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第二单元练习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进阶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第二单元练习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0 22:3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进阶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第二单元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红球有5个,绿球有7个,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球个数是绿球的 B.绿球个数是红球的
C.绿球个数的与红球一样多 D.红球个数的与绿球一样多
2.小东爸爸身高180厘米。小东身高是他爸爸身高的,那么小东身高是( )厘米。
A.110 B.132 C.150 D.162
3.食堂有煤吨,用去一部分后还剩,还剩( )吨。
A. B. C. D.
4.城东小学五年级有学生120人,六年级的人数比五年级多,那么两个年级共有学生( )。
A.130 B.150 C.240 D.270
5.如果数大于0,那么和相比较,( )。
A. B.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6.下面每个比都是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从中可知( )不是直角三角形。
A.1∶2∶3 B.1∶3∶5 C.1∶1∶2 D.2∶5∶7
7.如图所示长方形表示3公顷,双阴影部分表示多少公顷的算式是( )。
A. B. C.
8.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已知这个正方体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则n表示的数是( )。
A. B. C.
二、填空题
9.一根钢管长12米,第一次截去,第二次截去米,两次共截去( )米。
10.计算,我们可以这样思考:是( )个,是3×5个,即,化简是。
11.认真观察方框里的算式,能发现什么规律?

请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
( )。
12.一节数学课时长是小时,合( )分钟;珊珊的书包重,合( )kg。
13.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14.立方米 立方分米
45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0.9升 立方厘米
15.有三盒奥特曼卡片,每盒里卡片数量相同,都有圆形卡和方形卡,其中圆形卡占全部卡片的,第1盒里的方形卡和第2盒里的圆形卡一样多,第3盒里的方形卡占全部卡片的( )。
三、判断题
16.面积是1的平行四边形相对应的底和高的长互为倒数。( )
17.因为3的倒数是,所以a的倒数是。( )
18.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
19.因为,所以这3个数互为倒数。( )
20.已知m>0,如果×m<m(ab两数都大于0),则a>b。( )
四、计算题
21.等式计算。


