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课件(24张PPT)(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课件(24张PPT)(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14 10:42:39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语文课堂欢迎你 紫 藤 萝 瀑 布
执教者 王文艳紫藤萝
是瀑布吗?比喻 作者简介
宗璞,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知音》、《弦上的梦》、《红豆》 ,散文集《丁香结》。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迸溅( )忍俊不禁( )
· · ·
伶仃( )仙露琼浆( )
· · ·
伫立 ( ) 盘虬卧龙( )
· · bèng jiàn
jīn líng dīngqiúqióng
zhù




课文围绕花写了哪些内容?请在下列括号内各填上一个字。
( )花——( )花——( )花
看忆悟 1、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3、与小组成员交流你喜欢的理由。(从修辞、炼字、感情等角度谈)
2、在小组内有感情地朗读你最喜欢的这句话。美读赏析朗 读 技 巧字音 停顿 重音
语调 语速 感情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读出 的感情)惊喜语速稍快f ā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本 体: 喻 体:
比喻词: 相似性: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
_____________。仿 写 句 子 一颗耀眼的闪着光亮的钻石花帆像 完全打开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花的不幸?人的不幸?
“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 花的不幸” 宗璞一家在“文革”中深受迫害,“多位亲人去世,其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遭受迫害、深受打击而住院。本文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
“人的不幸”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借景抒情生命的美好和永恒母亲失去孩子残疾儿童在做康复训练 女孩露出满足的微笑北川中学学生打乒乓球 “地震过后”——谈谈你如何对待人生路上的挫折? 作业布置
课后搜集几句关于人生的格言。
阳光总在风雨后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 愿与你分担所有 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 要勇敢地抬头 谁愿常躲在避风的港口 宁有波涛汹涌的自由 愿是你心中灯塔的守候 在迷雾中让你看透 阳光总在风雨后 乌云上有晴空 珍惜所有的感动 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 阳光总在风雨后 请相信有彩虹 风风雨雨都接受 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 愿你的生命盛开如花《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怀化市鹤城区河西学校?? 王文艳
一、教材分析
《紫藤萝瀑布》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著名女作家宗璞于1982年所作的散文《紫藤萝瀑布》,写的是作者重见紫藤萝盛开而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慨。因为学生对文章所写的紫藤萝花比较陌生,与作者所经历过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也非常遥远,所以他们对课文主旨的把握有一定难度。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短短一课时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朗读和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使重点和难点得以突破,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学情分析
1、作为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能自主运用网络搜集有用的资料来帮助学习。
2、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可以尝试在小组内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活动。
3、学生的历史知识较为匮乏,对“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了解不够。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的确定
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词语。
2、掌握朗读方法,通过美读课文来品味语言。
3、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好,培养关爱生命、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揣摩、品味本文的重点语句,在此基础上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2、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方法:
1、评析欣赏法。
2、美读感知法。
3、多媒体演示法。
四、教学策略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围绕学生主动学习来评价,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使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五、教学准备
1、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轻音乐《神思者》及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插入教学课件。
2、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各种花的图片及“汶川地震”相关图片,运用于教学课件。
3、布置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关于作者宗璞的资料,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点出幻灯片1:图片展示:百花齐放;文字显示:“语文课堂欢迎你”)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美丽的花朵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花朵的图片,看看大家能不能把它们认出来呢?
学生自由回答。
(点出幻灯片2—7:图片展示:向日葵、荷花、蒲公英、康乃馨、菊花、紫藤萝)
师:谁来描述一下你所见到的紫藤萝花?
请2名学生描述。
(点出幻灯片8:文字显示:课题“紫藤萝瀑布”、执教者“王文艳”)
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紫藤萝,去寻找生命的色彩,倾听生命的歌唱吧!
(设计意图:多媒体展示各种花的图片引出紫藤萝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描述紫藤萝的美丽,营造学习氛围,以此导入课题。)
(二)、解题作者
1、解释题目
(点出幻灯片9:图片展示:瀑布与紫藤萝;文字显示:“紫藤萝是瀑布吗?”)
师:刚才有同学在描绘紫藤萝的时候提到了瀑布,老师想问一句:“紫藤萝是瀑布吗?”
