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粤教版)八年级
上
第八章
第三节 河流与湖泊
大单元知识框架
学习目标
激趣导入
任务一,任务二
课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新课标要求
探究活动
新课标要求
新课标解读
1.借助地图与资料,引导学生归纳中国河湖特征,如内 / 外流河分布、水文差异等,同时联系地形、气候要素分析河湖形成的自然背景,强化要素关联思维。
2.聚焦长江、黄河,要求学生能描述两河的源流、水文等特点,并结合案例(如航运、灌溉、水能开发等)说明其对经济发展与生活的影响,体现人地协调观。教学中需注重地图工具的运用,通过资料分析培养综合思维,让学生在认知河湖特征的基础上,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形、气候、河湖等的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长江、黄河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本章大单元知识框架
学习目标
1.阅读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根据河流是否流入海洋,理解我国的外流区、内流区,外流河、内流河。
2.结合相关图文资料,理解我国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知道秦岭—淮河一线两侧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
3.运用长江流域水系图,说出长江的发源地、流入海洋、流经地形区、主要支流等概况。
4.结合具体实例,说出长江各河段的问题,并探究治理措施。
5.运用黄河流域水系图,了解黄河的发源地、流入海洋、流经地形区、主要支流等概况。
6.结合具体实例,分析黄河各河段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激趣导入
我国的河流与湖泊
京杭运河
自主学习
京杭运河,亦称京杭大运河,简称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1747千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和一系列湖泊,从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三角洲,沿线地势平坦,河湖交织,沃野千里,自古就是我国经济和文化繁荣之地。
2002年开工建设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借助京杭运河将优质水资源输送到华北缺水地区,平衡了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的格局。大规模的调水使断流和生态功能区得到系统性修复,同时也整体性地保护了大运河。如今,随着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条千年古道变成旅游航道,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1.结合《地理图册》,指出京杭运河沟通的水系。
2.查找资料,简述京杭运河的主要功能和保护京杭运河的意义。
京杭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对南北交通和经济交流曾起重要作用。
功能:京杭运河主要功能有航运、输水、灌溉等,曾是南北物资运输要道,如今部分河段仍通航,并为南水北调输水。
意义:保护它可延续文化遗产,维系生态功能,促进沿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具历史、生态和经济多重意义。
水系与水文
任务一
1.什么水系和流域?
(1)水系: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以及连通的湖泊、沼泽构成了水系。
(2)流域:由分水岭所包围的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
流域
干流
支流
干流、支流:一般将流入干流的支流,叫一级支流,流入一级支流的叫二级支流,依次类推。
分水岭: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
流域=水系+集水区
水系与水文
任务一
2.水系特征包括哪些?
河流的水系特征一般包括形态、长度、面积、流向、河道弯曲状况等。
形态
长度
流向
面积
河道弯曲状况
水系与水文
任务一
3.水文特征包括哪些?
河流的流量、含沙量、汛期与枯水期、结冰期、流速、水位等要素的时空变化,称为河流的水文特征。我国河湖众多,水系和水文特征差异明显。
流量
含沙量
汛期与枯水期
结冰期
流速
水位
水系与水文
任务一
4.什么是外流河,
什么是外流区?
外流区
占全国总面积的2/3,水量超过全国河流总水量的95%。
太平洋
印度洋
北冰洋
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湖水与河流相通且最终流入海洋的湖泊,称为外流湖。外流河和外流湖的流域称为外流区。
外流区
水系与水文
任务一
5.什么是内流河,
什么是内流区?
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湖水不能经由河流外泄入海的湖泊,称为内流湖。内流河和内流湖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内陆湖泊
蒸发
渗漏
内流区
内流区
占全国总面积的1/3,水量不到全国河流总水量的5%。
水系与水文
任务一
我国的外流河和外流湖主要分布在季风区内。
外流区
内流区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6.说说外流区与季风区的关系
水系与水文
任务一
秦岭-淮河以南外流河流量大,汛期较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7.说说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河流水文特征有何差异?
