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度巴楚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10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甲图中排球运动员扣球动作时,排球可以看成质点
B. 研究乙图中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时,乒乓球不能看成质点
C. 研究丙图中羽毛球运动员回击羽毛球动作时,羽毛球大小可以忽略
D. 研究丁图中体操运动员的平衡木动作时,运动员身体各部分的速度可视为相同
2. 如图所示,电动公交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进站,连续经过R、S、T三点,已知ST间的距离是RS的两倍,RS段的平均速度是10m/s,ST段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公交车经过T点时的瞬时速度为( )
A. 3m/s B. 2m/s C. 1m/s D. 0.5m/s
3. 我国古人最早发现了尖端放电现象,并将其用于生产生活,如许多古塔的顶端采用“伞状”金属饰物在雷雨天时保护古塔。雷雨中某时刻,一古塔顶端附近等势线分布如图所示,相邻等势线电势差相等,则a、b、c、d四点中电场强度最大的是(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4. 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正弦式交流电源上,输入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副线圈接规格为“6V,3W”的灯泡。若灯泡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
B. 副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为0.5A
C. 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4
D.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12W
5. 分子势能Ep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1处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B. r2处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C. 时,r越小分子势能越大
D. 分子间距离足够大时分子势能最小
6. 一定质量气体在0℃和100℃温度下的分子速率分布规律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分子速率区间,纵坐标表示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图中实线对应的气体温度为100℃
B. 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气体分子数目
C. 任意分子在0℃时的速率一定小于100℃时的速率
D. 温度升高时,每个速率区间内分子数的占比都增大
7. 如图是一自热米饭盒,盒内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大量热量,盖上盒盖便能在10~15分钟内加热食品。自热米饭盒的盖子上有一个透气孔,如果透气孔堵塞,容易造成小型爆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饭盒爆炸前,盒内气体温度升高,则盒内每一个气体分子速率都增大了
B. 饭盒爆炸,是盒内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压强增大导致的结果
C. 在饭盒爆炸的瞬间,外界对盒内气体做正功
D. 在饭盒爆炸的瞬间,盒内气体温度急剧升高
二、多选题
8. 用水平拉力使质量分别为、的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桌面上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两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和。甲、乙两物体运动后,所受拉力F与其加速度a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 B. C. D.
9. 质量为物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重力加速度大小取。则( )
A. 时物块的动能为零
B. 时物块回到初始位置
C. 时物块的动量为
D. 时间内F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10.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周期为,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此时介质中质点b向y轴负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波的波速为
B. 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C. 时质点a和质点c的运动方向相反
D. 时介质中质点a向y轴负方向运动
E. 时介质中质点b的速率达到最大值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实验题
11. 在做“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实验室中配制的油酸酒精溶液为每1000mL溶液中有纯油酸0.05mL,又用注射器测得每100滴这种油酸酒精溶液的总体积为5mL,将一滴这种溶液滴在浅盘中的水面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边界线,再把玻璃板放在画有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小格的纸上(如图所示),测得油膜占有的小正方形个数为X。
(1)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V0=__________mL。
(2)从图中可数出小正方形的有效个数X=__________个,油膜的面积S=__________cm2。
(3)油酸分子的直径大小D=__________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2.
(1)某实验小组在“测定金属棒电阻率”的实验过程中,示数如图甲所示,则用刻度尺正确测量金属棒的长度L,长度L=________m。
(2)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棒的直径d,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直径d=________mm。
(3)用多用电表测量金属棒的电阻,选择开关旋到欧姆挡“×100”倍率,正常操作后进行测量,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应将选择开关换成欧姆挡________(填“×10”或“×1k”)倍率,重新欧姆调零后进行测量如图丙所示,多用电表的读数为________Ω。若用该多用电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选择开关处在250mA的电流挡位置,则该图中多用电表的读数为________mA。
四、解答题
13. 为抢救病人,一辆救护车紧急出发,鸣着笛沿水平直路从时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在时停止加速开始做匀速运动,之后某时刻救护车停止鸣笛,时在救护车出发处的人听到救护车发出的最后的鸣笛声。已知声速,求:
(1)救护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2)在停止鸣笛时救护车距出发处的距离。
14. 如图,一长度的均匀薄板初始时静止在一光滑平台上,薄板的右端与平台的边缘O对齐。薄板上的一小物块从薄板的左端以某一初速度向右滑动,当薄板运动的距离时,物块从薄板右端水平飞出;当物块落到地面时,薄板中心恰好运动到O点。已知物块与薄板的质量相等。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大小。求
(1)物块初速度大小及其在薄板上运动的时间;
(2)平台距地面高度。
15. 装有科学仪器的密闭容器内部充满温度为、压强为的气体。容器上有面积为的平面观察窗,现将该容器送到到月球上,内部气体的温度变成240K,体积保持不变,月球表面视为真空。求此时:
(1)该气体的压强;
(2)观察窗受到气体的压力。
