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二单元能力课时2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有关计算课件+学案+练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二单元能力课时2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有关计算课件+学案+练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11 14:54:24

文档简介

能力课时培优练(2)
1 2 3 4 5 6 7 8 9
B A B C C C A C D
10.(1)1.5 66 3NA
(2)1∶2 3∶1 (3)
11.(1)3.8 (2)0.038
(3)①CD 玻璃棒、胶头滴管、500 mL容量瓶 ②bcde
③141.6
(4)AC
12.(1)2 mol 44.8 L (2)4.25 2
1.B [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应为60 g·mol-1,A错误;NA个偏二甲肼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其质量为60 g,B正确;质量的单位应为g,C错误;当质量单位为g,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时,1 mol偏二甲肼的质量、摩尔质量在数值上都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D错误。]
2.A [设原溶液中H2SO4和CuS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Fe + CuSO4===FeSO4+Cu  Δm(固体质量增加)
56 g 1 mol 64 g 8 g
y 8y
Fe+ H2SO4===FeSO4+H2↑ Δm(固体质量减小)
56 g 1 mol 56 g
x 56x
因为在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相等,所以Δm(减)=Δm(增), 即:
56x=8y,===,则==。]
3.B [反应前活塞左右压强相等,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设空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氢气、氧气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3 mol; 反应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活塞正好停留在容器的中央,说明反应后活塞左右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右室中剩余气体为1 mol,①若剩余的气体为H2,参加反应的气体共2 mol,由2H2+O22H2O可知,混合气体中O2的物质的量为2 mol×= mol,则氢气的物质的量为3 mol- mol= mol,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原混合气体中H2、O2的体积比为 mol∶ mol=7∶2;②若剩余的气体为O2,参加反应气体共2 mol,由2H2+O22H2O可知,混合气体中H2的物质的量为2 mol×= mol,则氧气的物质的量为3 mol- mol= mol,则原混合气体中H2、O2的体积比为 mol∶ mol=4∶5;故选B。]
4.C [由题意可知,n(Al3+)=== mol= mol,取出的 mL溶液中的= mol×= mol,4V mL稀溶液中的== mol·L-1,因此C项正确。]
5.C [15 g A物质和10.5 g B物质完全反应,生成7.2 g C物质,1.8 g D物质和0.3 mol E物质,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E的质量为15 g+10.5 g-7.2 g-1.8 g=16.5 g,E的物质的量为0.3 mol,则E的摩尔质量为=55 g·mol-1,C项正确。]
6.C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A错误;该实验不需要托盘天平,B错误;配制该稀硫酸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
=25.0 mL,C正确;不能在容量瓶里稀释浓硫酸, D项错误。]
7.A [0.9 g Al3+的物质的量是n(Al3+)== mol,则n(Cl-)=3n(Al3+)= mol,溶液的体积是V===×10-3 L,所以c(Cl-)=== mol·L-1。 ]
8.C [该溶液中含有的微粒不包括MgCl2,A项错误;若取50 mL该溶液,其中的c(Cl-)=2c(MgCl2)=2×1.0 mol·L-1=2.0 mol·L-1,B项错误;取5.0 mL该溶液,其中Cl-的物质的量为2.0 mol·L-1×5.0×10-3 L=0.01 mol,100 mL 0.1 mol·L-1 AgNO3溶液中Ag+的物质的量为0.1 mol·L-1×0.1 L=0.01 mol,Cl-与Ag+的物质的量相等,因此两者恰好完全反应,C项正确;取10 mL该溶液加入10 mL水,两者密度不相同,体积不能加和,因此溶液体积不等于20 mL,所以得到的MgCl2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0.5 mol·L-1,D项错误。]
9.D [由ρ=可知A项不正确;由V=,c===可知B项不正确;由w%=×100%可知C项不正确;由上述C项整理,得Mr=, D项正确。]
10.(1)标准状况下,33.6 L CO2的物质的量n===1.5 mol,质量m=nM=1.5 mol×44 g·mol-1=66 g,所含O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5 mol×2=3 mol,则O原子的数目是3NA或1.806×1024。
(2)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NH3)和硫化氢(H2S)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m=nM,其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17 g·mol-1∶34 g·mol-1=1∶2;同质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根据n=,其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因此其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所含氢原子个数之比是(2×3)∶(1×2)=3∶1。
(3)a g Cl2的物质的量n=== mol,氯原子的物质的量n= mol×2=mol,已知a g Cl2中有b个氯原子,则NA===mol-1。
11.(1)c(NaClO)= mol·L-1≈3.8 mol·L-1。
(2)稀释后c(NaClO)=×3.8 mol·L-1=0.038 mol·L-1,
c(Na+)=c(NaClO)=0.038 mol·L-1。
(3)①由于实验室无480 mL容量瓶,故应选用500 mL容量瓶,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可知所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500 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故除CD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胶头滴管、500 mL容量瓶。②容量瓶能用于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a不符合题意;容量瓶不能用于贮存溶液,b符合题意;容量瓶只有一条刻度线,故不能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溶液,c符合题意;容量瓶不能用于稀释溶液,d符合题意;容量瓶不能受热,故不能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e符合题意。③质量分数为24%的NaClO溶液的浓度为3.8 mol·L-1,故配制500 mL溶液所需NaClO固体的质量m=cVM=3.8 mol·L-1×0.5 L×74.5 g·mol-1≈141.6 g。