22.甲数是,乙数是甲数倒数的,乙数是多少?
23.看图列式计算。
五、解答题
24.在一次献爱心活动中,五(1)班女生共捐款80元,男生捐款的总数比女生多,男生比女生多捐款多少元?(先画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
25.奶奶今年72岁,小文的年龄是奶奶的,爸爸的年龄是小文的4倍。小文和爸爸各是多少岁?
26.吴山农场去年种小麦150公顷,今年比去年增加了,今年比去年多种多少公顷?
27.甲、乙两地相距1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已经行了全长的,照这样计算,行完全程一共要多少小时?
28.画一画,填一填。
( )
29.据了解,火车票价是按照“全程票价×”的方法确定的。已知A站与H站之间的总里程数是1500千米,全程票价为600元。下图是A站到各站之间的里程数。
(1)如果从B站上车,E站下车,票价应该是多少元?
(2)王阿姨购买的火车票价是520元。她从A站上车,应该在哪站下车?
30.明明每分钟吹一次肥皂泡,每次恰好吹出100个,肥皂泡吹出之后,经过一分钟有一半破了;经过两分钟还有没有破,经过两分半钟肥皂泡全破了。明明在第50次吹了100个新的肥皂泡,此时没有破的肥皂泡共有多少个?
《(进阶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第二单元练习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B C D B B C B
1.D
【分析】求红球个数是绿球的几分之几,用红球个数÷绿球的个数;
求绿球个数是红球的几分之几,用绿球个数÷红球的个数;
先求出绿球个数的,再与红球个数比较即可;
先求出红球个数的,再与绿球个数比较即可。
【详解】A.红球个数是绿球的:5÷7=,说法正确;
B.绿球个数是红球的:7÷5=,说法正确;
C.绿球个数的,是7×=5个,与红球一样多,说法正确;
D.红球个数的,是5×=≠7,所以与绿球一样多,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B
【分析】由于小东身高是他爸爸身高的,单位“1”是他爸爸的身高,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180×,据此即可求解。
【详解】180×=132(厘米)
小东身高是132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它的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
3.C
【分析】食堂有吨煤,用去一部分后还剩,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总吨数乘剩下部分占全部的分率,即得还剩多少吨。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吨)
所以,还剩吨。
故答案为:C
4.D
【分析】把五年级人数看作单位“1”,六年级的人数比五年级多,则六年级的人数占五年级人数分率为(1+),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用乘法,即用五年级人数乘(1+),可求出六年级的人数,最后加上五年级人数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120×(1+)+120
=120×+120
=150+120
=270(人)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属于分数乘法应用题,找准单位“1”,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用乘法。
5.B
【分析】一个非0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非0数,一个非0数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非0数,一个非0数乘1,积还得原数;一个大于0的数加上一个数,得数要大于它本身。
【详解】因为大于0,
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数大小的比较,掌握一个数乘大于0小于1的数,得数小于这个数是解答关键。
6.B
【分析】已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把四个选项中三个内角度数的比转化成分数,根据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得出最大角占三角形内角和的几分之几;
把三角形内角和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最大角的度数;
如果最大角的度数等于90度,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反之,这个三角形就不是直角三角形。
【详解】A.最大角:(度),所以是直角三角形;
B.最大角:(度),所以不是直角三角形;
C.最大角:(度),所以是直角三角形;
D.最大角:(度),所以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7.C
【分析】观察图可知:先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3公顷的就是公顷,再把这1份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就是公顷的,由此求解。
【详解】3×=(公顷)
×=(公顷)
双阴影部分表示公顷,算式是。
故答案为:C
8.B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的特征,此图属于“二三一”型,折成正方体后n和相对;根据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为1,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得,n和相对,
1÷=1×=
故答案为:B
9.3
【分析】将这根钢管长度看作单位“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用钢管长度乘求出第一次截去的长度,用第一次截去的长度加上第二次截去的长度,即求出两次共截去的长度。
【详解】12×+
=3+
=3(米)
即两次共截去3米。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要明确分数有无单位的区别。
10.3;;;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表示3个,可以看作3个×5,即,也可以看作3×5个,即,化简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中,是3个,是3×5个,即,化简是。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意义和分数乘法的理解与应用。
11.规律;
【分析】观察可知,3比2大1,,4比3大1,, 观察可知规律:,算式中的,据此类推,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规律是:
12. 40 2
【分析】根据1小时=60分,1t=1000kg,高级单位换低级单位乘进率,依此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60=40(分钟)
×1000=2(kg)
则一节数学课时长是小时,合40分钟;珊珊的书包重,合2kg。
13.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的倒数,只要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即可得到它的倒数。
【详解】的倒数是,的倒数是。
14. 300 7250 0.45 900
【分析】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L=1000mL;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立方厘米;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据此解答。
【详解】立方米=300立方分米
7.25L=7250mL
450立方厘米=0.45立方分米
0.9升=900立方厘米
【点睛】熟练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
【分析】设三盒奥特曼卡片数量是180张,其中圆形卡占全部卡片的,用180×=100张,求出圆形卡片的数量;用180-100=80张,求出方形卡片的数量;再用180÷3,求出每盒卡片的数量;第1盒中的方形卡和第2盒中的圆形卡一样多,则第一盒子和第二盒子圆形卡都是60张卡片,用方形卡片的数量-60,求出第3盒子方形卡片的数量,再除以卡片总数量,即可解答。
【详解】设三盒奥特曼卡片数量是180张。
圆形卡片数量:180×=100(张)
方形卡片数量:180-100=80(张)
每盒卡片数量:180÷3=60(张)
(80-60)÷180
=20÷180

