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古老的中华帝国“闭关自守已经不可能了,即使为了军事防御的目的,也必须敷设铁路,使用蒸汽机和电力以及创办大工业。这样一来,旧有的小农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农户自己也制造自己使用的工业品),以及可以容纳比较稠密的人口的整个陈旧的社会制度也都在逐渐瓦解。”——《共产党宣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恩格斯
为实现军事防御和自救,清政府官员掀起的这场运动是什么?它能否真的守住国家,阻止旧制度瓦解?
制作:黎燕琳
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4课
自强求富
——洋务运动
一、自强求富——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张之洞
左宗棠
李鸿章
曾国藩
奕
背景
口号
内忧: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
外患:西方列强侵略,两次鸦片战争失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根本目的
领导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持续时间
代表人物
直接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中
央
央
地
方
代
表
一、自强求富——洋务运动
“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25卷,第1页。
洋务,字面意思是与洋人有关的事务,指清政府学习西方所开展的新政事务。
奕
李鸿章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同治三年四月戊戌总理各国事务恭亲王等奏》
性质:晚清时期地主阶级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他们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一、自强求富——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兴起的内容?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口号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军事工业
(1)经济
经济现代化
企业
(2)文化教育
创办者 企业 地位
曾国藩
李鸿章、曾国藩
左宗棠
京师同文馆
目的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最早的军工厂
最大的军工厂
最全的造船厂
官办企业
一、自强求富——洋务运动
军事工业在管理方式上存在哪些问题?
性质
问题
①
②
③
官办:沿用了中国传统官营手工业的模式,完全由官府出资和派人管理
官督商办:主要吸收利用商人资本,由商人经理业务和承担盈亏,但官府仍负责决策和监督。
这种制度较之官办是一种进步,但仍存在官私不分、责权不清、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自强求富——洋务运动
创办者 企业 地位
李鸿章
李鸿章
张之洞
近代民用企业有哪些?
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最早设立的大型轮船航运企业
大型新式采煤企业
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
湖北近代轻工业
汉阳铁厂
当时《新闻报》曾总结说:与历代贤臣相比,张之洞为诤臣、能臣、良臣。
一、自强求富——洋务运动
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从19世纪70年代起,在直隶总督李鸿章倡议下,清政府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19世纪80年代,初步建成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成军。
洋务派建立新式陆军和新式海军的情况?
陆军
海军
新式洋枪队
指使用西式枪械的军队。这里的洋枪队是清政府的军队
建立新式海陆军
开始军事现代化
标志中国军队从旧式陆军到新军的过渡。
北洋舰队“定远号”铁甲舰
一、自强求富——洋务运动
天津机器制造局
开平煤矿
上海织布局
安庆内军械所
轮船招商局
江南制造总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福州船政局
结合下图,标出洋务运动创办的主要近代工业
一、自强求富——洋务运动
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积极
局限
积极: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抵制作用。
李鸿章认为洋务运动只是虚有其表,受到很多因素掣肘,很难取得实际成绩。这段话是李鸿章晚年对洋务运动的反思,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失败原因
外国势力的挤压
清政府的腐败
根本:洋务运动只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结果:1895年甲年中日战争时,北洋舰队全导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的失败(破产)
海疆告警
——美、日侵略台湾
二、海疆告警——美、日侵略台湾
美国侵略台湾的概况?
时间
被当地高山族人误杀
背景:19世纪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清政府腐朽无能,妥协退让。
失败
“罗弗号事件”,1867年,美船罗佛号在台湾南部的琅峤(今恒春半岛)附近触礁沉没,船上的十余人被当地高山族人所杀。事后,美国悍然派其东印度舰队司令贝尔率两艘军舰及陆战队180余人进行武装进犯,被原住民武装击败,陆战队指挥官马肯基被击毙。
二、海疆告警——美、日侵略台湾
日本侵略台湾和中日交涉的情况?
借口
从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起,清朝的藩属关系体系逐渐解体。
应对
结果
东南海疆危机
西南危机
西北危机
英国入侵云南
俄国入侵新疆
美、日侵略台湾
阅读教材内容,归纳19世纪中后期,中国边疆危机日益严重的表现。
西征复土
——收复新疆
三、西征复土——收复新疆
西北边疆危机的状况?