秦岭-淮河以南以北除黑龙江等少数河流外,河流流量小,汛期较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水系与水文
任务一
地区 河流 水量 (大、小) 汛期 (长、短) 含沙量 (大、小) 结冰期
(长、短)
东北 黑龙 江及 支流 松花 江
秦岭 —淮 河以 北 辽河 海河 黄河
秦岭 —淮 河以 南 长江 珠江
水量丰富
(流经湿润
地区、半湿
润地区)
汛期较短
(有春汛、
夏汛)
小
(森林茂密)
长(纬度高,位于中温带、寒温带)
水量较小
(流经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
汛期短
(雨季短)
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
短(位于暖温带)
水量丰富(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地区)
汛期长
(雨季长)
小(流域内植被覆盖多)
无(流经亚热带冬温在0℃以上)
总结: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水系与水文
任务一
外流区
内流区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8.说说内流区与非季风区的关系
我国的内流河和内流湖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内。
在内流区,塔里木河、黑河、疏勒河是我国主要的内流河,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水系与水文
任务一
9.内流区里全部都是内流河吗?外流区里全部都是外流河吗?
分析塔里木河的水文特征
探究活动一
塔里木河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北部,由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汇流而成,最后流入台特马湖,流域面积约19.8万平方千米,全长2137千米,是世界第五大内流河。塔里木河流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四周高山环绕,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日照时间长,大陆性气候显著。
(1)描述塔里木河的水文特征。
(2)分析塔里木河水文特征的形成原因。
(3)简述塔里木河水文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塔里木河是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水量大,冬季断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较高,有结冰期。
地处西北内陆,降水少,冰雪融水成主补给;夏季气温高融冰多,冬季严寒断流;流域植被少,水土流失致含沙量高,冬季寒冷结冰。
塔里木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季丰水利于灌溉,冬季枯水需节水;含沙量较高易致农田淤积,需整治;为绿洲农业提供水源,是农业存续基础。
水系与水文
任务一
湖区名称 地位 面积 主要湖泊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群 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1/3
青藏高原湖泊群 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
10.说说我国湖泊的分布?
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群
湖泊面积超过全国湖泊总面积的一半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
多为咸水湖,其中 青海湖 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水系与水文
任务一
在图上,圈出下列湖泊: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
找一找 圈一圈
青海湖
鄱阳湖
洞庭湖
太湖
洪泽湖
11.找出我国我国的主要湖泊
水系与水文
任务一
我国的主要湖泊
水系与水文
任务一
青海湖(别名:措温布)位于中国青海省内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内流湖。
水系与水文
任务一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
鄱阳湖在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和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长江与黄河
任务二
长江与黄河源远流长,不仅塑造了富饶的冲积平原,为众多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发挥着灌溉、养殖、航运、发电和旅游等综合效益。
1.长江与黄河具有哪些功能?
长江与黄河
任务二
2.描出长江干流并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注入海洋。
各拉丹冬峰
东海
全长6300千米
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
长江与黄河
任务二
3.长江的主要支流和流域内的主要湖泊分别有哪些?
长江流域水系图
汉江-长江最大的支流
长江与黄河
任务二
4.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及省级行政区域分别有哪些?
长江流域水系图
共经过11个省级行政区
宜昌
湖口
上游
中游
下游
长江与黄河
任务二
5.请同学们总结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的特点。
长江与黄河
任务二
5.请同学们总结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的特点。
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
多支流,多“曲流”,多湖泊。
水流平稳,江阔水深,便于航运。
上游
中游
下游
案例学习一
“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段
分洪工程和裁弯工程是治理河流洪涝灾害的重要工程措施。你还知道我国哪些在保障航道畅通、防治洪涝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水利工程?
