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粤教版)八年级
上
第八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与生态保护
大单元知识框架
学习目标
激趣导入
任务一,任务二
课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新课标要求
探究活动
新课标要求
新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学生能运用地图和资料,明确我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这旨在培养学生通过地理工具获取信息、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同时,需结合资料阐述环境问题的表现与成因,理解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举例说明我国环保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与成就,以此引导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增强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提升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素养。
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环境问题的表现及成因,理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举例说明我国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举措与成就。
本章大单元知识框架
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常见种类及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掌握主要灾害的分布与成因,知晓基本防灾减灾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2.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提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增强环保观念和社会责任感。21世纪教育网
激趣导入
汶川大地震
台湾省滑坡灾害与防治
自主学习
我国台湾省多山,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如2022年11月1日,受强降雨影响,台湾省苏花公路观音段上方山体突发滑坡,山上的树木滑落,大量石块滚落,导致交通受阻。为了防治滑坡,工程技术人员采取改变坡体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等工程措施,以及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保持水土等生物措施,并通过长期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新问题,确保滑坡防治工作稳定有效。
1.结合《地理图册》,说说台湾省多地质灾害的原因。
2.阅读图文材料,概述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从《地理图册》可知,台湾省多地质灾害因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频繁,多地震。地震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且其地形多山地,降水丰富,加剧了地质灾害发生。
滑坡等灾害防治措施:工程上加固坡体、修建排水系统;生物方面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布信息。加强防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自救能力。我国多地还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从源头减少灾害发生。
自然灾害与防治
任务一
沙尘暴掩埋农田
台风刮倒树木
汶川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自然环境异常变化引起的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事件或现象称为自然灾害。
1.什么是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与防治
任务一
2.说出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中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多,主要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洪涝
台风
寒潮
干旱
沙尘暴
气
象
灾
害
自然灾害与防治
任务一
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地
质
灾
害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自然灾害与防治
任务一
3.我国主要气象灾害集中分布在哪里?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不同种类自然灾害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雨涝主要集中东部季风区,尤其是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
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干旱主要分布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北、西南地区。
寒潮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等地区。
自然灾害与防治
任务一
4.我国北方地区寒潮灾害多发的原因是什么?
(1)我国北方地区寒潮多发,因纬度较高,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大。
(2)北方地形以平原为主,冷空气南下时阻挡少,易长驱直入。
(3)冬季气温低,冷空气势力强,降温幅度大,故寒潮灾害频发。
自然灾害与防治
任务一
5.我国主要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在哪里?
主要分布于台湾岛及其附近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
自然灾害与防治
任务一
6.我国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的原因是什么?
西南地区多山,陡坡,相对高差大;21世纪教育网降水多暴雨且集中。
自然灾害与防治
任务一
7.读图,找出地震灾害主要分布区,并分析其成因?
分布:西南地区
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21世纪教育网
自然灾害与防治
任务一
(1)制定了一系列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建立各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提高灾害应急处理、救援与求助、自救与互救、灾后恢复能力;
8.如何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2)采取工程性防御措施,减轻自然灾害的强度和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
认识台风“苏拉”对香港的影响及防灾措施
探究活动
2023年第9号台风“苏拉”于9月2日凌晨从香港南侧移过。受其影响,香港多地遭遇狂风和暴雨天气。为防御“苏拉”带来的危害,9月1日至2日,香港所有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多个班次的轮渡、高铁和航班取消,多个公共服务部门暂停全部或部分业务,多家商场、写字楼、居民住宅的玻璃门和窗户被贴上加固胶带,市民也有条不紊地提前采购生活物资。
(2)提出防御台风的措施。
(1)简述台风“苏拉”对香港造成的影响。
台风 “苏拉” 致香港狂风暴雨,天文台发十号飓风信号。多地水浸、塌树、山泥倾泻,86 人受伤。海陆空交通受阻,学校停课,公共服务暂停。市民提前备物资,设施贴加固胶带,城市运转受显著影响。
防御台风需多方面协同:提前关注预警,转移低洼处居民至庇护所;加固门窗、广告牌等,清理排水口防内涝;暂停户外作业、停课停业,关闭交通枢纽;储备食物、水及应急物品;电力、通讯等部门待命抢修,确保灾后快速恢复。
保护生态环境
任务二
生态环境问题包含 ,如大气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再加上 ,如森林毁坏、草原退化、 、水土流失和 等。
1.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环境污染
水体污染
生态破坏
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保护生态环境
任务二
我国坚持 和 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通过法律、工程技术、行政管理、宣传教育等方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建设卓有成效。
2.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具体表现什么方面?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生态文明
长汀县的水土流失治理
案例学习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位于武夷山脉南麓,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曾经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长汀人民采用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和林、果、草、畜、牧合理配置的模式,实现了从荒山到绿洲再到生态家园的转变。
2021年,“长汀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实践”成功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家乡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效,与家长分享你的收获。21世纪教育网
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到家乡在生态保护上成效显著:荒山植满绿树,河流清澈见底,生物种类增多。昔日荒地变果园,村民收入提高。这让我明白,保护生态就是保护家园,绿水青山真能变成金山银山,要和家人一起守护这份美好。
课堂练习
1.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下列现象属于地质灾害的有( )
①洪涝 ②地震 ③寒潮 ④泥石流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框图所示是某气象灾害的成因,A所示的气象灾害是( )
A.沙尘暴 B.台风 C.地震 D.干旱
3.在A气象灾害的高发地区( )21世纪教育网
①气象部门加强气象灾害监测 ②农业部门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 ③水利部门完善水利设施建设 ④政府引进高收益、高耗水工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D
A
拓展延伸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保护环境,改善民生,是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两大攻坚战,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21世纪教育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深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进一步阐明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模式,从思想上、认识上、实践上为我们做好生态环保扶贫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P53 阅读 地理博览
同步练习 第四节 自然灾害与生态保护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