背景
阿古柏
1865至1867年,阿古柏以“中亚屠夫”之名血洗南疆,借沙俄军火扶持建立哲德沙尔伪政权,维族领袖热西丁率军浴血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被绞杀。这个靠屠城与列强交易维系的“洪福齐天王”,将新疆大地推入血色深渊。
李鸿章
左宗棠
1875年,面对西方列强瓜分中国,阿古柏已占领南疆,沙俄己蚕食伊犁地区的严峻形势。“海防”和“塞防”之争你赞同谁的观点?
新疆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贫瘠;人烟稀少;开支过大;得不偿失
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
三、西征复土——收复新疆
三、西征复土——收复新疆
清政府内部海防与塞防之争的情况?
应对
海防与塞防之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财力不足,难以兼顾。
新疆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三、西征复土——收复新疆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经过?
策略
清军收复新疆形势图
注重军队的整训和后勤保障,不轻易作战,一旦作战就力求速战速决。
1.描述清军进军新疆的路线。2.找到伊犁地区的位置。
结果
体现了左宗棠卓越的指挥才能和坚定的爱国意志。
收复新疆的意义:捍卫了祖国领士的完整,显示了中华民族抵抗外悔的决心和力量,为新疆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三、西征复土——收复新疆
中俄交涉收回伊犁地区的情况,以及随后清政府建立新疆行省的史事及历史意义。
目的
时间
意义
背景
自汉朝开始,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汉朝以后,历代中原王朝都把西域视为故土,行使对该地区的管辖权。
御侮交锋
——中法战争
四、御悔交锋——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的背景及战争爆发的情况?
背景
中法战争(1883-1885)是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犯中国的殖民战争。
刘永福
时间
中法战争海路战场的情况?
马尾海战
中法战争形势图
福建水师全军覆没
四、御悔交锋——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陆路战场的情况?
刘铭传
刘铭传抗法
陆路战场是中法战争的主战场,尽管清军取得很大胜利,但没有挽回不败而败的结局。
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是中法之间在幕后进行谈判的结果。
镇南关大捷
结果
清政府的腐朽是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重要原因。
四、御悔交锋——中法战争
在台湾建立行省,以及台湾建省的历史意义
三国时期吴人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留下关于台湾最早的记述。
台湾古称“夷洲”“流求”。
新疆建省加强了中央对新疆的管辖,巩固了西北边防,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台湾建省加强了台湾的海防地位,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意义
时间
230年
隋朝
宋元
1684年
1885年
1887年
隋朝政府曾三次派人到时称“流求”的台湾。
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开始在澎湖、台湾设治,实施行政管辖。
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
清政府决定建立台湾行省,以刘铭传为首任巡抚
刘铭传正式启用巡抚关防
课堂总结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洋务运动
美、日侵略台湾
收复新疆
中法战争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统治
洋务派: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评价
19世纪60年代,美国军舰进犯台湾
1874年,日军侵略台湾,从中国勒索白银50万两
时间:19世纪七八十年代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时间:1883-1885年
结果:与法国签订《越南条款》
1885年,清政府决定建立台湾行省
课堂演练
1.(2025·济宁中考·7)1861年,曾国藩设立安庆军械所,仿造西洋人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1863年,曾国藩派容闳出国购买、“制器之器这些举措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B.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C.采用西式练兵技术 D.唤醒民众救亡意识
2.(2025:临沂罗庄七下期末·3)1871年,曾国藩、李鸿童联名上奏《选派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折》。1872年开始,清政府分四批派遣120名12~15岁幼童赴美留学。1881年,因保守势力阻挠,提前撤回了94人。材料中的“幼童赴美留学” ( )
A.发生在洋务运动时期 B.全都顺利完成了既定学业
C.发生在戊成变法时期 D.对中国社会没有任何影响
3.(2025·辽宁中考·7) 他们在“求强 ”的实践中得出“必先富而后能强 ”的结论,随后又提出“求富 ”的口号,大力发展民用工业。材料中“他们”的活动(
A.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B.宣传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C.拉开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D.推动了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A
A
A
课堂演练
4.(2025·西宁二模·5)咸丰十一年(1861年)恭亲王和文祥设立同文馆,聘清英国海军人员来华创设新水师。同治四年(1865年)曾、李二人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这些历史事件反映出( )
A.当时中国己实现了工业化转型
B.清政府彻底放弃封建统治理念
C.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D.洋务派主动进行近代化探索
D
5.(2025·甘肃金昌中考·6)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官方译书局,主要译介西方自然科学的书籍;甲午战争之后,译介的侧重点从自然科学转向社会科学。这一转向反映出( )
A中国近代救亡图存探索的深入
B.西方列强文化输出方式的变化
C.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
D.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