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穷人》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穷人》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1 10:2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你好,我是列夫·托尔斯泰。
今天,我想带你走进19世纪俄国的一个海边渔村,听一听桑娜和渔夫的故事。
他们虽然很穷,却拥有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你想知道是什么吗?
这是一些关于我的介绍:
我叫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我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我虽然出生于俄国贵族家庭,但一生都在观察和描写普通人的生活。我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世人称为“俄国文学的太阳”。
14.穷人
1.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14.穷人
主要人物
生活贫穷
屋外——寒风呼啸,又黑又冷
屋内——温暖而舒适
环境描写 对比
你知道小屋内外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吗?
通过小屋内外环境的对比,可以感受到桑娜一家生活的环境并不好,但桑娜却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干净舒适,体现出桑娜是一个勤劳能干的人。
2.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着: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
交代时间
通过桑娜的心理描写真实地展现了桑娜一家生活贫穷,十分艰难。
“冒着寒冷和风暴”“从早到晚地干活”体现了桑娜和丈夫勤劳能干。
即使生活艰难,桑娜也并不抱怨,反而感谢上帝,说明桑娜是一个很善良的人。
心理描写,在风暴肆虐的夜里,桑娜很担心丈夫。
请你总结一下,我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桑娜一家生活贫穷的?

穿

工作环境
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
桑娜在补一张破帆
屋内: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屋外: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
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
海上正起着风暴
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
缺乏最基本的衣物和用品
食物匮乏,饮食质量差
屋内虽然整洁温馨,但居住的是恶劣自然环境中的简陋渔屋
工作条件危险、艰苦
3.睡觉还早。桑娜站起身来,把一块很厚的围巾包在头上,提着马灯走出门去。她想看看灯塔上的灯是不是亮着,丈夫的小船能不能望见。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风掀起她的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敲打着邻居小屋的门。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她侧着耳朵听,没有人答应。
4.“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
5.桑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门,仍旧没有人答应。
6.“喂,西蒙!”桑娜喊了一声,心想,莫不是出什么事了?她猛地推开门。
侧面描写环境恶劣,天气寒冷。
桑娜的心理描写,一方面写出桑娜关心邻居,体现出她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另一方面也写出了邻居也是一个可怜的人。
交代邻居身份
第4段桑娜的心理描写交代了寡妇西蒙生活的艰辛,表现出桑娜对西蒙的同情。
7.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首先投入眼帘的是对着门的一张床,床上仰面躺着她的女邻居。她一动不动。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他们睡得又香又甜。
环境描写,突出西蒙家的贫穷。
具体描写了西蒙死时的惨状,这样的场景也是沙俄时代穷人们悲惨命运的真实写照。
“盖”“包住”的细节描写表现出西蒙临死时对孩子的爱护,突出西蒙的伟大母爱,更使人同情。
8.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9.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0.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11.“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裹住”“抱回家”的细节描写体现了桑娜对孩子们的疼爱。她抱孩子回家时没有丝毫犹豫,可见她善良的本性和母性的光辉。
请你仔细读一读这一段心理描写,感受桑娜的复杂心情。
这一段心理描写展现了桑娜紧张、复杂的心情。善良的本性使她在思考后更加坚定——即使自己受苦也要照顾西蒙的两个孩子。
这一段心理描写表现了既桑娜心疼丈夫辛苦,又不忍心西蒙的两个孩子自生自灭。
在桑娜抱回孩子后,我用了大量心理描写来展现桑娜的内心活动,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一段心理描写表现了桑娜的矛盾心理,让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突出了桑娜的善良,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让文章更有感染力。
12.门突然开了,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子。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被撕破了的渔网,一边走进来,一边说:“嘿,我回来了,桑娜!”
13.“哦,是你!”桑娜站起来,不敢抬起眼睛看他。
14.“瞧,这样的夜晚!真可怕!”
15.“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哦,鱼打得怎么样?”
16.“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17.渔夫说着,把网拖进屋里,坐在炉子旁边。
桑娜的表现说明她此时十分紧张。
通过桑娜丈夫的抱怨可以直接感受到出海打渔的艰辛,也间接表明了桑娜一家生活并不容易。但渔夫和桑娜一样乐观,虽然一无所获,但庆幸自己能活着回来。
分角色朗读桑娜和渔夫的对话,感受桑娜的心理活动。
18.“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19.“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20.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21.“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22.“哦?什么时候?”
23.“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18段中的两个省略号你知道分别是什么作用吗?
桑娜心神不安,说话吞吞吐吐,她想说出两个孩子的事情,却又担心丈夫责备自己。第一个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第二个省略号表示话题转移。
23段中的两个省略号你知道分别是什么作用吗?
桑娜没有直接说出实情,而是试探丈夫的态度。第一个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第二个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
分角色朗读桑娜和渔夫的对话,感受桑娜的心理活动。
24.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25.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26.“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27.“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神态描写,渔夫感到问题很严重,很难办。
动作描写,渔夫正在思考,为两个孩子想办法。
语言描写,“熬过去”说明渔夫明知抚养西蒙的孩子只会让生活变得更艰苦,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连续的三个问句表明渔夫对于桑娜一动不动的反应很着急,说明渔夫对于照顾西蒙的孩子也是毫不犹豫的,体现了他善良美好的品质。
桑娜和丈夫虽然很穷,但他们却拥有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现在你知道是什么吗?
你认为桑娜和渔夫是穷人吗?他们身上有哪些美好的品质值得学习?
善 良
勤劳
乐观
负责任
有爱心
有同情心
下节课见