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认识化学反应 单元练习2025-2026学年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任何化学反应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水结冰的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有些化学变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由于质量守恒,将a g氧气和b g氢气混合点燃一定得到(a+b) g水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应( )
A. 小于镁带的质量 B.大于镁带的质量
C.等于镁带的质量 D.无法比较
3、某化合物R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两种物质,关于该化合物的组成说法
正确的是 (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判断
4、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数据记录如下: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的质量/g 46 128 1 0
反应后的质量/g 0 待测 89 54
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物质X由碳、氧元素组成
B.物质X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C.充分反应后剩余氧气质量为16 g
D.生成CO2与H2O的质量比是89∶54
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铜丝在氧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Cu+O2CuO
B.磷在氧气中燃烧:2P2O54P+5O2
C.硫在氧气中燃烧:S+O2SO2↑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2H2+O22H2O
6、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B. 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7
C. 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D. 图示中x的数值为3
7、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
④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C+O2CO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式子不仅表示反应物为碳和氧气,还表示生成物为二氧化碳
B.该式子表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各种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为1:1:1
C.由该式子可知反应条件为点燃
D.该式子表示反应时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9、在化学反应3H2+Fe2O32Fe+3H2O中,反应物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为( )
A. 1:1 B. 3:1:2:3 C. 3:80:56:27 D. 1:80:28:9
1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木炭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
A.大于木炭的质量 B.小于木炭的质量
C.等于木炭的质量 D.无法比较
11、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2Fe+3CuSO4=3Cu+Fe2(SO4)3
B.铁在氧空气中燃烧 4Fe+3O22Fe2O3
C.镁带燃烧 Mg+O2MgO2
D.木炭燃烧 C+O2 CO2
12、在A+3B=2C+2D的反应中,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 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16 B. 32 C. 64 D. 96
13、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新型催化剂,将CO2和H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和另一种物质。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
D.丁物质的化学式可以写成CH2
14、下列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B.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C.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标注“↑”
15、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是O2
B. A中氮呈-3
C.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D. 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4:9
16、如图所示的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B.
C. D.
17、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A.CO2 B.Cl2 C.O2 D.N2
二、填空题。
18、某物质在隔绝空气受热后,生成了氧气(O2)、氯化钾(KCl),由此可证明此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 、 三种元素。
19、配平下列方程式
(1) H2S+ O2═ SO2+ H2O
(2) FeS2+ O2═ Fe2O3+ SO2
(3) C2H4+ O2═ CO2+ H2O
(4) CO+ Fe2O3═ Fe+ CO2.
20、某物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和反应物共四种,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1)由构成的物质中所代表的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一位同学在计算x、y和z数值的过程中,列出了以下等式,其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x+y+x =169 B.y+z=168
C.(100﹣x):z=32:64 D.(100﹣x):.(y﹣1)=8:3
21、如图所示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图中空白横线处应填写的物质是 。
(2)整个分离流程 (填“有”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3)液氧在升温、减压后可变成氧气,请分析此过程的微观实质:
。
(4)运载火箭升天时会携带液氢作燃料,液氧作助燃刺,则点燃火箭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22、高温或猛烈撞击均会使化肥硝酸铵发生剧烈的分解反应,生成大量气体,放出大量的热,因而发生爆炸。已知硝酸铵爆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H4NO3=====2N2↑+O2↑+4X,则X的化学式是 。
【答案】H2O
23、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4 10 40 44
反应后的质量/g 22 待测 56 10
(1)当反应后乙物质的待测质量为 g,则乙 (“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3)该反应中甲、丙物质的质量比为 。
三、简答题。
24、小冰发现,铁钉生锈后质量会增加,蜡烛燃烧后质量会减少。据此他推断:质量守恒定律也有例外,你认为小冰的推断对吗 为什么?
四、实验题。
25、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
【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 。
【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图所示,小洁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图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实验结论】
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你认为 的结论正确;请谈谈导致另一结论错误的原因:
。
【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
【查阅资料】小刚和小洁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法国伟大的科学家拉瓦锡,早在18世纪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准确、周密的研究,并做出了科学结论。
【交流表达】请简要谈一下,你认为这条结论有什么重大意义?(不超过30字)
。
【结论应用】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O5+5CO=I2+5X,根据生成X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X的化学式是 。
五、计算题。
26、使12g镁分别在一定量氧气中燃烧,得如下实验数据:请回答: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所给氧气的质量g 4 8 16
生成氧化镁的质量g 10 20 20
(1)第 次实验镁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2)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参加反应镁条的质量 (选填“大”、“小”或“不变”)。
(3)你认为另两次实验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选填“是”或“否”)
第4章 认识化学反应 单元练习2025-2026学年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任何化学反应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水结冰的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有些化学变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由于质量守恒,将a g氧气和b g氢气混合点燃一定得到(a+b) g水
【答案】A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应( )
A. 小于镁带的质量 B.大于镁带的质量
C.等于镁带的质量 D.无法比较
【答案】B
3、某化合物R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两种物质,关于该化合物的组成说法
正确的是 (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判断
【答案】C
4、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数据记录如下: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的质量/g 46 128 1 0
反应后的质量/g 0 待测 89 54
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物质X由碳、氧元素组成
B.物质X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C.充分反应后剩余氧气质量为16 g
D.生成CO2与H2O的质量比是89∶54
【答案】C
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铜丝在氧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Cu+O2CuO
B.磷在氧气中燃烧:2P2O54P+5O2
C.硫在氧气中燃烧:S+O2SO2↑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2H2+O22H2O
【答案】D
6、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B. 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7
C. 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D. 图示中x的数值为3
【答案】D
7、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
④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C
8、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C+O2CO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式子不仅表示反应物为碳和氧气,还表示生成物为二氧化碳
B.该式子表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各种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为1:1:1
C.由该式子可知反应条件为点燃
D.该式子表示反应时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答案】D
9、在化学反应3H2+Fe2O32Fe+3H2O中,反应物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为( )
A. 1:1 B. 3:1:2:3 C. 3:80:56:27 D. 1:80:28:9
【答案】C
1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木炭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
A.大于木炭的质量 B.小于木炭的质量
C.等于木炭的质量 D.无法比较
【答案】A
11、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2Fe+3CuSO4=3Cu+Fe2(SO4)3
B.铁在氧空气中燃烧 4Fe+3O22Fe2O3
C.镁带燃烧 Mg+O2MgO2
D.木炭燃烧 C+O2 CO2
【答案】D
12、在A+3B=2C+2D的反应中,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 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16 B. 32 C. 64 D. 96
【答案】B
13、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新型催化剂,将CO2和H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和另一种物质。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
D.丁物质的化学式可以写成CH2
【答案】C
14、下列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B.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C.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标注“↑”
【答案】D
15、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是O2
B. A中氮呈-3
C.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D. 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4:9
【答案】D
16、如图所示的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B.