(4)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则溶液浓度偏高,A符合题意;洗涤时有少量液体溅出,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则溶液浓度偏低,B不符合题意;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定容,导致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则溶液浓度偏高,C符合题意;摇匀后液面下降,补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则溶液浓度偏低,D不符合题意。
12.(1)A、B两室压强与温度均相同,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体积之比,则A室中气体物质的量为1 mol×=2 mol,则其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 mol×22.4 L·mol-1=44.8 L。
(2)A室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7 g·mol-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所以该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条件下氦气密度的4.25倍;设A室中氢气的物质的量为x mol、氧气物质的量为y mol,则:x+y=2,2x+32y=34,解得x=1、y=1,根据2H2+O22H2O中二者反应的物质的量关系可知O2过量,反应后剩余O2的物质的量是0.5 mol,恢复原温度后最终两室中压强相等,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所以A、B两室的气体体积之比为0.5 mol∶1 mol=1∶2,则活塞停留在2刻度处。能力课时2 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有关计算
探究 任务 1.掌握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微粒数目、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转化关系。 2.掌握相对密度、平均摩尔质量有关问题的分析方法。 3.掌握溶液中以物质的量浓度为核心的相关计算,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4.掌握表示溶液组成的c、ρ、w、S之间的转化关系,提升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N、n、m、V、相对密度及平均摩尔质量的相互转化
1.基本转化关系
注意:n和气体体积之间转化关系受温度、压强影响。
2.相对密度
相对密度是相同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如:气体A对气体B的相对密度可表示为D==,即相对密度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3.平均摩尔质量
平均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混合物(即1 mol混合物)的质量。
对于气体,==M1φ1+M2φ2+…+Miφi(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等于体积分数)
在标准状况下,11.2 L CO和CO2混合气体的质量为20.4 g,求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比和质量比。
[思路点拨] 已知二元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可用十字交叉法快速求出两种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子数之比、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不是质量之比)!
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C.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D.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小
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计算类型
1.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计算的基本公式:c==。
(2)计算的基本类型和方法:
①已知溶质的质量。
②已知溶液中某种微粒的数目。
③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
(1)换算公式:cB= mol·L-1。
M:溶质B的摩尔质量(g·mol-1) 
ρ:溶液的密度(g·mL-1)
(2)推导方法:
设溶液体积为1 L,则cB=== mol·L-1。
3.溶液的稀释与混合
(1)稀释规律:
①语言描述:将浓溶液加水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和质量都保持不变。
②公式:c(浓)·V(浓)=c(稀)·V(稀)。
(2)混合规律:
①语言描述:同一溶质不同浓度的两溶液相混合,混合后,溶质的总物质的量(或总质量)等于混合前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和(或质量之和)。
②公式:c1·V1+c2·V2=c(混)·V(混)。
w1·m1+w2·m2=w(混)·m(混)
体积为V mL、密度为ρ g·mL-1、溶质的质量为 m g、 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c=   B.m=
C.w%=% D.c=
若50 g密度为ρ g·cm-3的硝酸铁溶液里含2.8 g铁离子,则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mol·L-1 B. mol·L-1
C.1.5ρ mol·L-1 D.3ρ mol·L-1
1.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82 g青蒿素含氧原子数目为0.05NA
B.标准状况下,l mol青蒿素的体积为22.4 L
C.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
D.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282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24 g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1 mol重水(D2O)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3∶4
D.标准状况下,22.4 L H2O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
3.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R·n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25 ℃时,a g该晶体能够溶于b g水中形成V mL饱和溶液。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的密度ρ= g·L-1
B.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L-1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
D.25 ℃时,R的溶解度S=
4.标准状况下,V L氨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所得溶液的密度为,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ρ= g·mL-1
B.w=
C.w=
D.c= mol·L-1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9张PPT)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第二单元 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
能力课时2 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有关计算
探究
任务 1.掌握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微粒数目、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转化关系。
2.掌握相对密度、平均摩尔质量有关问题的分析方法。
