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1 预防传染病 练习题(含答案)北师大版(2024)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3.1 预防传染病 练习题(含答案)北师大版(2024)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11 17:3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生物学八上第5单元第13章第1节《预防传染病》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新冠疫情期间,某同学制作了防疫示意简图来宣传防疫,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冠病毒属于传染源 B.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图中乙属于易感人群
C.对物品进行消杀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新冠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2.为了早日“抗疫”成功,全国人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接种新冠疫苗,从预防传染病角度分析,接种疫苗的行为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加强卫生管理
3.对患有人禽流感或怀疑携带人禽流感病毒的家禽进行焚毁处理,这一预防措施属于( )
A.保护易感者 B.清除病原体 C.切断传播途径 D.控制传染源
4.下列哪项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  )
A.对病人的房间、用具进行消毒
B.给正常人进行预防接种
C.戴口罩,勤洗手
D.清除蚊虫滋生的积水
5.冬季和春季为传染病高发季节,下列做法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注射疫苗 B.开窗通风
C.设置患者隔离室 D.教室喷洒消毒
6.下列属于血液传染病的是(  )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百日咳 D.血吸虫病
7.下列疾病是常见的几种疾病,其中都属于传染病的是(  )
A.新冠肺炎、水痘、高血压 B.糖尿病、蛔虫病、坏血病
C.肺结核、流感、乙型肝炎 D.手足口病、疟疾、近视
8.幽门螺杆菌是世界上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为调查幽门螺杆菌的传播与人们日常饮食习惯之间的关系,生物兴趣小组对某社区志愿者展开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群是易感人群
B.根据调查结果,建议中学生自带餐具就餐
C.餐具消毒是切断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的措施之一
D.公众聚餐时使用消毒公筷会降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
9.某肾病患者成功移植肾脏后,但几周后,由于人体免疫反应,这个移植的肾脏已经坏死。在免疫反应中,移植的肾脏相当于( )
A.抗原 B.抗体 C.免疫器官 D.病原体
10.某患者到云南旅游,期间生食福寿螺,后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体温在37-38℃之间,病初以为感冒,后出现四肢疼痛过敏及头痛、呕吐症状加重时就医,脑脊液检出广州管圆线虫序列,最终确诊为北方少见的广州管圆线虫病”,医生介绍,不及时治疗会表现为脑膜炎和脑炎、脊髓膜炎和脊髓炎,可使人致死或致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是采用鸭、鳖等动物进行生物防治福寿螺的数据对照曲线,从中可以看出生物防治效果较好
B.不吃生食,不饮生水,食物彻底煮熟煮透,可有效避免这种传染病
C.从传染病相关知识来分析,福寿螺属于病原体
D.福寿螺在我国的繁殖是一种典型的生物入侵,威胁了我国的生物安全
二、综合题
11.传染病
(1)概念:由 引起的,能在人与 或人与 之间传播的疾病。
(2)病原体:能够引起人或动物患病的 、 、 等生物。
三、资料分析题
1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春季气候变化较为剧烈,正是流感多发季节。某校为了预防流感制订了一些相关措施,现列举如下:①加强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宿舍等学生和教职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场所的卫生与通风,保持空气流通。②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鼓励学生多参加户外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③对有发热的学生,劝其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学,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1)流感的病原体是 。流感的传播途径 。
(2)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资料中的第①条措施属于
(3)小明被同班同学传染了流感,从传染病的环节来看,小明在患病前属于 ,患病后属于 。
(4)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预防流感,可给在校健康学生打流感疫苗。注射流感疫苗后,人体内可以产生相应的 ,从而抵抗流感病毒的感染,这属于 免疫。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B C B C A A C
11.(1) 病原体 人 动物
(2) 细菌 病毒 寄生虫
13. 流感病毒 空气、飞沫 切断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传染源 抗体 特异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