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单元综合复习-课件(20ppt)--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单元综合复习-课件(20ppt)--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10 21:2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单元综合复习
一、课标要求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学习要点:基督教的产生;法兰克王国;封君与封臣制度;查理曼帝国。
学习提示:认识到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了新的文明。
第8课 西欧庄园
学习要点:庄园的兴起;领主与佃户的;庄园法庭。
学习提示:认识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学习要点: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和表现;自由城市和自治城市;城市居民的来源;中世纪大学。
学习提示: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学习要点: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历程;查士丁尼在法典编纂方面的成就;
《罗马民法大全》。
学习提示:感受拜占庭帝国文化的特色以及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封建时代的欧洲
二、单元解构
国家政权:
西罗马帝国
经济发展:
封建时代的欧洲
1世纪
基督教
兴起
12世纪
大学
兴起
481年
法兰克
王国
1453年
拜占庭帝国
灭亡
10世纪
城市
兴起
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
城市复兴
文化宗教:
社会变革:
527年
查士丁尼
即位
800年
查理
加冕
11世纪
庄园
遍布
476年
西罗马
帝国灭亡
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
529年
《查士丁尼
法典》编成
843年
查理曼
帝国分裂
庄园出现
基督教
拜占庭文化
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法典》
奴隶制度——封君封臣构建的西欧封建制度
农业、手工业普遍衰落
大学
二、任务分解
封建时代的欧洲
结合地图,简述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了解基督教早期产生过程。
通过时间轴,了解法兰克王国和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历程。
结合《一个庄园的图解》描述庄园布局和农民日常生活,知道庄园是
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通过整理表格,比较中国封建社会和西欧封建社会的差异。
单元任务
任务1
任务2
任务3
任务5
了解中世纪西欧城市和大学发展概况及特点,感受中世纪西欧社会的
发展。
任务4
任务一 结合地图,简述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了解基督教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三、知识梳理
基督教传播示意图
诞生:公元_____基督教诞生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____ __ 地区。
发展:4世纪末,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将基督教定为
______,促进了基督
教的传播。
1世纪
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
国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基督教被罗马帝国确定为国教的原因?
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罗马统治者认为基督教可以用来维护统治。
任务二 通过时间轴,了解法兰克王国和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历程。
三、知识梳理
法兰克王国
476年
481年
800年
843年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公元481年,克洛维建立了___________,克洛维统治期间,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实力强大;
公元8世纪时,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即位后,四处征伐,成为西欧最大的王国。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被称为____________;
公元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国家的雏形。
法兰克王国
查理曼帝国
德意志
法兰西
意大利
5世纪末的欧洲
法兰克王国
克洛维(466-511)
查理加冕
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封君封臣制度
重点解读
三、知识梳理
(无偿)把土地赐给部下
改革
有条件的赏赐
封君封臣制度
国王
土地
部下
臣下
土地
效忠
效忠
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
等级森严
层层分封
查理·马特
任务二 通过时间轴,了解法兰克王国和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历程。
三、知识梳理
拜占庭帝国
330年
527年
7世纪
1453年
公元330年,_________大帝时期,罗马帝国政治中心东移,是东罗马帝国成立的标志。
公元527年,_________继位,巩固帝国秩序,编纂________ ____。
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帝国版图逐渐被蚕食。之后,西欧封建主组成的十字军又严重打击拜占庭帝国。
公元1453年,__________ _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灭亡。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对基督教、希腊罗马以及东方文化兼容并包,创造出独具特色的_____________。
君士坦丁
查士丁尼
《查士丁尼法典》
奥斯曼土耳其
拜占庭文化
黄金时期
衰落至灭亡
经济活跃、社会稳定
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之围》
查士丁尼
(483-565)
《查士丁尼法典》
重点解读
三、知识梳理
528年查士丁尼组建了法典编纂委员会,先后编纂4部法律文献。
法典名称 法典内容
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编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统称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
评价:
《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_________,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罗马民法大全》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_______________。
奴隶制
欧洲民法的基础
任务三 结合《一个庄园的图解》描述庄园布局和农民日常生活,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三、知识梳理
一个庄园的图解
耕地
村庄
教堂
磨坊
谷仓
鱼塘
草地
林地
烤炉
性质:一个_______________的政治经济单位。
经济单位:
居民包括_______和________(自由农民、农奴)
耕地包括领主的自营地和佃户的份地。
政治单位:庄园具有___ __,设有________,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它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独立的自给自足
领主
佃户
司法权
庄园法庭
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佃户劳作过程
庄园法庭