3.掌握溶液中以物质的量浓度为核心的相关计算,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4.掌握表示溶液组成的c、ρ、w、S之间的转化关系,提升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探究要点 典例合作细解
[归纳整合]
1.基本转化关系
N、n、m、V、相对密度及平均摩尔质量的相互转化
注意:n和气体体积之间转化关系受温度、压强影响。
3.平均摩尔质量
平均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混合物(即1 mol混合物)的质量。
[典例探究]
在标准状况下,11.2 L CO和CO2混合气体的质量为20.4 g,求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比和质量比。
[答案] 体积比为1∶4,质量比为7∶44
[对点即练]
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C.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D.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小

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计算类型
②已知溶液中某种微粒的数目。
③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3.溶液的稀释与混合
(1)稀释规律:
①语言描述:将浓溶液加水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和质量都保持不变。
②公式:c(浓)·V(浓)=c(稀)·V(稀)。
(2)混合规律:
①语言描述:同一溶质不同浓度的两溶液相混合,混合后,溶质的总物质的量(或总质量)等于混合前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和(或质量之和)。
②公式:c1·V1+c2·V2=c(混)·V(混)。
w1·m1+w2·m2=w(混)·m(混)


基本能力 随堂评估自测

1.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82 g青蒿素含氧原子数目为0.05NA
B.标准状况下,l mol青蒿素的体积为22.4 L
C.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
D.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282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24 g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1 mol重水(D2O)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3∶4
D.标准状况下,22.4 L H2O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
B [24 g镁与27 g铝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1 mol Mg含有12NA个质子,1 mol Al含有13NA个质子,二者含有的质子数不同,A错误;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含有等物质的量的氧原子,故所含电子数相同,B正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H无中子,D含有1个中子,O含有8个中子,所以1 mol重水与1 mol水的中子数之比为10NA∶8NA=5∶4,C错误;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22.4 L H2O的物质的量大于1 mol,故标准状况下22.4 L H2O中含有的氢原子数大于2NA,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本试卷共50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偏二甲肼(C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为60 g
B.NA个偏二甲肼分子的质量约为60 g
C.1 mol偏二甲肼的质量为60 g·mol-1
D.1 mol偏二甲肼的质量、摩尔质量都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能力课时培优练(2) 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有关计算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B [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应为60 g·mol-1,A错误;NA个偏二甲肼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其质量为60 g,B正确;质量的单位应为g,C错误;当质量单位为g,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时,1 mol偏二甲肼的质量、摩尔质量在数值上都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3.密闭容器内在可移动的活塞两边分别充入空气和H2、O2的混合气体,活塞起始位置如图所示。在室温下若将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活塞先左滑,恢复室温后,右滑停留于容器的中央,则原来H2、O2的体积比为(  )
A.5∶2 B.4∶5
C.4∶7 D.2∶7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5.已知15 g A物质和10.5 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2 g C、1.8 g D和0.3 mol E,则E的摩尔质量是(  )
A.100 g·mol-1 B.111 g·mol-1
C.55 g·mol-1 D.55 g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6.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ρ=1.84 g·cm-3)配制240 mL 1.84 mol·L-1稀硫酸,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蒸馏水缓慢注入盛有一定量浓硫酸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至冷却
B.必需的定量仪器有50 mL量筒、250 mL容量瓶和托盘天平
C.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25.0 mL
D.先在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将量好的浓硫酸注入容量瓶,加水定容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8.关于100 mL 1.0 mol·L-1MgCl2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含有的微粒主要有MgCl2、Mg2+、Cl-、H2O
B.若取50 mL该溶液,其中的c(Cl-)=1.0 mol·L-1
C.取5.0 mL该溶液恰好与100 mL 0.1 mol·L-1AgNO3溶液完全反应
D.取10 mL该溶液加入10 mL水,所得MgCl2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23分)
10.(6分)完成下列与“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
(1)标准状况下,33.6 L C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质量为________g,所含O原子的数目是________(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3分)
(2)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NH3)和硫化氢(H2S)气体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同质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所含氢原子个数之比是________。(2分)