有三盒奥特曼卡片,每盒里卡片数量相同,都有圆形卡和方形卡,其中圆形卡占全部卡片的,第1盒里的方形卡和第2盒里的圆形卡一样多,第3盒里的方形卡占全部卡片的。
【点睛】明确第1盒方形卡片与第2盒圆形卡片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如果平行四边形底与高的积是1,根据倒数的意义可知,这个平行四边形相对应的底和高互为倒数,据此判断。
【详解】如: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高是,则面积是2×=1,其中2和互为倒数。
所以面积是1的平行四边形相对应的底和高的长互为倒数。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7.×
【分析】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据此即可判断。
【详解】由分析可知,如果a为0的时候,a没有倒数,则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倒数的意义,熟练掌握它的意义并灵活运用。
18.×
【分析】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还是1,0没有倒数;据此判断。
【详解】由分析可得:1的倒数还是1,0没有倒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
【分析】根据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例如:如果a、b不为0,a×b=1,则a是b的倒数,b是a的倒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这3个数不是互为倒数。这个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倒数的认识,掌握倒数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已知m>0,如果×m<m,则<1,即是一个真分数,所以a>b。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1.;;

【分析】(1)连乘运算,从左往右计算;
(2)加法交换律:a+b=b+a,先根据加法交换律,将原式变成,再通分从左往右计算即可;
(3)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4)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详解】(1)
=×

(2)





(3)



(4)


22.
【分析】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即可。甲数是,甲数的倒数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用乘即可求出乙数。
【详解】通过分析可得:
,则乙数是。
23.30千瓦时
【分析】计划用电120千瓦时,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求节约多少千瓦时的电,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即可。
【详解】120×=30(千瓦时)
节约用电30千瓦时。
24.作图见详解;20元
【分析】将女生捐款钱数看作单位“1”,画一条线段表示女生捐款钱数,男生捐款的总数比女生多,据此作图,根据女生捐款钱数×男生捐款的总数比女生多的对应分率=男生比女生多捐款钱数,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
80×=20(元)
答:男生比女生多捐款20元。
25.小文9岁,爸爸36岁
【分析】将奶奶的年龄看作单位“1”,将奶奶的年龄乘,先求出小文的年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将这个数乘倍数。那么将小文的年龄乘4,即可求出爸爸的年龄。
【详解】72×=9(岁)
9×4=36(岁)
答:小文9岁,爸爸36岁。
26.30公顷
【分析】由题意可知,去年的种植面积是单位“1”,今年比去年多种的面积的是比较量。已知单位“1”和分率求比较量,用单位“1”乘分率即可。
【详解】150×=30(公顷)
答:今年比去年多种30公顷。
27.小时
【分析】把甲、以两地的路程看作单位“1”, 前2小时已经行了全长的,用甲、乙两地的路程×,求出2小时行驶的路程,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用2小时行驶的路程÷2,求出汽车行驶的速度;再根据时间=路程÷时间,用甲、乙两点的路程÷汽车的速度,即可解答。
【详解】180×÷2
=80÷2
=40(千米)
180÷40=(小时)
答:行完全程一共要小时。
28.画图见详解;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第一幅图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3份就是,涂色部分就涂3份,据此对第一幅图进行涂色;
第二幅图:表示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1份,对此对第二副图进行涂色。
,根据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画图如下: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母是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是取的其中的几份。
29.(1)280元
(2)G站
【分析】(1)先计算出B站到E站的路程,再根据实际票价=全程票价×,代入数据计算;
(2)根据实际票价=全程票价×,推算出实际乘车里程数=实际票价÷全程票×总里程数,计算出王阿姨行的路程,再判断她从A站上车,从哪站下车。
【详解】由分析可得:
(1)900-200=700(千米)
600×=280(元)
答:票价应该是280元。
(2)520÷600×1500
=×1500
=1300(千米)
图中,G站是1300千米。
答:应该在G站下车。
【点睛】本题是路程图和行程问题的综合运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实际票价=全程票价×这一数量关系。
30.155个
【分析】将100个肥皂泡看作单位“1”,从明明第50次吹出肥皂泡算起,向前推算,第49次吹出的肥皂泡还有没有破,第48次吹出的肥皂泡还有没有破,第47次和以前吹出的肥皂泡全破了,没有破的肥皂泡是100个的(1++),100个×没有破的对应分率=没有破的个数。
【详解】100×(1++)
=100×
=155(个)
答:此时没有破的肥皂泡共有155个。
【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想清楚没有破的肥皂泡,不要被较多的次数迷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