学生描述两者的相似之处,明确标题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比较紫藤萝与瀑布的相似之处,分析题目所运用的比喻修辞手法,为后文的语言赏析奠定基础。)
2、作者简介
(点出幻灯片10:图片展示:宗璞的照片)
师:课前,同学们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了有关作者宗璞的一些资料,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学生介绍作者:宗璞,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知音》、《弦上的梦》、《红豆》 ,散文集《丁香结》 。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对作者生平的了解情况,培养学生养成课前利用网络资源自主搜集资料的习惯。)
(三)、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
(点出幻灯片11:文字展示:课文生字)
师:了解作者之后,再来看看你们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迸溅(? bèng jiàn? )?? 忍俊不禁( jīn )??? 伶仃(? líng dīng )
仙露琼浆( qióng )???? 伫立(? zhù??? )??? 盘虬卧龙(? qiú? )
请一组学生按次序逐一读出生字的读音,其他学生纠正。
全班齐读生字。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生字的习惯。)
2、教师范读课文
(点出幻灯片12:朗读背景音乐播放:《神思者》;文字显示:“听读课文:课文围绕花写了哪些内容?”)
师:上个世纪80年代,宗璞曾被这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深深感动。下面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朗读课文,思考一下课文围绕花写了哪些内容?
学生边听教师朗读边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回答后明确:赏花——惜花——思花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示范性朗读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初步感知本文赏花、惜花、思花的写作思路。)
(四)、美读赏析
一读:找寻美点,自由朗读。
师:刚才同学们沉浸在老师的朗读声中,现在老师也想沉浸在你们的朗读声中。
(点出幻灯片13:文字显示:“美读赏析:1、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2、在小组内有感情地朗读你最喜欢的这句话;3、与小组成员交流你喜欢这句话的理由。”)
学生分小组自主开展“美读赏析”活动。
二读:朗读展示与交流。
随机抽取2—3名学生朗读赏析,学生展示完毕,给予激励性的评价。
师:通过自由朗读大家感受到了语言的美,那么在朗读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技巧呢?
(点出幻灯片14:文字显示:“字音、停顿、重音、语调、语速、感情”)
三读:方法运用与练习。
(点出幻灯片15:文字显示:“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请大家运用老师介绍的朗读技巧对这句话进行朗读练习。
全班同学运用老师所介绍的朗读技巧,分别就例句进行自由朗读练习。
抽取1名学生朗读,请另1名学生有针对性地点评。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主要教学环节。在教学时,把“读”和“品”有机地结合起来,安排三个教学步骤,在此过程中融入朗读技巧的点拔,实现对教学重点的突破。)
(五)、仿写句子
(点出幻灯片16:文字显示:“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_______________。”)
师:在朗读中我们品味到了语言的美,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例句运用的修辞手法进行仿写,用你们自己的手来编制美丽的语言。
学生自由仿写,之后请2名学生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赏析并仿写句子的能力。)
(六)、合作探究
(点出幻灯片17:文字显示:“人和花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师:请同学们小组内合作探究问题:“人和花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花的不幸”和“人的不幸”各是什么?找好以后与你的组员一起交流。
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之后小组展示讨论成果。
(点出幻灯片18:图片展示:衰败的紫藤萝;文字显示:“花的不幸——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点出幻灯片19:文字显示:“人的不幸——宗璞一家在‘文革’中深受迫害,多位亲人去世,其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遭受迫害、深受打击而住院。写此文时是1982年5月,正是其小弟身患绝症、作者忧心如焚之际。‘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
师:面对盛开的紫藤萝瀑布,作者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命的存在是美好和永恒的,这种写法叫做“借景抒情”。
(点出幻灯片20:文字显示:“借景抒情”)
师:同学们,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一句,读出作者的心声吧!
学生齐读中心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紫藤萝的盛衰和人生的起落结合起来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实现对教学难点的突破。)
(七)、拓展练习
(点出幻灯片21:图片展示:失去孩子的母亲、失去家园的孩子、失去右腿的儿童、失去老师和同学的少年;文字显示:“地震过后”)
师:这是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这是一群失去家园的孩子,这名儿童失去了他的右腿,这位少年失去了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夺去了他们生命中太多太多。。。。。。。这些画面是否拨动了你心底最深处的那根弦?请同学们结合实际谈一谈应该怎样对待人生路上的挫折?”)
请2名学生谈感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将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谈感受,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有效地将情感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
(八)、布置作业
(点出幻灯片22:文字显示:“课后搜集几句关于人生的格言。”)
师:请同学们课后利用网络资源再去搜集几句关于人生的格言,好好领会其中的深义。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对生命更多的思考,培养学生课后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课本知识的习惯)
(九)、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紫藤萝瀑布 》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壮丽的生命画卷,“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花一样,在闪光的生命长河中勇敢航行。同学们,最后让我们用歌声来感谢生命的馈赠吧!
(点出幻灯片23:音乐播放:《阳光总在风雨后》;文字显示:《阳光总在风雨后》歌词)
师生同唱《阳光总在风雨后》。
(点出幻灯片24:文字显示:“愿你的生命盛开如花”)
(设计意图: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体验生命的美好,感悟生命的意义。)
(十)、板书设计
紫 藤 萝 瀑 布
宗 璞
看花——忆花——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