荆江河段是长江在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的河段。该河段地势低洼,长江带来的泥沙在此大量沉积,形成众多的浅滩和沙洲。荆江河道蜿蜒曲折,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水流不畅,在汛期容易出现洪涝灾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治理荆江水患,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建设了荆江分洪工程。该工程在防御长江特大洪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有许多重要水利工程,如三峡工程,兼具防洪、发电、航运等功能;葛洲坝水利枢纽,改善长江航道;都江堰,防洪灌溉,保障成都平原;京杭大运河,促进南北航运畅通,都意义重大。
长江与黄河
任务二
长江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水能蕴藏量约占全国的40%,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我国在长江的干支流建成了龚嘴、二滩、白鹤滩、葛洲坝、三峡等大型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工程,它们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滴水发六次电!
乌东德
白鹤滩
溪洛渡
向家坝
三峡
葛洲坝
6.说说长江水能资源的特点。
长江与黄河
任务二
长江是我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长江有700多条通航河道,形成了纵横广阔的水运网;干流航线与多条南北向的铁路干线及京杭运河相交,既承东启西,又连南接北,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
7.长江沿岸有哪些重要的交通枢纽?
●
●
●
●
●
●
宜宾
重庆
武汉
九江
南京
上海
长江与黄河
任务二
8.长江对沿江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交通枢纽:长江航道连通内陆与沿海,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降低物流成本,形成上海、武汉等航运中心。
(2)水资源支撑:为沿江工业(如钢铁、化工)提供生产用水,三峡工程年发电量超 1000 亿千瓦时,保障能源供应。
(3)产业集聚:依托黄金水道,形成汽车(武汉、重庆)、电子信息(长三角)等产业带,2022 年沿江省份 GDP 占全国 45%。
(4)贸易窗口: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 13 年全球第一,带动沿江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
(5)生态经济:推动水电、旅游等绿色产业,长江经济带沿线年旅游收入超 5 万亿元。
长江与黄河
任务二
(4)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工程,实行重点水域十年禁渔,使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9.长江流域是如何协同发展的?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和生物基因宝库。
(1)为了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我国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流域内各地区各部门协同作战。
(2)在上游地区积极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3)在中下游地区治理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和水污染等问题。
保护洞庭湖的生态环境
探究活动二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发挥着天然行洪、蓄洪、泄洪和保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清朝中期以来,由于泥沙淤积和不合理的围垦,洞庭湖面积萎缩。近年来,当地采取“平垸(堤坝)行洪、退田还湖”措施和“引江济湖”“控湖出流”工程,以期增强湖泊调蓄洪水能力,解决枯水季节江水入出流及航道航行问题,进而保护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1)简述洞庭湖的生态功能。
(2)说明洞庭湖面积变化的原因。
(3)提出洞庭湖的保护措施。
洞庭湖生态功能多样:作为长江流域重要调蓄湖泊,能天然行洪、蓄洪、泄洪,保障流域防洪安全;维系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完整,为生物提供栖息地,还在枯水期调节水流,保障航道及生态平衡。
洞庭湖面积变化有两方面原因:清朝中期以来,泥沙淤积和不合理围垦导致面积萎缩;近年来,通过 “平垸行洪、退田还湖” 及 “引江济湖” 等措施,面积得以恢复,以增强调蓄等功能。
洞庭湖的保护措施包括:实施 “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恢复湖泊面积;推进 “引江济湖”“控湖出流” 工程,调节水位与水流;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增强其调蓄等功能。
长江与黄河
任务二
巴颜喀拉山脉
渤海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流入渤海,是我国第二、世界第六长的大河。
10.说出黄河发源地及注入海洋
5464千米
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千米
长江与黄河
任务二
11.黄河的主要支流和流域内的主要湖泊分别有哪些?
渭河
泾河
“泾渭分明”这个成语指的是黄河的哪两条支流?
湟水
洮河
汾河
乌梁素海
扎陵湖
鄂陵湖
长江与黄河
任务二
12.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及省级行政区域分别有哪些?
