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动物的类群》单元测试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学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动物的类群》单元测试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学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11 16:1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二单元第二章《动物的类群》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动画片《葫芦娃》伴随了两代人的成长,片中有许多典型“人物”。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①蜘蛛精、④蝎子精、⑤蜈蚣精同属节肢动物
B.②蝙蝠精体表被毛,体温恒定
C.③蛇精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在陆地产卵,用肺呼吸
D.⑥蛤蟆精幼体用鳃呼吸,成体只用肺呼吸
2.除哪项外,下列特征是只有在鸟类身上才能找到的( )
A.体温恒定 B.有喙无齿 C.双重呼吸 D.体表覆羽
3.下列符合蛔虫寄生生活特点的是( )
A.生殖器官简单 B.消化器官复杂
C.运动器官发达 D.体表有角质层
4.在下列蛔虫的形态结构特征中,哪项是比水螅在进化上的高等之处(  )
A.虫体细长 B.具有消化腔
C.身体具有相似的环形体节 D.具有口和肛门
5.长江白鲟曾被誉为“中国淡水鱼之王”,在2020年已宣布灭绝。下列关于长江白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运动的阻力
B.用鳃呼吸,鳃丝内密布毛细血管
C.身体内有脊柱,体温恒定
D.用鳍辅助游泳,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产生游泳的动力
6.下列关于几种无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软体动物用足运动,大多具有贝壳
B.环节动物身体分节,靠刚毛或者疣足辅助运动
C.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
D.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可从各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因而比扁形动物更高等
7.取两只大小相同的蝗虫,将甲蝗虫的头部向上,并将其胸腹浸没在水中,将乙蝗虫的头部浸没在水中,结果是( )
A.甲蝗虫先死亡 B.乙蝗虫先死亡
C.两只蝗虫同时死亡 D.两只蝗虫都不会死亡
8.“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昆虫身体上的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B.鲫鱼身体呈流线形可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C.家鸽体内的肺和气囊都可以进行气体交换,利于飞行
D.牙齿分化可以增强哺乳动物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9.下列关于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刺胞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体表有刺细胞 B.扁形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C.线虫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D.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10.冬残奥会的吉祥物是“雪容融”,头顶上有象征吉祥的如意造型以及和平鸽和天坛组成的一圈图案,这是和平友谊的象征,以下关于“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温恒定 B.体内有脊柱
C.体表被覆羽毛 D.飞行所需能量由细胞核提供
11.各种动物在不同环境中生存,有其独特的生存策略。下面关于动物适应环境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鸭嘴兽胎生、哺乳,更加适应了陆地上复杂多变的生活
B.鲫鱼体表分泌黏液,有利于减少水中的阻力
C.丹顶鹤喙长、颈长、腿长,适合在沼泽和水边生活
D.鳄鱼和龟体表有角质化的鳞片或甲,适应陆地生活
12.出土于我省的彩陶缸,距今已有6000多年。彩陶缸上有一幅“鹳鱼石斧”图案,如图所示。关于此图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鱼和鹳均属于脊椎动物
B.鱼与鹳均是卵生,有性生殖
C.鱼与鹳身体均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小运动时的阻力
D.鱼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鳃,鹳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和气囊
13.“笨鸟先飞”是指行动笨拙的鸟要先飞才能与其他鸟同时到达目的地,“笨鸟”飞行时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的动力主要来自( )
A.胸肌 B.前肢骨 C.大腿肌肉 D.胸骨
14.暑假期间,张琳和父母下地劳作将观察到的青蛙、蛇、麻雀、田鼠四种动物进行了如图分类,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是麻雀,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B.乙是田鼠,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C.丙是蛇,有鳞片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D.丁是青蛙,由于水陆两栖因此属于两栖动物