(3)a g Cl2中有b个氯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可表示为___。(1分)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5
66
3NA
1∶2
3∶1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1.(13分)“84”消毒液是一种以NaClO为主的高效消毒剂,被广泛用于宾馆、医院、食品加工行业、家庭等的卫生消毒。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甲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甲         乙
(1)此“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_____mol·L-1。(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分)
(2)某同学量取100 mL此“84”消毒液,按说明要求稀释后用于消毒,则稀释后的溶液中c(Na+)=________mol·L-1。(2分)
(3)该同学阅读该“84”消毒液的配方后,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NaClO质量分数为24%的消毒液。
①如图乙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需要使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3.8
0.038 
CD
玻璃棒、胶头滴管、500 mL容量瓶
②下列操作中,容量瓶不具备的功能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溶液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③请计算该同学配制此溶液需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O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8分)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bcde
141.6
(4)若实验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况,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______(填字母)。(1分)
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洗涤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C.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定容
D.摇匀后液面下降,补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AC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3)①由于实验室无480 mL容量瓶,故应选用 500 mL 容量瓶,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可知所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500 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故除CD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胶头滴管、500 mL容量瓶。②容量瓶能用于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a不符合题意;容量瓶不能用于贮存溶液,b符合题意;容量瓶只有一条刻度线,故不能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溶液,c符合题意;容量瓶不能用于稀释溶液,d符合题意;容量瓶不能受热,故不能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e符合题意。③质量分数为24%的NaClO溶液的浓度为3.8 mol·L-1,故配制500 mL溶液所需NaClO固体的质量m=cVM=3.8 mol·L-1×0.5 L×74.5 g·mol-1≈141.6 g。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4)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则溶液浓度偏高,A符合题意;洗涤时有少量液体溅出,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则溶液浓度偏低,B不符合题意;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定容,导致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则溶液浓度偏高,C符合题意;摇匀后液面下降,补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则溶液浓度偏低,D不符合题意。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2.(4分)室温下,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由可移动的挡板(厚度可忽略)隔成A、B两室,分别向A、B两室充入H2、O2的混合气体和
1 mol 空气,此时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
(1)A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2分)
2 mol 
44.8 L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2)实验测得A室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4 g,则该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条件下氦气密度的________倍。若将A室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恢复原温度后,最终挡板停留的位置在______刻度。(2分)
4.25
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能力课时2 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有关计算
探究 任务 1.掌握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微粒数目、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转化关系。 2.掌握相对密度、平均摩尔质量有关问题的分析方法。 3.掌握溶液中以物质的量浓度为核心的相关计算,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4.掌握表示溶液组成的c、ρ、w、S之间的转化关系,提升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N、n、m、V、相对密度及平均摩尔质量的相互转化
1.基本转化关系
注意:n和气体体积之间转化关系受温度、压强影响。
2.相对密度
相对密度是相同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如:气体A对气体B的相对密度可表示为D==,即相对密度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3.平均摩尔质量
平均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混合物(即1 mol混合物)的质量。
对于气体,==M1φ1+M2φ2+…+Miφi(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等于体积分数)
在标准状况下,11.2 L CO和CO2混合气体的质量为20.4 g,求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比和质量比。
[思路点拨] 已知二元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可用十字交叉法快速求出两种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子数之比、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不是质量之比)!
