期”中的“期”意思相同;
C.不期而遇:这里的“期”表示“约定时日”的意思,即事先没有约定而偶然相遇。与“未来可期”中的“期”意思不同;
D.定期:这里的“期”表示固定的时间,如“定期检查”等。与“未来可期”中的“期”意思不同;
故选B。
15.dāng qiáo 镌 聩 16.C 17.A 18.提示:“通过”和“使”删去其一(用删除号)。 19.示例一:李老师你好,请问我们举办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示例二:李老师您好,请问你认为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通过哪些活动来引导?
【解析】15.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
锐不可当,ruì bù kě dāng,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翘首以盼,qiáo shǒu yǐ pàn,仰着脖子等待着出现,很急切地希望看到某人、某事、某物的出现。
镌刻,juān kè,雕刻。
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发出巨响,让耳聋的人也能听到。比喻唤醒糊涂麻木之人。
16.本题考查字词的解释。
“遁形”指的是隐藏形迹或踪迹。在选项中,“隐藏”是与“遁形”的含义匹配度最高的词语,因此选“隐藏”作为正确的解释。选项中其他词语“逃避”、“躲闪”、“回避”均不如“隐藏”契合“遁形”的本意;
故选C。
17.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
首先分析文段中的句子,这些句子描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不同年份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成就,表达了对祖国发展的豪情万丈和心潮澎湃。然后看选项中的三个短语:“追思与缅怀”表达的是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光荣与梦想”表达的是对过去的荣耀和对未来的憧憬,“决心与信念”表达的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①处,根据“朗读第一单元新闻,我们心潮彭湃,豪情万丈”,“追思与缅怀”放在此处,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②处,结合后文“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这是基于过去的奋斗和现在的成就,对未来有更大的期待和憧憬,因此也为未来的梦想做了铺垫,所以“光荣与梦想”更符合语境;③处,根据“通过阅读优秀的新闻作品,使我们了解世界,铭记历史,深刻感受其中体现的价值观、世界观”,这里强调的是通过阅读新闻作品,我们获得了对世界的认知和对历史的铭记,更坚定了对未来的信念和决心,所以“决心与信念”放在此处最为合适;
故选A。
18.本题考查语病的辨析和修改。
这句话的语病是主语缺失,由于“通过”和“使”的同时使用,导致了句子缺少明确的主语。所以,我们需要去掉其中一个词来恢复句子的主语。可以改为“阅读优秀的新闻作品,使我们了解世界,铭记历史,深刻感受其中体现的价值观、世界观”,或者“通过阅读优秀的新闻作品,我们了解世界,铭记历史,深刻感受其中体现的价值观、世界观”。
19.本题考查设计采访问题.
围绕本次活动,可以就活动的意义、活动组织的开展形式等提问,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针对活动本身,可以提问:“李老师,您认为举办这样的活动有哪些重要意义呢?”
针对活动的组织,可以提问:“李老师,在筹备这次献礼祖国母亲75周年华诞的活动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20.(1) 摧枯拉朽 绯红
(2)D
(3) 锐不可当 铭记
(4)分明的样子(或“清楚的”“分明的”“一个一个清清楚楚的”)
(5)示例:渡江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详解】(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词语。
①cuī kū lā xiǔ——摧枯拉朽,形容轻而易举地摧毁腐朽势力,比喻轻易地摧毁腐朽的事物 。
②fēi hóng——绯红,中国传统色彩名称,红色的一种,艳丽的深红、鲜红、通红、深红色 。
(2)本题考查字音。
要塞: yào sài,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由衷:yóu zhōng,意思是衷心的,出自内心的,发自肺腑的;也指出自内心的情意和向别人指出自内心的情意。
(3)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甲处,振聋发聩:发出的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都能听到,振奋起来;比喻言论、文章等对人的警醒作用大,能使麻木的人醒悟。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这里用来形容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和无法抵挡的气势,应使用“锐不可当”;
乙处,铭记:指深深地记在心里,难以忘怀。它通常用于形容对某人、某事或某种经历的深刻印象或感激之情,是一种主观上的记忆和怀念。镌刻:指用工具在硬质材料上刻出图案、文字或符号,如石头、金属、木材等。这里用来表达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深地记住这段伟大的历史,不忘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应使用“铭记”。
(4)本题考查词义。