任务四 了解中世纪西欧城市和大学发展概况及特点,感受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发展。
三、知识梳理
城市
曼彻斯特
伦敦
科隆
巴黎
热那亚
兴起:从_______开始,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政治生活——争取自治
原因: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土地,受领主控制。
方式:_________和_________。
自治权形式:国王或领主颁布“特许状”
结果:出现了_________和_________。
城市居民——________逐渐形成。
随着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___________。
经济生活——建立行会
对内可以互助、防止恶性竞争,对外
则捍卫和争取自己的权益。
10世纪
金钱赎买
武力斗争
自由城市
自治城市
市民阶层
资产阶级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任务四 了解中世纪西欧城市和大学发展概况及特点,感受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发展。
三、知识梳理
大学
中世纪欧洲大学分布图
背景: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________古典著作在西欧传播,________也不断传入西欧。
兴起:12世纪
发展: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
课程设置: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等。
意义:
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兴起是教育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是西欧社会开始走向繁荣昌盛在文化上的表现。打破了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培养了大批人才,促进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为________的创设奠定了基础。
希腊罗马
阿拉伯文化
免赋税权
司法特权
教育自主权
近代大学
中世纪欧洲大学课程设置图
文法
修辞
音乐
逻辑
算数
几何
天文
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任务五 通过整理表格,比较中国封建社会和西欧封建社会的差异。
三、知识梳理
对比项
西欧封建社会
政治
经济
城市
思想文化
中国封建社会
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封君封臣制度,等级森严;神权大于王权
秦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皇权高于一切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庄园为单位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城市规模小;经济职能为主;自由自治
城市规模大;以政治职能为主
前期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禁锢人们思想;后期孕育了近代西方文化的繁荣。
前期文化和科学技术发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后期封建思想长期桎梏,发展缓慢。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四、单元导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西欧庄园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基督教的兴起
封君与封臣
庄园法庭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城市居民的身份
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法兰克王国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查理曼帝国
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大学的兴起
五、巩固训练
1.(昆明中考)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东罗马帝国皇帝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于529年编成(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C
【解析】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并成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汇编,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国家立法的纪念碑,也是最早的罗马法文献。《拿破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排除A、B、D,故选C。
真题模拟
五、巩固训练
2.(黄冈中考)马克思在《封建经济政治概述》中写道:“(它)是一个经济实体,有经营农业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如农具、牲畜、作坊和仓库;领主本人或其管家管理生产,监督农奴劳动,它还是一个政治、法律实体,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有自己的司法、行政权力。”材料描述的是(  )
A.希腊城邦 B.西欧封建庄园 C.西欧封建城市 D.欧洲大学
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9世纪开始,在欧洲一种新的农业组织形式逐渐流行起来,这就是庄园。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有经营农业所需要的各种设施,领主本人或其管家管理生产。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故B符合题意。
真题模拟
五、巩固训练
3.(荆门模拟)12世纪大学兴起,它被称为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大学最早兴起在(  )
A.非洲 B.美洲 C.欧洲 D.亚洲
C
【解析】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故C正确,A、B、D排除。
真题模拟
五、巩固训练
4.(泰州中考)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和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
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C.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个联邦制共和国
D.《拿破仑法典》于1804年颁布实施
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和评判,历史史实是真实发生的事件,由此可知,B选项是对《十二铜表法》的评价,属于历史解释,B项正确;A、C、D都是真实发生的历史史实,不属于历史解释,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真题模拟
5.(安徽中考节选)中世纪早期,农奴制度促进了西欧主要农业组织形式——采邑的发展。采邑是大型庄园,包括土地、草场等,以及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由于地区性国家建立了越来越有效的政治组织,地方上的封君和封臣管理着政治和军事事务,这一体系一般被历史学家称为封建制度。
——据(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解析】本题为综合能力考察题,考察同学们对于材料的整理和概括,根据“中世纪早期农奴制度促进了西欧主要农业组织形式——采邑的发展”得出庄园制度;根据“由于地区性国家建立了越来越有效的政治组织,地方上的封君和封臣管理着政治和军事事务,这一体系一般被历史学家称为封建制度”得出封君封臣制度。
【答案】庄园制度或农奴制度;封君封臣制度。
真题模拟
五、巩固训练
根据材料,概括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