[解析] 解法一:已知气体的总体积和总质量,列方程组求解,设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1、n2,则:
解得n1=0.1 mol、n2=0.4 mol后得V1∶V2=n1∶n2=1∶4,m1∶m2==7∶44。
解法二: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混)==40.8 g·mol-1,则(十字交叉法):
40.8CO:28CO2:443.212.8 ==
由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计算体积比和质量比。
[答案] 体积比为1∶4,质量比为7∶44
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C.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D.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小
D [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ρ=知,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成正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说明摩尔质量:甲>乙。根据n=知,质量相同时,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摩尔质量:甲>乙,则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小,即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少,A错误,D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B错误;摩尔质量以 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因摩尔质量:甲>乙,则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大,C错误。]
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计算类型
1.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计算的基本公式:c==。
(2)计算的基本类型和方法:
①已知溶质的质量。
②已知溶液中某种微粒的数目。
③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
(1)换算公式:cB= mol·L-1。
M:溶质B的摩尔质量(g·mol-1) 
ρ:溶液的密度(g·mL-1)
(2)推导方法:
设溶液体积为1 L,则cB=== mol·L-1。
3.溶液的稀释与混合
(1)稀释规律:
①语言描述:将浓溶液加水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和质量都保持不变。
②公式:c(浓)·V(浓)=c(稀)·V(稀)。
(2)混合规律:
①语言描述:同一溶质不同浓度的两溶液相混合,混合后,溶质的总物质的量(或总质量)等于混合前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和(或质量之和)。
②公式:c1·V1+c2·V2=c(混)·V(混)。
w1·m1+w2·m2=w(混)·m(混)
体积为V mL、密度为ρ g·mL-1、溶质的质量为 m g、 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c=   B.m=
C.w%=% D.c=
B [依据V、ρ、M、m、c、w%等物理量的含义和相互关系进行分析。A项,c=,错误;B项,m=Vρw%,正确;C项,由c=得w%=,错误;D项,c==,错误。]
 若50 g密度为ρ g·cm-3的硝酸铁溶液里含2.8 g铁离子,则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mol·L-1 B. mol·L-1
C.1.5ρ mol·L-1 D.3ρ mol·L-1
D [Fe(NO3)3溶液的体积为= L,n(Fe3+)==0.05 mol,则===,D项正确。]
1.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82 g青蒿素含氧原子数目为0.05NA
B.标准状况下,l mol青蒿素的体积为22.4 L
C.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
D.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282
A [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282 g·mol-1,则2.82 g青蒿素的物质的量为= 中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0.01 mol×5=0.05 mol,则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 0.05NA,A项正确;标准状况下青蒿素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B项错误;青蒿素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28.4%,C项错误;摩尔质量有单位,为g·mol-1,则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282 g·mol-1,D项错误。]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24 g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1 mol重水(D2O)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3∶4
D.标准状况下,22.4 L H2O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
B [24 g镁与27 g铝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1 mol Mg含有12NA个质子,1 mol Al含有13NA个质子,二者含有的质子数不同,A错误;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含有等物质的量的氧原子,故所含电子数相同,B正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H无中子,D含有1个中子,O含有8个中子,所以1 mol重水与1 mol水的中子数之比为10NA∶8NA=5∶4,C错误;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22.4 L H2O的物质的量大于1 mol,故标准状况下22.4 L H2O中含有的氢原子数大于2NA,D错误。]
3.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R·n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25 ℃时,a g该晶体能够溶于b g水中形成V mL饱和溶液。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的密度ρ= g·L-1
B.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L-1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
D.25 ℃时,R的溶解度S=
C [该溶液密度ρ=== g·L-1,A正确;R·nH2O溶于水后溶液中的溶质是R,n(R)=n(R·nH2O)== mol,则c(R)== mol· L-1,B正确;a g R·nH2O中结晶水的质量为 mol×n×18 g·mol-1= g,m(R)=a g- g= g,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100%=%,C错误;a g该晶体中含有结晶水的质量为 g,则V mL该溶液中含有溶剂水的质量m(水)=b g+g= g,含有溶质的质量为m(R)= g,因=,故25 ℃时R的溶解度S=×100 g= g,D正确。]
4.标准状况下,V L氨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所得溶液的密度为,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ρ= g·mL-1
B.w=
C.w=
D.c= mol·L-1
A [设溶液的体积为V′mL,则密度ρ=== g·mL-1,由于溶液的体积不是(V+1) L,也不是(V+1) mL,故A项错误;根据w===,整理得B、C两项正确;由c==mol·L-1= mol·L-1可知,D项正确。]
能力课时培优练(2) 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有关计算
