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学习使用显微镜 练习题(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

文档属性

名称 1.2.1学习使用显微镜 练习题(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11 17:1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学习使用显微镜》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对光”步骤完成后,光线在显微镜中依次经过了哪些结构(  )
A.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 B.物镜→通光孔→镜筒→目镜
C.目镜→镜筒→通光孔→物镜 D.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
2.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下列采取的措施不能有效解决对应问题的是(  )
A.观察目标偏小——换用倍数更大的物镜
B.视野光线较暗——转动遮光器用大光圈
C.物像偏右下方——将玻片朝左上方移动
D.物像不够清晰——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们对细胞的认识离不开显微镜。下列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操作,可行的是( )
A.若目镜有污点,应用纱布擦拭
B.观察时,左眼看向目镜右眼闭着
C.当光线较暗时,用平面镜来观察
D.对光时,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4.下图是不同同学在实验室的一台显微镜中操作观察同一永久装片时看到的图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像③放大倍数最大
B.图像①的视野范围最大
C.图像④的视野亮度最暗
D.图像②的标本对焦最准
5.在目镜(带有标尺)与物镜放大倍数均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长度约为20毫米,则它的实际长度约为(  )
A.2000毫米 B.20毫米 C.0.2毫米 D.0.02毫米
6.在载玻片上画一个“↗”符号,用低倍镜观察时,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
A. B. C. D.
7.在观察叶片横切面临时装片标本时,视野较暗,为了便于观察,应调节(  )
A.粗准焦螺旋 B.反光镜、遮光器 C.转换器 D.物镜
8.显微镜是生物研究中使用的重要仪器。如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图。下列有关其结构与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目镜,③是物镜
B.实验室光线不佳时,选用小光圈和凹面镜可使视野更亮
C.找到物像后,如果物像不够清晰可转动⑥使物像更清晰
D.玻片上写有字母“q”,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d”
9.文山州某中学开展生物学科优秀笔记评选活动,下列关于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学生笔记中,操作和结果不相符的选项是(  )
A.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B.下降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C.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把右下方的气泡移出视野
D.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是“d”
10.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在换用高倍镜后,调节①使物像变清晰
B.乙图中,选用物镜②看到的细胞数目较少
C.由丙图转为丁图时,应将载玻片向右移动
D.由丙图转为丁图时,需将乙图中②换成③
二、综合题
11.下图为中学实验室中常用的单目显微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显微镜对光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①选择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一只眼注视目镜(另一只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2)显微镜下视野较暗,这时应转动[ ] 和[ ] 调节视野的亮度。如果物像不够清晰,那么应调节[ ] 。
(3)若视野中有一个污点,擦拭目镜污点没有消失,移动玻片污点也没有移动,则污点很可能在[ ] 上。
12.观察微小的物体,我们可以使用显微镜。如图一是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图,图二是显微镜的镜头,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具有放大作用的结构是[③] 和[ ] 。
(2)对光时,先转动[④] ,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3)观察时,首先转动[①] ,使镜筒缓慢 (填“上升”或“下降”),此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 ]。如果观察到的物像比较模糊,应调节 ,从而使物像更加清晰。
(4)要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图二所示的镜头 (填字母)组合,此时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倍。
(5)若观察到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想要将物像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移向 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A C D B A A A
11.(1)②①③
(2) 4遮光器 5反光镜 7细准焦螺旋
(3)3物镜
12.(1) 目镜 ⑤物镜
(2)转换器
(3) 粗准焦螺旋 下降 ⑤ 细准焦螺旋
(4) AC 50
(5)右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