C. D.
【答案】B
17、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A.CO2 B.Cl2 C.O2 D.N2
【答案】A
二、填空题。
18、某物质在隔绝空气受热后,生成了氧气(O2)、氯化钾(KCl),由此可证明此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 、 三种元素。
【答案】K Cl O
19、配平下列方程式
(1) H2S+ O2═ SO2+ H2O
(2) FeS2+ O2═ Fe2O3+ SO2
(3) C2H4+ O2═ CO2+ H2O
(4) CO+ Fe2O3═ Fe+ CO2.
【答案】(1)2、3、2、2; (2)4、11、2、8;
(3)1、3、2、2; (4)3、1、2、3.
20、某物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和反应物共四种,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1)由构成的物质中所代表的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一位同学在计算x、y和z数值的过程中,列出了以下等式,其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x+y+x =169 B.y+z=168
C.(100﹣x):z=32:64 D.(100﹣x):.(y﹣1)=8:3
【答案】(1)﹣2; (2)H2O、SO2;
(3)2H2S+3O22H2O+2SO2; (4)AD
21、如图所示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图中空白横线处应填写的物质是 。
(2)整个分离流程 (填“有”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3)液氧在升温、减压后可变成氧气,请分析此过程的微观实质:
。
(4)运载火箭升天时会携带液氢作燃料,液氧作助燃刺,则点燃火箭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稀有气体;没有; 氧分子间隔变大;2H2 + O22H2O
22、高温或猛烈撞击均会使化肥硝酸铵发生剧烈的分解反应,生成大量气体,放出大量的热,因而发生爆炸。已知硝酸铵爆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H4NO3=====2N2↑+O2↑+4X,则X的化学式是 。
【答案】H2O
23、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4 10 40 44
反应后的质量/g 22 待测 56 10
(1)当反应后乙物质的待测质量为 g,则乙 (“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3)该反应中甲、丙物质的质量比为 。
【答案】(1)10;不一定; (2)分解反应; (3)18::16(9:8)
三、简答题。
24、小冰发现,铁钉生锈后质量会增加,蜡烛燃烧后质量会减少。据此他推断:质量守恒定律也有例外,你认为小冰的推断对吗 为什么?
【答案】(1)不对
(2)铁生锈是因为铁和空气中的水、氧气等作用、发生了化学反应参加反应的铁、氧气和水的质量和与反应后生成铁锈的质量相等,蜡烛燃烧时是石蜡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散到空气中,反应前后总质量并没有改变。所以,两个化学反应均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四、实验题。
25、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
【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 。
【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图所示,小洁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图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实验结论】
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你认为 的结论正确;请谈谈导致另一结论错误的原因:
。
【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
【查阅资料】小刚和小洁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法国伟大的科学家拉瓦锡,早在18世纪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准确、周密的研究,并做出了科学结论。
【交流表达】请简要谈一下,你认为这条结论有什么重大意义?(不超过30字)
。
【结论应用】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O5+5CO=I2+5X,根据生成X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X的化学式是 。
【答案】相等;小洁;
小刚在操作过程中反应生成的H2 气体逸出锥形瓶,所以剩余的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物的总质量减少了;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该科学结论对于定量认识化学反应,合理进行化工生产有重要作用; CO2
五、计算题。
26、使12g镁分别在一定量氧气中燃烧,得如下实验数据:请回答: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所给氧气的质量g 4 8 16
生成氧化镁的质量g 10 20 20
(1)第 次实验镁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2)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参加反应镁条的质量 (选填“大”、“小”或“不变”)。
(3)你认为另两次实验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选填“是”或“否”)
【答案】(1)二; (2)大; (3)是.。
【详解】(1)设消耗12g镁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x
故第二次实验镁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2)由于镁条燃烧后生成的氧化镁质量等于镁和氧气质量之和,所以氧化镁的质量大于反应的镁的质量;
(3)由于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另外两次实验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