(本试卷共50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偏二甲肼(C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为60 g
B.NA个偏二甲肼分子的质量约为60 g
C.1 mol偏二甲肼的质量为60 g·mol-1
D.1 mol偏二甲肼的质量、摩尔质量都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B [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应为60 g·mol-1,A错误;NA个偏二甲肼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其质量为60 g,B正确;质量的单位应为g,C错误;当质量单位为g,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时,1 mol偏二甲肼的质量、摩尔质量在数值上都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D错误。]
2.把足量的铁粉投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金属粉末的质量与原铁粉的质量相等,则原溶液中H+与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4 B.2∶7
C.1∶2 D.3∶8
A [设原溶液中H2SO4和CuS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Fe + CuSO4===FeSO4+Cu  Δm(固体质量增加)
56 g 1 mol 64 g 8 g
y 8y
Fe+ H2SO4===FeSO4+H2↑ Δm(固体质量减小)
56 g 1 mol 56 g
x 56x
因为在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相等,所以Δm(减)=Δm(增), 即:
56x=8y,===,则==。]
3.密闭容器内在可移动的活塞两边分别充入空气和H2、O2的混合气体,活塞起始位置如图所示。在室温下若将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活塞先左滑,恢复室温后,右滑停留于容器的中央,则原来H2、O2的体积比为(  )
A.5∶2 B.4∶5
C.4∶7 D.2∶7
B [反应前活塞左右压强相等,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设空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氢气、氧气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3 mol; 反应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活塞正好停留在容器的中央,说明反应后活塞左右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右室中剩余气体为1 mol,①若剩余的气体为H2,参加反应的气体共2 mol,由2H2+O22H2O可知,混合气体中O2的物质的量为2 mol×= mol,则氢气的物质的量为3 mol- mol= mol,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原混合气体中H2、O2的体积比为 mol∶ mol=7∶2;②若剩余的气体为O2,参加反应气体共2 mol,由2H2+O22H2O可知,混合气体中H2的物质的量为2 mol×= mol,则氧气的物质的量为3 mol- mol= mol,则原混合气体中H2、O2的体积比为 mol∶ mol=4∶5;故选B。]
4.V mL Al2(SO4)3溶液中含a g Al3+,取 mL溶液稀释到 4 V mL,则稀释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C [由题意可知,n(Al3+)=== mol= mol,取出的 mL溶液中的= mol×= mol,4V mL稀溶液中的== mol·L-1,因此C项正确。]
5.已知15 g A物质和10.5 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2 g C、1.8 g D和0.3 mol E,则E的摩尔质量是(  )
A.100 g·mol-1 B.111 g·mol-1
C.55 g·mol-1 D.55 g
C [15 g A物质和10.5 g B物质完全反应,生成 7.2 g C 物质,1.8 g D物质和0.3 mol E物质,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E的质量为15 g+10.5 g-7.2 g-1.8 g=16.5 g,E的物质的量为0.3 mol,则E的摩尔质量为=55 g·mol-1,C项正确。]
6.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ρ=1.84 g·cm-3)配制240 mL 1.84 mol·L-1稀硫酸,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蒸馏水缓慢注入盛有一定量浓硫酸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至冷却
B.必需的定量仪器有50 mL量筒、250 mL容量瓶和托盘天平
C.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25.0 mL
D.先在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将量好的浓硫酸注入容量瓶,加水定容
C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A错误;该实验不需要托盘天平,B错误;配制该稀硫酸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
=25.0 mL,C正确;不能在容量瓶里稀释浓硫酸, D项错误。]
7.若30 g密度为d g·cm-3的AlCl3溶液中含有0.9 g Al3+,则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d mol·L-1 B.d mol·L-1
C.d mol·L-1 D. mol·L-1
A [0.9 g Al3+的物质的量是n(Al3+)== mol,则n(Cl-)=3n(Al3+)= mol,溶液的体积是V===×10-3 L,所以c(Cl-)=== mol·L-1。 ]
8.关于100 mL 1.0 mol·L-1MgCl2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含有的微粒主要有MgCl2、Mg2+、Cl-、H2O
B.若取50 mL该溶液,其中的c(Cl-)=1.0 mol·L-1
C.取5.0 mL该溶液恰好与100 mL 0.1 mol·L-1AgNO3溶液完全反应
D.取10 mL该溶液加入10 mL水,所得MgCl2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
C [该溶液中含有的微粒不包括MgCl2,A项错误;若取50 mL该溶液,其中的c(Cl-)=2c(MgCl2)==,B项错误;取5.0 mL该溶液,其中Cl-的物质的量为2.0 mol·L-1×5.0×10-3 L=0.01 mol,100 mL 0.1 mol·L-1 AgNO3溶液中Ag+的物质的量为0.1 mol·L-1×0.1 L=0.01 mol,Cl-与Ag+的物质的量相等,因此两者恰好完全反应,C项正确;取10 mL该溶液加入10 mL水,两者密度不相同,体积不能加和,因此溶液体积不等于20 mL,所以得到的MgCl2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0.5 mol·L-1,D项错误。]
9.将标准状况下体积为V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r的气态化合物溶于m 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密度为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密度ρ可表示为
B.物质的量浓度c可表示为
C.溶液的质量分数w%可表示为
D.相对分子质量Mr可表示为
D [由ρ=可知A项不正确;由V=,c===可知B项不正确;由w%=×100%可知C项不正确;由上述C项整理,得Mr=, 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23分)
10.(6分)完成下列与“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
(1)标准状况下,33.6 L C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质量为________g,所含O原子的数目是________(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3分)
