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学八上第5单元第13章第2节《人体免疫》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人类漫长进化过程中身体内形成了多道防线。下列免疫物质对应的防线正确的是( )
①气管腺细胞分泌的黏液 ②血液中的吞噬细胞 ③唾液中的溶菌酶 ④水痘抗体
A.①②属于第一道防线 B.①③属于第一道防线
C.②③属于第二道防线 D.②④属于第三道防线
2.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是与生俱来的
C.身体健壮的人是无需接种任何疫苗的
D.使用青霉素之前进行皮试和接种疫苗都是为了让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3.春天,德州漫天飘扬的杨絮和柳絮容易引发过敏反应,例如鼻炎或哮喘,而树、草、小野花等植物的花粉是过敏的“主凶”,它们的花粉小而轻,数量也多。下列看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是人体免疫系统防御功能过强引起的
B.从免疫角度看,引起过敏的花粉是抗体
C.鼻炎或哮喘使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出现障碍
D.出现过敏反应,最好办法是查找过敏原,避免与过敏原接触
4.如图表示人体某种免疫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B.该防线能抵御多种病原体
C.图中细胞A表示淋巴细胞 D.该过程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5.季节更替之际,气温起伏较大,容易导致传染病的流行。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存在抵御外来病原体入侵的三道防线 B.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经抗原刺激而建立的
C.机体的三道防线都是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 D.接种疫苗主要是刺激机体建立起第三道防线
6.如图的四幅漫画表示的是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及免疫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表示皮肤的屏障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图2表示溶菌酶溶解病菌,属于第三道防线
C.图3表示抵抗抗原的入侵,防止疾病发生
D.图4表示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属于特异性免疫
7.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新冠病毒的特殊蛋白质,新冠病毒和特殊蛋白质分别是( )
A.抗原、抗体 B.抗体、抗体 C.抗原、抗原 D.抗体、抗原
8.我国在宋朝就有医者将轻症天花患者的痘浆接种到健康人身上,以此来预防天花。痘浆会使人体产生( ),从而获得对天花的( )免疫
A.抗原 非特异性 B.抗体 特异性
C.抗原 特异性 D.抗体 非特异性
9.结核杆菌通过呼吸道侵犯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有效抵御结核杆菌的侵袭。下列防线一定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结核杆菌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B.溶菌酶杀灭结核杆菌
C.吞噬细胞吞噬和消灭结核杆菌 D.呼吸道黏膜阻挡结核杆菌
10.关于一个患有乙肝病的患者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预防乙肝的重点措施是控制传染源
B.乙肝可以通过注射抗生素治疗
C.健康人注射乙肝疫苗后再次接触乙肝病原体会产生二次免疫反应
D.乙肝病原体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
二、综合题
11.第一道防线
(1)组成: 和 。
(2)功能: 大多数病原体侵入人体;分泌物具有 作用;纤毛具有 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
12.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领域的突出贡献。癌细胞可产生某种物质与T细胞表面的CTLA-4蛋白结合,从而抑制T细胞对其的查杀和清除作用。詹姆斯·艾利森所研究的药物能作用于CTLA-4蛋白,抑制癌细胞与T细胞的结合,为治愈癌症带来新的希望。
(1)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此过程是由细胞基本结构中的 决定的。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若正常细胞的 过程失去控制,就会形成肿瘤细胞。
(2)从免疫学角度分析,人体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属于 ;若人体免疫系统的 (填“免疫监视”或“免疫防御”)功能缺乏或过低,容易导致肿瘤的形成。
(3)根据材料分析,上述的免疫细胞主要指的是 ;詹姆斯·艾利森所研究的药物能 (填“提高”或“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
三、资料分析题
13.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经口、鼻或眼结膜侵入人体。已获得麻疹免疫的母亲,在孕期会向胎儿输送抗体,但这些抗体在婴儿生长至9个月后会逐渐消失。我国计划免疫规定8月龄婴儿要接种麻疹疫苗。近年来,我国麻疹类疫苗接种比例都保持在99%以上。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1)麻疹病毒与神经元结构最大的区别是 。
(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看,划线处属于 。
(3)给婴儿接种麻疹疫苗会刺激其产生相应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免疫。人体产生的抗体在体内会存留一段时间。如下图为某婴儿注射疫苗后,体内抗原、抗体的量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其中最为正确的是 。
(4)我国实行计划免疫的意义是 (写出一点即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B C A A B A C
11.(1) 皮肤 黏膜
(2) 阻挡 抑菌和杀菌 清除
12.(1) 细胞核 分裂
(2) 抗原 免疫监视
(3) T细胞 提高
13.(1)麻疹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传播途径
(3) 特异性/后天性 C
(4)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