2025-2026学年度巴楚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10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甲图中排球运动员扣球动作时,排球可以看成质点
B. 研究乙图中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时,乒乓球不能看成质点
C. 研究丙图中羽毛球运动员回击羽毛球动作时,羽毛球大小可以忽略
D. 研究丁图中体操运动员的平衡木动作时,运动员身体各部分的速度可视为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研究甲图中排球运动员扣球动作时,排球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故不可以看成质点,故A错误;
B.研究乙图中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时,要考虑乒乓球的大小和形状,则乒乓球不能看成质点,故B正确;
C.研究丙图中羽毛球运动员回击羽毛球动作时,羽毛球大小不可以忽略,故C错误;
D.研究丁图中体操运动员的平衡木动作时,运动员身体各部分有转动和平动,各部分的速度不可以视为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2. 如图所示,电动公交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进站,连续经过R、S、T三点,已知ST间的距离是RS的两倍,RS段的平均速度是10m/s,ST段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公交车经过T点时的瞬时速度为( )
A. 3m/s B. 2m/s C. 1m/s D. 0.5m/s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知,电动公交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设RS间的距离为x,则根据题意有
,
联立解得
t2= 4t1,vT = vR-10
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有
vT = vR-a 5t1
则
at1= 2m/s
其中还有
解得
vR = 11m/s
联立解得
vT = 1m/s
故选C。
3. 我国古人最早发现了尖端放电现象,并将其用于生产生活,如许多古塔的顶端采用“伞状”金属饰物在雷雨天时保护古塔。雷雨中某时刻,一古塔顶端附近等势线分布如图所示,相邻等势线电势差相等,则a、b、c、d四点中电场强度最大的是(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静电场中,等差等势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电场强度的大小。图中c点的等差等势线相对最密集,故该点的电场强度最大。
故选C。
4. 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正弦式交流电源上,输入电压u随时间t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副线圈接规格为“6V,3W”的灯泡。若灯泡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
B. 副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为0.5A
C. 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4
D.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12W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题图知,原线圈电压最大值为,则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
故A错误;
B.灯泡正常发光,由P = UI得,副线圈中电流有效值为
故B正确;
C.由理想变压器电压与匝数关系可知
故C错误;
D.理想变压器没有能量损失,原线圈的输入功率等于副线圈的输出功率,则原线圈的输入功率
P1 = PL = 3W
故D错误。
故选B。
5. 分子势能Ep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1处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B. r2处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C. 时,r越小分子势能越大
D. 分子间距离足够大时分子势能最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BD.分子势能为标量,在r=r2时,分子势能最小,则r2为平衡位置,分子力为零,由图可知r1处分子间表现为斥力。故ABD错误;
C.由图可知时,r越小分子势能越大。故C正确。
故选C。
6.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0℃和100℃温度下的分子速率分布规律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分子速率区间,纵坐标表示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图中实线对应的气体温度为100℃
B. 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气体分子数目
C. 任意分子在0℃时的速率一定小于100℃时的速率
D. 温度升高时,每个速率区间内分子数的占比都增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题图中实线占百分比较大的分子速率较大,分子平均动能较大,根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可知,图中实线对应的气体温度为100℃,故A正确;
B.根据分子速率分布图可知,题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气体分子数目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不能得出任意速率区间的气体分子数目,故B错误;
C.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增大,但统计规律仅适用于大量气体分子,并不表示每个分子热运动的速率都增大,即任意分子在0℃时的速率不一定小于100℃时的速率,故C错误;
D.温度升高,速率大的区间分子数的占比增大,速率小的区间分子数的占比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7. 如图是一自热米饭盒,盒内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大量热量,盖上盒盖便能在10~15分钟内加热食品。自热米饭盒的盖子上有一个透气孔,如果透气孔堵塞,容易造成小型爆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饭盒爆炸前,盒内气体温度升高,则盒内每一个气体分子速率都增大了
B. 饭盒爆炸,是盒内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压强增大导致的结果
C. 在饭盒爆炸的瞬间,外界对盒内气体做正功
D. 在饭盒爆炸的瞬间,盒内气体温度急剧升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A.饭盒爆炸前,盒内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是不是盒内每一个气体分子速率都增大了,故A错误;
B.饭盒爆炸前,盒内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所以气体压强增大导致饭盒爆炸,故B正确;
C.在饭盒爆炸的瞬间,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故C错误;
D.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爆炸前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在饭盒爆炸的瞬间,气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应减小,盒内气体温度急剧下降,故D错误。
故选B。
二、多选题
8. 用水平拉力使质量分别为、的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桌面上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两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和。甲、乙两物体运动后,所受拉力F与其加速度a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 B. C. D.
