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典型例题
完成下图的光路图。
选题目的:通过本题加深学生对凸透镜的会聚与透镜的发散作用的理解,提高作图能力。
错解:如图所示。
错解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是没看清楚光学元件或分不清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符号。混淆了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分别起会聚和发散作用。
答案:如图所示。
分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另一侧的焦点。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只有欲会聚到凹透镜另一侧焦点上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才平行于主光轴。
1. 下面关于光学现象与相应光学知识的连线,正确的是( )
A.日食的形成一一光的反射
B.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变弯了——光的折射
C.楼房在水中的倒影——凸透镜成像
D.放大镜看物体变大了——凹透镜成像
2.下列现象中,人眼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的是( )
A.用放大镜看指纹 B.在岸边看到鱼在水中游 C.在海边看海市蜃楼 D.看电影
3.一种手电筒上所用的聚光小电珠(如图3-1),其前相当于一个玻璃制成的凸透镜,灯丝(可看作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它出射时,出射光束(图中实线所示),比无些透镜时的光束(图中虚线所示)要窄,即它可减小光束的发散,有聚光功能,在这种小电珠中,灯丝应位于( )
图3-1
A.凸透镜的焦点以内 B.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
C.凸透镜的焦点处 D.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4.下面关于远视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在医院经过鉴定是远视眼,这说明他的眼睛非常好,看物体非常清楚
B.远视眼要带凸透镜来看清近处物体
C.远视眼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过强造成的
D.远视眼不管看近处还是远处物体,成像都在视网膜的后面
5.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该( )
A.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C.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D.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1.烛焰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若用硬纸片盖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将( )
A. 只剩下半部分 B.完全消失
C.只剩上半部分 D.仍然完整
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形成蜡烛的像,其原因是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 )
A. 二倍焦距以外 B.二倍焦距处
C.焦点以外 D.焦点以内
3.要使光线发生如图3—6所示的偏折,则方框内放置的光学元件( )
图3—6
A.一定是平面镜
B.一定是凸透镜
C.一定是凹透镜
D.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均可
4.在拍集体照时,摄影师试镜时发现两边的同学没有全部摄入,则摄影师应( )
A. 将相机向前移动,镜头向里缩
B. 将相机向后移动,镜头向里缩
C.将相机向前移动,镜头向外伸
D.将相机向后移动,镜头向外伸
1.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中,使光线发生反射的是________,使光线发生折射的是________,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是________,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是________。
2.让太阳光垂直射到透镜上,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一张白纸,若在白纸上得到很小很亮的一个光点或光斑,则这个透镜是________透镜;若在白纸上只能得到一个比透镜更大的光斑,则这个透镜就是________透镜.
3.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被拍摄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________时,在胶片上得到________立缩小的________像.为了使胶片上的景物大一些,应将照相机与被照的景物的距离调________些,同时应将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调________些。
4.在汽车观后镜、哈哈镜、幻灯机、照相机、放大镜、潜望镜等光学器件中,其中利用光的反射的有________;利用光的折射的有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