A
B
C
D
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长江与黄河
任务二
12.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及省级行政区域分别有哪些?
干流流经的省区: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
长江与黄河
任务二
上游
中游
下游
13.黄河上、中、下游是怎样划分的?
长江与黄河
任务二
上游特征
中游特征
下游特征
河口
青铜峡
龙羊峡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青铜峡
龙羊峡
九曲第一湾
宁夏平原黄河灌区
河套平原黄河灌区
①河源段(源头-龙羊峡):河水 。
②峡谷段(龙羊峡-青铜峡):水流 。
③平原段(青铜峡-河口):流量变 。
清浅稳定
湍急
少
水能丰富
用水多
塞上江南
14.黄河各河段有什么样的特征?
在初春、初冬时节,黄河自较低纬向较高纬流动的河段,常出现冰阻水流的凌汛现象。
长江与黄河
任务二
上游特征
中游特征
下游特征
河口
桃花峪
壶口瀑布
三门峡
小浪底
流速: 。
流量: 。
含沙量: 。
上升
变快
增加
颜色变黄
支流汇入
流经黄土高原
河水一石,其泥六斗。
14.黄河各河段有什么样的特征?
长江与黄河
任务二
上游特征
中游特征
下游特征
桃花峪
落差
流速
减小
缓慢
淤积
抬高
流经华北平原
泥沙
河床
地上河
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游。
14.黄河各河段有什么样的特征?
长江与黄河
任务二
15.黄河流域是如何协同发展的?
(1)在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2)在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3)在下游地区,加固黄河大堤,疏通河道。
黄河的泥沙治理
案例学习二
解决黄河含沙量大的问题,是一项世界级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黄河中上游开展植树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水土保持工作,与此同时,修建系列大型水利枢纽进行调水调沙,把淤积在河道及水库中的泥沙送入大海。通过对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多年来的依次调水调沙,黄河下游河道主槽不断刷深,截至2022年,平均下切已达3.1米。
河流综合治理是解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黄河泥沙的综合治理涉及哪些主要地理要素?上、中、下游分别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案例学习二
下游
中游
上游
问题:
治理措施:
源头
河口
桃花峪
入海口
植树种草、合理放牧;
疏通河道,炮弹破冰。
土地荒漠化
凌汛
植树种草
加固堤坝;
炸冰疏水。
水土流失
地上河、凌汛
降水少,过度放牧,生态环境脆弱;
纬度高,由低纬流向高纬。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人为破坏严重。
河道变宽、水流缓慢、泥沙淤积;
成因:
黄河泥沙的综合治理涉及哪些主要地理要素?上、中、下游分别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黄河的泥沙治理
课堂练习
1.四大洋中我国没有河流注入的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下列河流中,注入印度洋的是[ ]
A、黑龙江 B、额尔齐斯河 C、珠江 D、雅鲁藏布江
3.下列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是[ ]
A、珠江 B、海河 C、松花江 D、黑龙江
4.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 ]
A、鄱阳湖 B、洞庭湖 C、太湖 D、青海湖
5.关于我国外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降水是主要的补给水源
B、高山积雪融水是主要的补给水源
C、受季风影响,河流水位变化大多为季节性河流
D、北方地区的河流冬季冰期较长,但含沙量较少
B
D
D
A
A
拓展延伸
龙羊峡水电站
龙羊峡水电站距黄河发源地1684千米,下至黄河入海口3376千米,是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人称黄河“龙头”电站。龙羊峡位于青海省共和县与贵德县之间的黄河干流上,长约37千米,宽不足 100米。黄河自西向东穿行于峡谷中,两岸峭壁陡立,重峦叠嶂,河道狭窄,水流湍急,最窄处仅有30米左右,两岸相对高度约200米~300米,最高可达 800米。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P46 阅读 地理博览
同步练习 第三节 河流与湖泊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