(2)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NH3)和硫化氢(H2S)气体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同质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所含氢原子个数之比是________。(2分)
(3)a g Cl2中有b个氯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可表示为________。(1分)
[解析] (1)标准状况下,33.6 L CO2的物质的量n===1.5 mol,质量m=nM=1.5 mol×44 g·mol-1=66 g,所含O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5 mol×2=3 mol,则O原子的数目是3NA或1.806×1024。
(2)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NH3)和硫化氢(H2S)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m=nM,其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17 g·mol-1∶34 g·mol-1=1∶2;同质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根据n=,其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因此其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所含氢原子个数之比是(2×3)∶(1×2)=3∶1。
(3)a g Cl2的物质的量n=== mol,氯原子的物质的量n= mol×2=mol,已知a g Cl2中有b个氯原子,则NA===mol-1。
[答案] (1)1.5 66 3NA
(2)1∶2 3∶1 (3)
11.(13分)“84”消毒液是一种以NaClO为主的高效消毒剂,被广泛用于宾馆、医院、食品加工行业、家庭等的卫生消毒。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甲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此“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_____mol·L-1。(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分)
(2)某同学量取100 mL此“84”消毒液,按说明要求稀释后用于消毒,则稀释后的溶液中c(Na+)=________mol·L-1。(2分)
(3)该同学阅读该“84”消毒液的配方后,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NaClO质量分数为24%的消毒液。
①如图乙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需要使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操作中,容量瓶不具备的功能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溶液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③请计算该同学配制此溶液需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O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8分)
(4)若实验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况,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______(填字母)。(1分)
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洗涤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C.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定容
D.摇匀后液面下降,补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解析] (1)c(NaClO)== mol·L-1≈3.8 mol·L-1。
(2)稀释后c(NaClO)=×3.8 mol·L-1=0.038 mol·L-1,
c(Na+)=c(NaClO)=0.038 mol·L-1。
(3)①由于实验室无480 mL容量瓶,故应选用 500 mL 容量瓶,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可知所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500 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故除CD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胶头滴管、500 mL容量瓶。②容量瓶能用于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a不符合题意;容量瓶不能用于贮存溶液,b符合题意;容量瓶只有一条刻度线,故不能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溶液,c符合题意;容量瓶不能用于稀释溶液,d符合题意;容量瓶不能受热,故不能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e符合题意。③质量分数为24%的NaClO溶液的浓度为3.8 mol·L-1,故配制500 mL溶液所需NaClO固体的质量m=cVM=3.8 mol·L-1×0.5 L×74.5 g·mol-1≈141.6 g。
(4)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则溶液浓度偏高,A符合题意;洗涤时有少量液体溅出,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则溶液浓度偏低,B不符合题意;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定容,导致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则溶液浓度偏高,C符合题意;摇匀后液面下降,补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则溶液浓度偏低,D不符合题意。
[答案] (1)3.8 (2)0.038 (3)①CD 玻璃棒、胶头滴管、500 mL容量瓶 ②bcde ③141.6 (4)AC
12.(4分)室温下,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由可移动的挡板(厚度可忽略)隔成A、B两室,分别向A、B两室充入H2、O2的混合气体和 1 mol 空气,此时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
(1)A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2分)
(2)实验测得A室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4 g,则该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条件下氦气密度的________倍。若将A室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恢复原温度后,最终挡板停留的位置在________刻度。(2分)
[解析] (1)A、B两室压强与温度均相同,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体积之比,则A室中气体物质的量为1 mol×=2 mol,则其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 mol×22.4 L·mol-1=44.8 L。
(2)A室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7 g·mol-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所以该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条件下氦气密度的4.25倍;设A室中氢气的物质的量为x mol、氧气物质的量为y mol,则:x+y=2,2x+32y=34,解得x=1、y=1,根据2H2+O22H2O中二者反应的物质的量关系可知O2过量,反应后剩余O2的物质的量是0.5 mol,恢复原温度后最终两室中压强相等,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所以A、B两室的气体体积之比为0.5 mol∶1 mol=1∶2,则活塞停留在2刻度处。