“晴川历历汉阳树”,意思是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仿佛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仿佛历历在目”这句话的意思是,那段充满壮阔场景和重大事件的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其生动的情景和细节却仿佛就在眼前,清晰可见,就像刚刚发生一样。这里,“历历在目”表达了这些历史事件在记忆中的清晰和深刻。据此可推测“历历”:分明的样子(或“清楚的”“分明的”“一个一个清清楚楚的”)。
(5)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原句“渡江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存在宾语残缺的问题,即“奠定”后面缺少了与之搭配的宾语中心词。为了修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句末添加适当的词语来完善句子的意思。
修改后的句子可以是:“渡江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里,“基础”作为宾语中心词,与“奠定”形成了完整的动宾结构,使句子的意思更加完整和明确。同时,“坚实”作为形容词,修饰“基础”,强调了渡江战役胜利对于解放全中国所起到的稳固和重要的支撑作用。
21.(1) 瀚 yú 殚 chuò
(2)深恶痛绝
(3)B
【详解】(1)本题考查字形、字音辨析。
①浩瀚:hào hàn,本意为水势浩大的样子,引申为广大、繁多之意。
②愚昧:yú mèi,指缺乏知识,愚蠢不明白事理。
③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心思。
④不辍:bù chuò,辍是停止的意思,不辍即不停止。
(2)本题考查成语辨析。
深恶痛绝:shēn wù tòng jué,极端地厌恶、痛恨。
(3)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
B.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句中“夏天燥热得像温室的旧棚屋”是类比,不是比喻。
故选B。
22.(1) 遴 祥 绸
(2)B
(3)C
【详解】(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遴选:lín xuǎn,选拔;慎重挑选。
吉祥:jí xiáng,意思是好运之征兆,祥瑞,吉利;幸运等。
丝绸:sī chóu,用蚕丝或人造丝织成的纺织品的总称。
(2)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一空,发明:创造出一种从未出现过的东西;发现:在自然社会的原有基础上发现某些不为人知的事物,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在探索过程中进行再创造。句中形容在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探寻到色彩,用“发现”恰当;
二空,汲取:指从低处取水,侧重于提取、取得;提取:指像吸取水分一样地吸取有用的东西。句中形容从植物和矿物中提炼取得颜料,用“提取”更恰当;
三空,给予:常表示不含感彩的、或双方平等状态下的是对方得到各种帮助、各种物质,也可以是精神上的付出(关心、爱护等)。赋予:一般表示主观的,常用于非物质的形式;句中与“雅致动听的名字”搭配,用“赋予”恰当;
故选B。
(3)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与辨析。
“它们已不只代表了沉淀下来的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审美意趣,还是色彩符号”,这句话中逻辑不当,“不只……还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所以应该将“代表了沉淀下来的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审美意趣”与“色彩符号”调换位置;改后的句子为:它们已不只是色彩符号,还代表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沉淀下来的审美意趣;
故选C。
23.(1) zhòu zhāng 镌 摧
(2)这场暴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守望相助的中国,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的爱与温情。
(3)D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1)骤雨(zhòu yǔ):突然而猛烈的雨。
(2)彰其怒号(zhāng qí nù háo):彰显其愤怒的呼号,形容风声大作。
(3) 镌刻(juān kè):雕刻,刻写。
(4)坚不可摧(jiān bù kě cuī):非常坚固,无法摧毁。
(2)本题考查语病的辨析和修改。
语序不当,应该是先看到,然后再感受到,把“看到了一个守望相助的中国”与“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的爱与温情”调换位置。
(3)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
①深厚:通常用来形容基础扎实、底蕴丰富。
②巨大:表示规模、数量等非常大。
③顽强:强调在困境中坚持不屈,有强大的意志和毅力。
④坚韧:指坚固而有韧性,不易折断或破裂,也常用于形容人的精神品质。
根据语境和词语含义进行匹配:
生命力方面,中国人民历经磨难而不灭,这体现了顽强的生命力,所以第一个空格应填③。
凝聚力方面,中国人民能够团结一心,这种力量是深厚而持久的,所以第二个空格应填①。
忍耐力方面,中国人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往往能够表现出极大的忍耐和坚持,这种忍耐力是坚韧的,所以第三个空格应填④。
创造力方面,中国人民的创造力是巨大的,无论是在科技、文化还是其他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所以第四个空格应填②。
综上所述,排序最恰当的是③①④②;
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