【答案】BC
【解析】
【详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μmg=ma
整理后有
F=ma+μmg
则可知F—a图像斜率为m,纵截距为μmg,则由题图可看出
m甲>m乙,μ甲m甲g=μ乙m乙g
则
μ甲<μ乙
故选BC。
9. 质量为的物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重力加速度大小取。则( )
A. 时物块的动能为零
B. 时物块回到初始位置
C. 时物块的动量为
D. 时间内F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答案】AD
【解析】
【详解】物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
AC.对物块从s内由动量定理可知
即
得
3s时物块的动量为
设3s后经过时间t物块的速度减为0,由动量定理可得
即
解得
所以物块在4s时速度减为0,则此时物块的动能也为0,故A正确,C错误;
B.s物块发生的位移为x1,由动能定理可得
即
得
过程中,对物块由动能定理可得
即
得
物块开始反向运动,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发生的位移为
即6s时物块没有回到初始位置,故B错误;
D.物块在6s时的速度大小为
拉力所做的功为
故D正确。
故选AD。
10.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周期为,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此时介质中质点b向y轴负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波的波速为
B. 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C. 时质点a和质点c的运动方向相反
D. 时介质中质点a向y轴负方向运动
E. 时介质中质点b的速率达到最大值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波长为
则该波的波速为
故A正确;
B.此时介质中质点b向y轴负方向运动,根据波形平移法可知,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B错误;
C.由于质点a和质点c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则质点a和质点c的振动完全相反,所以时质点a和质点c的运动方向相反,故C正确;
D.时刻质点a处于波峰位置,则时,质点a刚好经过平衡位置向y轴负方向运动,故D正确;
E.时刻质点b处于平衡位置向y轴负方向运动,则时,质点b刚好处于波峰位置,此时质点b的速率为0,故E错误。
故选ACD。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实验题
11. 在做“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实验室中配制的油酸酒精溶液为每1000mL溶液中有纯油酸0.05mL,又用注射器测得每100滴这种油酸酒精溶液的总体积为5mL,将一滴这种溶液滴在浅盘中的水面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边界线,再把玻璃板放在画有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小格的纸上(如图所示),测得油膜占有的小正方形个数为X。
(1)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V0=__________mL。
(2)从图中可数出小正方形的有效个数X=__________个,油膜的面积S=__________cm2。
(3)油酸分子的直径大小D=__________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1)
(2) ①. 55 ②. 55
(3)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题意可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其中纯油酸体积
【小问2详解】
[1]超过半格的算一个,不足半格的舍去,从图中可数出小正方形的有效个数
X=55
[2]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为
【小问3详解】
纯油酸的体积
12.
(1)某实验小组在“测定金属棒的电阻率”的实验过程中,示数如图甲所示,则用刻度尺正确测量金属棒的长度L,长度L=________m。
(2)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棒的直径d,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直径d=________mm。
(3)用多用电表测量金属棒的电阻,选择开关旋到欧姆挡“×100”倍率,正常操作后进行测量,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应将选择开关换成欧姆挡________(填“×10”或“×1k”)倍率,重新欧姆调零后进行测量如图丙所示,多用电表的读数为________Ω。若用该多用电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选择开关处在250mA的电流挡位置,则该图中多用电表的读数为________mA。
【答案】12
13. 10.500 14. ①. ×1k ②. 8000 ③. 163##162##164
【解析】
【小问1详解】
刻度尺的读数应精确到毫米,故读数为
【小问2详解】
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值为0.01mm,读数估读到下一位,则
【小问3详解】
[1]欧姆表的指针偏角过小,说明待测电阻的阻值较大,即所选的倍率过小,应选择大一挡的倍率,所以应该换用×1k倍率;
[2]欧姆表读数=表盘读数×倍率,即
[3]若选择开关处在250mA时,分度值为5mA,则多用电表的读数为
四、解答题
13. 为抢救病人,一辆救护车紧急出发,鸣着笛沿水平直路从时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在时停止加速开始做匀速运动,之后某时刻救护车停止鸣笛,时在救护车出发处的人听到救护车发出的最后的鸣笛声。已知声速,求:
(1)救护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2)在停止鸣笛时救护车距出发处的距离。
【答案】(1)20m/s;(2)680m
【解析】
【详解】(1)根据匀变速运动速度公式
可得救护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2)救护车加速运动过程中的位移
设在时刻停止鸣笛,根据题意可得
停止鸣笛时救护车距出发处的距离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
14. 如图,一长度的均匀薄板初始时静止在一光滑平台上,薄板的右端与平台的边缘O对齐。薄板上的一小物块从薄板的左端以某一初速度向右滑动,当薄板运动的距离时,物块从薄板右端水平飞出;当物块落到地面时,薄板中心恰好运动到O点。已知物块与薄板的质量相等。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大小。求
(1)物块初速度大小及其在薄板上运动的时间;
(2)平台距地面的高度。
【答案】(1)4m/s;;(2)
【解析】
【详解】(1)物块在薄板上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薄板做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对物块
对薄板
解得
(2)物块飞离薄板后薄板得速度
物块飞离薄板后薄板做匀速运动,物块做平抛运动,则当物块落到地面时运动的时间为
则平台距地面的高度
【点睛】
15. 装有科学仪器的密闭容器内部充满温度为、压强为的气体。容器上有面积为的平面观察窗,现将该容器送到到月球上,内部气体的温度变成240K,体积保持不变,月球表面视为真空。求此时:
(1)该气体的压强;
(2)观察窗受到气体的压力。
【答案】(1)8 × 104Pa;(2)4.8 × 103N
【解析】
【详解】(1)由题知,整个过程可认为气体的体积不变,则有
解得
p2 = 8 × 104Pa
(2)根据压强的定义,气体对观测窗的压力
F = p2S = 48 × 103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