[答案] (1)2 mol 44.8 L (2)4.25 2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能力课时培优练(2) 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有关计算
(本试卷共50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偏二甲肼(C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为60 g
B.NA个偏二甲肼分子的质量约为60 g
C.1 mol偏二甲肼的质量为60 g·mol-1
D.1 mol偏二甲肼的质量、摩尔质量都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2.把足量的铁粉投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金属粉末的质量与原铁粉的质量相等,则原溶液中H+与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4 B.2∶7
C.1∶2 D.3∶8
3.密闭容器内在可移动的活塞两边分别充入空气和H2、O2的混合气体,活塞起始位置如图所示。在室温下若将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活塞先左滑,恢复室温后,右滑停留于容器的中央,则原来H2、O2的体积比为(  )
A.5∶2 B.4∶5
C.4∶7 D.2∶7
4.V mL Al2(SO4)3溶液中含a g Al3+,取 mL溶液稀释到 4 V mL,则稀释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5.已知15 g A物质和10.5 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2 g C、1.8 g D和0.3 mol E,则E的摩尔质量是(  )
A.100 g·mol-1 B.111 g·mol-1
C.55 g·mol-1 D.55 g
6.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ρ=1.84 g·cm-3)配制240 mL 1.84 mol·L-1稀硫酸,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蒸馏水缓慢注入盛有一定量浓硫酸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至冷却
B.必需的定量仪器有50 mL量筒、250 mL容量瓶和托盘天平
C.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25.0 mL
D.先在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将量好的浓硫酸注入容量瓶,加水定容
7.若30 g密度为d g·cm-3的AlCl3溶液中含有0.9 g Al3+,则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d mol·L-1 B.d mol·L-1
C.d mol·L-1 D. mol·L-1
8.关于100 mL 1.0 mol·L-1MgCl2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含有的微粒主要有MgCl2、Mg2+、Cl-、H2O
B.若取50 mL该溶液,其中的c(Cl-)=1.0 mol·L-1
C.取5.0 mL该溶液恰好与100 mL 0.1 mol·L-1AgNO3溶液完全反应
D.取10 mL该溶液加入10 mL水,所得MgCl2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
9.将标准状况下体积为V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r的气态化合物溶于m 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密度为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密度ρ可表示为
B.物质的量浓度c可表示为
C.溶液的质量分数w%可表示为
D.相对分子质量Mr可表示为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23分)
10.(6分)完成下列与“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
(1)标准状况下,33.6 L C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质量为________g,所含O原子的数目是________(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3分)
(2)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NH3)和硫化氢(H2S)气体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同质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所含氢原子个数之比是________。(2分)
(3)a g Cl2中有b个氯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可表示为________。(1分)
11.(13分)“84”消毒液是一种以NaClO为主的高效消毒剂,被广泛用于宾馆、医院、食品加工行业、家庭等的卫生消毒。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甲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此“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_____mol·L-1。(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分)
(2)某同学量取100 mL此“84”消毒液,按说明要求稀释后用于消毒,则稀释后的溶液中c(Na+)=________mol·L-1。(2分)
(3)该同学阅读该“84”消毒液的配方后,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NaClO质量分数为24%的消毒液。
①如图乙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需要使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操作中,容量瓶不具备的功能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溶液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③请计算该同学配制此溶液需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O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8分)
(4)若实验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况,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______(填字母)。(1分)
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洗涤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C.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定容
D.摇匀后液面下降,补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12.(4分)室温下,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由可移动的挡板(厚度可忽略)隔成A、B两室,分别向A、B两室充入H2、O2的混合气体和 1 mol 空气,此时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
(1)A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2分)
(2)实验测得A室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4 g,则该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条件下氦气密度的________倍。若将A室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恢复原温度后,最终挡板停留的位置在________刻度。(2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