15.下列关于动物的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爬行动物体表覆盖鳞片或甲,体温恒定
B.两栖动物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哺乳动物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D.节肢动物体表坚韧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二、实验探究题
16.呼吸是动物重要的生理特征,不同动物的呼吸结构或器官差异很大,但都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进行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探究蚯蚓的呼吸
(1)观察蚯蚓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目的是 。
探究活动二:探究昆虫气体通道的位置
(2)将蝗虫的胸部、腹部插入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它会死亡,这是因为蝗虫体表的 被水淹没所致,该结构与体内气管相连,它是气体出入的门户。
探究活动三:生物课上老师带领学生探究鱼的呼吸,他们选择通体透明的玻璃鱼作为实验材料,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鱼缸水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呈淡蓝色,随水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先变绿色再变成黄色)。
(3)观察鱼的呼吸过程:玻璃鱼在水中游泳时,口和鳃盖后缘在不停地交替张合,这是鱼在 。把淡蓝色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滴加在鱼口的前方4~5滴,发现溶液从鱼的口进入,经过鳃后,从鳃盖后缘流出。
(4)判断鱼的呼吸器官:淡蓝色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从鱼口进入,从鳃盖后缘流出后变黄色,这是因为鱼口周围水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低,流出鳃盖后缘的水中所含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说明小鱼体内发生了气体交换,证明小鱼的呼吸器官是 。它是由许多细的 组成,其上密布着丰富的 。
探究活动四:探究家鸽的呼吸
(5)上图为家鸽呼吸系统组成图,家鸽体内有发达的②与③相通,每呼吸一次,在[③] 内进行2次气体交换,这种呼吸方式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三、综合题
17.如图是鲫鱼外部形态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鱼游泳时主要靠 和 的左右摆动击打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鱼鳍起辅助运动作用。
(2)鱼在呼吸时水流从鱼口流入,并从 流出, 是气体交换的器官。
(3)鱼在运动时,[ ] 和[ ] 有维持鱼体平衡的作用,[ ] 有控制运动方向的作用。
18.阅读小实验的内容并回答有关问题:取两只活蝗虫,分别放进两个盛满水的试管里,一只(A)把头浸没在水里,另一只(B)把胸腹部完全浸没在水里而只露出头部

(1) 试管里的蝗虫先死,原因是 。
(2)取A、B两支试管是为了进行 。
四、资料分析题
19.为了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奥秘,某同学收集了以下图片和资料,请分析回答:
①家鸽的形态结构图片
②雀类的鸟所吃的食物、果实或昆虫,经消化吸收后形成残渣,1.5小时后就随粪便排出;绿头鸭吃进的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形成残渣,0.5小时后就随粪便排出。
③雀形类的鸟一天吃的食物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0%—30%;蜂鸟一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自身体重的两倍。体重为1500g的雀鹰能在一昼夜吃掉800—1000g肉。
④鸟与人的心脏大小及心搏次数的比较:
心脏 占体重的百分比/% 心搏次数/min
人 0.42 75
鸽 1.71 135~244
金丝雀 1.68 514
蜂鸟 2.37 615
(1)由图①可知鸟的骨骼较 ,可以减少体重。气囊与 相通,可以增强呼吸效率。鸟的胸肌 ,可以为飞行提供动力。
(2)分析资料②和③可知,鸟类消化系统适应飞行生活的特点是:食量 ,直肠 。
(3)由④可以推测出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有:心脏相对 ,心率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D D C D A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A C A
16.(1)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
(2)气门
(3)呼吸
(4) 鳃 鳃丝 毛细血管
(5)肺
17.(1) 尾鳍 躯干部
(2) 鳃盖后缘 鳃
(3) ①胸鳍 ②腹鳍 ⑤尾鳍
18.(1) B  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而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为气门,位于蝗虫的胸腹部,图中B蝗虫把胸部和腹部浸没在水中气体无法进入体内窒息而死
(2)对照
19.(1) 薄 肺 发达
(2) 大 短
(3) 较大 快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